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积累一些文言字词。
2.了解短文的思想内容,充分领略作者的情怀。
3.把握短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二、过程与方法
1.加强朗读训练,提高朗读能力。
2.背诵并默写短文。
【学习重点】
理解文章表达的情感,欣赏两文的语言之美,手法之美。
【学习难点】
辨析《陋室铭》中结尾引孔子的话“何陋之有”的含义,理解类比手法的作用。
【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3)字梦得,唐代进步的思想家,又是一位有成就的文学家。他和柳宗元辅佐王叔文执政,采取一些改革措施,受到达官权贵的排挤打击,最终招致失败,但始终不屈。他一生创作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词散文,受到同时代大诗人白居易的推崇。陋室,是刘禹锡的室名,意为简陋的房屋。据说是刘禹锡被贬安徽时修建的。有一正房,两厢房,正房中有石碑一面,上刻篆书“陋室铭”三字,现在安徽和县仍保存着。
2.文体简介
铭,本是古代刻在器物或石碑上用来歌功颂德或警戒自己的文字,后来发展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形式短小,文字简洁,句式工整而且押韵,内容上有颂扬或警戒之意。
【学习过程】
一、朗读指导《陋室铭》
(1)找出文章的韵脚,韵脚要读得清晰、响亮,有延长音。
(2)前四句读后稍作停顿,再缓缓读出“斯是”二句,以突出文意。
(3)“苔痕”二句写环境,要读得有点美感,以下六句写室中生活图景,虚写的文句(“往来无白丁”“无丝竹之乱耳”)应读得轻一点,才有韵味。
(4)“南阳”二句读后,要作一顿,然后用肯定的语调读最后两句。
二、写作手法
托物言志
就是通对事物的描写和叙述,表现自己的志向和意愿。托物言志,即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于是,这个“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如“松、竹、梅”岁寒三友,常用于表示高洁的志向;“泥土”常用于抒发谦逊的情怀;“蜡烛”常用于颂扬无私奉献的精神。
衬托
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这种“烘云托月”的修辞手法叫衬托。运用衬托手法,能突出主体,或渲染主体,使之形象鲜明,给人以深刻的感受。衬托可分为正衬与反衬。
正衬:用类似的事物衬托所描绘的事物,如用“高的”衬托“更高的”,用“好的”衬托“更好”。例子: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以桃花潭的水深衬托出跟汪伦的友情更深。)
反衬:用相反或相异的事物衬托所描绘的事物,如用“矮的”衬托“高的”,用“坏的”衬托“好的”。
例子(1):他的年纪小,器量可大。(以年纪小衬托器量大。)
例子(2):海鸥在大海上飞窜,轰隆隆的雷声把海鸭吓坏了,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躯躲藏在悬崖底下,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没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以海鸭及企鹅的懦弱衬托出海燕的勇敢。)
三、学习导航
(一)初读课文,疏通文义
1.给下列字注音
陋室铭( ) 德馨( ) 鸿儒( ) 案牍( ) 苔痕( ) 西蜀( )
2.解释下列词句
①有仙则名
②有龙则灵
③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④谈笑有鸿儒
⑤往来无白丁
⑥无丝竹之乱耳
⑦无案牍之劳形
⑧何陋之有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铭这种文体一般都要押韵,写出韵脚。
4.找出本文的对偶句
5.学生自主阅读后,结合工具书,解决词句方面的疑难问题,翻译全文。
6.学生根据朗读指导自由放声朗读课文,体会本文语言特色,力求读出韵味。
二、走进文本,整体感知,小组交流讨论,研读赏析
1.这陋室在作者眼中到底陋不陋?从文中找出表明作者看法的语句。
2.文章从哪几个方面具体来论述陋室不陋的?
3.本文写自己的“陋室”,为什么提到“诸葛庐”和“子云亭”?
4.本文结尾引用孔子“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这句话有何作用?
5.文章仅仅只是写陋室吗?你认为刘禹锡是个怎样的人?
三、拓展延伸,能力提升
请同学们为自己写一则座右铭,表达自己的理想、抱负、追求。
【达标检测】
一、根据诗文内容填空
1.《陋室铭》选自《 》,作者是 (朝代)著名诗人。
2.《陋室铭》处处紧扣一句来写,最后画龙点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一句诗说:“时人莫小池水浅,浅处无妨有卧龙。”《陋室铭》中与这句诗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陋室铭》中写景色之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交往之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情趣之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译: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译: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译:
4.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