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课件】(共4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课件】(共4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3-15 15:08: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5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14课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世界历史
古代罗马执政官在出巡时,有12个卫士相随,每个人手里都拿一束棍棒,棍棒中间插有一把象征国家最高权力的战斧,束棒在意大利文中叫做“fascis”。一战后,意大利的墨索里尼首创法西斯政党。现代法西斯专政,指垄断资产阶级对内实行极端专制的恐怖统治,对外推行侵略和战争政策。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第14课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1.意大利法西斯专政建立
2.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
(1)背景
(2)建立
(3)措施
(1)背景
(2)建立
(3)措施
3.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
(1)背景
(2)建立
(3)措施
①②③④⑤
①②③
1922年
1933年
1936年
①②③
①②③




1936年10月,德国和意大利达成协调外交政策的协定。11月,墨索里尼说:“从柏林到罗马的这一条垂直线不是区分线,而是一个轴心,所有怀着合作与和平愿望的欧洲国家都可以国绕这个轴心运转。”后来常说的“轴心国”一词,即来源于此。11月25日,德国与日本签订了《反共产国际协定》,
意大利于1937年加入,法西斯同盟初步形成。
1940年9月,三国在柏林签署了《德意日国同
盟条约》,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

用史实说明解决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方法有什么不同?结果如何?
建立法西斯专政,对外扩张。
美国
罗斯福新政。
美国经济开始缓慢复苏,工业生产有所恢复。
德国和日本
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最终战败。
方法:
结果:
方法:
结果:
注意:意大利1922建立法西斯专政
德 国 日 本
不同点 法西斯政权建立方式
思想基础
相同点 背景
法西斯专 政的本质
目的
依靠纳粹党夺取政权建立法西斯专政,有法西斯政党和领袖
依靠现有的天皇制和军部法西斯势力实现法西斯化,没有法西斯政党和领袖
利用了民众对《凡尔赛条约》的不满
传统的武士道精神
都受到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影响,经济受创,社会动荡,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都是帝国主义极端反动的公开恐怖独裁,对内独裁,对外侵略扩张,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亚洲两个战争策源地形成
两国都对一战后建立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满,都极力想打破这一体系,建立称霸世界的大帝国
时代扑面而来,
转瞬即成历史。
郑重执笔,
书写人生。
同学们,
下节历史课再见!
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初期,意大利经济衰退,政治混乱,工农运动高涨,中央政府几乎瘫痪。墨索里尼乘机组织法西斯党。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第14课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战争造成的巨额债务不仅使意大利战后通货膨胀,物价飞腾,还造成严重的金融混乱和财政崩溃……
1920年工人运动的声势更加浩大,全国举行罢工2070次,参加者猛增到231.4万人……
巴黎和会上意大利分赃最少,甚至连英法1915年为换取意大利站在协约国一边参战曾作出的许多领土许诺也未能兑现。消息传来,引起意大利社会各阶层的极大不满,民族主义情绪空前高涨,打倒政府的呼声响遍了全国。 ——《世界史·现代史编》
这些不稳定因素为法西斯主义的抬头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墨索里尼
墨索里尼,意大利法西斯党魁,独裁者,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元凶之一。1921年,墨索里尼当选国家法西斯党领袖,开始了夺取全国政权的准备活动,妄图恢复罗马帝国的霸业。
墨索里尼
(1883-1945)
意大利国家法西斯党
演讲中的墨索里尼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第14课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背景
建立法西斯专政
1922年,法西斯党徒向罗马进军,(标志着)法西斯政权在意大利建立起来。
1922年10月27日,3万名法西斯武装党徒分三路向罗马进军,28日占领通往罗马的交通线。29日晚,国王埃马努埃莱三世授权墨索里尼担任总理组阁,31日墨索里尼组成第一届法西斯政府,法西斯党上台执政。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第14课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建立
对内独裁统治
意大利法西斯政权对内实行独裁统治,对外醉心于领土扩张。
墨索里尼上台采取措施:保证法西斯党对国家政权的绝对控制,强化和扩大法西斯组织,加强对思想文化领域、经济的控制。1929年前,墨索里尼已经集党权、政权、经济大权于一身,成为意大利最高主宰者。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第14课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措施
对外侵略扩张
1935年,意大利发动侵略埃塞俄比亚的战争,1936年宣布正式吞并埃塞俄比亚。
意大利1935年10月入侵埃塞俄比亚。由于意军优势明显,并违反日内瓦协议使用芥子毒气,埃军迅速溃败。1936年5月5日意军占领埃首都,国王塞拉西一世流亡英国,5月7日意大利国王宣布吞并埃塞俄比亚。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第14课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措施
对外扩张的表现:
经济大危机激化社会阶级矛盾
①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沉重打击了德国。广大中下层民众困苦不堪,对政府的不满加剧。
国名\项目 工业生产 下降 对外贸易 缩减 工人失业 人数 工人罢工
次数
德国 40% 70% 800万 1931~1934年1000多次
《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对德的影响简表》
经济危机下的德国:工业生产跌了近一半;农业产量下降近30%,工商业企业纷纷倒闭。国家全部生产设备中只有1/3勉强运转;社会上滞留 800万失业工 人,德国工人阶级掀起了罢工的浪潮。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第14课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背景
希特勒
②以希特勒为首的纳粹党徒乘机大肆活动,他们根据各个阶层的不同心理,进行针对性的蛊惑宣传;还利用民众对《凡尔赛条约》的不满,煽动复仇情绪,从而赢得了广泛的支持。
希特勒,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
人党的主席和德意志第三帝国的元
首,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和头
号战犯。著名演讲家、政治家和冒险的军事家、心理学家。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第14课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背景
1889年4月20日 生于奥地利。曾两次报考维也纳美术学院均落榜,后父母双亡,流浪维也纳街头。一战爆发后热衷于政治的希特勒加入巴伐利亚兵团,在西线四年战斗中表现优秀,由传令兵升为下士班长。战后成为慕尼黑陆军政治部侦探。
1915年一战中希特勒
早年的希特勒
1919年希特勒在只有25人的德国工人党集会演讲,主张建立一个强大的统一的民族主义德国,引起注意,希特勒在这个不足百人的小党里锋芒毕露,他以富于煽动的演说,赢得了党徒的吹捧,操纵了党的领导权,并靠他善于组织的能力使党员队伍和影响逐渐扩大。
1920年,希特勒宣布《二十五点纲领》,为进一步欺骗工人群众,树立个人权威和影响,他把德国工人党改名为国家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德文缩写音译为纳粹。用国家、社会主义、工人等字眼来欺骗世人。
1921年7月,希特勒当上纳粹党领袖。之后,他组建了一支由退伍军人身穿褐色衬衫的“冲锋队”。队员臂带C标志,实际上是希特勒专门对付政敌的打手。此时,希特勒志得意满,密谋发动一次夺权政变。
1923年11月8日,希特勒率领一群纳粹冲锋队员包围了慕尼黑发动啤酒馆政变,企图夺取政权失败,希特勒和他的同伙们相继被捕,希特勒被判五年徒刑(第二年被释放),希特勒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
1923年希特勒入狱期间,由自己口述、他人笔录,完成了《我的奋斗》一书,这是一本极力宣扬种族主义理论和建立大帝国梦想的著述。据资料显示,到德国战败的1945年,此书发行量高达1千万册。
民族主义
种族主义
复仇主义
生存空间论
希特勒吸取了啤酒馆鲁莽政变失败的教训,决定通过宪法的合法手段夺取政权。希特勒组织了数千名纳粹宣传员和学生前往各城市和农村,以争取群众。纳粹党到处举行各种群众集会、演讲会、火炬游行,到处散发传单制造声势。
从监狱里释放出来
要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
雅利安人是人类文明的创造者,维护者;犹太人是劣等民族,是文明的破坏者,人类的寄生虫。
世界是属于法西斯的,民族的扩张是一种生命活力的表现。
他在任何公开场合的演说中,希特勒总能以其激昂的情绪、戏剧般的表演,引起听众们歇斯底里的狂热激情,吞噬掉绝大多数听众的理智和明辨是非的能力。
纳粹党成为第一大党
③1932年在国会选举中,纳粹党成为第一大党。
国家的困境,人民的困苦,山呼海啸的舆论造势下,大量的工人、农民、市民和学生被希特勒的煸动所蒙蔽,纷纷加入纳粹组织。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第14课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背景
在政治危机十分严重的情况下,德国总统兴登堡授权希特勒组织政府
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开始掌握国家政权。建立了法西斯专政,(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德国总统兴登堡接见希特勒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第14课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建立
掌握国家大权
法西斯要求全部权力,绝不同其他势力、保守派政党和派别长久地分享权力!
——1932年希特勒
走向巅峰
1934年兴登堡死去,希特勒集总统、总理大权为一身,称为国家元首。至此,希特勒走上了梦寐以求的权力巅峰,开始着手塑造心中的第三帝国。希特勒发誓:一定要建立一个旷世永不衰落的新帝国——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第14课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建立
国会纵火案
措施
①希特勒上台后,纳粹党利用“国会纵火案”打击德国共产党,逮捕和迫害大批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
希特勒为了一举消灭共产党,精心策划了臭名昭著的国会纵火案。2月27日晚,冲锋队队员通过国会议长戈林官邸隧道进入国会,放火焚烧国会大厦,把罪名加到共产党身上,诬陷共产党要发动武装暴动。起火后两个小时,法西斯分子便对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实行逮捕和大屠杀,仅一个晚上就逮捕了1万名反法西斯战士。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第14课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迫害进步人士
国会纵火案后三四个月里,被捕人数达到六七万人,德国工人运动领袖、共产党主席台尔曼遭到非法逮捕,共产党组织被迫转入地下。1933-1935年,纳粹分子杀害了二十多万德国人,把一百多万人关进了集中营。
武装党卫军是德国纳粹党的法西斯特务组织和军事组织。
盖世太保是德语“国家秘密警察”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第14课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措施
②纳粹党乘机解散了工会。
1933年5月2日,纳粹的冲锋队员扫荡了德国工会办公室,逮捕了工会领袖,并且没收了工会财产。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第14课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措施
迫害进步人士
加强思想控制
③法西斯政权为加强思想控制,还焚烧了大量的进步书籍。
纳粹政权极端仇视人类一切进步的思想和文化。人道主义、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遭到绝对禁止。1933年5月10日夜,希特勒煽动万名学生在柏林洪堡大学对面的广场上进行大规模焚书活动,两万册书籍被焚毁,大批优秀工作者被迫逃亡。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第14课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措施
④法西斯政权残酷迫害犹太人。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第14课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措施
A.历史原因:欧洲有久远的反犹传统,反犹一直是罗马教廷的宗教职责。
德国法西斯为什么要迫害犹太人?
B.现实的需要 :实施建立一个德意志民族的日耳曼帝国的罪恶计划需要巨额资金提供财力保证。
C .个人原因:希特勒从小就从心理、思想上极其厌恶犹太人。
批驳德国法西斯对犹太民族的诬蔑
A.当代世界有决定影响的思想巨人马克思、爱因斯坦等都是犹太裔人。
B.犹太人追求知识,以不同寻常的方式运用知识谋生。据对美国犹太人的统计,有将近90%的犹太男子和65%的女子受过大学教育,犹太男子中有30%以上获得专业职称和博士学位。
C.犹太经济学家人才辈出,历届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得主中,有1/3属于犹太人和有犹太血统的人。
  犹太人是全人类的敌人,是人类文明的破坏者,是德国这个伟大国家的“败类”。
     ——《我的奋斗》
犹太人只能乘坐特定电车
强行剃掉犹太人胡须
纳粹分子强迫犹太人佩戴的标志
被怀疑有犹太血统的人在进行种族纯正确定
因与犹太人谈恋爱被示众的德国人
纳粹德国的最初的反犹措施是对犹太人的抵制,不向犹太人商店买东西,禁止犹太人当公务员、行医、司法,不许犹太人进入浴室、音乐厅和艺术展览馆等——
1938年11月9日至10日凌晨,纳粹党员与党卫队袭击德国全境犹太人的事件,犹太人商店的橱窗被打碎。水晶之夜被认为是对犹太人有组织屠杀的开始。
据统计纳粹分子总共屠杀了约600万的犹太人,其中,400万是在专门的杀人点比如集中营,被有组织的集体屠杀的。受害者人数占当时世界犹太人总人口的1/3以上。
水晶之夜
奥斯维新是波兰南部的一个只有4万多居民的小镇。二战期间,德国法西斯在这里设立最大的集中营。战争期间大约有400万人在这里惨遭危害。1945年1月苏军解放了这里,当时里面只剩下7000名活着的囚徒,其中包括200多名儿童。
197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以警示世界“要和平,不要战争”。
a.1935年,德国公开撕毁《凡尔赛条约》,实行义务兵役制,建立起庞大的军队。
表现
⑤希特勒大力发展军事工业,积极备战。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第14课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措施
宣布实行普遍兵役制,建立一支和平时期由36个师组成的陆军。到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德国陆军实际上已拥有105个师,约270万人。空军第一线飞机4320架。海军有战列巡洋舰和袖珍战列舰共5艘、潜水艇57艘、巡洋舰8艘、驱逐舰22艘以及其他一些舰只。
——《世界史·现代史编》
进军莱茵非军事区
b.1936年,德国派兵进驻莱茵非军事区。
表现
法国


奥地利
波兰
捷克斯洛伐克



德国
莱茵区
1936年德军进入
莱茵非武装区
首批德国步兵耀武扬威开进科隆
3月7日凌晨,由19个步兵营和12个炮兵连组成的约3万德军进入莱茵非军事区。英国和法国纷纷对德国进行谴责。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第14课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措施
在德军进驻莱茵河非军事区以后的48小时里,是我一生中神经最紧张的时刻。如果当时法国人也进军莱茵兰,那我们就只好夹着尾巴撤退。
    ——希特勒
吞并奥 地利
c.1938年,吞并奥地利。


法 国
苏 联
波 兰
意大利
南斯拉夫
罗马尼亚
瑞 士
匈牙利
捷克斯洛伐克
奥地利


德 国
1938年3月,德国吞并奥地利,这里 700多万人民成为希特勒统治下的臣民,五万奥军并入德军,为希特勒发动大战提供兵源。德国领土扩张了17%。
维也纳居民欢迎德军
德军部队进驻奥地利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第14课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表现
措施
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d.1939年3月,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法 国
苏 联
波 兰
意大利
南斯拉夫
罗马尼亚
瑞 士
匈牙利
捷克斯洛伐克
捷克斯洛伐克
奥地利
德 国
1938年的慕尼黑会议,英、法、德、意强行将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等地区割让给德国。1939年春,德国吞并整个捷克斯洛伐克。在捷克缴获的装备,可以装备40个德国师,欧洲第二大兵工厂,落到德国人手里。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第14课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表现
措施
吞并了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后的德国,如同增添了左膀右臂,经济实力、军事实力都得到了巨大增长——
20世纪30年代,英、法面临德、意、日的挑战。为了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英、法采取了一种以牲其他国家利益为代价,与对手妥协的政策,这一政策被称为“绥靖政策”。
田中奏折
背景
①日本觊觎中国之心由来已久。
1927年,日本内阁提出了先夺取“满、蒙”,再征服中国,进而称霸世界的侵略政策。
左,田中奏折当年在中国传播的一个刊本;右,田中义一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第14课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经济大危机下的日本
背景
②在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中,日本经济受到重创。在内外矛盾激化的形势下,日本出现了形形色色的法西斯组织。
国名\项目 工业生产 下降 对外贸易 缩减 工人失业 人数 工人罢工
次数
日本 32.5% 50% 300万 1931年
2415次
《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对日本的影响简表》
工业生产急剧萎缩,数百万人失业或半失业;农产品价格猛跌,农户负债累累。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第14课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背景
③ 军部是日本法西斯势力的核心。为了寻找出路,军部法西斯势力积极推动对外扩张。
军部最初只指独立于政府、拥有军令大权的国家军事机关,后来逐渐成为当时日本庞大军事官僚机构的总称,包括陆军省、海军省、参谋本部、海军军令部以及关东军和其他军事机关。军部不对议会负责,直属于天皇。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第14课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日本军部
背景
1931年,日本关东军策划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接着,日本迅速占领了中国的东北三省,扶植傀儡政权满洲国,并进一步蚕食中国的华北地区。
九一八事变中的日军
伪满州国建立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第14课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军部对外扩张表现:
1931.9.18
1932
1935
华北危机
建立法西斯专政
建立
1936年,受军部控制的广田弘毅上台组阁,建立法西斯专政,(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傀儡政权广田内阁按照军部的意志确立施政方针并改组国家机构。规定内阁中的陆海军大臣必须由现役中将以上的军人担任,加强了军部力量,使内阁成为军部的工具。
广田弘毅
(1878-1948)
日本第32任首相
广田内阁成员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第14课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军部和法西斯的结合变成了军国主义
七七事变——日寇军铁蹄踏上卢沟桥
国策基准
①日本加紧扩充军备。
措施
③1937年7月7日,日本制造七七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广田内阁确立了扩大对外侵略的方针。1936年8月7日,召开五相会议(首、外、陆、海、藏),制定了《国策基准》。
②日本还制定了《国策基准》,把“在确保帝国在东亚大陆地位之同时,向南方海洋发展”定为日本根本国策。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第14课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