5.17外交事业的发展
一、选择题
1.(2022春·重庆綦江·八年级统考期末)自尼克松访华到1972年底,我国与英国等8个西方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取得这一成就的关键因素是
A.万隆会议召开 B.中美关系改善
C.中日邦交正常化 D.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2.(2022春·重庆梁平·八年级统考期末)1972年2月18日,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在稍后的3月6日出版的《时代》周刊封面上,设计者将画面切割成五块一尼克松与毛、周的会面、参观长城以及观看歌舞演出顺次罗列其上。在设计者看来( )
A.中国与美国意识形态矛盾消除 B.中美关系正常化瓦解了两极格局
C.尼克松的访华具有跨时代意义 D.中美终于打破坚冰实现建交夙愿
3.(2022春·重庆巴南·八年级统考期末)从1950年起,美国阻止联合国讨论中国代表权问题,到1960年,美国拒绝讨论中国代表权问题的提案在表决时仅获得微弱多数。到1970年,支持驱逐台湾国民党“代表”的已有51票,反对的仅有47票。这表明( )
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条件日益成熟 B.联合国的作用发生根本性变化
C.美国和苏联控制联合国的局面开始发生转变 D.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
4.(2022春·重庆梁平·八年级统考期末)1971年11月,两名升旗手来到联合国大厦第二十三根旗杆旁,将五星红旗高高升起,新中国国旗第一次升起在纽约的上空。这一幕的发生是因为( )
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中日两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D.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5.(2022春·重庆万州·八年级统考期末)学习历史需要史论结合。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
A.公私合营——全国掀起“大跃进”高潮
B.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C.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力不断扩大
D.中共十九大的召开——提出关系我国发展全局和未来前景的新发展理念
6.(2022春·重庆开州·八年级统考期末)1971年10月28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历史潮流不可抗拒》。社论指出,这是联合国内一切维护正义的国家多年来进行不懈斗争的结果。这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是任何势力也阻挡不了的历史潮流。社论中的“结果”是指( )
A.中国促进万隆会议圆满成功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中国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补
7.(2022春·重庆永川·八年级统考期末)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外交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它表明( )
A.中国通过改革开放已经成为世界强国 B.美国放弃在全球的称霸战略
C.中国已经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中国将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8.(2022春·重庆沙坪坝·八年级统考期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秉持( )
A.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求同存异”方针 D.睦邻友好对外政策
二、辨析题
9.(2022春·重庆巴南·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第一代领导人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1971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此后,中国政府成功地促成了中日。中美建交……1978年以后,我国实行全方位外交,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成就显著。截至2019年,我国已经同180个国家建立了正式的外交关系。
当前,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也面临着恐怖主义等全球性问题的威胁。中国领导人在继承和发展新中国各个时期重要外交思想的基础上,借鉴国际关系理论和实践成果,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一带一路”等新理念。引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体现了全人类共同价值的追求,指明了国际社会的前进方向。
——整编自阎德学、华桂萍《新时代中国外交理论的创新性发展》等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填“正确”;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述的意思,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填“错误”;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填“未涉及”。
(1)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已同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建交。
(2)中国在万隆会议期间加强了与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3)中日、中美建交推动了我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4)恐怖主义等全球性问题严重威胁当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5)与时俱进的中国外交理论为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
10.(2022春·重庆开州·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后判断:
事件 时间 结果
抗美援朝 1950-1953年 抵御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扩张,捍卫了新中国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大大地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尼克松访华 1972年 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A”;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述的意思,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B”;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C”。
(1)新中国成立之初,中美处于敌对状态。
(2)20世纪70年代末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
(3)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原因是美国霸权的衰落。
(4)抗美援朝运动和尼克松访华都涉及朝鲜半岛问题。
(5)抗美援朝运动捍卫了新中国的安全,也维护了世界和平。
三、综合题
11.(2022春·重庆渝北·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杜鲁门决定让美国再次干预中国内战后的十多年里,反华态度及反华政策进一步发展及强硬化。国务卿杜勒斯许诺,要结束对远东的忽视,并努力孤立、包围中国,使北京政府崩溃。他强调中国只有一个,就是台湾的蒋介石政权……除了经济上采取封锁中国以外,艾森豪威尔政府还通过迅速发展美国在东亚的军事基地和与亚洲的反共国家签订共同防御条约,继续并加强了对中国的军事包围。
——摘编自[美国]孔华润《美国对中国的反应》
材料二
美国《时代》周刊,1972年3月6日的封面
材料三 拜登表示,美方愿同中方坦诚对话,加强合作,坚持一个中国政策,有效管控好竞争和分歧,推动美中关系稳定发展。……习近平强调,中美过去和现在都有分歧,将来还会有分歧。关键是管控好分歧。一个稳定发展的中美关系,对双方都是有利的。
——节选自2022年3月18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应约同美国总统拜登视频通话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建国初期直到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美关系状况,并归纳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
(2)仔细观察材料二,整张封面,四张照片和一个主题把封面加以分割,构成了一个什么汉字?这样设计的用意何在?
(3)根据材料三,指出推动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的关键。
(4)综上,谈谈你对中美关系健康发展的认识。
12.(2022春·重庆沙坪坝·八年级统考期末)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历程中,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艰辛探索,使中国不断走向辉煌。冰墩墩同学以“走向辉煌”为主题设计了下面的学习任务。探究回答以下问题
【探究一】了解中共会议
(1)某班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会议进行探究学习,根据所学知识,写出上图A或者B所代表的会议名称,并说明其历史意义。
【探究二】阐释经济变革
1952年和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比较表
所有制性质 经济成分 1952年 1956年
公有制经济 国营经济 19.1% 32.2%
合作社经济 1.5% 53.4%
公私合营经济 0.7% 7.3%
私有制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6.9% 0.001%
个体经济 71.8% 7.099%
(2)新中国的建立为经济发展、社会转型奠定了基础。根据上面图表所示,中国国民经济比例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说出国民经济比例出现变化的主要原因。
【探究三】见证中国力量
(3)上面图片展示的是中国发生的具有重大影响的事例,按图片顺序,它们分别从哪些领域见证了中国力量?任选其中一个领域,谈谈中国力量的作用。
【探究四】走向民族复兴
(4)雪融融同学以“中国外交”为主题设计了题目为《中国外交天团》的任务:二十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中美关系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中方根据何种准则处理两国关系?结合中美关系的变化,谈谈影响国与国之间外交关系的因素。
13.(2022春·重庆南岸·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图》
材料二 进入70年代后,国际局势进一步发生新变化。作为资本主义霸主的美国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经济形势下滑严重,再加上深受越战的拖累,国内反战示威此起彼伏。另一方面,随着苏联军事实力实现对美反超,其走向了“进攻性战略”,不仅与美国争夺欧洲,更在亚非拉不断扩张势力范围,渐成世界和平新威胁……同美国相比,苏联对中国构成了更大的威胁。日本、西欧国家的经济地位日益上升,第三世界逐渐兴起,中国的潜力开始为国际社会所瞩目。
——胡洪彬《1949年以来党和国家应对外部环境考验的历程、经验与启示》
材料三 传统的国际关系很大程度上是集中在军事安全领域,往往采取战争或者结盟的权力政治方式,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家间协调和合作成为国际关系的主旋律。许多国家都把经济作为国家的重要目标,维护经济安全成为各国的重要议题,利用经济手段来解决政治问题已经成为普遍现象。由于共同利益的增多,各国只有相互尊重各自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制度的不同模式,承认世界文明的多样性,求同存异,取长补短,才能建立良好的国际关系,维护世界和平,实现共同繁荣和发展。
——《全球化与当代的国际关系面临的新问题》
(1)①观察《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图》,在地图上填出。
A.第一次以五大国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
B.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
②据图指出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主要是哪些国家?
(2)根据材料二,归纳促使党和政府在对外政策上作出适时调整的国际因素有哪些?
(3)根据材料三,概括当代的国际关系变化及其原因。结合所学,指出中国在维护国际关系上的智慧。
14.(2022春·重庆万州·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55年初,美%向驻亚非各国使节发出通函,希望各友好国家能做好准备,防止共产党国家利用这次会议,给非共产党国家带来损害。美国政府估计,中国将会在亚非会议上提出解放台湾的问题,以争取亚非国家的同情和支持。……在所有与会国中,只有中国和越南是共产党执政的国家。其他28个与会国中,只有6个国家同中国有外交关系。……针对这种情况,中国代表团的具体做法是:多提亚非国家的共同性问题,不突出中国的特殊性问题;中国支持它们,不要求它们支持中国;不提任何不可能达成协议的议题,对于可能对中国进行的攻击、诬蔑,采取申明立场、不为所动的方针,但避免争论。
——摘编自陶文钊《亚非会议的成功与美国遏制政策的失败》
材料二 到了20世纪60年代后期,国际形势的巨大变化促使尼克松不得不重新认识世界和中国。1969年,尼克松总统在一个备忘录中提出:我们应该尽力促成这样一种态度,即我国政府正在寻求与中国人和解的一切可能性。……他宣布,美国将欢迎共产党中国在亚洲、太平洋事务上,扮演重大角色。1970年2月,尼克松向国会提出了第一个外交报告,他在报告中指出:中国人民是伟大的、富有生命力的人民,他们不应该继续孤立于国际大家庭之外,我们采取力所能及的步骤来改善同北京的实际上的关系,这肯定是对我们有益的,同时也有利于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摘编自汤春松《试析20世纪70年代尼克松对华政策的转变》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参加亚非会议面临的障碍和困难,并结合所学分析中国参加亚非会议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美国尼克松政府对华立场发生的转变,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动这些转变的原因。
(3)综上,谈谈你对国际关系的认识。
15.(2022春·重庆永川·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外交发展简图
材料二:我和奥巴马总统都认为,面对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和各国同舟共济的客观需求,中美应该也可以走出一条不同于历史上大国冲突对抗的新路。双方同意,共同努力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相互尊重,合作共赢,造福两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国际社会也期待中美关系能够不断改善和发展。中美两国合作好了,就可以做世界稳定的压舱石、世界和平的助推器。
——2013年6月7日习近平在同美国总统奥巴马共同会见记者时的讲话要点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20世纪50年代初、80年代中美关系的不同,并根据所学知识列举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史中的2个史实。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美领导人为建立两国新型大国关系所达成的共识,并说明中美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的重要意义。
(3)综观中美关系发展史,我们应该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16.(2022春·重庆九龙坡·八年级统考期末)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民筚路蓝缕,艰苦奋斗,走过了一条催人奋进的和平崛起之路,逐步赢得了中华民族的尊严和国际上的尊重。探究回答以下问题:
【探究一】困境求发展
(1)某班同学在研究新中国历史时,找到这样一张图片。请在图中空白处填上交通建设工程的名称。
A.新藏公路 B.青藏公路
【探究二】破冰谋发展
(2)某博物馆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党领导取得的外交成果进行了展示,其中一个展厅展示了以下两幅照片及其时代背景。请你挑选1幅展品,描述这一时期中国外交出现“突破性大发展”的内容。
70年代上半期是中国外交突破性大发展的时期。这一突破性大发展的出现与国际形势的变动有关,但更重要的原因是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因势利导,对外交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
图一 图二 时代背景介绍
【探究三】借机求发展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1978-2018年)
年份 进出口总额(亿美元) GDP(亿美元) 对外贸易依存度%
1978 210.9 1495.4 14.1
1985 696 3094.9 22.5
1990 1154.4 3608.6 32.0
1995 2808.6 7345.5 38.2
2000 4742.9 12113.5 39.2
2005 14219.1 22859.7 62.2
2010 29740.0 60871.9 48.9
2018 46230.4 136081.5 34.0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网站
(3)分析以上材料,你能得到哪些与我国对外开放,经济发展方面的结论?从表上可知,2005年的进出口总额是2000年的近3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增长的主要原因。分析以上图表,你能说说什么叫对外贸易依存度吗?
【探究四】担当促共赢
(4)在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上,中国做出了将新冠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的庄严承诺。一年来,中国的表现惊艳世界;向80多个有急需的发展中国家提供疫苗援助,向43个国家出口疫苗。中国向世界充分展现了怎样的外交形象?请分析中国能够展现该外交形象的原因。
17.(2022春·重庆渝中·八年级统考期末)外交活动,既要靠外交智慧,更要靠国家实力。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在建国初期所遇到的国际环境,一方面是社会主义国家和各国人民友好和善意,一方面是美国为首的反动势力的敌视和侵略。……新中国……作为一个新型的国家,要为抛弃旧中国的外交传统,建立新中国独立、自主、平等的对外关系而努力。
——摘编自《中国外交史》
材料二: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社会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国人民都应该有选择其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利,不应受到其他国家的干涉。……这些原则能为一切国家所遵守,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而侵略和干涉内政的威胁和对于侵略和干涉内政的恐惧就将为安全感和互信所代替。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各国关系文件集》第3集
材料三:
1971年到1978年 参与的国际组织:联合国粮含与农业组织、联合国贸易与发展大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国际标准化等组织。
1978年—至今 参与的国际组织: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会、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APEC)、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二十国集团(G20)倡导创立的国际组织: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
——摘编自杨颖等《论中国与国际组织的关系演进历程》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新中国在建国初期面临的国际环境。并写出新中国的外交政策。
(2)材料二中“这些原则”指什么?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这些原则”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归纳中国外交的特点。结合所学,说明1978年后,我国能倡导创立国际组织的原因。
18.(2022春·重庆綦江·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党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倡导和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定维护国家独立、主权、尊严,支持和援助世界被压迫民族解放事业、新独立国家建设事业和各国人民正义斗争,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殖民主义、种族主义,彻底结束了旧中国的屈辱外交。党审时度势调整外交战略,推动恢复我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打开对外工作新局面,推动形成国际社会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格局。
材料二 中国重返联合国彻底终结了一些西方国家在联合国策划“两个中国”的图谋。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使新中国在国际上得到更加广泛的承认,使“一个中国”原则的法理依据更加充分,更加有利于新中国维护自身的主权和利益。中国重返联合国以来,通过联合国舞台有效维护了涉台、涉港、涉澳、涉藏和涉疆等主权问题,沉重打击了各种反华势力的挑衅,有力维护了国家领土主权完整。重返联合国的中国,积极在联合国舞台上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发声发力。重返联合国的中国,不断深化与主要成员国及国际组织的关系,共同促进涉及全球可持续发展重大﹒议题的深度合作。与此同时,中国也一直在积极推动建立更为公平合理的国际政治秩序。
——迟永《中国重返联合国开启“国际事务新时代”》
材料三 党把握新时代外交工作大局,紧扣服务民族复兴、促进人类进步这条主线,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推进和完善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我们运筹大国关系,推进大国协调和合作。按照亲诚惠容理念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深化同周边国家关系,稳定周边战略依托,打造周边命运共同体。秉持正确义利观和真实亲诚理念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整体合作机制实现全覆盖。党同世界上五百多个政党和政治组织保持经常性联系,深化政党交流合作。适应“走出去”日益扩大的新形势,不断完善海外利益保护体系,有力应对了一系列海外利益风险挑战。
——材料一、三均摘自《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的外交政策及其表现
(2)根据材料二,归纳中国重返联合国所发挥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三,归纳新时代外交工作的任务。
参考答案:
1.B
【详解】依据题干信息“自尼克松访华到1972年底,我国与英国等8个西方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并结合所学可知,取得这一成就的关键因素是中美关系改善。二战后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有利于国际形势的缓和,许多西方国家纷纷与中国建交,中国迎来了与西方国家建交的热潮,因此B项符合题意;A项万隆会议召开在1954年,与题干“1972年底”不符,排除;C项中日邦交正常化也是中美关系改善的结果,排除;D项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在2001年,与题干时间“1972年底”不符,排除。故选B。
2.C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1972年尼克松访华打破了中美之间常年隔阂的坚冰,中美关系从此开始走向正常化,所以尼克松访华具有划时代的意义,C项正确;中美之间的意识形态矛盾并没有消除,排除A项;中美关系正常化没有能够瓦解两极格局,排除B项;中美建交是在1979年,排除D项。故选C项。
3.A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由支持中国票的数量的变化可以看出,新中国成立到70年代初,中国在联合国获得的支持率呈现上升趋势,表明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条件日益成熟,1971年,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故A符合题意;联合国的作用是维护世界和平和安全,故B不符合题意;美国和苏联控制联合国的局面开始发生转变,这反映了世界出现了多极化的倾向,故C不符合题意;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是在1991年以后,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4.A
【详解】根据关键词“1971年”、“联合国”、“新中国国旗第一次升起在纽约的上空”等判断可知,该事件是中国重返联合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国恢复了联合国的合法席位,A符合题意;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是在1972年,B错误;中日正式建交是在1972年,C错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在2001年,D错误。综上故选A。
5.C
【详解】“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彰显了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力在不断扩大,C项正确;“公私合营”是1954年开始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的社会主义改造,而“全国掀起‘大跃进’高潮”对应的是1958年以后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了失误,排除A项;“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是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事业的巨大成就,“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对应的是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排除B项;提出关系我国发展全局和未来前景的新发展理念的是十八届五中全会,而非中共十九大,排除D项。故选C项。
6.B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1971年10月召开的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材料描述的就是这一历史事件,B项正确;万隆会议是在1955年召开的,排除A项;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是在1979年,排除C项;中国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1953年提出的,排除D项。故选B项。
7.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提升了国际地位,说明中国将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D项正确;中国通过改革开放已经成为世界强国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美国放弃在全球的称霸战略表述错误且与题意无关,排除B项;1992年中共十四大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排除C项。故选D项。
8.A
【详解】根据所学,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A项正确;BCD项在之前已经有了,排除BCD项。故选A项。
9.(1)正确
(2)未涉及
(3)错误
(4)正确
(5)正确
【详解】(1)根据“…1978年以后,我国实行全方位外交,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成就显著。截至2019年,我国已经同180个国家建立了正式的外交关系”可知,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已同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建交。题意说法正确。
(2)综合材料内容可知,国在万隆会议期间加强了与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的说法未涉及。
(3)根据“1971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此后,中国政府成功地促成了中日。中美建交”可知中美、中日建交是在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以后,题意说法错误。
(4)根据“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也面临着恐怖主义等全球性问题的威胁”可知题意说法正确。
(5)根据“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一带一路’等新理念。引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体现了全人类共同价值的追求,指明了国际社会的前进方向”可知题意说法正确
10.(1)A;
(2)C;
(3)C;
(4)B;
(5)A
【详解】(1)根据抗美援朝战争可知,新中国成立之初,中美处于敌对状态。这一说法正确,所以应该涂A。
(2)表格信息只涉及到20世纪70年代初,不能说明20世纪70年代末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所以应该涂C。
(3)表格信息中没有涉及美国霸权衰落的原因,所以应该涂C。
(4)尼克松访华涉及的是台湾问题,没有涉及朝鲜半岛问题。所以应该涂B。
(5)根据“捍卫了新中国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大大地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可知抗美援朝运动捍卫了新中国的安全,也维护了世界和平。这一说法正确。所以应该涂A。
11.(1)状况:中美两国长期处于敌对状态。原因:美国政府坚持反华的立场;继续支持蒋介石集团而拒绝承认新中国政权;对中国进行经济封锁和军事包围。
(2)汉字:“友”。用意: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由对抗走向缓和。
(3)关键:管控矛盾分歧,即美方要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加强双方沟通对话;拓展互利合作,互惠共赢。
(4)认识:中美双方既有尖锐的对立,也有真诚的合作。作为世界上两个大国,中美关系的正常发展对国际局势的影响也十分深远。推动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向前发展,应以加强对话协商为途径。构建客观理性的相互认知,才能正确对待彼此、避免误解误判。
【详解】(1)状况: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政府敌视新中国,对新中国实行封锁禁运、包围威胁的政策。双方敌对的状态长达 20 多年。状况:美国支持下的国民党反动派腐败无能,尽失民心,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赢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但此后美国继续支持挟台湾海峡与大陆对抗的国民党蒋介石集团,绝承认新中国政权;对中国进行经济封锁和军事包围。
(2)汉字:通过辨识可以看出是一个“友”字。用意: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20 世纪 70 年代初,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共同的要求,中美关系出现了转机。1971 年7月,尼克松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同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1972 年,尼克松访华。毛泽东会见了尼克松,周恩来与尼克松举行了会谈。中美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了《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3)关键:近年来,美国大打“台湾牌”,违反中美联合公报原则,向台湾大肆兜售武器,使民进党当局与大陆对抗。所以,首先美国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的关键之一;其次加强双方沟通对话;并在不断拓展中寻求互利合作,互惠共赢。
(4)此题根据中美建交历史发展情况回答即可,一条准绳就是中国关系健康发展对于中美双方都是有利的。中美为世界上两个大国,中美关系的正常发展对国际局势的影响也十分深远。推动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向前发展,应以加强对话协商为途径。构建客观理性的相互认知,才能正确对待彼此、避免误解误判。(言之有理皆可)
12.(1)A: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B:中共十五大;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成为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光辉旗帜。
(2)公有制经济比例大增,私有制经济下降;三大改造的完成。
(3)领域:经济;科技;国防;外交;医疗等。“辽宁舰”是中国第一艘航母,它显示了我国国防实力的强大,有利于更好地维护我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
(4)从敌对走向缓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国家利益、综合国力、国际形势等。
【解析】(1)
A:根据所学,1978年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根据所学可得出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B:根据所学,1997年召开了中共十五大;结合所学得出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成为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光辉旗帜。
(2)
从材料中的数据可得出公有制经济比例大增,私有制经济下降;根据材料的时间可得出此时开展的是三大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的转变。
(3)
领域:从图片的内容可得出是经济;科技;国防;外交;医疗等。根据材料可选择图一,结合所学可得出“辽宁舰”是中国第一艘航母,它显示了我国国防实力的强大,有利于更好地维护我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
(4)
结合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内容回答,可得出是从敌对走向缓和;结合所学,中国在国际上运用的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根据所学可得出主要包括国家利益、综合国力、国际形势等。
13.(1)①
②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
(2)美国势力衰弱;苏联势力扩张并对中国构成威胁;日本、西欧、第三世界崛起。
(3)国家间协调和合作成为国际关系的主旋律,利用经济手段来解决政治问题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尊重各自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制度的不同模式,承认世界文明的多样性,求同存异,取长补短。
【解析】(1)
根据所学知识,1954年4月至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了在日内瓦召开的关于解决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的国际会议。1955年,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参加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因此A填在日内瓦;B填在万隆。根据所学知识,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主要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
(2)
根据材料信息,“作为资本主义霸主的美国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经济形势下滑严重,再加上深受越战的拖累,国内反战示威此起彼伏”说明美国势力衰弱。“随着苏联军事实力实现对美反超,更在亚非拉不断扩张势力范围,苏联对中国构成了更大的威胁”说明苏联势力扩张并对中国构成威胁;“日本、西欧国家的经济地位日益上升,第三世界逐渐兴起,中国的潜力开始为国际社会所瞩目”说明日本、西欧、第三世界崛起。因此促使促使党和政府在对外政策上作出适时调整的国际因素。
(3)
根据题干信息,“传统的国际关系很大程度上是集中在军事安全领域,往往采取战争或者结盟的权力政治方式,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家间协调和合作成为国际关系的主旋律”“利用经济手段来解决政治问题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可知,国际关系变化是国家间协调和合作成为国际关系的主旋律,利用经济手段来解决政治问题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其原因是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等因素影响。根据所学知识,中国在维护国际关系上的智慧是尊重各自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制度的不同模式,承认世界文明的多样性,求同存异,取长补短。
14.(1)障碍与困难:美国的挑拨和破坏;参会国家中,共产党执政国家很少,与中国建交的国家不多。意义:粉碎了美国等国家对会议进行破坏的阴谋;使会议取得圆满成功;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实事求是的外交思想,体现了“求同存异”“有理有节”“宽以待人”的外交智慧;表达了中国同亚非国家友好相处的愿望,加强了同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任答3点即可)
(2)转变:由敌视中国转变为主张改善同中国的关系;将中国视为美国的威胁势力转变为将中国视为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力量。
原因:国际形势的巨大变化;中国取得“两弹一星”的成功,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3)认识:国际关系是由各国的国家核心利益决定的;国际关系受各国实力对比的影响,也与各国的外交策略有关。(任答1点即可,其他言之有理的答案可同等得分)
【详解】(1)第一小问,根据所学和材料一“防止共产党国家利用这次会议,给非共产党国家带来损害”“只有中国和越南是共产党执政的国家。其他28个与会国中,只有6个国家同中国有外交关系”可知,中国参加亚非会议面临的困难既有美国方面的阻挠,也有因为意识形态的不同,建交国家较少等问题而被其他国家不支持,不认可。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成功参加亚非会议并在会议过程中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一方面粉碎了美国等国家对会议进行破坏的阴谋,使会议取得圆满成功,同时也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实事求是的外交思想,体现了“求同存异”“有理有节”“宽以待人”的外交智慧,也表达了中国同亚非国家友好相处的愿望,进一步加强了同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这次会议也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2)第一小问,根据所学和材料二“寻求与中国人和解的一切可能性”“他们不应该继续孤立于国际大家庭之外,我们采取力所能及的步骤来改善同北京的实际上的关系”可知,中美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从孤立、敌视中国转变为重视中国、积极改善与中国的关系,并将中国视为美国的威胁势力转变为将中国视为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力量。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推动中美关系变化的原因有,国际形势的巨大变化给美国以巨大压力,同时,中国取得“两弹一星”的成功,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3)属于开放性设问,只要能根据材料内容作答,符合题意即可,如,国际关系是由各国的国家核心利益决定的;国际关系受各国实力对比的影响,也与各国的外交策略有关。
15.(1)不同:50年代初,中美关系敌对;80年代,中美友好;基辛格访问中国,同周恩来会谈;尼克松访华,毛泽东会见尼克松;签署并发表《联合公报》;中美建交。
(2)关系:相互尊重;加强合作;意义:符合中美两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利益;有利于推动世界的和平稳定。
(3)合则两利,斗则两伤。
【解析】(1)
根据材料一所给提示信息可知,50年代初,中美关系敌对;80年代,中美友好。1972年,尼克松访华。毛泽东会见了尼克松,周恩来同尼克松举行了会谈,签署了《联合公报》,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9年,中美关系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2)
根据材料“,面对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和各国同舟共济的客观需求,中美应该也可以走出一条不同于历史上大国冲突对抗的新路。双方同意,共同努力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相互尊重,合作共赢,造福两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可知,中美关系达成的共识是相互尊重;加强合作。根据材料“双方同意,共同努力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相互尊重,合作共赢,造福两国人民和世界人民”“中美两国合作好了,就可以做世界稳定的压舱石、世界和平的助推器”可知,中美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的重要意义是符合中美两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利益;有利于推动世界的和平稳定。
(3)
根据上述材料和问题的探究可知,中美两国合则有利于国两国人民,有利于推动世界的发展。中美两国斗则对两国发展不利,影响世界和平安全。
16.(1)左框是A新藏公路;右框是 B青藏公路。
(2)图一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图二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3)结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出口贸易额迅速增加;
原因: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促进生产力迅速发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入WTO使中国与世界经济真正接轨。
外贸依存度:是一国的经济依赖于对外贸易的程度。其定量表现是一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与其国内生产总值之比。
(4)形象:体现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原因: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国际地位不断题干,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解析】(1)
根据所学知识,新藏公路北起新疆叶城县,南至西藏拉孜县;青藏公路起于青海省西宁市,止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所以左框是A新藏公路;右框是 B青藏公路。
(2)
根据所学知识和图片内容可知,图一反映的是中国参加第26届联合大会,这一时期中国外交出现“突破性大发展”的内容是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要,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台湾国民党当局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这是中国外交重大胜利。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发挥重要作用。图二是尼克松访华。1972年毛泽东会见了尼克松,中美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了《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3)
根据题干“1978-2018年进出口总额”可得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出口贸易额迅速增加;“1978-2018年对外贸易依存度”可得出,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不断增加。根据所学知识,我国出现中国进出口贸易额迅速增加主要原因是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我国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加入WTO。
外贸依存度:是一国的经济依赖于对外贸易的程度。其定量表现是一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与其国内生产总值之比。
(4)
根据所学知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体现负责任大国形象。根据所学知识,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国际地位不断题干,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17.(1)环境: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的对峙;社会主义国家对中国的友好;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敌视、对抗和侵略新中国;方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和平共处提供保证;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3)特点:参与的国际组织数量增多、领域不断扩大;由积极参与到倡导创立新的国际组织。
原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综合国力提升;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
【解析】(1)
第一问,根据材料一“一方面是社会主义国家和各国人民友好和善意”可以得出,社会主义国家对中国的友好;根据材料一“一方面是美国为首的反动势力的敌视和侵略”可以得出,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敌视、对抗和侵略新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形成了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的对峙。第二问,根据材料一“作为一个新型的国家,要为抛弃旧中国的外交传统,建立新中国独立、自主、平等的对外关系而努力”可以得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
第一问,根据材料二“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社会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国人民都应该有选择其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利,不应受到其他国家的干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这些原则”是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年底,我国政府同印度就两国在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按照互相尊重领士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后来“平等互惠”改为“平等互利”,“互相尊重领土主权”改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第二问,根据材料二“这些原则能为一切国家所遵守,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可以得出,为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和平共处提供保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半个世纪以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成为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而且也被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
(3)
第一问,通过对材料中1971年到1978年参与的国际组织以及种类与1978年至今参与国家组织以及种类进行比较,另外1978年至今出现新的情况是中国倡导创立的组织的分析,可以得出中国外交的特点是参与的国际组织数量众多,种类增加,由参与到倡导创立。第二问,根据材料三表格可知,1978年至今,中国参与或倡导创立的部分国际组织多是经济类组织,由此可以得出: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与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加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8.(1)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表现: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定维护国家独立、主权、尊严,支持和援助世界被压迫民族解放事业、新独立国家建设事业,和各国人民正义斗争,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殖民主义、种族主义,(政策,表现。)
(2)挫败“两个中国”的图谋。使“一个中国”得到国际认可。维护国家主权问题。为发展中国家发声发力。促进国际合作。推动国际政治秩序更为公平合理。
(3)推进和完善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推进大国协调和合作。打造周边命运共同体。加强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深化政党交流合作应对海外利益风险挑战。
【详解】(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 党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可得出政策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倡导和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定维护国家独立、主权、尊严,支持和援助世界被压迫民族解放事业、新独立国家建设事业和各国人民正义斗争,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殖民主义、种族主义“可得出表现是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定维护国家独立、主权、尊严,支持和援助世界被压迫民族解放事业、新独立国家建设事业,和各国人民正义斗争,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殖民主义、种族主义。
(2)根据材料一“ 中国重返联合国彻底终结了一些西方国家在联合国策划“两个中国”的图谋”、“使‘一个中国’原则的法理依据更加充分,更加有利于新中国维护自身的主权和利益。”等信息可得出中国重返联合国所发挥的作用是,“公开挫败“两个中国”的图谋。使“一个中国”得到国际认可。维护国家主权问题。为发展中国家发声发力。促进国际合作。推动政治秩序更为公平合理。
(3)根据材料三“推进和完善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我们运筹大国关系,推进大国协调和合作。按照亲诚惠容理念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深化同周边国家关系,稳定周边战略依托,打造周边命运共同体。”、“适应“走出去”日益扩大的新形势,不断完善海外利益保护体系,有力应对了一系列海外利益风险挑战。”可得出新时代外交工作的任务是,促进推进和完善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推进大国协调和合作。打造周边命运共同体。加强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深化政党交流合作应对海外利益风险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