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专题训练——人物的心理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专题训练——人物的心理学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14 14:55: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诗歌专题训练------人物的心理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立春日
[唐] 陆龟蒙
去年花落时,题作送春诗。
自为重相见,应无今日悲。
道孤逢识寡,身病买名迟。
一夜东风起,开帘不敢窥。
1.请结合全诗说说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复杂心理。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渔家傲①
王安石(宋)
灯火已收正月半,山南山北花撩乱。闻说洊亭新水漫,骑款段,穿云入坞寻游伴。
却拂僧床褰素幔,千岩万壑春风暖。一弄松声悲急管,吹梦断,西看窗日犹嫌短。
注:①本词写于王安石晚年退隐金陵时期。
2.晚年的王安石虽身居山林,却似闲非闲,他也曾写出“我欲抛山去,山仍劝我还”这样流露矛盾心境的诗句。请结合全词分析作者的这种矛盾心理。
三、阅读下面这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登太白峰①
李白
西上太白②峰,夕阳穷登攀。
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③。
愿乘泠风④去,直出浮云间。
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
一别武功⑤去,何时复见还。
【注】①本诗作于由于朝廷昏庸、权贵排斥,李白“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政治抱负无法实现的背景下。②太白:这里指太白星,即金星。③天关:古星名,又名天门。④泠风;和风,清风。⑤武功:地名,一说山名,在今陕西省武功县。
3.诗歌最后一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理?结合诗句分析并说明表达效果。请结合全诗分析。
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南乡子·归梦寄吴樯①
陆游
归梦寄吴樯②,水驿江程去路长。想见芳洲初系缆,斜阳,烟树参差认武昌。
愁鬓点新霜,曾是朝衣③染御香。重到故乡交旧少,凄凉,却恐他乡胜故乡。
注释:①本词陆游在淳熙五年(1178)二月自蜀地东归江行途中所作,此时他已入蜀九年。②吴樯:归吴的船只。③朝衣:上朝拜见皇帝的官服。
4.西晋王赞《杂诗》中说:“人情怀旧乡,客鸟思故林。”然而词人回乡却有凄凉和恐慌的心理,请结合全词,分析他为何有如此心理?
五、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下面小题。
[双调]沉醉东风
关汉卿
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时间月缺花飞。手执着饯行杯,眼阁着别离泪。
刚道得声“保重将息”,痛煞煞教人舍不得。“好去者望前程万里!”
[注]①阁:搁,这里指勉强噙住眼泪。
5.送行女子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她的临别赠言表现了怎样的心理活动?
六、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满江红·清江风帆甚快作此与客剧饮歌之
范成大
千古东流,声卷地,云涛如屋。横浩渺、樯竿十丈,不胜帆腹。夜雨翻江春浦涨,船头鼓急风初熟。似当年①、呼禹乱黄川,飞梭速。
击楫②誓、空警俗。休树髀,都生肉③。任炎天冰海,一杯相属。荻笋萎芽新入馔,鹍弦凤吹能翻曲。笑人间、何处似尊前,添银烛。
【注】①“当年”指乾道六年作者出使金国交涉相关事宜,表现出大无畏的民族气节,赢得朝野上下称道。②《晋书》载:祖逖渡江北伐苻秦,中流击楫而誓曰:“不能复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③《三国志》本传载:刘备寄栖刘表幕下,一次如厕,见大腿(髀)肉生,慨然流涕。备曰:“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日月若驰,老将至矣,而功名不建,是以悲耳。”
6.请根据上阕“似当年”三句和下阕“笑人间”三句,简要分析作者的心理。
期、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寄李儋元锡
韦应物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注:这首诗是韦应物晚年在滁州刺史任上的作品,是年,朱批叛乱,唐德宗仓皇逃出长安。李儋、元锡是诗人旧友。
7.这首诗颈联尾联表达了诗人哪些复杂的心理?请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八、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宣州丘判官
徐铉
宪署游从阻,平台道路赊。喜君驰后乘,于此会仙槎①。
缓酌迟飞盖,微吟望绮霞。相迎在春渚,暂别莫咨嗟。
注:①仙槎:神话中能来往于海上和天河之间的竹木筏,借称行人所乘之舟。
8.这首诗中诗人的心理经过了多次变化,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①一夜东风起,窗外百花开。诗人打开帘幕想要欣赏春景。②但是诗人却又不敢窥视园中景色。③因为诗人怕花开盛景勾起自己身世不遇的悲凉。
2.上片体现了词人心闲意静、恬然自若的心境。词人探奇揽胜,醉心于春色,足见其内心之恬静悠闲。下片体现了词人难以忘怀往事的不平静心境。词人沉入梦乡,但松涛却把他惊醒。那松涛犹呜咽悲鸣,融入了词人强烈的感彩,体现作者身虽悠闲,但内心并不平静的情感状态。
3.①诗歌末句表现了诗人既想远离人世、超脱现实,又留恋人间,渴望有所作为的矛盾心理。
②诗人在朝廷被权贵排挤,不受重用,郁郁不得志。登上太白峰,幻想神游远离人世,正是这种苦闷心情的形象反映。末句“何时复更还?”细致地表达了他那种欲去还留,既出世又入世的微妙复杂的矛盾心理。言有尽而意无穷,蕴藉含蓄,耐人寻味。
4.①昔日豪情满怀报效朝廷,如今却年华已老,所以感到凄凉。②设想重回故乡,世事沧桑,人事未卜,故交离世,知音难觅,所以忧虑、惶恐。
5.①送行女子是一个多愁善感、依依不舍、痴情却又爽利的形象。
②这位女子的临别赠言突出她复杂的心理变化,短短的嘱咐被哽咽之声打断。先说“保重将息”过于缠绵,见对方难分难舍后,马上勉励对方“前程万里”,既是对对方的祝福,同时也是为了消解内心的离愁别绪。
6.①上阕后三句写作者当年出使金国渡过黄河时,风急浪高,船快如飞梭,追想大禹曾经的业绩,激昂满怀,意气风发,体现了作者胸怀大志,一心报国。②下阕后三句表面写作者现在似乎看透一切,不问世事、把酒樽前、开怀畅饮的快乐,实则写作者报国无路、理想成空,只能寄情于酒,自我安慰。
7.①因身体多病有了回归田园的愿望;②但想到自己辖境内还有流亡的灾民,因而充满了对朝廷的愧疚之情,流露出进退两难的苦闷;③此时正巧友人要来造访,尾联表达了诗人盼望与友人相聚的迫切心情。
8.开始不舍与担心,后来情绪转为高兴。其后是对朋友远去的依依不舍,最后是对再次相聚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