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2张PPT)
人生不仅有欢笑,还有许多伤心事,你曾有什么让你流泪的事情吗?
送别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觚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
朗诵小比赛
朗读了歌词你有什么感受?
那么这首师的作者到底是以什么样的心情写下这首作品的呢?我们一起走进作者。
李叔同(1880—1942),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谱名文涛,幼名成蹊,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
李叔同是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他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
了解了作者后,我们来深入解析,这首诗词,谁来抢答这首诗的标题“送别”,是送别什么人的呢?
弘一法师在俗时,“天涯五好友”中有位叫许幻园的;有年冬天,大雪纷飞,当时旧上海是一片凄凉;许幻园站在门外喊出李叔同和叶子小姐,说:“叔同兄,我家破产了,咱们后会有期。”说完,挥泪而别,连好友的家门也没进去。李叔同看着昔日好友远去的背影,在雪里站了整整一个小时,连叶子小姐多次的叫声,仿佛也没听见。随后,李叔同返身回到屋内,把门一关,让叶子小姐弹琴,他便含泪写下: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的传世佳作。
哪位细心的同学有没有觉得很熟悉?
十九世纪美国音乐家J·P·奥德威(John Pond Ordway)作有一首歌曲《梦见家和母亲》(Dreaming of Home and Mother),后来《梦见家和母亲》流传到日本后,日本音乐家犬童球溪以原歌的曲调(可能作过略微的改动),填上日文的新词,作成《旅愁》这首日文歌。1907年《旅愁》发表后,在日本被广泛流传。1905年至1910年,李叔同留学日本,故接触到了《旅愁》,他被这首歌曲的优美旋律所打动,产生了创作灵感,回国后,"天涯五友",这段时期的生活显然给李叔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旅愁
送别
经过学习,我们已经学会了这首歌,下面我们来用不同音量强弱和感情试试,如何让歌曲唱的更好听。
强而有力的?
弱似呻吟的?
平静自然的?
悲伤柔和的?
学习了这首歌曲我们了解了:
词作者李叔同
曲作者奥德韦
歌曲产生的背景
歌曲的感情
用怎样的声音唱
歌才好听
一首歌不仅在于旋律曲调的好听,还在于歌词赋予歌曲的情感和意义,希望同学们在聆听其它喜爱的歌曲时,都能感受到每首歌曲的独一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