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下册第六章 北方地区单元检测 (基础卷)
一、单选题
1.(2020八下·中宁期中)被称为“黄土地”的地形区是( )
A.东北平原 B.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四川盆地、江南丘陵
2.(2020八下·兴化期中)北方地区的地形以高原和( )为主
A.平原 B.山地 C.盆地 D.丘陵
3.(2020八下·九龙坡月考)北京降水集中在(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4.(2020八下·曲阳期中)关于北方地区地形地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B.东部有面积广阔的长江中下游平原
C.平原面积狭小
D.全部位于地势的第二级阶梯
5.(2020八下·射阳期中)北方地区平原广阔、土壤肥沃,降水偏少,耕地多为( )
A.水田 B.旱地 C.水田和旱地 D.草地
6.(2020八下·稷山期中)东北三省是我国最大的( )
A.轻工业基地
B.综合性工业基地
C.重工业基地
D.以高科技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7.(2020八下·遵化期中)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最主要原因是()
A.耕地面积广大,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B.宜农荒地多
C.土壤肥沃
D.人少地多,粮食的商品率高
8.(2020八下·遵化期中)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A.水源不足 B.地表崎岖 C.热量不足 D.土壤贫瘠
9.(2020八下·曲阳期中)读“我国东北地区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乙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分别是( )
A.大兴安岭、黑龙江 B.小兴安岭、黑龙江
C.长白山脉、鸭绿江 D.大兴安岭、松花江
(2)下列在东北地区广泛种植的农作物是( )
A.油菜 B.甘蔗 C.水稻 D.小麦
10.(2021八下·淅川期中)按照 “风成说”的原理,黄土高原上的黄土主要是由什么风吹来的
A.东北风 B.西南风 C.西北风 D.东南风
11.(2020八下·中宁期中)黄土高原面临的严重的生态问题是( )
A.荒漠化 B.盐碱化 C.水土流失 D.环境污染
12.(2020八下·兴化期中)下面有关各地民居的简笔画中,哪一个能代表黄土高原地区( )
A. -窑洞 B. -蒙古包
C. -水乡民居 D. -竹楼
13.(2020八下·铁东期中)下列属于黄土高原民风民俗的有( )
A.茅草屋 B.信天游 C.滑雪 D.划船
14.(2020八下·玉州期中)黄土高原的黄土形成原因是( )
A.冰川作用 B.流水作用 C.风力作用 D.海陆变迁
15.(2021八下·虎林期末)北京是全国最大的铁路交通枢纽和国际航空港,市区道路呈( )
A.螺旋状 B.环形加放射状
C.网状 D.十字状
16.(2021八下·虎林期末)我国唯一完整保存着元大都里坊风貌的传统民居是( )
A.故宫 B.颐和园 C.前门大街 D.南锣鼓巷
17.(2021八下·临漳期中)有利于改善北京空气质量的合理措施是( )
A.拆除四合院,建设住宅楼
B.把大型企业“首钢”迁出北京
C.扩建首都机场,增加客流量
D.取消全部机动车,出行全乘地铁
18.(2021八下·黄骅期中)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宫殿建筑群是( )
A.西安兵马俑 B.北京故宫 C.苏州园林 D.南京明孝陵
19.(2021八下·河池期中)2020年5月21、22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相继在北京召开。“两会”的召开体现北京的城市职能是( )
A.全国的政治中心 B.全国的文化中心
C.全国的经济中心 D.国际交往中心
二、综合题
20.(2022八下·朔州月考)读北方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B是 平原,字母C是 河。
(2)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分界线中,A是 (山脉)。北方地区的年降水量大致为 。
(3)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优势气候条件是 。
21.读“东北三省图”,完成小题。
(1)写出下列字母所代表的省级行政区的名称:
A为 ,B的简称是 ,C为 .
(2)写出下列山脉的名称:
D ;E ;河流F为 ,它是 两国的界河.
(3)K所代表的地形区是 .
22.(2019八下·泰兴期中)黄土高原地区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黄土高原位于我国三级阶梯的第 级阶梯,东起① 脉、西至②乌鞘岭、南连③ 、北抵内蒙古高原(古长城),包括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 省和 省的大部分地区。
(2)A、B自然景观图中,反映黄土高原地区的是 ;在C、D人文景观图中,反映黄土高原地区的是 。
(3)黄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 土堆积区,该地区最严峻的环境问题是 ,治理这一问题的生物措施是 (列举一例)。
23.(2017八下·新野期中)读下边北京市地图回答:
(1)从图上看从北京出发的铁路四通八达,这充分体现了北京作为全国 的职能。
(2)A铁路线叫 线。
(3)B是 地形区。
(4)C山脉 山。
(5)环绕在北京市周围的省级行政区除天津外,还有 省。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黄土地”是指我国的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该两个地形区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严重,华北平原主要由黄土高原的泥沙堆积而成,根据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1)考查黄土高原的自然地理特征, 黄土高原包括太行山以西、乌鞘岭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广大地区。主要包括山西、陕西、甘肃、宁夏等省区。黄河流经黄土高原,呈巨大的几字形,并且在黄土高原上塑造两大平原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它们都以灌溉农业为主,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导致黄河含沙量剧增,在下游形成地上河。治理黄土高原要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并举,加大植树造林的力度,退耕还林还草。黄土高原也是我国煤炭资源最丰富的地方。
(2)华北平原是中国东部大平原的重要组成部分,又称黄淮海平原。平原地势平坦,河湖众多,交通便利,经济发达,自古即为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平原人口和耕地面积约占中国1/5。中国首都北京即位于大平原北部。华北平原是我国冬小麦的主要种植基地。
2.【答案】A
【知识点】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北方地区指我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北的地区,包括的地形区主要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地形以平原、高原为主;A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北方地区指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内蒙古高原以南、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的广大地区,主要包括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北方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兼有高原和山地。东北平原是中国最大的平原,土壤为肥力最好的黑土,被誉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华北平原是黄河、海河所挟带的泥沙沉积作用形成的冲积平原,土壤为黄土。黄土高原是风力沉积作用堆积而成的。黄土高原的植被在遭到大规模破坏后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北方地区主要是温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一年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降水集中在 7、8两月,多暴雨,而每年的春季少雨,常有干旱。北方地区矿产资源十分丰富。
3.【答案】B
【知识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气候类型分布;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北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北京春季干旱多风,夏季高温多雨,秋季晴爽宜人,冬季寒冷干燥。
4.【答案】A
【知识点】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解:北方地区是指我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北地区,面积约占全国的20%,人口约占全国的40%,主要位于我国的第三级阶梯,主要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平原面积广大,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渭河平原为我国重要的农业地区;所以东部有面积广阔的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故答案为:A。
【点评】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内蒙古高原以南、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东临渤海和黄海,主要包括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从行政区划看,具体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山西、陕西、内蒙古东部、江苏、安徽部分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兼有高原和山地。气候雨热同期,适宜农作物生长。
5.【答案】B
【知识点】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
【解析】【分析】我国北方地区由于水资源不足,耕地以旱地为主,南方地区水资源充足,耕地以水田为主。故B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北方地区指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内蒙古高原以南、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的广大地区,主要包括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北方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兼有高原和山地。东北平原是中国最大的平原,土壤为肥力最好的黑土,被誉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华北平原是黄河、海河所挟带的泥沙沉积作用形成的冲积平原,土壤为黄土。黄土高原是风力沉积作用堆积而成的。黄土高原的植被在遭到大规模破坏后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北方地区主要是温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一年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降水集中在 7、8两月,多暴雨,而每年的春季少雨,常有干旱。北方地区矿产资源十分丰富。
6.【答案】C
【知识点】东北三省主要矿产资源与工业分布
【解析】【分析】解:东北三省是指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该地区凭借丰富的煤、铁、石油等自然资源、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良好的工业基础,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根据题意。故答案为:C。
【点评】东北三省是指我国东北地区的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是我国对东北亚地区开放的窗口,在资源、市场、资本、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等方面各有所长。东北三省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有: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煤、铁、石油资源,便利的交通运输,较好的工业基础等。这使东北地区成为全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丰富的矿产资源。
7.【答案】D
【知识点】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
【解析】【分析】解:东北地区是我国纬度最高的地区,这里有广阔的黑土,人均耕地多,粮食的商品率高,这是东北地区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最主要原因,故答案为:D。
【点评】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有:①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②地形-多平原,地势平坦广阔;③土壤-土层深厚,有肥沃的黑土;冬季积雪厚,蒸发较弱,土壤水份条件较好;④河流众多,水源充足;⑤地广人稀,土地资源丰富,机械化程度高。
8.【答案】C
【知识点】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
【解析】【分析】解:东北地区是我国纬度最高的地区,这里纬度高、气温低,水分蒸发少,气候特征是冷湿;地形平坦,平原面积广;土壤的有机质含量高,分布着广阔的黑土,发展农业的最不利因素是热量不足,故答案为:C。
【点评】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有:①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②地形-多平原,地势平坦广阔;③土壤-土层深厚,有肥沃的黑土;冬季积雪厚,蒸发较弱,土壤水份条件较好;④河流众多,水源充足;⑤地广人稀,土地资源丰富,机械化程度高。不利条件有:热量不足,生长期短;受寒潮影响大;西部受风沙威胁大。
9.【答案】(1)A
(2)D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甲是位于东北平原与内蒙古高原交界处的大兴安岭,乙是位于黑龙江省最北部,并与俄罗斯接壤的黑龙江,故答案为:A。(2)东北地区是我国纬度最高的地形区,这里气温低,热量不足,农作物是一年一熟;这里气温低,蒸发少,土壤是肥沃的“黑土地”,这里盛产小麦、玉米、大豆、甜菜等农作物;油菜、甘蔗、水稻是南方地区的农作物;故答案为:D。
【点评】(1)东北地区位于我国的东北部,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其地表结构呈山环水绕、沃野千里的山河大势,外围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中间是山地和丘陵,内部则是广阔的平原。
(2)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有:①雨热同期;②多平原,地势平坦广阔;③土层深厚,有肥沃的黑土;冬季积雪厚,蒸发较弱,土壤水份条件较好;④河流众多,水源充足;⑤地广人稀,土地资源丰富,机械化程度高。不利条件有:热量不足,生长期短;受寒潮影响大;西部受风沙威胁大。
10.【答案】C
【知识点】黄土高原概况(位置、地形、地貌景观)
【解析】【分析】按照“风成说”的原理,黄土高原上的黄土主要是由西北风从西北内陆将沙土吹来的,由于受到太行山和秦岭的阻挡,沙土慢慢沉积下来,形成了世界上黄土最深厚的地区,沙土的最初源头可以追溯到中亚的咸海,故答案为:C。
【点评】黄土高原的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水土流失。疏松的黄土在缺少植被保护的情况下很容易引起水土流失,特别是遇到暴雨,泥沙很容易被带走,导致水土流失格外严重,同时人类的过度开垦,过度放牧,采矿等活动使得地表越来越疏松,水土流失也越来越严重。治理水土流失首先重在植树种草,其次是修筑梯田,打坝淤地,引水灌溉,退耕还林还草,合理放牧等。
11.【答案】C
【知识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解决措施
【解析】【分析】黄土高原由于土质疏松、植被缺乏、在夏季多暴雨时期也出现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可见黄土高原地区面临的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根据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考查黄土高原的自然地理特征, 黄土高原包括太行山以西、乌鞘岭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广大地区。主要包括山西、陕西、甘肃、宁夏等省区。黄河流经黄土高原,呈巨大的几字形,并且在黄土高原上塑造两大平原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它们都以灌溉农业为主,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导致黄河含沙量剧增,在下游形成地上河。治理黄土高原要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并举,加大植树造林的力度,退耕还林还草。黄土高原也是我国煤炭资源最丰富的地方。
12.【答案】A
【知识点】黄土高原概况(位置、地形、地貌景观)
【解析】【分析】受自然环境影响我国不同地区的传统民居不同,题中A窑洞一般分布在黄土高原地区;B蒙古包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高原地区;C水乡居民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D竹楼主要分布在我国广西,云南地区,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窑洞是中国西北黄土高原上的传统居民,古老的中国人民创造性利用高原有利的地形,凿洞而居,创造了被称为绿色建筑的窑洞建筑。窑洞一般有靠崖式窑洞,下沉式窑洞、独立式等形式,其中靠山窑应用较多。窑洞是黄土高原的产物、陕北人民的象征,它沉积了古老的陕北文化。
13.【答案】B
【知识点】黄土高原概况(位置、地形、地貌景观)
【解析】【分析】黄土高原是我国四大高原之一,也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该地区有信天游、秦腔等民俗,当地的民居是有特色的窑洞,传统项目有打腰鼓等,地形崎岖不适合滑雪,河湖稀少也不适合划船,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信天游是流传在中国西北广大地区的一种民歌形式。这是一部用老镢镌刻在西北黄土高原上的传世巨著,这是黄坡黄水之间的一朵奇葩。其歌词是以七字格二二三式为基本句格式的上下句变文体,以浪漫主义的比兴手法见长。它便是陕北民歌。在陕北它叫“信天游”,又称“顺天游”“小曲子”, 在山西被称为“山曲”,在内蒙古则被叫作“爬山调”。
14.【答案】C
【知识点】黄土高原概况(位置、地形、地貌景观)
【解析】【分析】黄土高原是由于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亚洲东部季风区强大的冬季风,来源于中高纬内陆地区,即西伯利亚和蒙古高原一带,风带来大量的沙尘,遇到太行山、秦岭等山地的阻挡,沙尘沉积下来形成现在的黄土高原。故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点评】(1)黄土高原为中国四大高原之一,也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地球上分布最集中且面积最大的黄土区,总面积64万平方千米,横跨中国青、甘、宁、内蒙古、陕、晋、豫7省区大部或一部分。
(2)关于黄土高原的形成的学说有多种,目前“风成说”得到科学界最为广泛的支持。“风成说”认为,黄土高原主要是盛行风从中亚、蒙古的沙漠和戈壁搬运来的黄土堆积而成的,被称为风神捏就的土地。
15.【答案】B
【知识点】北京的城市发展(北京旅游、重点功能区、交通网)
【解析】【分析】北京已经形成了航空、公路、铁路四通八达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市区形成了环形加放射状的快速道路网,环形公路把主要放射状交通干线连接起来,放射状交通干线便捷了中心城区的对外联系。北京的城市轨道交通也很发达,并且已初步建设成网。北京还是全国最大的铁路交通枢纽和国际航空港,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
【点评】北京是我国著名的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同时也是我国政治文化中心,主要的城市职能是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北京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处于中纬度,暖温带和半湿润区,虽居内陆,但距海较近,交通便利,气候是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16.【答案】D
【知识点】北京的城市发展(北京旅游、重点功能区、交通网)
【解析】【分析】故宫是在明朝、清朝两代皇宫及其收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国综合性博物馆,也是中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南锣鼓巷是我国完整地保存着元大都里坊风貌的传统民居区。颐和园是我国现存规模、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前门大街是老北京城最繁华的商业街。故根据题意选D。
【点评】南锣鼓巷是一条胡同,位于北京中轴线东侧的交道口地区,于元大都同期建成。是北京最古老的街区之一,完整保存着元代胡同院落肌理、规模最大、品级最高、资源最丰富的棋盘式传统民居。
17.【答案】B
【知识点】北京的城市发展(北京旅游、重点功能区、交通网)
【解析】【分析】关于改善北京空气质量的做法,把大型企业“首钢”迁出北京有利于减轻北京的城市污染,拆除四合院和扩建首都机场对改善北京空气质量没有帮助,取消全部机动车不利于社会经济发展,故答案为:B。
【点评】防治大气污染,控制污染排放是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其主要途径有:工业合理布局,搞好环境规划;改变能源结构、推广清洁燃料、使用清洁生产工艺,减少污染物排放;强化节能,提高能源利用率、区域集中供暖供热;强化环境监督管理和老污染源的治理,实施总量控制和达标排放;严格控制机动车尾气排放等。绿化造林是防治大气污染比较经济有效的措施。
18.【答案】B
【知识点】北京的城市发展(北京旅游、重点功能区、交通网)
【解析】【分析】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是故宫.故宫,又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为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故答案为:B.
【点评】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紫禁城,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19.【答案】A
【知识点】北京概况及其城市职能
【解析】【分析】“两会”的召开体现北京的城市职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北京位于太行山、燕山和华北平原的结合部,是我国的首都,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科研、教育中心,也是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国际交往中心。人民大会堂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委员会所在地,以及中南海是党中央和国务院所在地,都说明北京的城市职能是政治中心;北京有众多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图书馆和博物馆,以及北京具有人才、信息、科技等优势都说明北京的城市职能是文化中心;北京首都机场扩建说明北京的城市职能是交通中心;各种国际性商务活动频繁在北京进行说明北京的城市职能是国际交往中心。
20.【答案】(1)华北;黄
(2)大兴安岭;400~800mm
(3)雨热同期(或降水集中在夏季,雨量充沛)
【知识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气候类型分布;我国主要山脉;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1)图中字母B是华北平原,是黄河、淮河和海河冲积形成的平原。字母C是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
(2)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分界线中,A是大兴安岭,也是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山脉。北方地区的年降水量大致为400-800毫米之间。
(3)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优势气候条件是属于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点评】(1)东北平原西北、东三面分别为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所环绕,南临渤海,包括黑、吉、辽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各一部分。由北部的松嫩平原、南部的辽河平原和东北部的三江平原三部分组成,是我国面积最大平原,地表以肥沃的黑土著称。海拔大多在200米以下,地势坦荡,沃野千里。平原上有些低地常年积水,成为沼泽地。华北平原位于燕山以南,淮河以北,太行山以东,濒临渤海和黄海,主要由黄河、淮河、海河三大河流的泥沙冲积而成,也称黄淮海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西起巫山,东抵海滨,主要由长江及其支流的泥沙冲积而成,东西延伸呈狭长形。河汊纵横交织,湖荡星罗棋布,有“水乡”之称。河渠如网,水田成片,成为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源自巴颜喀拉山,流经青海、四川等9省区,注入渤海,全长5464千米,流域面积75.24万平方千米。
(2)我国主要山脉有:东西走向: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南北走向:贺兰山、横断山脉、六盘山;东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脉、祁连山;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
(3)我国北方地区主要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以旱地为主;南方地区主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热,以水田为主;西北地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气候干旱,主要发展灌溉农业;青藏地区海拔高、气温低,主要自然特征是高寒,主要发展河谷农业。
21.【答案】(1)黑龙江省;吉;辽宁省
(2)大兴安岭;长白山脉;黑龙江;中国和俄罗斯
(3)东北平原
【知识点】中国的行政区划;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1)读图可得,A是黑龙江省,B是吉林省,简称是吉,C是辽宁省;(2)D是大兴安岭,该山脉是东北平原与内蒙古高原的分界线,E是长白山脉,F是黑龙江,该河流是中国与俄罗斯的界河;(3)K是东北平原,该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
【点评】(1)东北地区位于我国的东北部,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其地表结构呈山环水绕、沃野千里的山河大势。
(2)东北地区地形呈三面环山的马蹄形结构,主要山脉有大兴安岭、小兴安岭以及长白山脉,主要河流有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以及辽河等。
(3)东北平原是中国最大的平原,位于长白山和大兴安岭、小兴安岭之间,由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和辽河平原三部分组成,土壤为肥力最好的黑土,被誉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22.【答案】(1)二;太行;秦岭;山西;陕西(或山西 )
(2)B;C
(3)黄;水土流失;植树种草(或林草护坡等)
【知识点】黄土高原概况(位置、地形、地貌景观);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解决措施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黄土高原位于我国三级阶梯的第二级阶梯,东起①太行山脉、西至②乌鞘岭、南连③秦岭、北抵内蒙古高原(古长城),包括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山西省和陕西省的大部分地区。
(2)读图可知:A为内蒙古的大草原、B图是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故A、B自然景观图中,反映黄土高原地区的是B;C为窑洞,故在C、D人文景观图中,反映黄土高原地区的是C。
(3)黄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面积约62万平方公里,该地区最严峻的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治理这一问题的生物措施是植树种草(或林草护坡等)。
【点评】黄土高原位于中国中部偏北部,为中国四大高原之一,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地球上分布最集中且面积最大的黄土区。黄土高原包括中国太行山以西,西至乌鞘岭,秦岭以北,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气候较干旱,降水集中,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黄土颗粒细,土质松软,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养分,利于耕作,盆地和河谷农垦历史悠久,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摇篮。但由于缺乏植被保护,加上夏雨集中,且多暴雨,在长期流水侵蚀下地面被分割得非常破碎,形成沟壑交错其间的塬、墚、峁。
23.【答案】(1)铁路交通枢纽
(2)京沪
(3)华北平原
(4)燕山
(5)河北
【知识点】北京的城市发展(北京旅游、重点功能区、交通网)
【解析】【分析】(1)北京是全国最重要的铁路枢纽,铁路线四通八达。北京通往全国各地的铁路网呈放射状,有京哈、京沪、京九、京广、京包等铁路线。(2)读图可知A是京沪线,北京到上海的铁路线。(3)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西北角,读图可知B是华北平原。(4)读图可知C是燕山山脉。(5)北京三面被河北省包围,东南面与天津市相邻。
【点评】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北部边缘,北邻燕山,西邻太行山,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地区;漫长的历史岁月,丰厚的文化积淀,铸就了北京特有的历史文化传统,使它成为世界旅游景点密度最大的都会之一,有著名的文化遗产故宫、长城、颐和园等。
1 / 12022-2023学年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下册第六章 北方地区单元检测 (基础卷)
一、单选题
1.(2020八下·中宁期中)被称为“黄土地”的地形区是( )
A.东北平原 B.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四川盆地、江南丘陵
【答案】B
【知识点】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黄土地”是指我国的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该两个地形区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严重,华北平原主要由黄土高原的泥沙堆积而成,根据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1)考查黄土高原的自然地理特征, 黄土高原包括太行山以西、乌鞘岭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广大地区。主要包括山西、陕西、甘肃、宁夏等省区。黄河流经黄土高原,呈巨大的几字形,并且在黄土高原上塑造两大平原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它们都以灌溉农业为主,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导致黄河含沙量剧增,在下游形成地上河。治理黄土高原要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并举,加大植树造林的力度,退耕还林还草。黄土高原也是我国煤炭资源最丰富的地方。
(2)华北平原是中国东部大平原的重要组成部分,又称黄淮海平原。平原地势平坦,河湖众多,交通便利,经济发达,自古即为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平原人口和耕地面积约占中国1/5。中国首都北京即位于大平原北部。华北平原是我国冬小麦的主要种植基地。
2.(2020八下·兴化期中)北方地区的地形以高原和( )为主
A.平原 B.山地 C.盆地 D.丘陵
【答案】A
【知识点】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北方地区指我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北的地区,包括的地形区主要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地形以平原、高原为主;A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北方地区指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内蒙古高原以南、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的广大地区,主要包括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北方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兼有高原和山地。东北平原是中国最大的平原,土壤为肥力最好的黑土,被誉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华北平原是黄河、海河所挟带的泥沙沉积作用形成的冲积平原,土壤为黄土。黄土高原是风力沉积作用堆积而成的。黄土高原的植被在遭到大规模破坏后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北方地区主要是温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一年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降水集中在 7、8两月,多暴雨,而每年的春季少雨,常有干旱。北方地区矿产资源十分丰富。
3.(2020八下·九龙坡月考)北京降水集中在(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答案】B
【知识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气候类型分布;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北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北京春季干旱多风,夏季高温多雨,秋季晴爽宜人,冬季寒冷干燥。
4.(2020八下·曲阳期中)关于北方地区地形地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B.东部有面积广阔的长江中下游平原
C.平原面积狭小
D.全部位于地势的第二级阶梯
【答案】A
【知识点】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解:北方地区是指我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北地区,面积约占全国的20%,人口约占全国的40%,主要位于我国的第三级阶梯,主要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平原面积广大,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渭河平原为我国重要的农业地区;所以东部有面积广阔的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故答案为:A。
【点评】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内蒙古高原以南、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东临渤海和黄海,主要包括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从行政区划看,具体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山西、陕西、内蒙古东部、江苏、安徽部分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兼有高原和山地。气候雨热同期,适宜农作物生长。
5.(2020八下·射阳期中)北方地区平原广阔、土壤肥沃,降水偏少,耕地多为( )
A.水田 B.旱地 C.水田和旱地 D.草地
【答案】B
【知识点】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
【解析】【分析】我国北方地区由于水资源不足,耕地以旱地为主,南方地区水资源充足,耕地以水田为主。故B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北方地区指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内蒙古高原以南、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的广大地区,主要包括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北方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兼有高原和山地。东北平原是中国最大的平原,土壤为肥力最好的黑土,被誉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华北平原是黄河、海河所挟带的泥沙沉积作用形成的冲积平原,土壤为黄土。黄土高原是风力沉积作用堆积而成的。黄土高原的植被在遭到大规模破坏后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北方地区主要是温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一年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降水集中在 7、8两月,多暴雨,而每年的春季少雨,常有干旱。北方地区矿产资源十分丰富。
6.(2020八下·稷山期中)东北三省是我国最大的( )
A.轻工业基地
B.综合性工业基地
C.重工业基地
D.以高科技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答案】C
【知识点】东北三省主要矿产资源与工业分布
【解析】【分析】解:东北三省是指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该地区凭借丰富的煤、铁、石油等自然资源、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良好的工业基础,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根据题意。故答案为:C。
【点评】东北三省是指我国东北地区的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是我国对东北亚地区开放的窗口,在资源、市场、资本、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等方面各有所长。东北三省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有: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煤、铁、石油资源,便利的交通运输,较好的工业基础等。这使东北地区成为全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丰富的矿产资源。
7.(2020八下·遵化期中)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最主要原因是()
A.耕地面积广大,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B.宜农荒地多
C.土壤肥沃
D.人少地多,粮食的商品率高
【答案】D
【知识点】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
【解析】【分析】解:东北地区是我国纬度最高的地区,这里有广阔的黑土,人均耕地多,粮食的商品率高,这是东北地区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最主要原因,故答案为:D。
【点评】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有:①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②地形-多平原,地势平坦广阔;③土壤-土层深厚,有肥沃的黑土;冬季积雪厚,蒸发较弱,土壤水份条件较好;④河流众多,水源充足;⑤地广人稀,土地资源丰富,机械化程度高。
8.(2020八下·遵化期中)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A.水源不足 B.地表崎岖 C.热量不足 D.土壤贫瘠
【答案】C
【知识点】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
【解析】【分析】解:东北地区是我国纬度最高的地区,这里纬度高、气温低,水分蒸发少,气候特征是冷湿;地形平坦,平原面积广;土壤的有机质含量高,分布着广阔的黑土,发展农业的最不利因素是热量不足,故答案为:C。
【点评】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有:①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②地形-多平原,地势平坦广阔;③土壤-土层深厚,有肥沃的黑土;冬季积雪厚,蒸发较弱,土壤水份条件较好;④河流众多,水源充足;⑤地广人稀,土地资源丰富,机械化程度高。不利条件有:热量不足,生长期短;受寒潮影响大;西部受风沙威胁大。
9.(2020八下·曲阳期中)读“我国东北地区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乙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分别是( )
A.大兴安岭、黑龙江 B.小兴安岭、黑龙江
C.长白山脉、鸭绿江 D.大兴安岭、松花江
(2)下列在东北地区广泛种植的农作物是( )
A.油菜 B.甘蔗 C.水稻 D.小麦
【答案】(1)A
(2)D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甲是位于东北平原与内蒙古高原交界处的大兴安岭,乙是位于黑龙江省最北部,并与俄罗斯接壤的黑龙江,故答案为:A。(2)东北地区是我国纬度最高的地形区,这里气温低,热量不足,农作物是一年一熟;这里气温低,蒸发少,土壤是肥沃的“黑土地”,这里盛产小麦、玉米、大豆、甜菜等农作物;油菜、甘蔗、水稻是南方地区的农作物;故答案为:D。
【点评】(1)东北地区位于我国的东北部,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其地表结构呈山环水绕、沃野千里的山河大势,外围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中间是山地和丘陵,内部则是广阔的平原。
(2)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有:①雨热同期;②多平原,地势平坦广阔;③土层深厚,有肥沃的黑土;冬季积雪厚,蒸发较弱,土壤水份条件较好;④河流众多,水源充足;⑤地广人稀,土地资源丰富,机械化程度高。不利条件有:热量不足,生长期短;受寒潮影响大;西部受风沙威胁大。
10.(2021八下·淅川期中)按照 “风成说”的原理,黄土高原上的黄土主要是由什么风吹来的
A.东北风 B.西南风 C.西北风 D.东南风
【答案】C
【知识点】黄土高原概况(位置、地形、地貌景观)
【解析】【分析】按照“风成说”的原理,黄土高原上的黄土主要是由西北风从西北内陆将沙土吹来的,由于受到太行山和秦岭的阻挡,沙土慢慢沉积下来,形成了世界上黄土最深厚的地区,沙土的最初源头可以追溯到中亚的咸海,故答案为:C。
【点评】黄土高原的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水土流失。疏松的黄土在缺少植被保护的情况下很容易引起水土流失,特别是遇到暴雨,泥沙很容易被带走,导致水土流失格外严重,同时人类的过度开垦,过度放牧,采矿等活动使得地表越来越疏松,水土流失也越来越严重。治理水土流失首先重在植树种草,其次是修筑梯田,打坝淤地,引水灌溉,退耕还林还草,合理放牧等。
11.(2020八下·中宁期中)黄土高原面临的严重的生态问题是( )
A.荒漠化 B.盐碱化 C.水土流失 D.环境污染
【答案】C
【知识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解决措施
【解析】【分析】黄土高原由于土质疏松、植被缺乏、在夏季多暴雨时期也出现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可见黄土高原地区面临的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根据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考查黄土高原的自然地理特征, 黄土高原包括太行山以西、乌鞘岭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广大地区。主要包括山西、陕西、甘肃、宁夏等省区。黄河流经黄土高原,呈巨大的几字形,并且在黄土高原上塑造两大平原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它们都以灌溉农业为主,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导致黄河含沙量剧增,在下游形成地上河。治理黄土高原要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并举,加大植树造林的力度,退耕还林还草。黄土高原也是我国煤炭资源最丰富的地方。
12.(2020八下·兴化期中)下面有关各地民居的简笔画中,哪一个能代表黄土高原地区( )
A. -窑洞 B. -蒙古包
C. -水乡民居 D. -竹楼
【答案】A
【知识点】黄土高原概况(位置、地形、地貌景观)
【解析】【分析】受自然环境影响我国不同地区的传统民居不同,题中A窑洞一般分布在黄土高原地区;B蒙古包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高原地区;C水乡居民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D竹楼主要分布在我国广西,云南地区,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窑洞是中国西北黄土高原上的传统居民,古老的中国人民创造性利用高原有利的地形,凿洞而居,创造了被称为绿色建筑的窑洞建筑。窑洞一般有靠崖式窑洞,下沉式窑洞、独立式等形式,其中靠山窑应用较多。窑洞是黄土高原的产物、陕北人民的象征,它沉积了古老的陕北文化。
13.(2020八下·铁东期中)下列属于黄土高原民风民俗的有( )
A.茅草屋 B.信天游 C.滑雪 D.划船
【答案】B
【知识点】黄土高原概况(位置、地形、地貌景观)
【解析】【分析】黄土高原是我国四大高原之一,也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该地区有信天游、秦腔等民俗,当地的民居是有特色的窑洞,传统项目有打腰鼓等,地形崎岖不适合滑雪,河湖稀少也不适合划船,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信天游是流传在中国西北广大地区的一种民歌形式。这是一部用老镢镌刻在西北黄土高原上的传世巨著,这是黄坡黄水之间的一朵奇葩。其歌词是以七字格二二三式为基本句格式的上下句变文体,以浪漫主义的比兴手法见长。它便是陕北民歌。在陕北它叫“信天游”,又称“顺天游”“小曲子”, 在山西被称为“山曲”,在内蒙古则被叫作“爬山调”。
14.(2020八下·玉州期中)黄土高原的黄土形成原因是( )
A.冰川作用 B.流水作用 C.风力作用 D.海陆变迁
【答案】C
【知识点】黄土高原概况(位置、地形、地貌景观)
【解析】【分析】黄土高原是由于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亚洲东部季风区强大的冬季风,来源于中高纬内陆地区,即西伯利亚和蒙古高原一带,风带来大量的沙尘,遇到太行山、秦岭等山地的阻挡,沙尘沉积下来形成现在的黄土高原。故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点评】(1)黄土高原为中国四大高原之一,也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地球上分布最集中且面积最大的黄土区,总面积64万平方千米,横跨中国青、甘、宁、内蒙古、陕、晋、豫7省区大部或一部分。
(2)关于黄土高原的形成的学说有多种,目前“风成说”得到科学界最为广泛的支持。“风成说”认为,黄土高原主要是盛行风从中亚、蒙古的沙漠和戈壁搬运来的黄土堆积而成的,被称为风神捏就的土地。
15.(2021八下·虎林期末)北京是全国最大的铁路交通枢纽和国际航空港,市区道路呈( )
A.螺旋状 B.环形加放射状
C.网状 D.十字状
【答案】B
【知识点】北京的城市发展(北京旅游、重点功能区、交通网)
【解析】【分析】北京已经形成了航空、公路、铁路四通八达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市区形成了环形加放射状的快速道路网,环形公路把主要放射状交通干线连接起来,放射状交通干线便捷了中心城区的对外联系。北京的城市轨道交通也很发达,并且已初步建设成网。北京还是全国最大的铁路交通枢纽和国际航空港,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
【点评】北京是我国著名的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同时也是我国政治文化中心,主要的城市职能是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北京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处于中纬度,暖温带和半湿润区,虽居内陆,但距海较近,交通便利,气候是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16.(2021八下·虎林期末)我国唯一完整保存着元大都里坊风貌的传统民居是( )
A.故宫 B.颐和园 C.前门大街 D.南锣鼓巷
【答案】D
【知识点】北京的城市发展(北京旅游、重点功能区、交通网)
【解析】【分析】故宫是在明朝、清朝两代皇宫及其收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国综合性博物馆,也是中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南锣鼓巷是我国完整地保存着元大都里坊风貌的传统民居区。颐和园是我国现存规模、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前门大街是老北京城最繁华的商业街。故根据题意选D。
【点评】南锣鼓巷是一条胡同,位于北京中轴线东侧的交道口地区,于元大都同期建成。是北京最古老的街区之一,完整保存着元代胡同院落肌理、规模最大、品级最高、资源最丰富的棋盘式传统民居。
17.(2021八下·临漳期中)有利于改善北京空气质量的合理措施是( )
A.拆除四合院,建设住宅楼
B.把大型企业“首钢”迁出北京
C.扩建首都机场,增加客流量
D.取消全部机动车,出行全乘地铁
【答案】B
【知识点】北京的城市发展(北京旅游、重点功能区、交通网)
【解析】【分析】关于改善北京空气质量的做法,把大型企业“首钢”迁出北京有利于减轻北京的城市污染,拆除四合院和扩建首都机场对改善北京空气质量没有帮助,取消全部机动车不利于社会经济发展,故答案为:B。
【点评】防治大气污染,控制污染排放是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其主要途径有:工业合理布局,搞好环境规划;改变能源结构、推广清洁燃料、使用清洁生产工艺,减少污染物排放;强化节能,提高能源利用率、区域集中供暖供热;强化环境监督管理和老污染源的治理,实施总量控制和达标排放;严格控制机动车尾气排放等。绿化造林是防治大气污染比较经济有效的措施。
18.(2021八下·黄骅期中)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宫殿建筑群是( )
A.西安兵马俑 B.北京故宫 C.苏州园林 D.南京明孝陵
【答案】B
【知识点】北京的城市发展(北京旅游、重点功能区、交通网)
【解析】【分析】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是故宫.故宫,又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为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故答案为:B.
【点评】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紫禁城,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19.(2021八下·河池期中)2020年5月21、22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相继在北京召开。“两会”的召开体现北京的城市职能是( )
A.全国的政治中心 B.全国的文化中心
C.全国的经济中心 D.国际交往中心
【答案】A
【知识点】北京概况及其城市职能
【解析】【分析】“两会”的召开体现北京的城市职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北京位于太行山、燕山和华北平原的结合部,是我国的首都,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科研、教育中心,也是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国际交往中心。人民大会堂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委员会所在地,以及中南海是党中央和国务院所在地,都说明北京的城市职能是政治中心;北京有众多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图书馆和博物馆,以及北京具有人才、信息、科技等优势都说明北京的城市职能是文化中心;北京首都机场扩建说明北京的城市职能是交通中心;各种国际性商务活动频繁在北京进行说明北京的城市职能是国际交往中心。
二、综合题
20.(2022八下·朔州月考)读北方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B是 平原,字母C是 河。
(2)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分界线中,A是 (山脉)。北方地区的年降水量大致为 。
(3)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优势气候条件是 。
【答案】(1)华北;黄
(2)大兴安岭;400~800mm
(3)雨热同期(或降水集中在夏季,雨量充沛)
【知识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气候类型分布;我国主要山脉;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1)图中字母B是华北平原,是黄河、淮河和海河冲积形成的平原。字母C是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
(2)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分界线中,A是大兴安岭,也是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山脉。北方地区的年降水量大致为400-800毫米之间。
(3)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优势气候条件是属于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点评】(1)东北平原西北、东三面分别为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所环绕,南临渤海,包括黑、吉、辽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各一部分。由北部的松嫩平原、南部的辽河平原和东北部的三江平原三部分组成,是我国面积最大平原,地表以肥沃的黑土著称。海拔大多在200米以下,地势坦荡,沃野千里。平原上有些低地常年积水,成为沼泽地。华北平原位于燕山以南,淮河以北,太行山以东,濒临渤海和黄海,主要由黄河、淮河、海河三大河流的泥沙冲积而成,也称黄淮海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西起巫山,东抵海滨,主要由长江及其支流的泥沙冲积而成,东西延伸呈狭长形。河汊纵横交织,湖荡星罗棋布,有“水乡”之称。河渠如网,水田成片,成为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源自巴颜喀拉山,流经青海、四川等9省区,注入渤海,全长5464千米,流域面积75.24万平方千米。
(2)我国主要山脉有:东西走向: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南北走向:贺兰山、横断山脉、六盘山;东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脉、祁连山;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
(3)我国北方地区主要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以旱地为主;南方地区主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热,以水田为主;西北地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气候干旱,主要发展灌溉农业;青藏地区海拔高、气温低,主要自然特征是高寒,主要发展河谷农业。
21.读“东北三省图”,完成小题。
(1)写出下列字母所代表的省级行政区的名称:
A为 ,B的简称是 ,C为 .
(2)写出下列山脉的名称:
D ;E ;河流F为 ,它是 两国的界河.
(3)K所代表的地形区是 .
【答案】(1)黑龙江省;吉;辽宁省
(2)大兴安岭;长白山脉;黑龙江;中国和俄罗斯
(3)东北平原
【知识点】中国的行政区划;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1)读图可得,A是黑龙江省,B是吉林省,简称是吉,C是辽宁省;(2)D是大兴安岭,该山脉是东北平原与内蒙古高原的分界线,E是长白山脉,F是黑龙江,该河流是中国与俄罗斯的界河;(3)K是东北平原,该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
【点评】(1)东北地区位于我国的东北部,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其地表结构呈山环水绕、沃野千里的山河大势。
(2)东北地区地形呈三面环山的马蹄形结构,主要山脉有大兴安岭、小兴安岭以及长白山脉,主要河流有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以及辽河等。
(3)东北平原是中国最大的平原,位于长白山和大兴安岭、小兴安岭之间,由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和辽河平原三部分组成,土壤为肥力最好的黑土,被誉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22.(2019八下·泰兴期中)黄土高原地区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黄土高原位于我国三级阶梯的第 级阶梯,东起① 脉、西至②乌鞘岭、南连③ 、北抵内蒙古高原(古长城),包括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 省和 省的大部分地区。
(2)A、B自然景观图中,反映黄土高原地区的是 ;在C、D人文景观图中,反映黄土高原地区的是 。
(3)黄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 土堆积区,该地区最严峻的环境问题是 ,治理这一问题的生物措施是 (列举一例)。
【答案】(1)二;太行;秦岭;山西;陕西(或山西 )
(2)B;C
(3)黄;水土流失;植树种草(或林草护坡等)
【知识点】黄土高原概况(位置、地形、地貌景观);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解决措施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黄土高原位于我国三级阶梯的第二级阶梯,东起①太行山脉、西至②乌鞘岭、南连③秦岭、北抵内蒙古高原(古长城),包括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山西省和陕西省的大部分地区。
(2)读图可知:A为内蒙古的大草原、B图是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故A、B自然景观图中,反映黄土高原地区的是B;C为窑洞,故在C、D人文景观图中,反映黄土高原地区的是C。
(3)黄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面积约62万平方公里,该地区最严峻的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治理这一问题的生物措施是植树种草(或林草护坡等)。
【点评】黄土高原位于中国中部偏北部,为中国四大高原之一,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地球上分布最集中且面积最大的黄土区。黄土高原包括中国太行山以西,西至乌鞘岭,秦岭以北,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气候较干旱,降水集中,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黄土颗粒细,土质松软,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养分,利于耕作,盆地和河谷农垦历史悠久,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摇篮。但由于缺乏植被保护,加上夏雨集中,且多暴雨,在长期流水侵蚀下地面被分割得非常破碎,形成沟壑交错其间的塬、墚、峁。
23.(2017八下·新野期中)读下边北京市地图回答:
(1)从图上看从北京出发的铁路四通八达,这充分体现了北京作为全国 的职能。
(2)A铁路线叫 线。
(3)B是 地形区。
(4)C山脉 山。
(5)环绕在北京市周围的省级行政区除天津外,还有 省。
【答案】(1)铁路交通枢纽
(2)京沪
(3)华北平原
(4)燕山
(5)河北
【知识点】北京的城市发展(北京旅游、重点功能区、交通网)
【解析】【分析】(1)北京是全国最重要的铁路枢纽,铁路线四通八达。北京通往全国各地的铁路网呈放射状,有京哈、京沪、京九、京广、京包等铁路线。(2)读图可知A是京沪线,北京到上海的铁路线。(3)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西北角,读图可知B是华北平原。(4)读图可知C是燕山山脉。(5)北京三面被河北省包围,东南面与天津市相邻。
【点评】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北部边缘,北邻燕山,西邻太行山,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地区;漫长的历史岁月,丰厚的文化积淀,铸就了北京特有的历史文化传统,使它成为世界旅游景点密度最大的都会之一,有著名的文化遗产故宫、长城、颐和园等。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