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三、分数除法(第10课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上)三、分数除法(第10课时)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903.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3-16 09:01: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题:三、分数除法
整理和复习 教案(第十课时)
备课教师: 授课年级: 六年级
教材分析
《分数除法》是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第2节 的教学内容。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乘除法以及解简易方程,学习了分数乘法知识的基础上,学习分数除法的初步知识。这些知识为学生学习分数除法打下了基础,学习本单元的知识对加深学生对计算方法的理解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很好的作用。教材内容包括:倒数的认识和分数除法。这些知识都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的重要基础,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一方面基本上完成任务了分数加、减、乘、除的学习任务,比较系统地掌握了分数四则运算和解决问题。使学生在进一步的学习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进行单元整理和复习。通过复习,让学生较好地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进一步掌握用方程或算术方法解答应用题的方法,提高学生解答分数应用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教学内容析
教材第46页的整理和复习;第47页的练习十。
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掌握了分数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能熟练的进行分数混合运算。学会了解决“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已知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和“已知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和这两个数的和,求这两个数”的实际问题。这为本节课学习分数工程问题奠定了基础。降低了学生学习分数工程问题的解题思路方法的学习难度。
设计思路
1.导入:通过整理本单元的知识结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展开:首先引导学生复习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接着引导学生复习分数除法应用题;最后进行课堂检测。 3.结束:通过课堂小结,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小结结束。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课件。 学生准备:初步预习第42-43页课文内容。
课时安排
第十课时
课时目标
知识与技能:较好地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和技巧,能够正确、合理的进行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计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进一步掌握用方程或算术方法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已知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已知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和这两个数的和,求这两个数”以及工程问题的应用题的方法,提高学生解答分数应用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过程与方法:经历整理知识的过程,体会知识的内在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掌握数学知识的成功喜悦,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好习惯。
课时重点
能正确地进行分数除法的计算。
课时难点
掌握分数除法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策略选择(教法、学法)
教法:引导发现法。 学法: 练习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知识整理 一、整理本单元的知识 1.课前布置作业,学生自己整理本单元的知识点。 2.展示学生的知识结构图。 (
倒数的概念
) (
倒数的认识
) (
求一个数的导数
) (
分数除以整数
) (
分数除法
) (
计算
方法
) (
一个数除以分数
) (
分数混合运算
) (
混合计算
) (
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 (
分数除法
) (
已知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 (
解决实
际问题
) (
已知两个数的和,其中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求这两个数。
) (
工程问题
)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思考,梳理知识要点。 通过回顾旧知,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基 础 知 识 复 习 二、复习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回忆。分数除法这个单元学习了哪些知识? 2.整理学生的汇报。 [倒数的认识;分数除法:1.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①分数除以整数,②一个数除以分数;2.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①不含括号的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在一道分数混合运算的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如果含有两级运算,先算第二级运算,再算第一级运算。②有括号的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在一道分数混合运算的算式里,如果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3.解决实际问题 分数应用题的类型:①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列方程或用除法算式计算。) ②已知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如果单位“1”是已知的,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列式计算;如果单位“1”是已知的,就把单位“1”设为未知数X,列方程或用除法计算) ③已知两个数的和,其中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求这两个数。(设不同的未知数,列方程解答)④工程问题(找准单位“1”,用除法算式计算)] 3.完成教材第46页的第1题。请学生先复述分数除法的意义,然后计算。 教师引导学生学生回忆分数除法这个单元的学习内容。 通过复习,培养学生回忆知识点的能力。
复习分数除法应用题 三、复习分数除法应用题。 1.出示教材第46页的第2题。 (1)第①题是比较简单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 引导学生说出鸭的只数是单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解答教材第46页的第2题的应用题。 通过复习,进一步巩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 习 分 数 除 法 应 用 题 位“1”且未知,求鸭的只数,就是求单位“1”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老师可以请学生边说,边画出线段图。 (2)第②题是稍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应用问题。 师问:怎样理解“鹅的只数比鸭少”?(请几名学生回答) 学生画图并口头分析,请一名学生板演: 师问:根据线段图,你能用简单的话概括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吗? (3)提问:比较以上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4)请学生完成第③题。 (5)提问并解答。你能用上面的数据编出其他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吗? 2.出示教材第47页练习十第5题。 (1)读题理解题意。 引导学生说出小明走一圈需要8分钟,爷爷走一圈需要10分钟。 我们把操场一圈的路程看作单位“1”.那么小明每分钟走操场路程的,爷爷每分钟走操场路程的. (3)第①题是小明和爷爷相背而行,相遇时,刚好走完一圈,所走的路程就是单位“1”,要求小明和爷爷多少分钟相遇?就是已知路程和速度和,求时间问题。 列式为: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解答教材第46页的第2题的应用题。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解答教材第47页练习十第5题的应用题。 通过复习,进一步巩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复习,进一步巩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 习 分 数 除 法 应 用 题 (4)第②题是小明和爷爷同方向而行,要求多少分钟小明超出爷爷一整圈?所走的路程仍是单位“1”,但是现在不是求小明和爷爷速度和,而是求小明和爷爷的速度差。即. 列式为: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解答教材第47页练习十第5题的应用题。 通过复习,进一步巩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达标测试 三、课堂检测。 1.在○里填上“>”“<”或“=”。(每题5分,共15分) 9÷○9 9×○9 ×○÷ 2.计算(每题10分,共30分) -×+ ×-+ ( +)×- ÷[×(-)] 3.一头蓝鲸骨骼重20吨,约占体重的,它的体重约是多少吨?(25分) 4.一种手机降价出售,正好比降价前便宜了200元,降价前卖多少元?(30分)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堂小结 四、课堂小结 本单元学完了,你有什么收获? 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对知识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对本节所学内容进行归纳、小结,回顾所学知识。
作业设计 完成课本第47页练习十的第2、3、4题。 学生独立完成作业。 通过完成作业,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板书设计
三、分数除法 整理和复习 1.分数除以整数 2.一个数除以分数 甲数÷乙数(0除外)=甲数×乙数的倒数 3.分数乘除混合运算 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已知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 4.解决问题 (分数和倍问题)已知两个数的和,其中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 之几,求这两个数 分数工程问题
课后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