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答司马谏议书
王安石
作者简介
王安石,字介甫,晚年号半山,临川人,曾被封为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卒谥文,又称王文公。
他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两次出任宰相,坚持推行变法,世称王安石变法。列宁称他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王安石又是著名的文学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在诗、词、散文等方面都有独特的成就,他主张为文应“有补于世”,“以适用为本”。
他的著作有《临川先生文集》、《王荆公诗文集》。
背景简介
北宋宋神宗时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空前尖锐,内外交困。担任参政知事的王安石立志改革,推行新法,遭到以司马光为代表的保守势力的强烈反对。
司马光于熙宁三年(1070年)致书王安石,不遗余力地攻击新法,王安石当即答以简短的回函,进而写了这封信作为答复,表明自己改革的决心。
题解
①“答”,即“答复、回复”之意;
②“司马”,即司马光,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③“谏议”,指的是“谏议大夫”这个官职;
④“书”,文体名。
⑤“答司马谏议书”,即“回复谏议大夫司马光的信”。
文体介绍
书,古代文体,书信。
古人写信,多有题目,说明是写给谁的信,信题多为“报……书”“答……书”“与……书”“上……书”“寄……书”等,
例如《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与朱元思书》(吴均)、《报任安书》(司马迁)、《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等等。
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聒guō ,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覆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某:作者在信稿上用来代替自己的名字。
操:持。
术:治国之道,政治主张。
强聒:强作解说。
聒:喧扰,嘈杂,这里指多话。
上报:回信。
视遇:对待。
厚:优厚。
宜:应该。
卤莽:粗疏草率。
见恕:原谅我。
见:①用于动词前,表示对自己如何,指代“我”;
②用于动词前,表被动,可译为“被”。
概括第一段主要内容:
1.“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
2.司马光写了一封长信,对王安石的变法横加指责,故王安石写此信为自己辩解。
交代写信的原因和目的
1.王安石认为自己与司马光对待国家大事的意见不合的根本原因是: 。
2.王安石此次回信的原因是: , ,
, 。
1.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2.重念蒙君实视遇厚 ,于反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盖儒者所争,尤在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为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
儒者:这里泛指一般封建士大夫。
尤:尤其,特别。
名实:名义和实际。
以为:用来……
怨谤(bàng):怨恨,指责。
议法度:讨论、审定国家的法令制度。
修:修订。
有司:负有专责的官员。
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rén)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fěi)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举:推行,试行。
兴利除弊:兴办对天下有利的事业,消除种种弊病。
辟邪说:驳斥错误的言论。辟,驳斥,排除。
难(nàn):责难。
壬(rén)人:佞人,指善于献媚、不行正道之人。
固:本来。
前知:预先知道。
第二段一开始为什么写“名实”之争?有什么作用?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论语 子路》
司马光是从哪几方面来指责变法的?“我”又是怎么逐一驳斥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侵官”、“生事”、“争利”、“拒谏”、“致怨”。以及因改革造成的“天下怨谤”。
好处:条理清晰,针对性强,极富说服力。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xù)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gēng)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
以……为:把……当作……。
同俗自媚于众:指附和世俗的见解,向众人献媚讨好。
乃:才。
抗:抵制,斗争。
之:代词,指上文所说的“士大夫”。
汹汹然:吵闹、叫嚷的样子。
胥怨:相怨,多指百姓对上的怨恨。 胥:互相。
非特:不只是。 特:只是。
而已:罢了
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改其度:改变他原来的计划。度(duó)义:考虑是否合理。是:认为做得对。以:连词,表目的,来。膏泽:给以好处。 斯:这。一切不事事:什么事都不做。事事,做事。前一“事”字是动词,后一“事”字是名词。守前所为:墨守前人的作法。所敢知:愿意领教的。知,领教。 上文“我”提及“固前知其怨诽之多”,那么为什么还要变法?
①人(一般人)习于苟且;
②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
③上乃欲变此;
④以上三点暗示了国家积弊已久,到了不得不变的时候了。
作者引用“盘庚迁都”这一历史典故的意图是什么?
盘庚迁殷是发生在商朝中后期的一次历史事件,是指盘庚继位后,为了挽救政治危机,决定迁都于殷(今河南安阳),今殷墟遗址。
盘庚迁殷几乎遭到举国上下的反对,大多数贵族贪图安逸,都不愿意搬迁。一部分有势力的贵族还煽动平民起来反对,闹得很厉害。 盘庚面对强大的反对势力,并没有动摇迁都的决心。
自盘庚迁都殷后,商族才定居下来不再迁徙。从此,政局稳定,诸侯来朝,商朝遂强盛起来。
①“怨诽之多”并不能说明不该改革;
②恰恰是改革触动了少数人的利益,才招来怨诽,所以更要改革,不能因为别人的毁谤而放弃推行新法;
③进一步表明自己力排众议,坚持变法的决心。
作者引用“盘庚迁都”这一历史典故的意图是什么?
梳理本文的文章结构:
非凡的胆略:迎难而上 负重前行
深刻的洞察:习于苟且 不恤国事
坚如磐石的决心:寡不敌众 助上抗之
兼容并包的气度:直面质疑 一一解释
一
二
三
四
王安石的政治胆略
本文写作特点
1、行文简洁,结构严谨
除开头和结尾段用几句酬答的礼貌语言以外, 紧紧扣住保守派几个主要论点进行驳斥,只驳论点不涉及其他事情,结构非常严谨,驳斥时针对其要害,言简意明,使文章短小精悍。
2、论证方法多样
(1)直接反驳,如“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
(2)举出根据进行反驳,如“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 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 这里就举出了有利的根据,说明不是自己独出心裁, 而是受命于皇帝,是朝廷议过的法度,指出这不是我个人的行为,而是合理合法的。
(3)举出史实进行反驳,如“盘庚迁都”。
(1)立足于理,理足则气势。
(2)擅于排比,连用排比驳斥对方,则势如破竹,无可阻挡。
(3)擅用反语,如“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
3、气势磅礴,寓刚于柔
本文小结
本文逐条驳斥司马光对新法的责难,批判了士大夫因循守旧、苟且偷安、不恤国事的保守思想,表示了坚定不移地推行新法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