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机械
1. 以下杠杆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2.如图所示,甲物重15 N,乙物重5 N,甲乙均静止,不计测力计自重,则测力计示数( )
A. 5 N B. 10 N C. 15 N D. 20 N
3. (多选)如图所示,杠杆左端悬挂物体,右端施加动力F,处于平衡状态(忽略杠杆自身重力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此时杠杆是费力杠杆
B. 动力臂是线段OA
C. 杠杆的阻力是物体受到的重力G
D. 保持杠杆位置不变,将动力F转至F1位置,动力变大
4. 如图所示,工人用160 N的拉力F将重为300 N的木箱10 s内匀速拉到长3 m、高1 m的斜面顶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拉力F做功的功率是16 W
B. 克服木箱重力做功是900 J
C. 斜面的机械效率是62.5%
D. 若只改变斜面的倾斜角度,斜面的机械效率不变
5. 将一个定滑轮和挂有一个重6 N钩码的动滑轮分别组装成如图甲和乙所示的两种滑轮组.在图甲滑轮组,用大小为3.6 N的竖直向下的拉力F1把钩码匀速提升了0.3 m;在图乙滑轮组,用竖直向上的拉力F2把钩码匀速提升了0.6 m.不计摩擦和绳重.设图甲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甲,图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乙,则( )
A. η甲>η乙 B. η甲<η乙
C. η甲≈55.5% D. η乙≈83.3%
6.如图所示,物重为G的物体在不同简单机械中均处于平衡状态(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拉力大小错误的是( )
7. 小鹏家购买了一箱重960 N的装修材料,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装修材料匀速提高9 m,用时3 min,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不计箱子重、绳重和摩擦).
小鹏计算的下列物理量正确的是( )
A.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0.05 m/s
B. 做的有用功为8 640 J
C. 拉力为240 N
D. 拉力的功率为48 W
8. 如图所示,滑轮组悬挂在水平支架上,某工人站在水平地面上,竖直向下拉动绳子自由端,使物体A以0.2 m/s的速度匀速上升,提升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90%.已知物体A重540 N,该工人重500 N,两个滑轮质量相等,不计滑轮组的绳重和摩擦,关于该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绳子自由端受到竖直向下的拉力为200 N
B. 绳子自由端拉力的功率为120 W
C. 该工人对地面的压力为200 N
D. 支架受到滑轮组的拉力为960 N
9. 如图所示,是某建筑工地使用的一种起重机的滑轮组.一次提升货物A的质量为2.7×103 kg,30 s内货物A被匀速提升了3 m,动滑轮的重为3×103 N(不计起重机钢绳重和一切摩擦).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 钢绳自由端的移动速度为0.1 m/s
B. 拉力F的功率为1.5×103 W
C.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90%
D. 钢绳的拉力F的大小为1.0×104 N
10. 如图所示,当水平拉力F=5 N时,恰好可以使物体A沿水平地面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物体A重为10 N,所受地面的摩擦力为8 N,若在10 s时间内,物体A水平移动了2 m,不计绳和滑轮的自重,则在此过程中( )
A. 拉力F的功率为1 W B. 拉力F做功为10 J
C. 物体A重力做功为20 J D.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11.如图所示,把重为G的物体甲从A点竖直向上匀速拉至B点,此过程绳的拉力对甲做的功为WAB;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把重也为G的物体乙沿斜面从C点匀速拉至与B等高的D点,在此过程中绳的拉力对乙做的功为WCD,斜面的机械率为( )
A. B. C. D.
12. 如图所示,杆秤砣的质量为0.2 kg,杆秤自身质量忽略不计,若杆秤水平静止时,被测物体和秤砣到秤纽的距离分别为0.05 m和0.2 m,则被测物体的质量为________ kg,若秤砣上粘有油污,则测量值比被测物体的真实质量要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13. 杠杆两端螺母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的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若在两侧各减掉一个等重的钩码,杠杆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保持水平平衡.
14.简单机械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某小区物业为了方便住户扔垃圾,对垃圾桶进行了简易改装(如图甲).被拉起的垃圾桶盖可看成是一个简易杠杆.图乙为桶盖与绳子成90°角且处于静止状态时的示意图,O为杠杆支点,A为绳子拉力F的作用点,B为桶盖的重心.
根据图乙回答下列问题:
(1)定滑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2)该状态下的桶盖属于________(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杠杆.
15.某小区正在进行改造施工.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750 N的沙子匀速提升了10 m,用时100 s.若工人所用的拉力为400 N,则拉力的功率为________W,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使用该滑轮组既能________又能改变力的方向.使用滑轮组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省功.
16. 如图所示,工人沿斜面用一定大小的力F把一重为600 N的物体从斜面底部匀速推到顶端(不考虑物体的大小).已知斜面长L=3 m,高h=1.5 m.若该过程中斜面的效率为60%,则力F所做的功为________J.
17. 如图所示为一拉杆旅行箱的示意图,将其视为杠杆,O为支点,B为重心,BC为竖直方向,A为拉杆端点,已知箱重为250 N,OA为120 cm,OC为24 cm.
(1)图中在A点沿图示方向施加动力F,箱子静止,则动力F的力臂为____cm,大小为________N.
(2)使拉杆箱在图示位置静止的最小动力为________N.
(3)生活中,常把箱内较重物品靠近O点摆放,这样使拉杆箱在图示位置静止的最小动力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8.在图中画出正确使用动滑轮提升重物的绕线方法.
19. 如图所示,某人站立在地面上用滑轮组将物体A匀速向上拉起,请在图中用笔画线代替绳子画出所用滑轮组绳子绕法.
20. 如图所示,平衡杠杆AOB,O为支点,请作出物体M所受重力的示意图和动力F的力臂L.
21.如图所示,轻质杠杆OMN上挂一重物,为使杠杆在图中位置平衡.请在N端画出最小力的示意图.
22.小明利用刻度均匀的轻质杠杆进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已知每个钩码重0.5 N.
(1)实验前,将杠杆的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左端下沉,这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你认为实验中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
(2)在图甲中的A点悬挂4个钩码,要使杠杆仍保持水平位置平衡,需在B点悬挂________个钩码.
(3)如图乙所示,取走悬挂在B点的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在C点竖直向上拉,仍使杠杆水平位置平衡,测力计的拉力为________N;若在C点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使之斜向右上方,杠杆仍然水平位置平衡,则测力计的读数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此时斜向右上方的测力计与竖直方向间的夹角为60°,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测力计的读数为________N.
23. 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提高机械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提高机械效率,要从研究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出发,寻求办法.
(1)为了探究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小明选取了大小相同的滑轮,利用图甲和图乙装置进行实验,并把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实验 次数 滑轮 材质 钩码重 G/N 提升的高 度h/m 有用功 W有用/J 拉力 F/N 绳端移动 的距离s/m 总功 W总/J 机械 效率η
1 铝 1 0.1 0.1 0.6 0.3 0.18 56%
2 铝 2 0.1 0.2 1.0 0.3 0.3 67%
3 铝 2 0.2 0.4 1.0 0.6 0.6 67%
4 塑料 2 0.2 0.4 0.8 0.6 0.48 83%
5 塑料 2 0.2 0.4 2.1 0.2 0.42 95%
①比较1和2两次实验发现:在所用滑轮组一定时,提升的钩码________,机械效率越高.
②比较3和4两次实验发现: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还与____________有关.
③比较________两次实验发现:在所用滑轮组一定时,机械效率与提升钩码的高度无关.
④第5次实验是利用图________的装置完成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_.
⑤利用图甲的装置,把重6 N的物体用2.5 N的拉力匀速拉起,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可见如果没有刻度尺,只有测力计,也可以测量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小明利用图丙装置实验发现: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倾斜程度和摩擦有关,与物重无关.保持斜面倾斜程度不变,可以采用________的方法减小摩擦,从而提高斜面的机械效率.
(3)实验表明:额外功越小,总功越接近有用功;进一步推理得出:假如没有额外功,总功等于有用功;可见使用任何机械都________.下列物理规律的得出运用了这种研究方法的是________.
A. 焦耳定律 B. 牛顿第一定律
C. 阿基米德原理 D. 欧姆定律
24. 疫情期间,大壮同学自制了如图所示的健身器材,坚持锻炼身体.用细绳系在轻杆的O点将轻杆悬挂起来,在杆的A端悬挂质量m1=10 kg的重物,在B端竖直向下缓慢拉动轻杆至水平位置.已知AO长1.5 m,OB长0.5 m,大壮质量m2=56 kg,g取10 N/kg,求此时:
(1)大壮对杆的拉力大小;
(2)地面对大壮的支持力大小.
25.科技馆里两位老人正饶有兴致地体验升降座椅装置,小明观察后画出简图(如图)进行研究.若爷爷质量m人=60 kg,奶奶用F=240 N的拉力将爷爷匀速拉升到顶端,该过程中奶奶手握住绳子向下拉动的总长度s=6 m.不计绳重和摩擦,g取10 N/kg.求:
(1)奶奶所做的功;
(2)动滑轮(含座椅)的质量;
(3)该升降座椅装置的机械效率(保留一位小数).
26. 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特殊时期,小马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无接触传送”物品.现有质量M=25 kg的木箱,长L=5 m、高h=3 m的固定斜面,他用F=100 N的力拉绳,使木箱以v=0.2 m/s的速度沿斜面匀速地由底端上升到顶端,此过程因绳和滑轮间的摩擦而做的额外功W0=20 J.已知动滑轮质量m=1 kg,连接动滑动的绳子拉直且与斜面平行,不计绳的质量、木箱大小和木箱到动滑轮间的绳长,g取10 N/kg.求:
(1)木箱由斜面底端上升到顶端所用的时间;
(2)小马同学拉力的功率;
(3)整个装置的机械效率;
(4)斜面对木箱的摩擦力大小.
参考答案
1. C 2. A 3. CD
4. C 【解析】拉力F做的总功W总=Fs=160 N×3 m=480 J,时间t=10 s,所以功率P===48 W,A错误;克服木箱重力做的功是有用功,则有用功W有用=Gh=300 N×1 m=300 J,B错误;斜面的机械效率η=×100%=×100%=62.5%,C正确;由计算可知,η=×100%=×100%=sinθ×100%,所以斜面与地面的夹角θ越大,斜面的效率越大,D错误.故选C.
5. D 【解析】因为不计摩擦和绳重时,我们有η====,这说明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只与物重和动滑轮重有关,与滑轮组的绕线、物体提升的高度等无关,因此图示两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相同的,A、B错误;而由题意可得甲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η=====≈83.3%,所以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也是83.3%,C错误、D正确.故选D.
6. C 【解析】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由题图A可知,L1=L2,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F1=G,A不符合题意;由题图B可知,使用的滑轮组n=3,则F2=,B不符合题意;由题图C可知,使用动滑轮,动力作用在轴上,F3=2G,C符合题意;由题图D可知,使用的斜面=sin30°=,因为FL=Gh,所以F4=,D不符合题意.故选C.
7. B 【解析】由题图可知,装修材料和动滑轮的重力由4段绳子承担,所以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物体上升高度的4倍,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v===0.2 m/s,A错误;有用功W有=Gh=960 N×9 m=8 640 J,B正确;机械效率η=×100%=×100%=×100%=80%,则拉力大小为F===300 N,C错误;拉力的功率P=Fv=300 N×0.2 m/s=60 W,D错误.故选B.
8. BCD
9. C 【解析】由图可知,使用的滑轮组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2,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nh=2×3 m=6 m,绳端移动的速度为v===0.2 m/s,A错误;提升重物所做的有用功W有用=Gh=mgh=2.7×103 kg×10 N/kg×3 m=8.1×104 J,克服动滑轮重做的额外功W额=G动h=3×103 N×3 m=9×103 J,拉力做的总功W总=W有用+W额=8.1×104 J+9×103 J=9.0×104 J,拉力F的功率为P===3×103 W,B错误;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100%=×100%=90%,C正确;由W=Fs可知,拉力F===1.5×104 N,D错误.故选C.
10. D 【解析】由于物体水平移动,物体在重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所以重力不做功,即重力做功为0 J,C错误;由图可知,通过动滑轮的绳子的段数n=2,则绳端移动的距离s绳=ns物=2×2 m=4 m,所以拉力F做的功W总=Fs绳=5 N×4 m=20 J,B错误;拉力F做功的功率P===2 W,A错误;因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所受地面的摩擦力为f=8 N,则有用功为W有=fs物=8 N×2 m=16 J,该装置的机械效率为η=×100%=×100%=80%,D正确.故选D.
11. A 【解析】由题意可知,对物体做的有用功为WAB=GH,拉力所做的功为总功,总功为WCD,斜面的机械效率为η=或η=,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2. 0.8 偏小 【解析】因为杠杆平衡,则有G1l1=G2l2,则有m1gl1=m2gl2,可得m1===0.8 kg;若秤砣上粘有油污,m2增大,而G1l1不变,所以l2要变小,杆秤所示的质量值要偏小.
13. 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不能 【解析】杠杆两端螺母的作用是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两侧各减掉一个钩码,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杠杆将向左偏转,不能保持水平平衡.
14. (1)改变力的方向 (2)省力 【解析】由题图可知,定滑轮能改变力的方向;对杠杆ABO分析可得,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此杠杆是省力杠杆.
15. (1)120 62.5% 省力 不能
16. 1 500 【解析】工人利用斜面所做的有用功为W有=Gh=600 N×1.5 m=900 J;根据η=×100%可得:力F所做的总功为W总===1 500 J.
17. (1)60 100 (2)50 (3)变小
【解析】(1)如解图所示,F的力臂为OA的一半,即L=60 cm,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250 N×0.24 m=F×0.6 m,F=100 N;(2)使拉杆箱在图示位置静止,力臂为OA时,力臂最长,力最小,所以最小动力为250 N×0.24 m=F最小×1.2 m,F最小=50 N;(3)箱内较重物品靠近O点,重力的力臂减小,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动力变小.
第17题解图
18. 如答图所示
第18题答图
19. 如答图所示
第19题答图
20. 如答图所示
第20题答图
21. 如答图所示
第21题答图
22. (1)右 便于测量力臂 (2)2 (3)1 变大 2
【解析】(1)当杠杆左端下沉时,应该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直至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杠杆只有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才正好在杠杆上,也就是正好等于相应杠杆的长,这样测量力臂会比较方便;(2)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设一个钩码重为G,则有GBLB=GALA,GB×4L=GA×2L,得GB=GA=×4G=2G,即需要在B端挂2个钩码;(3)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2 N×2L=F×4 L,F=1 N,所以测力计的拉力为1 N;当测力计向右上方倾斜时,拉力的力臂会变小,则拉力会变大;测力计与竖直方向的夹角是60°时,测力计与杠杆的夹角为30°,由几何关系可得此时拉力的力臂为OC长的一半,则拉力就为F的两倍,即2 N.
23. (1)①越重 ②动滑轮的重量 ③ 2、3 ④乙 s=h
⑤ 80% (2)减小斜面的粗糙程度 (3)不能省功 B
【解析】(1)①由表格数据可知,在第2次实验时,所挂钩码由1 N增至2 N,机械效率由56%增至67%,由此可以归纳出:在所使用的滑轮组一定时,提升的钩码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②通过比较第3、4次实验可知,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只改变动滑轮的材质(即动滑轮的重量),两次拉力不同,即动滑轮的重量不同,机械效率不同,由此可总结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还与动滑轮的重量有关;③通过比较实验2和3可知,其他条件不变,第3次提升重物的高度由第2次的0.1 m变为0.2 m,但机械效率仍为67%,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在所用滑轮组一定时,机械效率与提升钩码的高度无关;④由第5次实验中的数据可知,提升的高度为0.2 m,绳端移动的距离也为0.2 m,s=h,由此判断此次实验使用的是图乙装置定滑轮;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100%=×100%=×100%=×100%=×100%=80%;(2)利用控制变量的思想,在保持斜面倾斜程度不变时,可以采用减小斜面的粗糙程度的方法减小摩擦,从而提高斜面的机械效率;(3)根据实验可推理出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这种物理方法叫推理法,牛顿第一定律使用的是科学推理法,焦耳定律、阿基米德原理及欧姆定律使用的是控制变量法,故选B.
24. 解:(1)缓慢拉动轻杆至水平位置,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FA×OA=FB×OB,FA的大小等于GA,即FA=GA=m1g=10 kg×10 N/kg=100 N
则大壮对杆的拉力FB===300 N
(2)大壮受三个力,重力G、杆对大壮的拉力F、地面对大壮的支持力F,三个力平衡,杆对大壮的拉力与大壮对杆的拉力为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则地面对大壮的支持力
F支=G-F=m2g-FB=56 kg×10 N/kg-300 N=260 N
地面对大壮的支持力为260 N
25. 解:(1)奶奶所做的功:W总=Fs=240 N×6 m=1 440 J
(2)3F=(m人+m动)g
代入得:m动=12 kg
(3)W有=m人gh=60 kg×10 N/kg×2 m=1 200 J
η=×100%=×100%≈83.3%
26. 解:(1)木箱由斜面底端上升到顶端所用时间t===25 s
(2)小马同学拉绳子的速度为v拉=2v=2×0.2 m/s=0.4 m/s
拉力的功率为P===Fv拉=100 N×0.4 m/s=40 W
(3)有用功为W有=Gh=mgh=25 kg×10 N/kg×3 m=750 J
总功为W总=F×2L=100 N×2×5 m=1 000 J
整个装置的机械效率η=×100%=×100%=75%
(4)动滑轮重力做的额外功为W动=m动gh=1 kg×10 N/kg×3 m=30 J
斜面对木箱的摩擦力做的功为Wf=W总-W有-W动-W0=1 000 J-750 J-30 J-20 J=200 J
斜面对木箱摩擦力f===40 N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