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中考复习专题训练:内能【word,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科学中考复习专题训练:内能【word,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7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3-15 08:11: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内能
1. 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  )
2. 医用外科口罩与N95级口罩根据飞沫颗粒的大小和气流速度,可通过拦截、惯性碰撞附着、扩散吸附、静电吸引等多种机制捕捉含病毒分子的飞沫,起到良好的防病毒作用.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 病毒分子具有惯性
B. 温度越高病毒分子运动得越快
C. 温度越高病毒分子的动能越小
D. 带静电的物体对轻小物体有吸引作用
3.面点师傅炸油条时,用天然气将油加热至沸腾,把和好的面拉成长条放入油中炸至金黄.涉及的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 油沸腾过程中继续加热内能不变,温度升高
B. 面被拉长未断,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C. 刚出锅的油条烫手,是由于油条含有的热量多
D. 天然气燃烧越充分,放出热量越多,热值越大
4. 酒精的热值为3.0×107 J/kg、比热容为2.4×103 J/(kg·℃).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质量越大,酒精的热值越大
B. 质量越大,酒精的比热容越大
C. 完全燃烧1 kg酒精可放出3.0×107 J的热量
D. 1 kg酒精温度升高1 ℃需要放出2.4×103 J的热量
5. 为了探究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低温物体温度变化的特点,小明做了如下实验,将盛有30 ℃冷水的小烧杯放入盛有70 ℃热水的大烧杯中,分别用温度传感器测量两杯水的温度变化情况,绘制成如图所示的图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热水和冷水到达同一温度的时间是相同的
B. 热水温度下降比冷水温度升高得快
C. 热水放出的热量等于冷水吸收的热量
D. 热水的质量可能小于冷水的质量
第5题图    
6.小叶同学用酒精灯对冰块加热,研究冰的熔化现象.图中甲乙两条图线中的一条,是他依据实验数据绘制而成.已知m冰=0.1 kg,c水=4.2×103 J/(kg·℃),c冰=2.1×103 J/(kg·℃).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第6题图
A. 小叶绘制的是乙图线
B. 0~1 min内冰块吸收的热量为2.1×103 J
C. 1~3 min内温度不变,说明冰块没有吸收热量
D. 如果酒精完全燃烧,酒精灯的加热效率可以达到100%
7. 端午佳节,粽香万里.煮粽子是通过________(选填 “做功”或“热传递”) 的方式来增大粽子的内能;煮熟的粽子散发出香味,这是________现象.
8. 某学校宿舍每天要用锅炉烧开水供师生饮用,将100 kg、20 ℃的水烧开(标准大气压下),水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_J.通常的锅炉效率比较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如图所示,重庆网红“木桶鱼”是在木桶里放入高温的鹅卵石,再加入调制好的鱼和汤,鹅卵石放热使汤沸腾,则质量为1 kg的鹅卵石从300 ℃降到250 ℃放出的热量是________J;用锅盖紧密盖住木桶,桶内气压升高,则汤的沸点会___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c鹅卵石=0.8×103 J/(kg·℃)]
第9题图
10.为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现把乡村大量农作物秸秆做成——秸秆煤(热值为2.4×107 J/kg).秸秆煤燃烧释放出的热量有40%被水吸收.现把50 kg、20 ℃的水升高到100 ℃需要吸收________热量,需完全燃烧秸秆煤________kg.
11. 川人爱吃辣,色香味俱佳的红油辣子是川人家常必备.红油辣子制作关键是对油温的控制,用菜油制作红油辣子的最佳温度为150 ℃.用沼气将0.1 kg菜油从室温17 ℃加热到制作红油辣子的最佳温度,则菜油吸收了________J的热量,燃烧了________m3的沼气.已知沼气燃烧释放的热量有50%被菜油吸收,沼气热值取1.9×107 J/m3,取c菜油=2.0×103 J·(kg·℃)-1.
12. 小明用除颜色不同外,其他都相同的黑白两张纸分别将两个相同的瓶子包起来,再将质量、初温相同的水分别倒入两个瓶中,然后将两个瓶子放在太阳光下.过一段时间后,小明用温度计测量了两瓶中水的温度,发现包有黑纸的瓶中水的温度升高的较多.请回答下列问题:
(1)黑纸的吸热性能比白纸的要________(选填“好”或“差”);
(2)两瓶中的水是通过________(选填“做功”或“热传递”)的方式使其内能增加的;
(3)已知包有黑纸的瓶中装有0.5 kg水.0.5 kg的水温度升高20 ℃,需吸收_________J的热量.[c水=4.2×103 J/(kg·℃)]
13.在研究“不同物质的温度变化与吸热关系”实验中,取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分别装入相同烧杯中,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如图A所示.
第13题图
(1)图B为某时刻的温度,其示数为________℃.
(2)分析图C可知:吸收相同热量时,________液体升温更高,________液体更适合作汽车发动机的冷却液(选填“甲”或“乙”).
(3)若甲、乙液体从图C所示的初温分别升高到40 ℃和35 ℃,吸收热量之比为2∶1,则甲、乙液体的比热容之比为________.
14.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既是当前的一种时尚,更是生态环保的需要.目前我市每天能产生900 t左右的生活垃圾,若进行分类后,除去可回收垃圾和需要特殊处理的垃圾,将还有800 t左右的垃圾需要处理.为了处理这些垃圾,益阳市建成了光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它每天可以焚烧800 t生活垃圾发电,经实践检测每完全燃烧1 t生活垃圾可发电300 kW·h.设整个发电过程中的效率为30%,求:
(1)生活垃圾的热值q;
(2)完全燃烧1 t生活垃圾产生的热量若用来烧开水,其中70%的热量被水吸收,可烧开多少吨1标准大气压下20 ℃的冷水.[c水=4.2×103 J/(kg·℃)]
参考答案
1. D
2. C 【解析】因为惯性是物体本身具有的一种性质,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A正确;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B正确;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物体的温度越高,其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越大,C错误;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D正确.故选C.
3. B 【解析】油沸腾过程中继续加热时内能增加,温度不变,A错误;面被拉长未断,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作用,B正确;刚出锅的油条烫手是由于油条的温度高,热量是过程量,不能说含有或者具有热量,C错误;天然气燃烧越充分,放出的热量越多,但是它的热值不变,D错误.故选B.
4. C
5. C 【解析】把盛有冷水的烧杯放入热水中后,冷水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升高;热水放出热量,内能减小,温度降低,直到温度相同时,所需要的时间相同,A不符合题意;由于大烧杯中的热水热量会损失一部分,所以热水放出的热量大于冷水吸收的热量,C符合题意;由图可知,热水降低温度的速度比冷水升高得快,B不符合题意;如果考虑到热水热量损失较少时,根据Q=cmΔt,冷水升高的温度小于热水降低的温度,所以热水的质量可能小于冷水的质量,D不符合题意.故选C.
6. A 【解析】由于冰是晶体,所以熔化时有固定不变的温度,冰的比热容小于水的比热容,冰熔化成水后单位时间内吸收相同热量温度变化少,故乙图线绘制的是冰熔化图像,A正确;0~1 min内冰块吸收的热量Q吸=c冰m冰Δt=2.1×103 J/(kg·℃)×0.1 kg×5 ℃=1.05×103 J,B错误;1~3 min内属于熔化过程,冰块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C错误;如果酒精完全燃烧,但有热散失及容器等吸收热量,因此效率不可能达到100%,D错误.故选A.
7. 热传递 扩散
8. 3.36×107 煤没有完全燃烧(或锅炉向周围散失的热量多)
【解析】在一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 ℃,把水烧开,水吸收的热量Q吸=cmΔt=4.2×103 J/(kg·℃)×100 kg×(100 ℃-20 ℃)=3.36×107 J;锅炉冒出大量的黑烟,说明煤没有完全燃烧;锅炉周围的温度很高,说明锅炉向周围散失的热量很多,这些都是锅炉的热效率较低的原因.
9. 4×104 升高 【解析】鹅卵石放出的热量Q放=c鹅卵石mΔt=0.8×103 J/(kg·℃)×1 kg×(300 ℃-250 ℃)=4×104 J;由于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升高而升高,故桶内气压升高,汤的沸点也升高.
10. 1.68×107 J 1.75 【解析】水吸收的热量Q吸=cmΔt=4.2×103 J(kg·℃)×50 kg×(100 ℃-20 ℃)=1.68×107 J,秸秆煤燃烧释放出的热量有40%被水吸收即η=40%,根据η=×100%可得,Q放===4.2×107 J,完全燃烧秸秆煤的质量m秸秆煤===1.75 kg.
11. 2.66×104 2.8×10-3 【解析】菜油吸收的热量Q吸=c菜油mΔt=2.0×103 J/(kg·℃)×0.1 kg×(150 ℃-17 ℃)=2.66×104 J;沼气放出的热量Q放===5.32×104 J,燃烧沼气的体积V===2.8×10-3 m3.
12. (1)好 (2)热传递 (3)4.2×104 【解析】(1)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包有黑纸的瓶中水的温度升高的较多,说明黑纸的吸热性能比白纸要好;(2)两瓶水是通过吸收太阳能使温度升高的,这种方式属于热传递;(3)0.5 kg的水温度升高20 ℃,需吸收的热量Q=c水mΔt=4.2×103 J/(kg·℃)×0.5 kg×20 ℃=4.2×104 J.
13. (1)39 (2)乙 甲 (3)3∶2
【解析】(1)温度计示数为39 ℃;(2)由图C可知,加热时间相同时,吸收的热量相同,乙液体升温更高,甲液体比热容大,更适合作汽车发动机的冷却液;(3)甲、乙液体的比热容之比为===.
14. 解:(1)Q===3.6×109 J
生活垃圾的热值q===3.6×106 J/kg
(2)水吸收的热量Q吸=70%Q=70%×3.6×109 J=2.52×109 J
由Q吸=cm(t-t0)可得
m′===7.5×103 kg=7.5 t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