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语文园地五精品教案(2课时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语文园地五精品教案(2课时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14 20:00:13

内容文字预览

《语文园地五》教学方案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根据文言文里学过的字的意思,推测词语的意思。
2.读例句,联系课文内容体会引用的好处。
【教学过程】
一、词句段运用:推测词语的意思
(板书:词句段运用)
1.出示句子。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曰:非然也。
(1)指名读句子,并说说句子的意思。
(2)提问:“俱”“弗”“然”在句子中分别是什么意思?
预设:“俱”是“全,都”的意思,在句子中可以理解为“一起”;“弗”表示“不”;“然”是“这样”的意思。
2.推想词义。
(1)出示“声泪俱下”“自愧弗如”“不以为然”。
(2)引导思考:我们刚才回顾了“俱”“弗”“然”在文言文中的意思,现在把这三个字的意思放到相应的成语中,你能推测出这三个成语的意思吗?(板书:推测词语的意思 代入文言文字意)
预设:“声泪俱下”的意思是边哭边说,形容人特别悲痛、哀伤。“自愧弗如”是当你认为自己不如别人时常说的一句话,意思就是对自己不如别人感到惭愧。“不以为然”就是不认为是这样的。
小结:文言文中一些字的意思,也延续到了我们现代汉语中,真的很有意思。
(3)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其他成语的意思。
①引导思考:有些字的意思,在现代汉语与文言文中是不同的。那怎么理解“走马观花”“过犹不及”“赴汤蹈火”这三个词语的意思呢?
预设1:在学习《马诗》的时候,“快走踏清秋”中“走”是跑的意思,“走马观花”的意思应该是跑马看花。
点评:你能关注词面意思来理解,非常不错!但是在“走马观花”一词中,不能机械地将“走马”理解为“跑马”,而是要联系语境理解——“走马”是骑在奔跑的马上,从而理解“走马观花”的意思是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原意是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后多指粗略地观察一下。(板书:关注词面意思 联系具体语境)
预设2:通过查字典,我知道了“过”有超过的意思,所以我猜“过犹不及”的意思是,超过了标准,就像没有做好一样,都是不好的。
点评:当我们拿不准词语意思的时候,可以借助工具书来为自己解疑。(板书:借助工具书)
预设3:在《两小儿辩日》中,“汤”是热水的意思。我猜“赴汤蹈火”的意思是面对滚烫的热水、炽热的大火,也敢往里走的意思。这个词语常常和“在所不辞”连起来用,表示不避艰险、奋不顾身。
点评:你能结合生活情境理解词语,非常好。(板书:结合生活情境)
②教师小结:在推测词语意思的过程中,我们不仅可以充分借助文言文里学过的字的意思,代入文言文字义来理解,还可以运用关注词面意思,联系具体语境,借助工具书,结合生活情境等方法来理解词语意思。
3.拓展:掌握了这些推测词语的方法,你能尝试说说“诲人不倦”“尽人皆知”这两个词语的意思吗?
预设:通过《学弈》,我知道“诲”是“教授、教导”的意思,所以“诲人不倦”的意思是教育人极有耐心,不知道疲倦。“皆”在文言文中当“都”讲,所以“尽人皆知”就是所有人都知道了的意思。(板书:学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已有认知的基础上,学习推测词语意思的方法,旨在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自学能力,也为以后的阅读奠定基础。
二、词句段运用:体会引用的好处
(板书:词句段运用)
1.出示课本上的两个句子,引导学生体会引用的好处。
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绝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
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1)引导学生发现两个句子的特点:读读这两个句子,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都用到了名人名言,但第一句没有使用引号,是间接引用;第二句用了引号,是直接引用。
(2)追问:这两个句子引用名人名言后分别有什么好处?
预设1:第一个句子引用了华罗庚的名言,说明科学的灵感绝不是坐等可以得到的,必须勤奋努力才行,使语言更有说服力,更具权威性。
预设2:第二个句子引用了司马迁的话,说明死的意义有不同,为了人民的利益、正义的事业而死就比泰山还重;而那些只图个人享受,甚至损害人民利益的人的死就比鸿毛还轻。这里的引用使语言更有说服力,更具权威性,增加了文采。
(板书:体会引用的好处)
小结:我们在平时的习作中也可以引用自己积累的名人名言,让我们的文章更生动。
2.你在习作中是否也引用过名人名言?和同学交流。
预设1:在《美丽的春天》这篇习作中,我开篇引用了高鼎的《村居》中的两句诗:“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这两句古诗使我的文章意蕴深刻,诗意灵动。
预设2:在《有志者事竟成》这篇习作中,我引用了丁玲的一句话:“人,只要有一种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艰苦都能忍受,什么环境也都能适应。”这句话有力证明了“有志者事竟成”这个观点,使文章的表达更具有说服力和权威性。
3.以小组为单位总结把名人名言放在文章中的好处,小组派代表汇报,教师小结。
预设1:引用名人名言可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启迪读者。
预设2:可以为自己的观点提供有力的论据,增强文章的表现力、感染力和说服力。
4.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在习作中引用名言的注意事项,推选代表在全班交流。(板书:注意事项)
预设1:要理解原句的意思后再进行引用,避免出现知识性错误。
预设2:要在引用时注明来源出处。
5.拓展运用:出示情境,引导学生思考——要使表达效果更好,可以引用哪句话?
情境一:劝告他人真心向周边人学习,可以引用哪句话?
预设: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子
情境二:当他人失败时,可以引用哪句话开导?
预设1:失败是成功之母。——菲利普斯
预设2:一个人只要强烈地坚持不懈地追求,他就能达到目的。——司汤达
情境三:举家团圆的日子快要到了,而你却身在异乡,我们可以引用哪些句子来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呢?
预设: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
小结:大家平时积累了很多名人名言和经典诗句,如果能在习作中恰当引用,就可以更充分地说明自己的观点,使文章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板书:多积累 多运用)
设计意图:本环节让学生结合文章来整体感悟,旨在引导学生更好地体会“引用”这一修辞方法的好处。同时创设情境,让学生将自己的积累运用到具体语境中,激发学生在习作中运用“引用”来表达的兴趣。
三、课堂小结
总结:这节课我们学到了许多种推测词语意思的方法,还体会到了引用的好处,相信同学会做个有心人,多积累经典的词句段,多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生活的智慧,在成才路上,一路拾级而上。
四、布置作业
1.用学到的方法理解以下成语的意思。
天网恢恢 毛手毛脚 饮鸩止渴
2.积累更多的名人名言,并在写作尝试运用。
【板书设计】 代入文言文字意
推测词语的意思 学方法 关注词面意思
联系具体语境
借助工具书
结合生活情境等
体会引用的好处 注意事项 多积累 多运用
1《语文园地五》教学方案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回顾六年的语文学习,交流自己养成的良好学习习惯。
2.欣赏赵孟頫的代表作之——《三门记》,了解赵孟頫及其楷书的特点。
3.朗读并背诵关于发展和创新的名言。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总结良好的学习习惯
1.指名交流:在本单元学习中,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你的学习起了帮助作用?能具体谈谈吗?(板书:交流平台 总结良好的学习习惯 交流好处)
预设1:在学习文言文《两小儿辩日》时,我对“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这句话中的“乎”字有疑问,就去查阅工具书,我知道了“乎”在这里是个语气助词,表示疑问、感叹等语气。这种借助工具书学习的习惯帮助我把文言文理解得更准确。
预设2: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阅读了很多科学类书籍,知道了很多科学家的故事,如爱迪生发明电灯、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元素镭等。这种阅读习惯加深了我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话的理解。
小结: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有的善于搜集资料,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文章;有的善于使用工具书,帮助自己学习难懂的字词。这些都是良好的学习习惯。
2.过渡:六年的小学学习生活即将结束,六年间我们学习了很多课程,也养成了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交流平台”里的四位同学也分享了自己养成的学习习惯。咱们来读一读,圈一圈,看看他们养成了哪些好的学习习惯。
预设:
第一位同学:爱好阅读,读经典的好书。
第二位同学:善于思考,边读书边作批注。
第三位同学:完成习作后,积极思考并修改,有精益求精的习作态度。
第四位同学:会灵活地采取合理方法解决问题,有勤问勤查的好习惯。
3.拓展:回顾六年的小学生涯,我们每个人都有很多收获,来,把我们收获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大家分享吧!
小组交流,班级分享。
预设1:我坚持每天阅读课外书,还边读边思考,过程中有疑问,我也会试着自己解决,这大大提高了我的阅读理解能力。
预设2:预习新课文或是看课外书,我会大声朗读十分钟,从而练好了自己的普通话。
预设3:我准备了一本日记本,每天坚持记录生活中的新鲜事,练笔的好习惯帮助我提高了写作水平。
预设4:我在课堂上注意倾听。通过认真听讲,我能更自信地在课堂上说出自己的发现、理解。
预设5:我课前认真预习,课后及时复习,把每天学的知识都及时地消化了。
小结: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习效率,甚至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在今后的学习中,希望同学们养成更多的好习惯。
设计意图:通过举例分享从单元中习得的良好习惯,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再引导学生圈一圈交流平台中四位同学养成的好习惯拓宽思维,最后回顾自己六年小学生涯,让学生充分感受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进一步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愿望,为升入初中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书写提示:赵孟頫和他的楷书代表作《三门记》
1.过渡:今天我们还要认识一位了不起的书法家,他叫赵孟頫,这个字读“fǔ”,学生读。(板书:赵孟頫)
补充资料:赵孟頫在我国书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楷书四大家”。自五岁起,赵孟頫就开始练习书法,几乎从不间断,直到临终前依然在观书写字,可见他对书法的热爱达到情有独钟的地步。另外,他的绘画技艺也非常高超,被称为“元人冠冕”。赵孟頫传世书、画较多,代表作有《千字文》《二羊图》《人骑图》等。著有《松雪斋集》等。
2.出示赵孟頫的代表作之一《三门记》(局部),对比颜真卿的书法作品,引导学生结合作品中的同一个字,说说有什么不同。(板书:《三门记》)
提示:先同桌交流,再指名交流。
预设:赵孟頫的字写得略扁,顿笔处比较圆润;而颜真卿的字方方正正,顿笔都很明显。以作品中的“外”为例,第五笔差异最明显,赵孟頫写的是长点,颜真卿写的是捺。
小结:两位书法家的作品各具特色,赵孟頫的字写得圆润,笔画比较柔美。颜真卿的字力透纸背,显得更凌厉、大气。
3.拓展:欣赏赵孟頫的其他作品《汉汲黯传》《胆巴碑》,感受书法的碑和帖的区别。
补充资料:碑学以石刻拓本为主,还包括其他刻在石头上的汉字的拓本;帖学以手札、书信为主,随意性比较强,比较真实地反应了书作者的原本写字风格。
4.全班交流:从赵孟頫的作品中,你学到了什么?
预设1:赵孟頫有这么多优秀的书法作品传世,他一定是下了许多苦功夫,持之以恒才有这样的成就,我要向他学习做事坚持不懈的优秀品质。
预设2:赵孟頫60多岁了,还在做自己热爱的事情。而且毛笔字不像铅笔字那样错了可以重写,错了可能整部作品就毁了,他在书写时该有多专注啊!我要是能像他一样专注坚持,迎难而上地做事,一切困难都会迎刃而解!
预设3:书法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我们作为接班人,要努力写好中国字,做中华文化的合格传承人。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比赵孟頫和颜真卿的作品,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赵孟頫的楷书特点。欣赏赵孟頫的作品,感受中国文人书法作品的意蕴,旨在端正学生的书写态度,尽可能写出一手好字。
三、日积月累:培养创新变化的眼光
1.过渡:中华文化长河中的珍宝除了富有灵气的书法作品,还有许多指引人生方向的名言启示。请大家自读名言,把句子读通读顺。(板书:名言启示)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淮南子》
(1)指名读。
(2)指导读准字音。
2.学生齐读句子。
3.结合关键字,小组讨论交流,尝试理解句意。
4.全班交流句意。教师相机指导难懂的词句。
预设1:“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一句出自《周易·系辞下》,我们后来讲的“穷则生变”就是由这句话演变而来的。意思是,事物一旦到了极限就要改变它,改变就能通达,通达就能保持得长久。
预设2:“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出自《礼记·大学》。“苟”是如果的意思,“新”在这里可以理解为进步。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
预设3:“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一句出自《荀子·劝学》。这里的“青”指靛青,“蓝”指蓼蓝之类,是可作染料的草。大致意思是,青是从蓝草里提炼出来的,但颜色比蓝草更深。
④“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一句出自《淮南子·汜论训》。“苟”当“如果、假如”讲。这里的“法”和“周”都是动词,分别是效法和完成、成就的意思。大意是,只要对人民有好处,就不必一定要效法古人的制度;只要有助于事情的成功,就不必沿袭旧有的规矩。
5.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谈谈这四句名言对自己的启示。
预设1:“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一句告诉我们做人不能钻牛角尖,做事要学会变通和屈伸。变通而图存是从古至今的中国智慧。
预设2:“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一句告诉我们,在学习上我们不能满足于现状,每天都要学习新的知识。
预设3:我知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就是从“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句话演变而来的。这句话鼓励我们努力向前人学习,并超越前人。
预设4:“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一句给我的启示是,只要我们做的事情是有益于人民的,就不要束手束脚,要敢于创新,破除束缚。
教师小结:这四句话都是鼓励我们遇事要学会变通和创新,不能一味地因循守旧。(板书:培养创新变化的眼光)
6.拓展:将名言填写到合适的情境里去。
(1)面对外部环境的巨大改变,决策者要清楚“ ”的道理,尽早确立新的思维模式适应变革,只有变通,中小企业才有未来。
(2)葛老师当年培养的几个高材生,如今都获得了国家级科学进步奖,其成就都超过了葛老师,真是“ ”。
(3)当今世界,变革创新的潮流滚滚向前。中国的先人们早在2500多年前就认识到:“ ”。变革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谁排斥变革,谁拒绝创新,谁就会落后于时代,谁就会被历史淘汰。
(4)从《礼记》中的“ ”一句中,我明白了要不断更新的道理。
预设1: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预设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预设3: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
预设4: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理解句意并能联系实际谈四句名言对自己的启示,在初步理解后,运用到具体情境中去,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四、课堂小结
总结:同学们,在学习的道路上,让我们端正书写,勤于思考,在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守护下走好我们的成长路!
五、布置作业
1.课外收集楷书四大家的书法作品,与同学交流分享。
2.背诵日积月累的名言,收集同一主题的其他名言。
【板书设计】
交流平台 总结良好的学习习惯 交流好处
语文园地五 书写提示 赵孟頫 《三门记》
日积月累 培养创新变化的眼光 名言启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