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试卷:句与修改病句

文档属性

名称 备考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试卷:句与修改病句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4.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05 16:35:27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备考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试卷:句与修改病句
一、中考真题
1.(2022·绵阳)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北京自成为2022年冬奥会主办城市以来,全国人民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空前高涨。
B.《2021年外卖骑手职业报告》显示,我国外卖骑手当中,男性人数为87%,女性为13%。
C.打造独具特色的出版品牌,是各大出版机构抢占图书出版市场、提升知名度的常用手段。
D.九绵高速通车后,沿线居民出行不仅会更便捷,而且绵阳与阿坝地区的联系也将更紧密。
2.(2022·鞍山)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随着信息化、智能化时代的到来,汉字的规范化书写受到了严重冲击。
B.大自然孕育了人类,人类也应该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尊重自然。
C.广大青少年是否崇德向善,关乎整个社会的风清气正、朝气蓬勃。
D.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之所以迷人,正是因为有传统文化深厚的底蕴打底的缘故。
3.(2022·大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每当回忆起初中四年的学习生活,老师那严肃的神态,亲切的话语,耐心的指导,总浮现在我的眼前。
B.能否根治中小学生沉迷网上聊天和网络游戏的“顽症" ,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C.游客在名胜古迹上刻字、涂划等不文明的旅游现象屡禁不止,其原因是缺乏个人修养造成的。
D.“一带一路”构想的实施,必将促进我国乃至世界经济、文化的大发展,这是不容置疑的。
4.(2022·济南)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坚持不懈的练习中,使他迅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古琴演奏家。
B.2022年我国第一季度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了大约140.8%左右。
C.《红色气质》一书,以独特的视角讲述了中国革命先烈不怕牺牲、英勇奋斗。
D.开放合作不仅推动了世界经济的稳定复苏,而且促进了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
5.(2022·岳阳)小丹梳理了她为参加征文比赛积累的素材,请帮她指出有语病的一项(  )
A.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约32万余支青年突击队、550余万名青年奋战在抗疫一线,为我国疫情防控做出了重大贡献。
B.第26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周雷带领团队,培育出16个优质高产的水稻新品种,为“中国碗”装“中国粮”增添了底气。
C.80后女科学家王琳开创性地将蚕丝中的丝胶化作修补神经的利器,此举使我国走出了一条原创的再生医学“丝绸之路”。
D.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快递小哥、外卖骑手风里来雨里去,为千家万户传递幸福和温暖,让青春在平凡岗位上出彩闪光。
6.(2022·湖南)[活动三:荐好书]为响应校团委关于开展校园读书节的号召,校广播站向全体同学征求“每日好书推荐”稿件。请你帮忙审订其中一封稿件的开头,有语病的一项是(  )
①每一本好书,都是黑暗中的一道亮光。②这一道道亮光,将给我们这一叶叶扁舟暗空下的引航,直至寻找到风平浪静且又万家灯火的港湾。③我们应有这样的古风:沐浴双手,然后捧卷。④在一番庄严肃穆的感觉之中,使你必将得到书的神谕。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
7.(2022·贵州)没有语病的句子是(  )
A.一个人崇拜什么样的偶像,会促进他成为一个有理想的人。
B.不管瑰丽多姿的唐人边塞诗词不乏佳作,但与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相比,还是稍逊一筹。
C.科学家“干惊天动地的事,做隐姓埋名的人”,为民族富强、科技进步、人类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
D.我们走过了金沙江、大渡河、雪山、草地以后,才觉得老山界的困难,比起这些地方来,还是小得很。
8.(2022·柳州)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神舟十四号的航天员们牢记嘱托,不辱使命,勇做新时代中国航天事业的奋斗者。
B.保持清正廉洁,是关系到党和政府能否取得广大人民群众信任、支持的重大保证。
C.柳州青少年宫以音乐教育促进美育工作,引导广大青少年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
D.中渡古镇历经千年岁月洗礼,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彰显出浓浓的古韵遗风。
9.(2022·梧州)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在“3 21”东航事故中,通过梧州军民全力参与救援工作,使梧州赢得高度的赞誉。
B.因为各校开展了“明月颂中华”活动,所以梧州市掀起创建“诗词之市”的热潮。
C.为了发展、传承和保护六堡茶文化,市政府出台了《梧州市六堡茶文化保护条例》。
D.随着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相继圆满落幕,北京成为全球首个“双奥之城”。
10.(2022·河池)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学校抓不抓青少年理想教育的问题,是关系到祖国建设事业后继有人的大事,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B.这次中学生汉字听写大赛的地点是在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举行的。
C.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河池市很多学校正在开展“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的活动。
D.目前,虽然每年有不少大学毕业生,但是各方面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仍不能满足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
11.(2020·沈阳)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我真正喜欢的,是心爱的汉字摇曳在纸上的美感。②我愿意把纯白的纸页想象成最温厚的土地。③清峻的横折是梅花,飘逸的撇捺是兰草,灵动的钩钩点点则是四下翻飞的蜂蝶和鸟雀。④我怀着春风般的心意把它们呵护在纸页间,渐渐繁盛成属于自己的秘密花园。
A.“我”是代词,“摇曳”是动词,“蜂蝶和鸟雀”是并列短语,“秘密花园”是偏正短语。
B.“清峻的横折是梅花,飘逸的撇捺是兰草,灵动的钩钩点点则是四下翻飞的蜂蝶和鸟雀。”这是表示转折关系的复句。
C.“我愿意把纯白的纸页想象成最温厚的土地。”这个句子中,“温厚的”作状语。
D.将选文各句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排列顺序为①③④②。
12.(2020·铜仁)下列分析,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热烈粗犷”和“表扬鼓励”是并列短语,“更加坚强”和“完全相信”是偏正短语,“老师讲课”和“大家唱歌”是主谓短语。
B.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该句句子主干是:战斗执行命令)
C.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们学会了如何正确佩戴口罩?如何正确洗手?如何在聚餐时正确使用公筷……(句中“?”应改为“,”)
D.我向下迈出了最后一步,然后踩到了底部凌乱的岩石,扑进了爸爸强壮的臂弯里。(该句中加点词都是形容词)
13.(2018·锦州)结合语境仿照画线句补全句子,使之构成语言连贯的排比句。
百善孝为先。孝心、孝道、孝敬、孝顺……一个“孝”字,彰显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孝亲敬长,就是多一些努力,全力实现长辈的期待;就是多一些感恩,真诚回馈长辈的恩泽;   ,   。
14.(2013·营口)下面语段中画线的两个句子都有语病,请把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中国籍作家莫言获得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打开了欧洲作家对该奖的垄断局面。①评委们的理由是莫言的作品融合了民间传说、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同时又在中国传统文学和口头文学中寻找到了一个结合点。美国《纽约时报》报道了这则消息。报道还说,②在过去10年里,莫言是被出版商所偏爱的三位作家。
①句修改为:   ;
②句修改为:   。
15.(2013·鄂尔多斯)文段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书籍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A}小而言之,读书不但可以提升自我,而且能够增长知识。{B}大而言之,读书可以提高中华民族形象{C}让书香溢满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和生活,做一个快乐的读书人吧!{D}。
16.(2011·芜湖)下面语段中画线的句子存在语病,请改正。
今年年初,芜湖市政府首次将发展公共交通事业列为民生工程,①全市上下为这一民生工程推波助澜。几个月过去了,公共交通悄无声息地发性着变化:街上拖着“黑尾巴”的公交车少了,乘客在站台等侯公交车不再像以往那样“等到花儿也谢了”,每日客流量达50万人次,②乘客的投诉量却急剧锐减,③公交车驾驶员的服务态度有了明显提高。.公共交通为城市的健康运转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改正:
第①处:   
第②处:   
第③处:   
二、中考模拟
17.(2022·万州模拟)参照下面画波浪线的句子,续写两句话,使之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要求:修辞贴切,句式不限。
古人云“知足者常乐”。有了大地的满足、才有万物的生机;   ,   ;   ,   。
18.(2022·武威模拟)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宇宙永恒、江水不息、青山常在,而一代代英雄人物却无一不是转瞬即逝。
B.英雄人物常常遇到的悲剧,即使智慧如诸葛亮,还要面对无能为力的悲剧命运。
C.李广因为高超的骑马射箭本领,使之成为匈奴人口中的“飞将军"。
D.岳飞慷慨悲壮的英雄传说故事,千百年来,通过戏剧和小说,一直在人民群众中口耳相传。
19.(2022·凤山模拟)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党中央首次颁授“七一勋章”,就是要弘扬功勋模范精神,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恤脉。
B.踏上遥远的红色星球,表明了中国航天人执着勇敢的探索精神。
C.此次实现火星的着陆以及后续的火星巡视探测,不仅仅是太空技术的跨越,也是行星科学领域的突破。
D.我们翻开厚重的古诗词书卷,驻足就能看见“爱国忧民”的茕茕身影,附身就能听见“报国建功”的铿锵之音。
20.(2022·郴州模拟)下面是小强阿学在“关注心理健康,生活充满阳光”班会上的发言稿,其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生活如歌,每一天都是跳动的音符;生活如诗,每一日都是多彩的诗行。
B.在生活中,保持乐观的心态很重要。
C.如果你愁眉苦脸.不仅影响身心健康,还会使学习效率下降,甚至使别人也受到你坏情绪。
D.所以我们要乐观地看待周围的一切,不论成功或失败,不论顺利或挫折,只要你乐观对待,你就会从中找到快乐。
21.(2022·薛城模拟)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①当前,山东新冠疫情形势总体可控,部分地区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势头。②青岛莱西市防范区连续3天未检出阳性感染人员,初步实现社会面动态清零。③当然由于本次疫情流行毒株以奥密克戎变异株为主,病例症状不典型,容易引起隐匿性传播,发现难度大,传染源头查找有难度,存在多个传播链条等原因,不排除个别地方疫情存在进一步发展的可能。④下一步,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进一步落实综合性防控措施,严控疫情外溢,防止疫情反弹。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
22.(2022·泰安模拟)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电视剧《人世间》的热播,成为优秀文学作品被改编为精品好剧的又一成功作品。
B.在“天宫课堂”第一课上,通过王亚平老师那令人惊叹的水球实验,让很多人深深记住了失重状态下水的表面张力作用这个知识点。
C.酸菜里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和植物酵素,它们除了可以促进肠胃消化,还能增进食欲。
D.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抓实抓细封控管理,坚决守住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
23.(2022·浠水模拟)下面语法知识和文字常识中,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该句是转折关系复句。
B.“打虎拍蝇”“治国理政”“狗仗人势”“南征北战”的结构类型相同。
C.《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岳阳楼记》《爱莲说》《送东阳马生序》四篇文言诗文标题中的“书”“记”“说”“序”都属于古代文体。
D.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比如“愚”是谦称自己,“子”是尊称对方,“尊君”是尊称对方的父亲。
24.(2022·浠水模拟)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随着中国对洋垃圾实施进口禁令,使西方国家陷人集体焦虑。
B.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使得这一古老的文明再次吸引了世人的目光。
C.中国慕课数量已经稳居世界第一,在线学习的人数也是全世界最多的国家。
D.山上的水很宝贵,我们把它留给晚上来的人喝,
25.(2022·云南模拟)对下列病句的病因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于这起重大安全事故的处理结果,许多家属昨天表示强烈地不能接受。(表意不明,“许多家属”指的是谁。)
B.实现共同富裕的“闽宁实践”,彰显了在党的领导下,人民群众为绝对贫困贡献出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不合逻辑或谓语残缺,在“绝对”前加上“消除”。)
C.诚信教育不仅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形象,而且体现了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语序不当,关联词后面的内容应互换位置。)
D.要在坎坷的人生道路上取得成功,关键要有出色的能力、良好的心态和不懈的奋斗起决定作用。(“关键要有……起决定作用”句式杂糅。)
26.(2022·高州模拟)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北京冬奥会是第一届迄今为止实现“碳中和”的冬奥会,一系列举措为低碳城市建设贡献了宝贵经验。(把“第一届”调到“实现"的前面)
B.有些现实题材电视剧,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呈现并不失真,而且缺乏艺术真实度和审美表现力,依然不是成功之作。(在 “对”前面加上“不仅”)
C.孙震生中国画《蝶舞星河》,则以俯视的视角,描绘了一位花样滑冰女选手在冰面上翩翩起舞。(在“翩翩起舞”后加“的优美姿态”)
D.位于洞庭湖西北澧阳平原的鸡叫城遗址,入围“2021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其科学的田野考古和重要的学术价值。(把“因为”删掉)
27.(2022·曲靖模拟)下列属于指代不明语病的一项是(  )
A.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融入了二十四节气、中国年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这一元素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
B.疫情能否做到严密防控,是实现动态清零的关键。
C.“双减”政策实施后,一些学校存在课后服务形式单一、内容单调,“双升” 目标难以实现。
D.“天宫课堂”第二课取得成功的原因,是因为“天宫”特殊环境及三位航天员丰富的知识和精彩的讲解。
28.(2022·青山模拟)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因为“新冠”疫情来势凶猛,极易传染,所以医务工作者临危不惧,抗疫在第一线。
B.本着互利共赢为原则,中俄两国就能源合作一事,建立了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
C.她给我描绘了除夕农民包饺子,初一清晨全家在一起,吃饺子,放鞭炮。
D.在学习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9.(2022·广东模拟)下面句子都有语病,下列对它们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伟大而艰巨的事业,需要奋斗者具备过硬和顽强的毅力。(在“过硬”后加上“的本领"”)
B.楹联担负着深厚的传统文化,我们应在传承楹联形式的基础上,根据新时代的特点,创造出具有时代特色的楹联文化。(“创造”改为“创新”)
C.因为方言的局限,使阳江白榄的传播仅限于阳江小范围地域里,但方言的特点也使阳江白榄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删掉第一个“使”)
D.通过赛事转播,全球观众看到了一届团结、励志、拼搏、温情、和谐的冬奥盛会顺利完成。(删掉“顺利完成”)
30.(2022·乐昌模拟)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校园文化艺术节上,同学们充分发扬自己的特长,挖掘自身的潜力,提高艺术素养,展现了青少年蓬勃的朝气。(将“发扬”改为“发挥”)
B.自然保护区采取生态补水、退耕还牧和全面禁牧等, 水草丰茂的良好生态环境每年都会吸引大批候鸟来此地栖息觅食。(在“等”后加上“措施”)
C.近日,教育局发布公告,由于今年疫情防控的特殊情况,2022年体育中考将延期举行,考试时间为5月10日至20日进行。(删掉 “进行”)
D.东莞市 在全市范围内以循序渐进的原则推进生活垃圾分类落地,先行在六个示范区建立了分类投放、分类处理、分类收集、分类运输的垃圾处理系统。(将 “分类处理”放到“分类收集”后)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语序不当;搭配不当
【解析】【分析】 A.有误,语序不当,应将“北京自成为”改为“自北京成为”。
B.有误,搭配不当,可将“为”改为“占比”。
C.正确。
D.有误,语序不当,应将“沿线居民出行不仅会更便捷”改为“不仅沿线居民出行会更便捷”。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解答此题应掌握的知识点为几种常见的病句类型: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意不明等。通读句子,寻找具有常见病句类型标志性的词或短语做出判断。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通过压缩句子,分析句子的成分(主、谓、宾、定、状、补)方法,找出病因。
2.【答案】A
【知识点】语序不当;句式杂糅
【解析】【分析】A.正确;B.词序颠倒。应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C.两面对一面。可改为:广大青少年是否崇德向善,关乎整个社会是否风清气正、朝气蓬勃;D.句式杂糅。可去掉“的缘故”;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解答此题应掌握的知识点为几种常见的病句类型: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意不明等。通读句子,寻找具有常见病句类型标志性的词或短语做出判断。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通过压缩句子,分析句子的成分(主、谓、宾、定、状、补)方法,找出病因。
3.【答案】D
【知识点】搭配不当;句式杂糅;前后不一致
【解析】【分析】A.搭配不当,“亲切的话语,耐心的指导”不能浮现在眼前,应删掉“,亲切的话语,耐心的指导”。
B.两面对一面,在“保证”前加“能否”或删去“能否”。
C.句式杂糅,应删掉“其原因”或“造成的”。
D.没有语病。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能力。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句式杂糅、表意不明、不合逻辑、成分赘余等。先通读各个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还可从句意、用词、修辞、结构、词语搭配等多方面去考虑。
4.【答案】D
【知识点】成分残缺;重复啰嗦
【解析】【分析】A.成分残缺;删掉“在”“中”,或删去“使”;
B.重复赘余;删掉“大约”或“左右”;
C.成分残缺;可以句末加“的故事”;D无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病句辨析。病句类型主要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前后矛盾。辨析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
5.【答案】A
【知识点】重复啰嗦
【解析】【分析】A.成分赘余;删去“约”或“余”;BCD无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和修改的能力。解答此题,要逐项审读,从句意、用词、修辞、标点、结构、词语搭配等多方面进行考虑,注意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
6.【答案】D
【知识点】成分残缺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病句的辨析和修改的能力。D:成分残缺,删除“在.....中”或“使”。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和修改的能力。解答此题,要逐项审读,从句意、用词、修辞、标点、结构、词语搭配等多方面进行考虑,注意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
7.【答案】D
【知识点】语序不当;前后不一致;关联词使用不当
【解析】【分析】A.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应将“什么样”改为“积极正能量”;
B.关联词搭配不当,应将“不管”改成“尽管”;
C.语序不当,应将“科技进步”与“民族富强”调换位置。D无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和修改的能力。解答此题,要逐项审读,从句意、用词、修辞、标点、结构、词语搭配等多方面进行考虑,注意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
8.【答案】B
【知识点】搭配不当
【解析】【分析】ACD无误;B:“保持清正廉洁”与“能否取得信任、支持”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辨析修改语病的能力。浏览所给的句子,分析有否语病,并进行修改。常见病句原因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结构混乱、不合逻辑、表意不明等。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
9.【答案】D
【知识点】语序不当;成分残缺;关联词使用不当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能力。
A.有误,成分残缺,可将“通过”或“使”删去;
B.有误,关联词使用不当,两个分句间应为递进关系,可将“因为……所以”改为“不但……而且”;
C.有误,语序不当,将“发展”与“保护”互换位置;
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能力。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成分赘余等。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10.【答案】C
【知识点】成分残缺;句式杂糅;前后不一致
【解析】【分析】A.有误,两面对一面,在“后继有人”前加“是否”;B.有误,句式杂糅,删去“举行的”;C.正确;D.有误,成分残缺,宾语残缺,在句末加“的需要”。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解答此题应掌握的知识点为几种常见的病句类型: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意不明等。通读句子,寻找具有常见病句类型标志性的词或短语做出判断。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通过压缩句子,分析句子的成分(主、谓、宾、定、状、补)方法,找出病因。
11.【答案】A
【知识点】主谓句;并列复句;句子排序
【解析】【分析】A分析正确;B.这句话是表示并列关系的复句;C.“温厚的”作“土地”的定语;D.最恰当的排列顺序为①④②③。①首先表明自己的观点,④将“汉字”和“纸页”通过想象进行关联,②③是对“汉字”和“纸页”的具体想象,并且共用主语“我愿意”,因此②在前,③在后。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辨析词性、短语类型、复句类型、句子成分及排序。词性包括实词和虚词,实词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虚词有: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拟声词、叹词;短语的类型有主谓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动补短语等,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掌握词性及短语的种类及其特征。解答此题,还要掌握句子成分及各个句子成分的特征,掌握复句类型及每种复句的特征,答题时要结合语境进行分析。
12.【答案】B
【知识点】形容词;主谓句;问号
【解析】【分析】考查语法知识。B选项表述错误。该句主干是:解放军执行命令。
故答案为:B。
【点评】汉语中的这些语法知识比较复杂而且根据句意还有所变化,所以需要同学们去系统学习,需要长期积累,这个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希望同学们高度重视。
13.【答案】就是多一些理解;耐心倾听长辈的唠叨
【知识点】句子仿写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句子仿写。作答仿写类题目时,一定要看清题目的具体要求,分析透彻例句的特征,掌握遣词造句的必要方法。所仿写的句子一定要与例句主题相关,格式相同,修辞一样,本题注意名言的引用。如:就是多一些体谅;用心体会长辈的关爱。就是多一些理解;耐心倾听长辈的唠叨。
故答案为:就是多一些理解;耐心倾听长辈的唠叨。
【点评】本题考查句子仿写。答题时应注意,本题所仿写内容要与“孝”有关,陈述“孝”的表现,要与例句一样,由两个句子构成,并且使三组句子构成语言连贯的排比句。
14.【答案】“评委们的理由是莫言的作品融合了民间传说、历史和现实”;“莫言是被出版商所偏爱的三位作家之一”
【知识点】不合逻辑;重复啰嗦
【解析】【分析】①语义重复,“理由”和“原因”重复,改为“评委们的理由是莫言的作品融合了民间传说、历史和现实”。②语义错误,压缩主干为“莫言是三位作家”,语义错误,因改为“莫言是被出版商所偏爱的三位作家之一”。
【点评】本题考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全文,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本题考查学生病句的辨析,注意把握常见类型及修改方法,平时在语言表达中,要注意病句的发生。
15.【答案】A
【知识点】语序不当;搭配不当
【解析】【分析】A.正确;
B.“不但”“而且”内容应该是递进关系,把“不但”“而且”内容互换;
C.动宾搭配不当,“提高”和“形象”不能搭配,“提高”改为“提升”;
D.动宾搭配不当,“溢满角落”可以,不能“溢满生活”,去掉“和生活”。
故选:A。
【点评】本题考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全文,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本题考查学生病句的辨析,注意把握常见类型及修改方法,平时在语言表达中,要注意病句的发生。
16.【答案】将“推波助澜”改为“添砖加瓦”、“献计出力”等词语;删掉“急剧”,或把“锐减”改为“减少”;将“态度”改为“水平”,或将“提高”改为“好转
【知识点】搭配不当;用词不当
【解析】【分析】①用词不当,将“推波助澜”改为“添砖加瓦”、“献计出力”等词语。②词义重复,删掉“急剧”,或把“锐减”改为“减少”。③主谓搭配不当,将“态度”改为“水平”,或将“提高”改为“好转”。
【点评】本题考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全文,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本题考查学生病句的辨析,注意把握常见类型及修改方法,平时在语言表达中,要注意病句的发生。
17.【答案】示例:有了江河的满足;才有波涛的壮观;有了山涧的满足;才有瀑布的绚烂
【知识点】句子仿写
【解析】【分析】围绕“知足者常乐”写感悟,要用“有了名词+的满足,才有+名词性的偏正短语”的句式仿写。比如:有了江河的满足,才有波涛的壮观;有了山涧的满足,才有瀑布的绚烂,
故答案为:有了江河的满足
才有波涛的壮观
有了山涧的满足
才有瀑布的绚烂
【点评】本题考查仿写句子的能力。解答“仿写”题要四注意:①话题:是沿用原来话题,还是变换话题。②修辞:题干对修辞有无限制,例句使用了何种修辞。③句式:主要审清例句是单句还是复句,如果是复句,属何种复句,仿写句子要与例句尽最大可能保持一致。④内容:例句写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有何内在联系,这对仿写句的内容隐含了哪些要求。如果是仿写语段的某一部分,续写语段,那就要求仿写句不仅要与被仿写部分在句式结构、思想内容等。
18.【答案】A
【知识点】搭配不当;用词不当;关联词使用不当
【解析】【分析】 A.正确;
B.有误,关联词搭配不当,将“还要”改为“也要”;
C.有误,句式杂糅,将“使之”删去;
D.有误,表意重复,将“口耳”删去。
故答案为:A。
【点评】 本题考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19.【答案】B
【知识点】搭配不当
【解析】【分析】B.动宾搭配不当,“表明”与“精神”搭配不当,应将“表明”改为“彰显”。修改为:踏上强远的红色星球,彰显了中国航天人执着勇敢的探索精神。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病句的辨析及修改能力。首先明确病句的原因有成分残缺、成分赘余、搭配不当、用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等。学生平时要多交流,多做题,就会掌握其中的规律。
20.【答案】C
【知识点】语序不当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病句的辨析和修改的能力。C:成分残缺。缺少宾语,句末后面加上“的影响”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和修改的能力。解答此题,要逐项审读,从句意、用词、修辞、标点、结构、词语搭配等多方面进行考虑,注意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
21.【答案】A
【知识点】成分残缺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和修改。A:成分残缺,应在“部分地区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势头 ”后面补充谓语“明显”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和修改的能力。解答此题,要逐项审读,从句意、用词、修辞、标点、结构、词语搭配等多方面进行考虑,注意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
22.【答案】C
【知识点】成分残缺;搭配不当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A.搭配不当,吧“作品”改为“案例”;
B.缺少主语,去掉“通过”;
C.正确;
D.成分残缺,句末加上“成果”。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辨析句子正误,首先得认真阅读,仔细考虑,从整体把握,看看句意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合理,句意间关系与关联词语是否一致等。修改病句的方法有增、删、调、换,即增加字词、删去多余字词、调整字词顺序、更换字词。无论用那种方法,修改病句都要遵循两条原则:一是保留原句基本意思不变,二是多就少改。
23.【答案】D
【知识点】并列复句;古代散文、兵法农医、天文术数、艺术杂学等;并列短语;称谓
【解析】【分析】A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该句是并列关系复句,前后没有轻重主次之分。B “狗仗人势”属于动宾短语,其它属于并列短语。C《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是写的意思,这里不属于古代文体。D无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语法知识和文学文化常识。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对文化常识的积累。文学常识包括各种常见文体、作家作品、史书体例等。文化常识包括传统文化中人物称谓、作品命名、古代官职、文化典籍等相关知识。这些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繁多,学生要按照一定的线索多看多记。解题时需细心对比,防止张冠李戴,时代混淆等。
24.【答案】B
【知识点】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表意不明
【解析】【分析】A成分残缺,应删去“随着”或“使”。C主宾搭配不当,可删去“国家”。D语意不明,“晚上”可以理解为时间,也可以理解“迟”。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病句辨析。答题时应注意,辨析语病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语感审读法,筋脉梳理法。所谓筋脉梳理法,就是划分句子成分法,即运用语法手段,先理出句子的主干,审查句子主干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或残缺等错误,再清理句子枝叶,仔细审查修饰成分内部是否有毛病以及与中心语的搭配是否得当。
25.【答案】A
【知识点】语序不当
【解析】【分析】A:语序不当,”昨天“这个时间状语应放在主语前,用逗号隔开,”强烈地“是修饰”表示“的,应放在”表示“前,故错;B:正确;C:正确;D: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语病的分析,常见的语病有:句式杂糅、成分残缺、搭配不当、不合逻辑、成分赘余、语序不当等,平时学习时要注意整理归类辨析。
26.【答案】B
【知识点】关联词使用不当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修改。ACD三项修改正确;B、把“而且”改为“但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病句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题,要逐项审读,从句意、用词、修辞、标点、结构、词语搭配等多方面进行考虑,注意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
27.【答案】A
【知识点】表意不明
【解析】【分析】A 项指代不明,“这一元素” 没有说清楚是指“二十四节气”还是“中国年”; B项两面词对一面词,删去“能否”或者在“是”后面加上“能否”; C项成分残缺,缺宾语,在“单调”后面加上“的问题”D.“原因”后面引起的就是对发生事情的具体解释,不需要再加“是因为”。“原.....是因为”的搭配就属于句式杂糅。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语病的分析,常见的语病有:句式杂糅、成分残缺、搭配不当、不合逻辑、成分赘余、语序不当等,平时学习时要注意整理归类辨析。
28.【答案】D
【知识点】成分残缺;句式杂糅;关联词使用不当
【解析】【分析】 A.关联词使用不当: .为...........B.句式杂糅;删去"为";C.成分残缺;在放鞭炮'后添加"的场景”-词;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解答此题应掌握的知识点为几种常见的病句类型: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意不明等。通读句子,寻找具有常见病句类型标志性的词或短语做出判断。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通过压缩句子,分析句子的成分(主、谓、宾、定、状、补)方法,找出病因。
29.【答案】B
【知识点】语序不当;搭配不当;句式杂糅
【解析】【分析】B搭配不当,把“担负”改为“承载”或者“负载”。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考查修改病句。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 、语意不明、不合逻辑。修改病句要尽量不改变原意,在原意的基础上进行修改,改动的字数要尽量少。
30.【答案】D
【知识点】语序不当;句式杂糅;用词不当
【解析】【分析】D语序不当。应将“分类处理”调至“分类运输”后。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要做好此类题首先要熟知病句的类型,然后要认真阅读原句,在了解原句的意思后,再逐项查找病因,找准了病因,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继而找到解决的办法,准确修改。要注意读题一定要仔细,不能疏漏,修改句子一定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且要做最小幅度的修改。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备考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试卷:句与修改病句
一、中考真题
1.(2022·绵阳)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北京自成为2022年冬奥会主办城市以来,全国人民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空前高涨。
B.《2021年外卖骑手职业报告》显示,我国外卖骑手当中,男性人数为87%,女性为13%。
C.打造独具特色的出版品牌,是各大出版机构抢占图书出版市场、提升知名度的常用手段。
D.九绵高速通车后,沿线居民出行不仅会更便捷,而且绵阳与阿坝地区的联系也将更紧密。
【答案】C
【知识点】语序不当;搭配不当
【解析】【分析】 A.有误,语序不当,应将“北京自成为”改为“自北京成为”。
B.有误,搭配不当,可将“为”改为“占比”。
C.正确。
D.有误,语序不当,应将“沿线居民出行不仅会更便捷”改为“不仅沿线居民出行会更便捷”。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解答此题应掌握的知识点为几种常见的病句类型: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意不明等。通读句子,寻找具有常见病句类型标志性的词或短语做出判断。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通过压缩句子,分析句子的成分(主、谓、宾、定、状、补)方法,找出病因。
2.(2022·鞍山)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随着信息化、智能化时代的到来,汉字的规范化书写受到了严重冲击。
B.大自然孕育了人类,人类也应该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尊重自然。
C.广大青少年是否崇德向善,关乎整个社会的风清气正、朝气蓬勃。
D.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之所以迷人,正是因为有传统文化深厚的底蕴打底的缘故。
【答案】A
【知识点】语序不当;句式杂糅
【解析】【分析】A.正确;B.词序颠倒。应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C.两面对一面。可改为:广大青少年是否崇德向善,关乎整个社会是否风清气正、朝气蓬勃;D.句式杂糅。可去掉“的缘故”;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解答此题应掌握的知识点为几种常见的病句类型: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意不明等。通读句子,寻找具有常见病句类型标志性的词或短语做出判断。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通过压缩句子,分析句子的成分(主、谓、宾、定、状、补)方法,找出病因。
3.(2022·大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每当回忆起初中四年的学习生活,老师那严肃的神态,亲切的话语,耐心的指导,总浮现在我的眼前。
B.能否根治中小学生沉迷网上聊天和网络游戏的“顽症" ,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C.游客在名胜古迹上刻字、涂划等不文明的旅游现象屡禁不止,其原因是缺乏个人修养造成的。
D.“一带一路”构想的实施,必将促进我国乃至世界经济、文化的大发展,这是不容置疑的。
【答案】D
【知识点】搭配不当;句式杂糅;前后不一致
【解析】【分析】A.搭配不当,“亲切的话语,耐心的指导”不能浮现在眼前,应删掉“,亲切的话语,耐心的指导”。
B.两面对一面,在“保证”前加“能否”或删去“能否”。
C.句式杂糅,应删掉“其原因”或“造成的”。
D.没有语病。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能力。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句式杂糅、表意不明、不合逻辑、成分赘余等。先通读各个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还可从句意、用词、修辞、结构、词语搭配等多方面去考虑。
4.(2022·济南)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坚持不懈的练习中,使他迅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古琴演奏家。
B.2022年我国第一季度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了大约140.8%左右。
C.《红色气质》一书,以独特的视角讲述了中国革命先烈不怕牺牲、英勇奋斗。
D.开放合作不仅推动了世界经济的稳定复苏,而且促进了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
【答案】D
【知识点】成分残缺;重复啰嗦
【解析】【分析】A.成分残缺;删掉“在”“中”,或删去“使”;
B.重复赘余;删掉“大约”或“左右”;
C.成分残缺;可以句末加“的故事”;D无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病句辨析。病句类型主要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前后矛盾。辨析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
5.(2022·岳阳)小丹梳理了她为参加征文比赛积累的素材,请帮她指出有语病的一项(  )
A.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约32万余支青年突击队、550余万名青年奋战在抗疫一线,为我国疫情防控做出了重大贡献。
B.第26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周雷带领团队,培育出16个优质高产的水稻新品种,为“中国碗”装“中国粮”增添了底气。
C.80后女科学家王琳开创性地将蚕丝中的丝胶化作修补神经的利器,此举使我国走出了一条原创的再生医学“丝绸之路”。
D.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快递小哥、外卖骑手风里来雨里去,为千家万户传递幸福和温暖,让青春在平凡岗位上出彩闪光。
【答案】A
【知识点】重复啰嗦
【解析】【分析】A.成分赘余;删去“约”或“余”;BCD无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和修改的能力。解答此题,要逐项审读,从句意、用词、修辞、标点、结构、词语搭配等多方面进行考虑,注意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
6.(2022·湖南)[活动三:荐好书]为响应校团委关于开展校园读书节的号召,校广播站向全体同学征求“每日好书推荐”稿件。请你帮忙审订其中一封稿件的开头,有语病的一项是(  )
①每一本好书,都是黑暗中的一道亮光。②这一道道亮光,将给我们这一叶叶扁舟暗空下的引航,直至寻找到风平浪静且又万家灯火的港湾。③我们应有这样的古风:沐浴双手,然后捧卷。④在一番庄严肃穆的感觉之中,使你必将得到书的神谕。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
【答案】D
【知识点】成分残缺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病句的辨析和修改的能力。D:成分残缺,删除“在.....中”或“使”。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和修改的能力。解答此题,要逐项审读,从句意、用词、修辞、标点、结构、词语搭配等多方面进行考虑,注意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
7.(2022·贵州)没有语病的句子是(  )
A.一个人崇拜什么样的偶像,会促进他成为一个有理想的人。
B.不管瑰丽多姿的唐人边塞诗词不乏佳作,但与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相比,还是稍逊一筹。
C.科学家“干惊天动地的事,做隐姓埋名的人”,为民族富强、科技进步、人类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
D.我们走过了金沙江、大渡河、雪山、草地以后,才觉得老山界的困难,比起这些地方来,还是小得很。
【答案】D
【知识点】语序不当;前后不一致;关联词使用不当
【解析】【分析】A.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应将“什么样”改为“积极正能量”;
B.关联词搭配不当,应将“不管”改成“尽管”;
C.语序不当,应将“科技进步”与“民族富强”调换位置。D无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和修改的能力。解答此题,要逐项审读,从句意、用词、修辞、标点、结构、词语搭配等多方面进行考虑,注意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
8.(2022·柳州)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神舟十四号的航天员们牢记嘱托,不辱使命,勇做新时代中国航天事业的奋斗者。
B.保持清正廉洁,是关系到党和政府能否取得广大人民群众信任、支持的重大保证。
C.柳州青少年宫以音乐教育促进美育工作,引导广大青少年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
D.中渡古镇历经千年岁月洗礼,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彰显出浓浓的古韵遗风。
【答案】B
【知识点】搭配不当
【解析】【分析】ACD无误;B:“保持清正廉洁”与“能否取得信任、支持”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辨析修改语病的能力。浏览所给的句子,分析有否语病,并进行修改。常见病句原因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结构混乱、不合逻辑、表意不明等。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
9.(2022·梧州)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在“3 21”东航事故中,通过梧州军民全力参与救援工作,使梧州赢得高度的赞誉。
B.因为各校开展了“明月颂中华”活动,所以梧州市掀起创建“诗词之市”的热潮。
C.为了发展、传承和保护六堡茶文化,市政府出台了《梧州市六堡茶文化保护条例》。
D.随着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相继圆满落幕,北京成为全球首个“双奥之城”。
【答案】D
【知识点】语序不当;成分残缺;关联词使用不当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能力。
A.有误,成分残缺,可将“通过”或“使”删去;
B.有误,关联词使用不当,两个分句间应为递进关系,可将“因为……所以”改为“不但……而且”;
C.有误,语序不当,将“发展”与“保护”互换位置;
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能力。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成分赘余等。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10.(2022·河池)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学校抓不抓青少年理想教育的问题,是关系到祖国建设事业后继有人的大事,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B.这次中学生汉字听写大赛的地点是在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举行的。
C.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河池市很多学校正在开展“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的活动。
D.目前,虽然每年有不少大学毕业生,但是各方面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仍不能满足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
【答案】C
【知识点】成分残缺;句式杂糅;前后不一致
【解析】【分析】A.有误,两面对一面,在“后继有人”前加“是否”;B.有误,句式杂糅,删去“举行的”;C.正确;D.有误,成分残缺,宾语残缺,在句末加“的需要”。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解答此题应掌握的知识点为几种常见的病句类型: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意不明等。通读句子,寻找具有常见病句类型标志性的词或短语做出判断。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通过压缩句子,分析句子的成分(主、谓、宾、定、状、补)方法,找出病因。
11.(2020·沈阳)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我真正喜欢的,是心爱的汉字摇曳在纸上的美感。②我愿意把纯白的纸页想象成最温厚的土地。③清峻的横折是梅花,飘逸的撇捺是兰草,灵动的钩钩点点则是四下翻飞的蜂蝶和鸟雀。④我怀着春风般的心意把它们呵护在纸页间,渐渐繁盛成属于自己的秘密花园。
A.“我”是代词,“摇曳”是动词,“蜂蝶和鸟雀”是并列短语,“秘密花园”是偏正短语。
B.“清峻的横折是梅花,飘逸的撇捺是兰草,灵动的钩钩点点则是四下翻飞的蜂蝶和鸟雀。”这是表示转折关系的复句。
C.“我愿意把纯白的纸页想象成最温厚的土地。”这个句子中,“温厚的”作状语。
D.将选文各句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排列顺序为①③④②。
【答案】A
【知识点】主谓句;并列复句;句子排序
【解析】【分析】A分析正确;B.这句话是表示并列关系的复句;C.“温厚的”作“土地”的定语;D.最恰当的排列顺序为①④②③。①首先表明自己的观点,④将“汉字”和“纸页”通过想象进行关联,②③是对“汉字”和“纸页”的具体想象,并且共用主语“我愿意”,因此②在前,③在后。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辨析词性、短语类型、复句类型、句子成分及排序。词性包括实词和虚词,实词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虚词有: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拟声词、叹词;短语的类型有主谓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动补短语等,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掌握词性及短语的种类及其特征。解答此题,还要掌握句子成分及各个句子成分的特征,掌握复句类型及每种复句的特征,答题时要结合语境进行分析。
12.(2020·铜仁)下列分析,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热烈粗犷”和“表扬鼓励”是并列短语,“更加坚强”和“完全相信”是偏正短语,“老师讲课”和“大家唱歌”是主谓短语。
B.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该句句子主干是:战斗执行命令)
C.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们学会了如何正确佩戴口罩?如何正确洗手?如何在聚餐时正确使用公筷……(句中“?”应改为“,”)
D.我向下迈出了最后一步,然后踩到了底部凌乱的岩石,扑进了爸爸强壮的臂弯里。(该句中加点词都是形容词)
【答案】B
【知识点】形容词;主谓句;问号
【解析】【分析】考查语法知识。B选项表述错误。该句主干是:解放军执行命令。
故答案为:B。
【点评】汉语中的这些语法知识比较复杂而且根据句意还有所变化,所以需要同学们去系统学习,需要长期积累,这个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希望同学们高度重视。
13.(2018·锦州)结合语境仿照画线句补全句子,使之构成语言连贯的排比句。
百善孝为先。孝心、孝道、孝敬、孝顺……一个“孝”字,彰显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孝亲敬长,就是多一些努力,全力实现长辈的期待;就是多一些感恩,真诚回馈长辈的恩泽;   ,   。
【答案】就是多一些理解;耐心倾听长辈的唠叨
【知识点】句子仿写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句子仿写。作答仿写类题目时,一定要看清题目的具体要求,分析透彻例句的特征,掌握遣词造句的必要方法。所仿写的句子一定要与例句主题相关,格式相同,修辞一样,本题注意名言的引用。如:就是多一些体谅;用心体会长辈的关爱。就是多一些理解;耐心倾听长辈的唠叨。
故答案为:就是多一些理解;耐心倾听长辈的唠叨。
【点评】本题考查句子仿写。答题时应注意,本题所仿写内容要与“孝”有关,陈述“孝”的表现,要与例句一样,由两个句子构成,并且使三组句子构成语言连贯的排比句。
14.(2013·营口)下面语段中画线的两个句子都有语病,请把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中国籍作家莫言获得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打开了欧洲作家对该奖的垄断局面。①评委们的理由是莫言的作品融合了民间传说、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同时又在中国传统文学和口头文学中寻找到了一个结合点。美国《纽约时报》报道了这则消息。报道还说,②在过去10年里,莫言是被出版商所偏爱的三位作家。
①句修改为:   ;
②句修改为:   。
【答案】“评委们的理由是莫言的作品融合了民间传说、历史和现实”;“莫言是被出版商所偏爱的三位作家之一”
【知识点】不合逻辑;重复啰嗦
【解析】【分析】①语义重复,“理由”和“原因”重复,改为“评委们的理由是莫言的作品融合了民间传说、历史和现实”。②语义错误,压缩主干为“莫言是三位作家”,语义错误,因改为“莫言是被出版商所偏爱的三位作家之一”。
【点评】本题考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全文,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本题考查学生病句的辨析,注意把握常见类型及修改方法,平时在语言表达中,要注意病句的发生。
15.(2013·鄂尔多斯)文段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书籍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A}小而言之,读书不但可以提升自我,而且能够增长知识。{B}大而言之,读书可以提高中华民族形象{C}让书香溢满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和生活,做一个快乐的读书人吧!{D}。
【答案】A
【知识点】语序不当;搭配不当
【解析】【分析】A.正确;
B.“不但”“而且”内容应该是递进关系,把“不但”“而且”内容互换;
C.动宾搭配不当,“提高”和“形象”不能搭配,“提高”改为“提升”;
D.动宾搭配不当,“溢满角落”可以,不能“溢满生活”,去掉“和生活”。
故选:A。
【点评】本题考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全文,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本题考查学生病句的辨析,注意把握常见类型及修改方法,平时在语言表达中,要注意病句的发生。
16.(2011·芜湖)下面语段中画线的句子存在语病,请改正。
今年年初,芜湖市政府首次将发展公共交通事业列为民生工程,①全市上下为这一民生工程推波助澜。几个月过去了,公共交通悄无声息地发性着变化:街上拖着“黑尾巴”的公交车少了,乘客在站台等侯公交车不再像以往那样“等到花儿也谢了”,每日客流量达50万人次,②乘客的投诉量却急剧锐减,③公交车驾驶员的服务态度有了明显提高。.公共交通为城市的健康运转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改正:
第①处:   
第②处:   
第③处:   
【答案】将“推波助澜”改为“添砖加瓦”、“献计出力”等词语;删掉“急剧”,或把“锐减”改为“减少”;将“态度”改为“水平”,或将“提高”改为“好转
【知识点】搭配不当;用词不当
【解析】【分析】①用词不当,将“推波助澜”改为“添砖加瓦”、“献计出力”等词语。②词义重复,删掉“急剧”,或把“锐减”改为“减少”。③主谓搭配不当,将“态度”改为“水平”,或将“提高”改为“好转”。
【点评】本题考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全文,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本题考查学生病句的辨析,注意把握常见类型及修改方法,平时在语言表达中,要注意病句的发生。
二、中考模拟
17.(2022·万州模拟)参照下面画波浪线的句子,续写两句话,使之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要求:修辞贴切,句式不限。
古人云“知足者常乐”。有了大地的满足、才有万物的生机;   ,   ;   ,   。
【答案】示例:有了江河的满足;才有波涛的壮观;有了山涧的满足;才有瀑布的绚烂
【知识点】句子仿写
【解析】【分析】围绕“知足者常乐”写感悟,要用“有了名词+的满足,才有+名词性的偏正短语”的句式仿写。比如:有了江河的满足,才有波涛的壮观;有了山涧的满足,才有瀑布的绚烂,
故答案为:有了江河的满足
才有波涛的壮观
有了山涧的满足
才有瀑布的绚烂
【点评】本题考查仿写句子的能力。解答“仿写”题要四注意:①话题:是沿用原来话题,还是变换话题。②修辞:题干对修辞有无限制,例句使用了何种修辞。③句式:主要审清例句是单句还是复句,如果是复句,属何种复句,仿写句子要与例句尽最大可能保持一致。④内容:例句写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有何内在联系,这对仿写句的内容隐含了哪些要求。如果是仿写语段的某一部分,续写语段,那就要求仿写句不仅要与被仿写部分在句式结构、思想内容等。
18.(2022·武威模拟)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宇宙永恒、江水不息、青山常在,而一代代英雄人物却无一不是转瞬即逝。
B.英雄人物常常遇到的悲剧,即使智慧如诸葛亮,还要面对无能为力的悲剧命运。
C.李广因为高超的骑马射箭本领,使之成为匈奴人口中的“飞将军"。
D.岳飞慷慨悲壮的英雄传说故事,千百年来,通过戏剧和小说,一直在人民群众中口耳相传。
【答案】A
【知识点】搭配不当;用词不当;关联词使用不当
【解析】【分析】 A.正确;
B.有误,关联词搭配不当,将“还要”改为“也要”;
C.有误,句式杂糅,将“使之”删去;
D.有误,表意重复,将“口耳”删去。
故答案为:A。
【点评】 本题考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19.(2022·凤山模拟)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党中央首次颁授“七一勋章”,就是要弘扬功勋模范精神,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恤脉。
B.踏上遥远的红色星球,表明了中国航天人执着勇敢的探索精神。
C.此次实现火星的着陆以及后续的火星巡视探测,不仅仅是太空技术的跨越,也是行星科学领域的突破。
D.我们翻开厚重的古诗词书卷,驻足就能看见“爱国忧民”的茕茕身影,附身就能听见“报国建功”的铿锵之音。
【答案】B
【知识点】搭配不当
【解析】【分析】B.动宾搭配不当,“表明”与“精神”搭配不当,应将“表明”改为“彰显”。修改为:踏上强远的红色星球,彰显了中国航天人执着勇敢的探索精神。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病句的辨析及修改能力。首先明确病句的原因有成分残缺、成分赘余、搭配不当、用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等。学生平时要多交流,多做题,就会掌握其中的规律。
20.(2022·郴州模拟)下面是小强阿学在“关注心理健康,生活充满阳光”班会上的发言稿,其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生活如歌,每一天都是跳动的音符;生活如诗,每一日都是多彩的诗行。
B.在生活中,保持乐观的心态很重要。
C.如果你愁眉苦脸.不仅影响身心健康,还会使学习效率下降,甚至使别人也受到你坏情绪。
D.所以我们要乐观地看待周围的一切,不论成功或失败,不论顺利或挫折,只要你乐观对待,你就会从中找到快乐。
【答案】C
【知识点】语序不当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病句的辨析和修改的能力。C:成分残缺。缺少宾语,句末后面加上“的影响”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和修改的能力。解答此题,要逐项审读,从句意、用词、修辞、标点、结构、词语搭配等多方面进行考虑,注意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
21.(2022·薛城模拟)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①当前,山东新冠疫情形势总体可控,部分地区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势头。②青岛莱西市防范区连续3天未检出阳性感染人员,初步实现社会面动态清零。③当然由于本次疫情流行毒株以奥密克戎变异株为主,病例症状不典型,容易引起隐匿性传播,发现难度大,传染源头查找有难度,存在多个传播链条等原因,不排除个别地方疫情存在进一步发展的可能。④下一步,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进一步落实综合性防控措施,严控疫情外溢,防止疫情反弹。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
【答案】A
【知识点】成分残缺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和修改。A:成分残缺,应在“部分地区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势头 ”后面补充谓语“明显”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和修改的能力。解答此题,要逐项审读,从句意、用词、修辞、标点、结构、词语搭配等多方面进行考虑,注意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
22.(2022·泰安模拟)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电视剧《人世间》的热播,成为优秀文学作品被改编为精品好剧的又一成功作品。
B.在“天宫课堂”第一课上,通过王亚平老师那令人惊叹的水球实验,让很多人深深记住了失重状态下水的表面张力作用这个知识点。
C.酸菜里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和植物酵素,它们除了可以促进肠胃消化,还能增进食欲。
D.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抓实抓细封控管理,坚决守住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
【答案】C
【知识点】成分残缺;搭配不当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A.搭配不当,吧“作品”改为“案例”;
B.缺少主语,去掉“通过”;
C.正确;
D.成分残缺,句末加上“成果”。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辨析句子正误,首先得认真阅读,仔细考虑,从整体把握,看看句意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合理,句意间关系与关联词语是否一致等。修改病句的方法有增、删、调、换,即增加字词、删去多余字词、调整字词顺序、更换字词。无论用那种方法,修改病句都要遵循两条原则:一是保留原句基本意思不变,二是多就少改。
23.(2022·浠水模拟)下面语法知识和文字常识中,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该句是转折关系复句。
B.“打虎拍蝇”“治国理政”“狗仗人势”“南征北战”的结构类型相同。
C.《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岳阳楼记》《爱莲说》《送东阳马生序》四篇文言诗文标题中的“书”“记”“说”“序”都属于古代文体。
D.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比如“愚”是谦称自己,“子”是尊称对方,“尊君”是尊称对方的父亲。
【答案】D
【知识点】并列复句;古代散文、兵法农医、天文术数、艺术杂学等;并列短语;称谓
【解析】【分析】A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该句是并列关系复句,前后没有轻重主次之分。B “狗仗人势”属于动宾短语,其它属于并列短语。C《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是写的意思,这里不属于古代文体。D无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语法知识和文学文化常识。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对文化常识的积累。文学常识包括各种常见文体、作家作品、史书体例等。文化常识包括传统文化中人物称谓、作品命名、古代官职、文化典籍等相关知识。这些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繁多,学生要按照一定的线索多看多记。解题时需细心对比,防止张冠李戴,时代混淆等。
24.(2022·浠水模拟)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随着中国对洋垃圾实施进口禁令,使西方国家陷人集体焦虑。
B.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使得这一古老的文明再次吸引了世人的目光。
C.中国慕课数量已经稳居世界第一,在线学习的人数也是全世界最多的国家。
D.山上的水很宝贵,我们把它留给晚上来的人喝,
【答案】B
【知识点】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表意不明
【解析】【分析】A成分残缺,应删去“随着”或“使”。C主宾搭配不当,可删去“国家”。D语意不明,“晚上”可以理解为时间,也可以理解“迟”。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病句辨析。答题时应注意,辨析语病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语感审读法,筋脉梳理法。所谓筋脉梳理法,就是划分句子成分法,即运用语法手段,先理出句子的主干,审查句子主干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或残缺等错误,再清理句子枝叶,仔细审查修饰成分内部是否有毛病以及与中心语的搭配是否得当。
25.(2022·云南模拟)对下列病句的病因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于这起重大安全事故的处理结果,许多家属昨天表示强烈地不能接受。(表意不明,“许多家属”指的是谁。)
B.实现共同富裕的“闽宁实践”,彰显了在党的领导下,人民群众为绝对贫困贡献出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不合逻辑或谓语残缺,在“绝对”前加上“消除”。)
C.诚信教育不仅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形象,而且体现了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语序不当,关联词后面的内容应互换位置。)
D.要在坎坷的人生道路上取得成功,关键要有出色的能力、良好的心态和不懈的奋斗起决定作用。(“关键要有……起决定作用”句式杂糅。)
【答案】A
【知识点】语序不当
【解析】【分析】A:语序不当,”昨天“这个时间状语应放在主语前,用逗号隔开,”强烈地“是修饰”表示“的,应放在”表示“前,故错;B:正确;C:正确;D: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语病的分析,常见的语病有:句式杂糅、成分残缺、搭配不当、不合逻辑、成分赘余、语序不当等,平时学习时要注意整理归类辨析。
26.(2022·高州模拟)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北京冬奥会是第一届迄今为止实现“碳中和”的冬奥会,一系列举措为低碳城市建设贡献了宝贵经验。(把“第一届”调到“实现"的前面)
B.有些现实题材电视剧,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呈现并不失真,而且缺乏艺术真实度和审美表现力,依然不是成功之作。(在 “对”前面加上“不仅”)
C.孙震生中国画《蝶舞星河》,则以俯视的视角,描绘了一位花样滑冰女选手在冰面上翩翩起舞。(在“翩翩起舞”后加“的优美姿态”)
D.位于洞庭湖西北澧阳平原的鸡叫城遗址,入围“2021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其科学的田野考古和重要的学术价值。(把“因为”删掉)
【答案】B
【知识点】关联词使用不当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修改。ACD三项修改正确;B、把“而且”改为“但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病句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题,要逐项审读,从句意、用词、修辞、标点、结构、词语搭配等多方面进行考虑,注意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
27.(2022·曲靖模拟)下列属于指代不明语病的一项是(  )
A.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融入了二十四节气、中国年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这一元素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
B.疫情能否做到严密防控,是实现动态清零的关键。
C.“双减”政策实施后,一些学校存在课后服务形式单一、内容单调,“双升” 目标难以实现。
D.“天宫课堂”第二课取得成功的原因,是因为“天宫”特殊环境及三位航天员丰富的知识和精彩的讲解。
【答案】A
【知识点】表意不明
【解析】【分析】A 项指代不明,“这一元素” 没有说清楚是指“二十四节气”还是“中国年”; B项两面词对一面词,删去“能否”或者在“是”后面加上“能否”; C项成分残缺,缺宾语,在“单调”后面加上“的问题”D.“原因”后面引起的就是对发生事情的具体解释,不需要再加“是因为”。“原.....是因为”的搭配就属于句式杂糅。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语病的分析,常见的语病有:句式杂糅、成分残缺、搭配不当、不合逻辑、成分赘余、语序不当等,平时学习时要注意整理归类辨析。
28.(2022·青山模拟)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因为“新冠”疫情来势凶猛,极易传染,所以医务工作者临危不惧,抗疫在第一线。
B.本着互利共赢为原则,中俄两国就能源合作一事,建立了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
C.她给我描绘了除夕农民包饺子,初一清晨全家在一起,吃饺子,放鞭炮。
D.在学习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答案】D
【知识点】成分残缺;句式杂糅;关联词使用不当
【解析】【分析】 A.关联词使用不当: .为...........B.句式杂糅;删去"为";C.成分残缺;在放鞭炮'后添加"的场景”-词;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解答此题应掌握的知识点为几种常见的病句类型: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意不明等。通读句子,寻找具有常见病句类型标志性的词或短语做出判断。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通过压缩句子,分析句子的成分(主、谓、宾、定、状、补)方法,找出病因。
29.(2022·广东模拟)下面句子都有语病,下列对它们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伟大而艰巨的事业,需要奋斗者具备过硬和顽强的毅力。(在“过硬”后加上“的本领"”)
B.楹联担负着深厚的传统文化,我们应在传承楹联形式的基础上,根据新时代的特点,创造出具有时代特色的楹联文化。(“创造”改为“创新”)
C.因为方言的局限,使阳江白榄的传播仅限于阳江小范围地域里,但方言的特点也使阳江白榄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删掉第一个“使”)
D.通过赛事转播,全球观众看到了一届团结、励志、拼搏、温情、和谐的冬奥盛会顺利完成。(删掉“顺利完成”)
【答案】B
【知识点】语序不当;搭配不当;句式杂糅
【解析】【分析】B搭配不当,把“担负”改为“承载”或者“负载”。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考查修改病句。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 、语意不明、不合逻辑。修改病句要尽量不改变原意,在原意的基础上进行修改,改动的字数要尽量少。
30.(2022·乐昌模拟)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校园文化艺术节上,同学们充分发扬自己的特长,挖掘自身的潜力,提高艺术素养,展现了青少年蓬勃的朝气。(将“发扬”改为“发挥”)
B.自然保护区采取生态补水、退耕还牧和全面禁牧等, 水草丰茂的良好生态环境每年都会吸引大批候鸟来此地栖息觅食。(在“等”后加上“措施”)
C.近日,教育局发布公告,由于今年疫情防控的特殊情况,2022年体育中考将延期举行,考试时间为5月10日至20日进行。(删掉 “进行”)
D.东莞市 在全市范围内以循序渐进的原则推进生活垃圾分类落地,先行在六个示范区建立了分类投放、分类处理、分类收集、分类运输的垃圾处理系统。(将 “分类处理”放到“分类收集”后)
【答案】D
【知识点】语序不当;句式杂糅;用词不当
【解析】【分析】D语序不当。应将“分类处理”调至“分类运输”后。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要做好此类题首先要熟知病句的类型,然后要认真阅读原句,在了解原句的意思后,再逐项查找病因,找准了病因,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继而找到解决的办法,准确修改。要注意读题一定要仔细,不能疏漏,修改句子一定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且要做最小幅度的修改。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