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咸宁市通城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入学考试地理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北省咸宁市通城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入学考试地理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3-14 14:30:48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湖北省咸宁市通城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入学考试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
(2023八下·通城开学考) 2021年10月16日,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人搭乘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顺利个进驻天和核心舱,中国航天员首次在轨驻留6个月。12月9日,“太空教师”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激发了广大学子探索地球,探索宇宙,探索科学的热情。图1为二十四节气图,图2为太阳直射点位置及移动方向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太空科普课开讲时,地球公转位置最靠近哪个节气(  )
A.白露 B.大雪 C.谷雨 D.惊蛰
2. 当三位“太空教师”返航时,下列的说法正确的(  )
A.北京昼渐长,夜渐短
B.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向南移动
C.北京正午的树影最短
D.我国开始进入秋季
(2022·北京市) 图为世界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
3. 2021年6月—2022年5月,7级及以上地震主要发生在(  )
A.非洲东部 B.南美洲中部 C.太平洋沿岸 D.大西洋西岸
4. 图中地震点位的分布特征及原因是(  )
A.位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动活跃
B.位于板块内部,地壳活动活跃
C.位于大洋边缘,地壳比较稳定
D.位于大陆内部,地壳比较稳定
(2023八下·通城开学考) 2021年12月3日中老(昆明~万象)铁路全线通车运营,结束了此前老挝全部铁路里程只有3.5千米的历史。下图是老挝简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 搭乘中老铁路,可以(  )
A.观赏到自南向北奔流不息的湄公河风光
B.依次穿越越南、老挝、柬埔寨三个国家
C.听到列车广播用汉语和法语介绍沿途的风土人情
D.看到从老挝发出的列车满载着天然橡胶、芒果等货物
6. 施工人员说“老挝一年就两个天气,下雨或者不下雨。从4月到10月,整整半年都在下雨,自然灾害随时可能发.”施工人员所说的自然灾害指的是(  )
A.暴雪 B.泥石流 C.海啸 D.沙尘暴
(2023八下·通城开学考) 北京时间2022年4月2日凌晨,在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决赛圈分组抽签仪式上,国际足联和赛事组委会公布了本届世界杯足球赛的吉祥物“La’eeb”。图1为“西亚部分区域图”和“卡塔尔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图2为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吉祥物“La'eeb”。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 卡塔尔是一个高收入国家,它成为高收入国家的首要原因是(  )
A.旅游业发达 B.钢铁工业发达
C.石油资源丰富 D.高新技术产业发达
8. 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吉祥物“Laeeb”的设计体现了(  )
A.身着毛皮衣服的因纽特人 B.身着藏袍的藏族青年
C.阿拉伯人标志性的长袍 D.身着蒙古袍的蒙古族牧民
(2023八下·通城开学考) 萨赫勒地区是世界上最贫瘠的地区之一。图1是萨赫勒地区位置图,图2是非洲部分地区气候类型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 萨赫勒地区(  )
A.地处撒哈拉沙漠中心腹地 B.横跨尼罗河和刚果河
C.是热带草原向雨林的过渡地带 D.年降水量从南向北递减
10. 人口、粮食、环境之间的恶性循环,使得萨赫勒地区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萨赫勒地区面临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
A.森林破坏严重 B.土地荒漠化
C.工业废水污染 D.洪水泛滥
(2021·东城模拟)地理课上,同学们开展了“走遍世界,寻访特色民居”的模拟旅游活动。右图为寻访特色民居旅游路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该路线的起止点在(  )
A.北美洲和大洋洲 B.欧洲和北美洲
C.亚洲和非洲 D.南美洲和欧洲
12.寻访路线中(  )
A.甲地全年高温多雨,斜顶木屋便于排水
B.乙地终年炎热干燥,墙厚窗大利于隔热
C.丙地河湖稀少,草木茂盛就地取材
D.丁地终年严寒,圆顶冰屋防寒保暖
二、解答题
13.(2023八下·通城开学考)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冬奥会的竞赛项目主要是冰雪运动,雪上运动在海拔较高、降雪充足的山地进行,冰上运动大多在室内场馆进行。冬奥会举办城市选址要综合考虑气温、降雪、地形及社会经济等因素。图1为“北半球1月等温线分布及历届冬奥会举办地位置示意图”,图2为“欧洲地形图”。
(1)冬奥会举办地的共同特点是都位于五带中的   。根据图一的信息,等温线的数值从低纬度向高纬度   ,大部分冬奥会举办地1月平均气温   (高/低)于0℃。
(2)欧洲是冬奥会举办次数最多的大洲,冬奥会举办地多位于   (地形类型),这里海拔   ,地表起伏   ,(较大/较小),适宜开展雪上运动项目。
(3)图1中甲地区是历届冬奥会举办地比较集中的区域,从经济发展水平看,该地区主要是   (发达/发展中)国家;该地区居民主要以   人种为主。
(4)瑞士达沃斯是阿尔斯山脉海拔最高的小镇,这里拥有欧洲最大的高山滑雪场,冬天每平方米的降雪总量最多可以达到5米以上,积雪期从10月开始直到来年的6月份。试分析达沃斯成为“世界滑雪圣地”的有利条件。
14.(2023八下·通城开学考)图1为“南极地区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2020年4月,中国南极考察队圆满完成“双龙”(“雪龙”号和“雪龙2”号)“四站”(中山站、长城站、泰山站和正在建设中的罗斯海新站)考察任务。
(1)在这次所考察的“四站”当中   站的纬度位置最低,该站位于罗斯海新站   的方向。
(2)“雪龙2”号凭着强大的破冰功能,向着南极大陆挺进,为承载1000多吨物资的“雪龙”号扫清障碍,这反映出南极地区   (酷寒/烈风/多降雪)的特点。2019年10月22日,“雪龙号”从我国上海出发,经过一个多月的海上航行,到达南极地区开始考察任务,此时北京地区可能正处于   
A.昼长夜短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B.昼夜平分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C.昼短夜长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D.正处极昼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3)读图2,甲、乙两地气候的共同特征为   ,其中位于北极地区的是   地,判断依据是   
(4)南极科考队员发现泰山站的主楼建筑风格很像我国南方一些地区的传统民居(图3),都是采用建筑架空离地的建筑风格,但成因明显不同。请你结合所学,分析一下二者各自的影响因素   
15.(2023八下·通城开学考)受全球新冠疫情影响2021年习近平主席以电话方式“线上”出席世界多国,多边外交活动。
小张同学关注了习近平主席致电的部分地区,通过查找地理资料深入了解情况,读图,回答下面问题。
(1)2月1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与在华盛顿的美国总统拜登通电话。美国所在的大洲是   ,该大洲广泛应用的语言是   。
(2)2月2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与在巴黎的法国总统马克龙通电话。法国当地居民多食牛羊肉奶酪等食物这与该地区农业生产中发达的   业有密切关系,据图判断该地区居民多信仰   (选填“佛教”“基督教”或“伊斯兰教”)。
(3)3月2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布隆迪总统恩达伊施米耶通电话。该国所在地区居民主要是   种人。我国向该地区援助防疫物资和新冠疫苗的行为体现了国际互助合作中的   (选填“南北对话”或“南南合作”)。
(4)对下列四幅会徽表示的国际组织叙述正确的一组是(  )
A.1图联合国所在地是美国纽约
B.2图世贸组织的基本宗旨是促进国家,维护世界和平
C.3图世界卫生组织所在地是中国北京
D.4图国际奥委会倡导的精神是更高、更快、更强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B
2.A
【知识点】季节变化和五带的划分;昼夜长短的变化
【解析】【点评】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产生的现象是四季的更替和五带的变化,同时随着太阳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获得的热量也不同。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此时全球昼夜平分,为北半球春分,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此时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为北半球夏至,此时北极圈以北有极昼现象,南极圈以南有极夜现象。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此时全球昼夜平分,为北半球秋分,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夜最长昼最短,为冬至,此时北极圈以北有极夜现象,南极圈以南有极昼现象。
1.根据材料可知,太空科普课开讲日期是2021年12月9日,介于秋分日和冬至日之间,又因为一个节气有15天,可判断出此时地球公转位置最靠近大雪,A、C、D错误,B正确。故答案为:B。
2.根据材料可知,三位“太空教师”进入太空的日期是2021年10月16日,6个月后返航,日期大概是4月中旬。根据二十四节气图可判断,此时地球公转位置介于春分日和夏至日之间。春分日日期是3月21日前后,昼夜等长,夏至日日期是6月22日前后,昼最长夜最短,春分日与夏至日之间的昼夜变化情况为昼渐长,夜渐短,昼长夜短,A正确;此时地球公转位置介于春分日和夏至日之间,根据太阳直射点位置及移动方向示意图可知,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夏至日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地球公转位置介于春分日和夏至日之间,说明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向北移动,B错误;北京正午的树影最短出现的时间是在夏至日,6月22日前后,返航日期大约是4月中旬,C错误;3月、4月、5月是北半球的春季,返航时我国开始进入春季。故答案为:A。
【答案】3.C
4.A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火山与地震
【解析】【点评】全球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板块在不断地运动着,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板块与板块发生张裂常常形成裂谷和海洋,板块和板块发生碰撞挤压在陆地则常常形成山脉,火山和地震现象频发。世界上有两大著名的火山地震带,分别是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和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3.由图可知,2021年6月—2022年5月,7级及以上地震主要发生在环太平洋沿海,C正确。非洲东部、 南美洲中部、 大西洋西岸地震较少,ABD错误。故答案为:C。
4.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
【答案】5.D
6.B
【知识点】东南亚的湿热的气候与丰富的物产
【解析】【点评】东南亚位于亚洲东南部,由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组成,气候高温多雨,耕地少,人口稠密,主要的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其中东南亚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棕榈油、椰子和蕉麻的最大产地。中南半岛的北部及菲律宾群岛的北部为热带季风气候,赤道附近马来群岛的大部分地区和马来半岛南部为热带雨林气候。湄公河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在我国又被称为澜沧江,有“亚洲的多瑙河”之称。
5.湄公河流向为自北向南,注入太平洋,A错误;中老昆万铁路即中老国际铁路通道,简称中老铁路,是一条连接中国云南省昆明市与老挝万象市的电气化铁路,途径国家为中国、老挝,B错误;中老铁路列车广播采用中文、老挝文、英文三种语言,C错误;老挝出口的货物主要是天然橡胶、芒果等水果和铁矿石等矿产、木薯淀粉,D正确。故答案为:D。
6.老挝全年高温,降水较多,没有降雪,A错误;老挝多山区,海拔高度差别较大,山上大部分是泥土和植被,地质环境较为脆弱,充沛的降水极易造成泥石流发生,B正确;老挝属于内陆国,不临海,C错误;老挝全年高温,降水较多,植被茂盛,没有沙尘暴,D错误。故答案为:B。
【答案】7.C
8.C
【知识点】中东石油的世界地位;中东人文地理特点(宗教与文化习俗)
【解析】【点评】中东地区位于亚洲西南部和非洲的东北部,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交通枢纽,为誉为“三洲五海之地”。中东沟通了大西洋和印度洋,联系亚欧非三大洲,连接了黑海,地中海,里海,红海。阿拉伯海,还有两个交通咽喉:亚非分界线的苏伊士运河和亚欧分界线之一的土耳其海峡,战略位置极其重要。同时,中东是目前世界上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沿岸地区。该区域水资源极度匮乏,大部分地区为全年高温干燥的热带沙漠气候,沙漠广布,地中海沿岸分布着少量的地中海气候,东北部分内陆地区有少量温带大陆性气候。中东居民的主要人种为阿拉伯人,通用语言为阿拉伯语,属于白色人种,中东是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的发源地,大多数居民信仰伊斯兰教,少部分居民信仰基督教,犹太教和其他宗教,其中耶路撒冷被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视为圣地。
7.读图可知,卡塔尔位于西亚地区的波斯湾沿岸,这里石油资源丰富;卡塔尔人均收入高的主要原因是石油资源丰富,开采石油并出口。旅游业 、钢铁工业、 高新技术产业都不发达。故答案为: C。
8.卡塔尔位于中东地区,是阿拉伯人的主要聚居地,当地居民大多信仰伊斯兰教,当地男子的传统打扮是头戴围巾身穿长袍。读图可知,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吉祥物“La'eeb”的设计体现了阿拉伯人标志性的长袍,选项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答案】9.D
10.B
【知识点】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粮食与环境;非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
【解析】【点评】(1)非洲大陆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和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东北部个苏伊士运河和红海与亚洲相邻,非洲大陆轮廓比较完整,简单,以高原地形为主,气候普遍炎热,被称为热带大陆。非洲的气候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其中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区的南北两侧及东非高原,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非洲北部和南回归线附近西岸,地中海气候分布在非洲北部地中海沿岸和非洲西南角,而高原山地气候分布在埃塞尔比亚高原和东非高原上的部分地区。
(2)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目前的人地关系非常不和谐,由于人口增长过快,需要更多的粮食和肉类,人们砍伐森林,开垦草原以扩大耕地面积,或在草原地区放牧更多的牲畜,这些都导致了土地肥力下降和草原退化,使生态环境变得更加恶劣,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应该采取的措施可以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提高科学技术,增加粮食产量,合理放牧和种植,保护环境,加强团结与合作,互利共赢,大量引进人才和技术。
9.萨赫勒地区地处撒哈拉沙漠中心南部边缘,A错误;没有跨刚果河,B错误;是热带草原向热带沙漠的过渡地带,C错误;从南向北是热带草原向热带沙漠过渡,年降水量从南向北递减,D正确。故答案为:D。
10.萨赫勒地区人口增长过快,粮食不足,因此过度开垦,导致荒漠化,B正确;萨赫勒地区的的景观多为沙漠和草原,树木稀少,森林破坏严重不是主要问题,A错误;该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工业发展较慢,工业废水污染不是主要问题,C错误;当地为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降水较少,洪水很少发生,不是最主要的环境问题,D错误。故答案为:B。
【答案】11.A
12.D
【知识点】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形成条件、分布、形态、民居与环境);北美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
【解析】【点评】北美洲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以巴拿马运河为界与南美洲相分,东面隔丹麦海峡与欧洲隔海相望,地理位置优越。大部分面积都为发达国家,经济发达。地形明显分三部分,东部山地和高原,中部平原,冬季寒冷的冬季风可以长驱南下,西部山地和高原。北美洲地跨热带、温带、寒带,气候复杂多样,以温带大陆性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为主。
11.由图可知,图例 表示路线的起止点,仔细读图可知,有 的大洲是北美洲和大洋洲,所以该路线的起止点在北美洲和大洋洲,A正确,故答案为:A。
12.由图可知,甲地位于欧洲西部,传统民居是斜顶木屋,便于排水,但这里的气候特点是全年温和湿润,A叙述错误;由图可知,乙地位于阿拉伯半岛,终年炎热干燥,传统民居是平顶土屋,为便于隔热,民居特点是墙厚窗小,而非“墙厚窗大”,B叙述错误;丙地位于南美洲中部偏西,这里河湖众多,人们就地取材,用芦苇建筑房屋,C叙述错误;丁地位于北极圈附近,这里属于高纬度地区,终年严寒,人们就地取材,建造圆顶冰屋用来防寒保暖,D叙述正确。故答案为:D。
13.【答案】(1)北温带;递减;低
(2)山地;较高;较大
(3)发达;白色
(4)自然原因:山地地形利于滑雪,海拔高,气温低,降雪不易融化。人文原因:该区域经济发达,客源充足;交通便利等。
【知识点】季节变化和五带的划分;气温的变化(定义、测量、日变化与年变化、等温线);不同的人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异
【解析】【分析】(1)读图可得,冬奥会举办地的共同特点是都位于五带中的北温带,该温度带位于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根据图1中信息可得,受纬度因素的影响,等温线的数值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大部分冬奥会举办地1月平均气温低于0℃。
(2)欧洲是冬奥会举办次数最多的大洲,该大洲地形类型以平原和山地为主,冬奥会举办地多位于山地,这里海拔较高,气温低,利于积雪保存,地表起伏较大,适宜开展雪上运动项目。
(3)图1中甲欧洲西部地区是历届冬奥会举办地比较集中的区域,从经济发展水平看,该地区主要是发达国家(世界发达国家的集中分布区),该地区居民主要以白色人种为主。
(4)达沃斯成为世界著名滑雪场的原因可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叙述。自然原因:山地地形利于滑雪,海拔高,气温低,降雪不易融化。人文原因:该区域经济发达,客源充足;交通便利等。
【点评】(1)温度带是以全球各地区活动积温的多少为标准,按农业生产所需要的热量指标划分的地带。通常根据≥10℃的积温的多少可划分为五个温度带: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南寒带。地球上昼、夜两半球的分界线叫晨昏圈。这是地球的一个大圆。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晨昏圈便在南、北极两侧摆动,摆动的幅度也是23°26′。在这个纬度范围内,有极地区域特有的天文现象——极昼和极夜,故南、北纬66°34′的两条纬线,被称为南、北极圈。
(2)世界各地冷热不同,气温的分布也有很大差别,通常低纬地区气温高,高纬地区气温低,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而在山地地区,气温会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大致为海拔每升高一千米,气温下降6摄氏度。
(3)欧洲绝大部分地区位于东半球,全部位于北半球。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寒带,没有热带。欧洲地势低平,南北高,中间低,冰川地貌广布。气候以温带气候为主,其中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分布广。伏尔加河是欧洲最长的河流和世界最长的内流河,多瑙河是欧洲第二长河,也是世界上干流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莱茵河也是欧洲著名的河流。欧洲是工业革命的摇篮,也是世界上发达国家最集中的地区。
(4)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和南部,以及北美洲北部,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中部和南部,以及北美洲南部,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北美洲中部和南美洲西部和北部,以及欧洲东部和南部。
14.【答案】(1)长城;东北
(2)酷寒;C
(3)降水稀少;乙;该地7月气温最高
(4)泰山站主楼采用架空主要是通风防积雪掩埋;南方传统民居采用架空主要是防潮湿(或者南方山区吊脚楼,依山就势而建,地形崎岖)。
【知识点】极地地区的位置、方向判断;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自然环境对民居、服饰、饮食、文化的影响
【解析】【分析】(1)根据南极地区地图可知,长城站的纬度位置最低。在经纬网上判定方向,无论经线。纬线怎样弯曲,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判断,长城站位于罗斯海新站的东北方向。
(2)为承载1000多吨物资的“雪龙”号扫清障碍,这反映出南极地区酷寒的特点。南极地区纬度高,以陆地为主,冰层厚而广,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冷的地区。2019年10月22日,此时北京地区位于秋分日和冬至日之间,秋分日是9月23日前后,昼夜等长,冬至日是12月22日前后,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北京地区的昼夜情况为昼短夜长。A、B、D错误,C正确。故答案为:C。
(3)根据图2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可知,甲、乙两地气候的共同特征为降水稀少,其中位于北极地区的是乙,判断依据是该地7月气温最高。
(4)泰山站的主楼建筑风格很像我国南方一些地区的传统民居,但成因明显不同。这是因为泰山站主楼采用架空主要是通风防积雪掩埋;南方传统民居采用架空主要是防潮湿(或者南方山区吊脚楼,依山就势而建,地形崎岖)。
【点评】(1)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冷的地区,有“冰雪高原”之称,年降水量仅有55毫米,被称为白色荒漠,年平均风速可达17-18米/秒,被称为风库,气候特点是酷寒,干燥,烈风,代表性的动物是企鹅;北极地区不像南极那么寒冷,年降水量一般在100-250毫米左右,年平均风速10米/秒,代表性的动物是北极熊,大部分地区终年冰封,南极温度过低没有常驻人口,北极的常驻人口是爱斯基摩人。极地地区在科学研究和考察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去南极考察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3月,而去北极考察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6至8月,我国位于南极地区的科考站有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按建成时间顺序排列),位于北极地区的科考站目前有黄河站。
(2)在气温曲线图中,若气温最高月在7月或8月,且气温曲线呈凸状,则该地区位于北半球,反之则位于南半球,而降水柱状图是用柱状图形来表示某地在一定时间内的降水量变化情况,读图的方式通常从总量,极值和差值几方面来入手进行判断。
(3)当地的建筑风格大多是为了适应当地的地形和气候,例如北方地区的墙体大多厚实防风防寒,南方地区的墙体大多轻薄,通风透气。
15.【答案】(1)北美洲;英语
(2)畜牧;基督教
(3)黑;南南合作
(4)A
【知识点】世界的主要语言及其分布;不同的人种;世界三大宗教;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异;国际经济合作中的重要组织
【解析】【分析】(1)美国位于北美洲南部,东临大西洋,西濒太平洋,北接加拿大,南靠墨西哥及墨西哥湾。该大洲广泛应用的语言是英语。
(2)法国西临大西洋,当地居民多食牛羊肉、奶酪等食物,这与该地区农业生产中发达的畜牧业有密切关系,该地区居民多信仰基督教。法国主要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地形平坦广阔,适合多汁牧草生长,畜牧业发达。
(3)布隆迪位于撒哈拉以南非洲,该地区居民主要是黑种人。我国和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国家都属于发展中国家,我国向该地区援助防疫物资和新冠疫苗的行为体现了国际互助合作中的"南南合作"。
(4)读图可知,①图联合国所在地是美国纽约,故A正确;②图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是推进实现世界贸易自由化,建立没有贸易壁垒的世界单一市场,故B错误;③图世界卫生组织所在地是瑞士日内瓦,故C错误;④图国际奥委会口号是更高、更快、更强,故D错误。故答案为:A。
【点评】(1)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是英语,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联合国的通用语言有汉语,英语、法语、俄语、阿拉伯语与西班牙语。
(2)世界三大宗教是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其中基督教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伊斯兰教主要分布在亚洲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佛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其中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
(3)发展中国家,也称作开发中国家、欠发达国家,指经济、技术、人民生活水平程度较低的国家,与发达国家相对。发展中国家的评价标准主要是这个国家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GDP)相对比较低,通常指包括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及其他地区的国家,占世界陆地面积和总人口的70%以上。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被称为“南南合作”,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合作被称为“南北对话 ”。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湖北省咸宁市通城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入学考试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
(2023八下·通城开学考) 2021年10月16日,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人搭乘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顺利个进驻天和核心舱,中国航天员首次在轨驻留6个月。12月9日,“太空教师”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激发了广大学子探索地球,探索宇宙,探索科学的热情。图1为二十四节气图,图2为太阳直射点位置及移动方向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太空科普课开讲时,地球公转位置最靠近哪个节气(  )
A.白露 B.大雪 C.谷雨 D.惊蛰
2. 当三位“太空教师”返航时,下列的说法正确的(  )
A.北京昼渐长,夜渐短
B.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向南移动
C.北京正午的树影最短
D.我国开始进入秋季
【答案】1.B
2.A
【知识点】季节变化和五带的划分;昼夜长短的变化
【解析】【点评】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产生的现象是四季的更替和五带的变化,同时随着太阳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获得的热量也不同。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此时全球昼夜平分,为北半球春分,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此时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为北半球夏至,此时北极圈以北有极昼现象,南极圈以南有极夜现象。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此时全球昼夜平分,为北半球秋分,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夜最长昼最短,为冬至,此时北极圈以北有极夜现象,南极圈以南有极昼现象。
1.根据材料可知,太空科普课开讲日期是2021年12月9日,介于秋分日和冬至日之间,又因为一个节气有15天,可判断出此时地球公转位置最靠近大雪,A、C、D错误,B正确。故答案为:B。
2.根据材料可知,三位“太空教师”进入太空的日期是2021年10月16日,6个月后返航,日期大概是4月中旬。根据二十四节气图可判断,此时地球公转位置介于春分日和夏至日之间。春分日日期是3月21日前后,昼夜等长,夏至日日期是6月22日前后,昼最长夜最短,春分日与夏至日之间的昼夜变化情况为昼渐长,夜渐短,昼长夜短,A正确;此时地球公转位置介于春分日和夏至日之间,根据太阳直射点位置及移动方向示意图可知,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夏至日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地球公转位置介于春分日和夏至日之间,说明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向北移动,B错误;北京正午的树影最短出现的时间是在夏至日,6月22日前后,返航日期大约是4月中旬,C错误;3月、4月、5月是北半球的春季,返航时我国开始进入春季。故答案为:A。
(2022·北京市) 图为世界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
3. 2021年6月—2022年5月,7级及以上地震主要发生在(  )
A.非洲东部 B.南美洲中部 C.太平洋沿岸 D.大西洋西岸
4. 图中地震点位的分布特征及原因是(  )
A.位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动活跃
B.位于板块内部,地壳活动活跃
C.位于大洋边缘,地壳比较稳定
D.位于大陆内部,地壳比较稳定
【答案】3.C
4.A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火山与地震
【解析】【点评】全球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板块在不断地运动着,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板块与板块发生张裂常常形成裂谷和海洋,板块和板块发生碰撞挤压在陆地则常常形成山脉,火山和地震现象频发。世界上有两大著名的火山地震带,分别是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和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3.由图可知,2021年6月—2022年5月,7级及以上地震主要发生在环太平洋沿海,C正确。非洲东部、 南美洲中部、 大西洋西岸地震较少,ABD错误。故答案为:C。
4.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
(2023八下·通城开学考) 2021年12月3日中老(昆明~万象)铁路全线通车运营,结束了此前老挝全部铁路里程只有3.5千米的历史。下图是老挝简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 搭乘中老铁路,可以(  )
A.观赏到自南向北奔流不息的湄公河风光
B.依次穿越越南、老挝、柬埔寨三个国家
C.听到列车广播用汉语和法语介绍沿途的风土人情
D.看到从老挝发出的列车满载着天然橡胶、芒果等货物
6. 施工人员说“老挝一年就两个天气,下雨或者不下雨。从4月到10月,整整半年都在下雨,自然灾害随时可能发.”施工人员所说的自然灾害指的是(  )
A.暴雪 B.泥石流 C.海啸 D.沙尘暴
【答案】5.D
6.B
【知识点】东南亚的湿热的气候与丰富的物产
【解析】【点评】东南亚位于亚洲东南部,由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组成,气候高温多雨,耕地少,人口稠密,主要的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其中东南亚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棕榈油、椰子和蕉麻的最大产地。中南半岛的北部及菲律宾群岛的北部为热带季风气候,赤道附近马来群岛的大部分地区和马来半岛南部为热带雨林气候。湄公河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在我国又被称为澜沧江,有“亚洲的多瑙河”之称。
5.湄公河流向为自北向南,注入太平洋,A错误;中老昆万铁路即中老国际铁路通道,简称中老铁路,是一条连接中国云南省昆明市与老挝万象市的电气化铁路,途径国家为中国、老挝,B错误;中老铁路列车广播采用中文、老挝文、英文三种语言,C错误;老挝出口的货物主要是天然橡胶、芒果等水果和铁矿石等矿产、木薯淀粉,D正确。故答案为:D。
6.老挝全年高温,降水较多,没有降雪,A错误;老挝多山区,海拔高度差别较大,山上大部分是泥土和植被,地质环境较为脆弱,充沛的降水极易造成泥石流发生,B正确;老挝属于内陆国,不临海,C错误;老挝全年高温,降水较多,植被茂盛,没有沙尘暴,D错误。故答案为:B。
(2023八下·通城开学考) 北京时间2022年4月2日凌晨,在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决赛圈分组抽签仪式上,国际足联和赛事组委会公布了本届世界杯足球赛的吉祥物“La’eeb”。图1为“西亚部分区域图”和“卡塔尔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图2为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吉祥物“La'eeb”。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 卡塔尔是一个高收入国家,它成为高收入国家的首要原因是(  )
A.旅游业发达 B.钢铁工业发达
C.石油资源丰富 D.高新技术产业发达
8. 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吉祥物“Laeeb”的设计体现了(  )
A.身着毛皮衣服的因纽特人 B.身着藏袍的藏族青年
C.阿拉伯人标志性的长袍 D.身着蒙古袍的蒙古族牧民
【答案】7.C
8.C
【知识点】中东石油的世界地位;中东人文地理特点(宗教与文化习俗)
【解析】【点评】中东地区位于亚洲西南部和非洲的东北部,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交通枢纽,为誉为“三洲五海之地”。中东沟通了大西洋和印度洋,联系亚欧非三大洲,连接了黑海,地中海,里海,红海。阿拉伯海,还有两个交通咽喉:亚非分界线的苏伊士运河和亚欧分界线之一的土耳其海峡,战略位置极其重要。同时,中东是目前世界上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沿岸地区。该区域水资源极度匮乏,大部分地区为全年高温干燥的热带沙漠气候,沙漠广布,地中海沿岸分布着少量的地中海气候,东北部分内陆地区有少量温带大陆性气候。中东居民的主要人种为阿拉伯人,通用语言为阿拉伯语,属于白色人种,中东是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的发源地,大多数居民信仰伊斯兰教,少部分居民信仰基督教,犹太教和其他宗教,其中耶路撒冷被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视为圣地。
7.读图可知,卡塔尔位于西亚地区的波斯湾沿岸,这里石油资源丰富;卡塔尔人均收入高的主要原因是石油资源丰富,开采石油并出口。旅游业 、钢铁工业、 高新技术产业都不发达。故答案为: C。
8.卡塔尔位于中东地区,是阿拉伯人的主要聚居地,当地居民大多信仰伊斯兰教,当地男子的传统打扮是头戴围巾身穿长袍。读图可知,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吉祥物“La'eeb”的设计体现了阿拉伯人标志性的长袍,选项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2023八下·通城开学考) 萨赫勒地区是世界上最贫瘠的地区之一。图1是萨赫勒地区位置图,图2是非洲部分地区气候类型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 萨赫勒地区(  )
A.地处撒哈拉沙漠中心腹地 B.横跨尼罗河和刚果河
C.是热带草原向雨林的过渡地带 D.年降水量从南向北递减
10. 人口、粮食、环境之间的恶性循环,使得萨赫勒地区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萨赫勒地区面临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
A.森林破坏严重 B.土地荒漠化
C.工业废水污染 D.洪水泛滥
【答案】9.D
10.B
【知识点】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粮食与环境;非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
【解析】【点评】(1)非洲大陆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和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东北部个苏伊士运河和红海与亚洲相邻,非洲大陆轮廓比较完整,简单,以高原地形为主,气候普遍炎热,被称为热带大陆。非洲的气候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其中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区的南北两侧及东非高原,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非洲北部和南回归线附近西岸,地中海气候分布在非洲北部地中海沿岸和非洲西南角,而高原山地气候分布在埃塞尔比亚高原和东非高原上的部分地区。
(2)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目前的人地关系非常不和谐,由于人口增长过快,需要更多的粮食和肉类,人们砍伐森林,开垦草原以扩大耕地面积,或在草原地区放牧更多的牲畜,这些都导致了土地肥力下降和草原退化,使生态环境变得更加恶劣,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应该采取的措施可以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提高科学技术,增加粮食产量,合理放牧和种植,保护环境,加强团结与合作,互利共赢,大量引进人才和技术。
9.萨赫勒地区地处撒哈拉沙漠中心南部边缘,A错误;没有跨刚果河,B错误;是热带草原向热带沙漠的过渡地带,C错误;从南向北是热带草原向热带沙漠过渡,年降水量从南向北递减,D正确。故答案为:D。
10.萨赫勒地区人口增长过快,粮食不足,因此过度开垦,导致荒漠化,B正确;萨赫勒地区的的景观多为沙漠和草原,树木稀少,森林破坏严重不是主要问题,A错误;该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工业发展较慢,工业废水污染不是主要问题,C错误;当地为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降水较少,洪水很少发生,不是最主要的环境问题,D错误。故答案为:B。
(2021·东城模拟)地理课上,同学们开展了“走遍世界,寻访特色民居”的模拟旅游活动。右图为寻访特色民居旅游路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该路线的起止点在(  )
A.北美洲和大洋洲 B.欧洲和北美洲
C.亚洲和非洲 D.南美洲和欧洲
12.寻访路线中(  )
A.甲地全年高温多雨,斜顶木屋便于排水
B.乙地终年炎热干燥,墙厚窗大利于隔热
C.丙地河湖稀少,草木茂盛就地取材
D.丁地终年严寒,圆顶冰屋防寒保暖
【答案】11.A
12.D
【知识点】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形成条件、分布、形态、民居与环境);北美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
【解析】【点评】北美洲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以巴拿马运河为界与南美洲相分,东面隔丹麦海峡与欧洲隔海相望,地理位置优越。大部分面积都为发达国家,经济发达。地形明显分三部分,东部山地和高原,中部平原,冬季寒冷的冬季风可以长驱南下,西部山地和高原。北美洲地跨热带、温带、寒带,气候复杂多样,以温带大陆性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为主。
11.由图可知,图例 表示路线的起止点,仔细读图可知,有 的大洲是北美洲和大洋洲,所以该路线的起止点在北美洲和大洋洲,A正确,故答案为:A。
12.由图可知,甲地位于欧洲西部,传统民居是斜顶木屋,便于排水,但这里的气候特点是全年温和湿润,A叙述错误;由图可知,乙地位于阿拉伯半岛,终年炎热干燥,传统民居是平顶土屋,为便于隔热,民居特点是墙厚窗小,而非“墙厚窗大”,B叙述错误;丙地位于南美洲中部偏西,这里河湖众多,人们就地取材,用芦苇建筑房屋,C叙述错误;丁地位于北极圈附近,这里属于高纬度地区,终年严寒,人们就地取材,建造圆顶冰屋用来防寒保暖,D叙述正确。故答案为:D。
二、解答题
13.(2023八下·通城开学考)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冬奥会的竞赛项目主要是冰雪运动,雪上运动在海拔较高、降雪充足的山地进行,冰上运动大多在室内场馆进行。冬奥会举办城市选址要综合考虑气温、降雪、地形及社会经济等因素。图1为“北半球1月等温线分布及历届冬奥会举办地位置示意图”,图2为“欧洲地形图”。
(1)冬奥会举办地的共同特点是都位于五带中的   。根据图一的信息,等温线的数值从低纬度向高纬度   ,大部分冬奥会举办地1月平均气温   (高/低)于0℃。
(2)欧洲是冬奥会举办次数最多的大洲,冬奥会举办地多位于   (地形类型),这里海拔   ,地表起伏   ,(较大/较小),适宜开展雪上运动项目。
(3)图1中甲地区是历届冬奥会举办地比较集中的区域,从经济发展水平看,该地区主要是   (发达/发展中)国家;该地区居民主要以   人种为主。
(4)瑞士达沃斯是阿尔斯山脉海拔最高的小镇,这里拥有欧洲最大的高山滑雪场,冬天每平方米的降雪总量最多可以达到5米以上,积雪期从10月开始直到来年的6月份。试分析达沃斯成为“世界滑雪圣地”的有利条件。
【答案】(1)北温带;递减;低
(2)山地;较高;较大
(3)发达;白色
(4)自然原因:山地地形利于滑雪,海拔高,气温低,降雪不易融化。人文原因:该区域经济发达,客源充足;交通便利等。
【知识点】季节变化和五带的划分;气温的变化(定义、测量、日变化与年变化、等温线);不同的人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异
【解析】【分析】(1)读图可得,冬奥会举办地的共同特点是都位于五带中的北温带,该温度带位于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根据图1中信息可得,受纬度因素的影响,等温线的数值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大部分冬奥会举办地1月平均气温低于0℃。
(2)欧洲是冬奥会举办次数最多的大洲,该大洲地形类型以平原和山地为主,冬奥会举办地多位于山地,这里海拔较高,气温低,利于积雪保存,地表起伏较大,适宜开展雪上运动项目。
(3)图1中甲欧洲西部地区是历届冬奥会举办地比较集中的区域,从经济发展水平看,该地区主要是发达国家(世界发达国家的集中分布区),该地区居民主要以白色人种为主。
(4)达沃斯成为世界著名滑雪场的原因可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叙述。自然原因:山地地形利于滑雪,海拔高,气温低,降雪不易融化。人文原因:该区域经济发达,客源充足;交通便利等。
【点评】(1)温度带是以全球各地区活动积温的多少为标准,按农业生产所需要的热量指标划分的地带。通常根据≥10℃的积温的多少可划分为五个温度带: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南寒带。地球上昼、夜两半球的分界线叫晨昏圈。这是地球的一个大圆。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晨昏圈便在南、北极两侧摆动,摆动的幅度也是23°26′。在这个纬度范围内,有极地区域特有的天文现象——极昼和极夜,故南、北纬66°34′的两条纬线,被称为南、北极圈。
(2)世界各地冷热不同,气温的分布也有很大差别,通常低纬地区气温高,高纬地区气温低,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而在山地地区,气温会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大致为海拔每升高一千米,气温下降6摄氏度。
(3)欧洲绝大部分地区位于东半球,全部位于北半球。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寒带,没有热带。欧洲地势低平,南北高,中间低,冰川地貌广布。气候以温带气候为主,其中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分布广。伏尔加河是欧洲最长的河流和世界最长的内流河,多瑙河是欧洲第二长河,也是世界上干流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莱茵河也是欧洲著名的河流。欧洲是工业革命的摇篮,也是世界上发达国家最集中的地区。
(4)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和南部,以及北美洲北部,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中部和南部,以及北美洲南部,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北美洲中部和南美洲西部和北部,以及欧洲东部和南部。
14.(2023八下·通城开学考)图1为“南极地区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2020年4月,中国南极考察队圆满完成“双龙”(“雪龙”号和“雪龙2”号)“四站”(中山站、长城站、泰山站和正在建设中的罗斯海新站)考察任务。
(1)在这次所考察的“四站”当中   站的纬度位置最低,该站位于罗斯海新站   的方向。
(2)“雪龙2”号凭着强大的破冰功能,向着南极大陆挺进,为承载1000多吨物资的“雪龙”号扫清障碍,这反映出南极地区   (酷寒/烈风/多降雪)的特点。2019年10月22日,“雪龙号”从我国上海出发,经过一个多月的海上航行,到达南极地区开始考察任务,此时北京地区可能正处于   
A.昼长夜短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B.昼夜平分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C.昼短夜长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D.正处极昼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3)读图2,甲、乙两地气候的共同特征为   ,其中位于北极地区的是   地,判断依据是   
(4)南极科考队员发现泰山站的主楼建筑风格很像我国南方一些地区的传统民居(图3),都是采用建筑架空离地的建筑风格,但成因明显不同。请你结合所学,分析一下二者各自的影响因素   
【答案】(1)长城;东北
(2)酷寒;C
(3)降水稀少;乙;该地7月气温最高
(4)泰山站主楼采用架空主要是通风防积雪掩埋;南方传统民居采用架空主要是防潮湿(或者南方山区吊脚楼,依山就势而建,地形崎岖)。
【知识点】极地地区的位置、方向判断;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自然环境对民居、服饰、饮食、文化的影响
【解析】【分析】(1)根据南极地区地图可知,长城站的纬度位置最低。在经纬网上判定方向,无论经线。纬线怎样弯曲,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判断,长城站位于罗斯海新站的东北方向。
(2)为承载1000多吨物资的“雪龙”号扫清障碍,这反映出南极地区酷寒的特点。南极地区纬度高,以陆地为主,冰层厚而广,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冷的地区。2019年10月22日,此时北京地区位于秋分日和冬至日之间,秋分日是9月23日前后,昼夜等长,冬至日是12月22日前后,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北京地区的昼夜情况为昼短夜长。A、B、D错误,C正确。故答案为:C。
(3)根据图2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可知,甲、乙两地气候的共同特征为降水稀少,其中位于北极地区的是乙,判断依据是该地7月气温最高。
(4)泰山站的主楼建筑风格很像我国南方一些地区的传统民居,但成因明显不同。这是因为泰山站主楼采用架空主要是通风防积雪掩埋;南方传统民居采用架空主要是防潮湿(或者南方山区吊脚楼,依山就势而建,地形崎岖)。
【点评】(1)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冷的地区,有“冰雪高原”之称,年降水量仅有55毫米,被称为白色荒漠,年平均风速可达17-18米/秒,被称为风库,气候特点是酷寒,干燥,烈风,代表性的动物是企鹅;北极地区不像南极那么寒冷,年降水量一般在100-250毫米左右,年平均风速10米/秒,代表性的动物是北极熊,大部分地区终年冰封,南极温度过低没有常驻人口,北极的常驻人口是爱斯基摩人。极地地区在科学研究和考察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去南极考察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3月,而去北极考察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6至8月,我国位于南极地区的科考站有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按建成时间顺序排列),位于北极地区的科考站目前有黄河站。
(2)在气温曲线图中,若气温最高月在7月或8月,且气温曲线呈凸状,则该地区位于北半球,反之则位于南半球,而降水柱状图是用柱状图形来表示某地在一定时间内的降水量变化情况,读图的方式通常从总量,极值和差值几方面来入手进行判断。
(3)当地的建筑风格大多是为了适应当地的地形和气候,例如北方地区的墙体大多厚实防风防寒,南方地区的墙体大多轻薄,通风透气。
15.(2023八下·通城开学考)受全球新冠疫情影响2021年习近平主席以电话方式“线上”出席世界多国,多边外交活动。
小张同学关注了习近平主席致电的部分地区,通过查找地理资料深入了解情况,读图,回答下面问题。
(1)2月1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与在华盛顿的美国总统拜登通电话。美国所在的大洲是   ,该大洲广泛应用的语言是   。
(2)2月2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与在巴黎的法国总统马克龙通电话。法国当地居民多食牛羊肉奶酪等食物这与该地区农业生产中发达的   业有密切关系,据图判断该地区居民多信仰   (选填“佛教”“基督教”或“伊斯兰教”)。
(3)3月2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布隆迪总统恩达伊施米耶通电话。该国所在地区居民主要是   种人。我国向该地区援助防疫物资和新冠疫苗的行为体现了国际互助合作中的   (选填“南北对话”或“南南合作”)。
(4)对下列四幅会徽表示的国际组织叙述正确的一组是(  )
A.1图联合国所在地是美国纽约
B.2图世贸组织的基本宗旨是促进国家,维护世界和平
C.3图世界卫生组织所在地是中国北京
D.4图国际奥委会倡导的精神是更高、更快、更强
【答案】(1)北美洲;英语
(2)畜牧;基督教
(3)黑;南南合作
(4)A
【知识点】世界的主要语言及其分布;不同的人种;世界三大宗教;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异;国际经济合作中的重要组织
【解析】【分析】(1)美国位于北美洲南部,东临大西洋,西濒太平洋,北接加拿大,南靠墨西哥及墨西哥湾。该大洲广泛应用的语言是英语。
(2)法国西临大西洋,当地居民多食牛羊肉、奶酪等食物,这与该地区农业生产中发达的畜牧业有密切关系,该地区居民多信仰基督教。法国主要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地形平坦广阔,适合多汁牧草生长,畜牧业发达。
(3)布隆迪位于撒哈拉以南非洲,该地区居民主要是黑种人。我国和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国家都属于发展中国家,我国向该地区援助防疫物资和新冠疫苗的行为体现了国际互助合作中的"南南合作"。
(4)读图可知,①图联合国所在地是美国纽约,故A正确;②图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是推进实现世界贸易自由化,建立没有贸易壁垒的世界单一市场,故B错误;③图世界卫生组织所在地是瑞士日内瓦,故C错误;④图国际奥委会口号是更高、更快、更强,故D错误。故答案为:A。
【点评】(1)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是英语,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联合国的通用语言有汉语,英语、法语、俄语、阿拉伯语与西班牙语。
(2)世界三大宗教是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其中基督教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伊斯兰教主要分布在亚洲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佛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其中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
(3)发展中国家,也称作开发中国家、欠发达国家,指经济、技术、人民生活水平程度较低的国家,与发达国家相对。发展中国家的评价标准主要是这个国家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GDP)相对比较低,通常指包括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及其他地区的国家,占世界陆地面积和总人口的70%以上。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被称为“南南合作”,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合作被称为“南北对话 ”。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