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一5.3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说课课件(共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生物必修一5.3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说课课件(共3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3-14 22:32: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目 录
01 教学分析
CONTENTS
02 教学思路
03 教学过程
04 教学反思
教学分析
Teaching Analysis
内容分析
第5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1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一 酶的作用和本质
二 酶的特性
第2节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第3节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第4节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本实验是继《影响酶活性的条件》之后安排的第2个探究实验,对进一步使学生通过科学探究活动,训练科学思维、体会生命观念具有重要意义,并为后续学习细胞呼吸的过程做好知识铺垫。
教学分析
Teaching Analysis
学情分析
已有:学习热情高,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分析、操作能力,已知酵母菌细胞呼吸的产物和能量。
缺乏:深度思考和独立探究能力,酵母菌产生CO2和酒精的条件和多少。
教学分析
Teaching Analysis
目标分析
1
学业标准
2
素养水平
1.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说出酵母菌细胞方式、产物和鉴定方法;
2.掌握对比试验的设计方法
3.通过对实验方案讨论发展学生观察现象→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得出结论的科学思维方法。
4.通过对实验方案操作,使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
教学分析
Teaching Analysis
教学重难点
难点
对比实验的设计过程
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重点
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产物和鉴定方法
教学设计
Teaching Design
教法&学法
探究法
实验法
问题导学法
讨论法
自主学习
观察实践
小组合作
知识迁移
课前准备
课堂实施
课后提升
任务
驱动
小组
合作
做中学
学中做
课前准备
课堂实施
课后提升
自主学习
实验改进
发面体验
课前准备
素养: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勇于实践,逐步增强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课前准备
课堂实施
课后提升
有氧组
无氧组
① 500mL 锥形瓶
240mL 酵母菌培养液
② 橡皮球鼓气50分钟
③ 培养8到10小时
课前准备
课堂实施
课后提升
情景
导入
设计
实验
实施
实验
总结
归纳
5’
15’
15’
5’
情境导入
设计实验
实施实验
总结归纳
情境导入
设计实验
实施实验
观察现象:面团由小变大、出现气孔、有特殊气味产生······
提出问题:酒精和CO2是在有氧条件还是无氧条件下产生的呢?
确定
研究
目的
作出假设:有氧条件产生CO2 无氧条件产生酒精
有氧条件产生酒精 无氧条件产生CO2
有氧条件产生酒精和CO2 无氧条件产生酒精和CO2
根据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确定最终假设:
例:有氧条件产生CO2,无氧条件产生酒精
素养: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强而弗抑。通过层层设问,引入本节研究目的,让学生体会生物与生活紧密联系,感受生活奇妙,激发学习热情。
总结归纳
实验思路?
分析变量
自变量:
因变量:
无关变量:
细胞呼吸的条件
细胞呼吸的产物
有氧
无氧
影响实验结果的可变因素如温度、酵母菌活性
酒精、CO2
分别给酵母菌提供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一段时间后检测其产物是否含酒精或二氧化碳
素养:根据已有变量知识,整理实验思路,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思维认识事物、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境导入
设计实验
实施实验
总结归纳
核心讨论:
1.怎样控制有氧和无氧的条件?
2.怎样鉴定二氧化碳的产生情况?
3.怎样鉴定有无酒精的产生?
4.怎样保证酵母菌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能正常生活?
素养:发展学生乐于并善于团队合作、交流讨论的能力。
情境导入
设计实验
实施实验
总结归纳
导学案--设计实验:
(1)实验目的: ,
(2)实验假设: ,
(3)实验原理:
CO2的检测: ,
酒精的检测: ,
(4)材料用具:注射器、输液管、止水夹、试管、烧杯、H2O2溶液、H2O2酶溶液、干酵母菌、
酸性重铬酸钾、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0.1g/ml葡萄糖溶液、澄清石灰水
(5)实验步骤: ①将1g干酵母菌溶入20mL 溶液中,以保证酵母菌正常生活,
制备成酵母菌培养液;
②取3只注射器,编号为A、B、C(A为有氧呼吸装置、B为无氧呼吸装置,C为氧气制取装置);
③ ;
④ ;
⑤ ;
(空格可添加/删减/合并)
(6)预测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
若 ,则 ;
设计意图:通过完成实验报告,将实验思路细节化、标准化,从而突破本节难点。
明确具体分工
提供适当帮助
情境导入
设计实验
实施实验
总结归纳
展示点评
素养:通过展示点评,利用全班同学的智慧,对实验细节进行修改完善,由此使学生养成缜密的科学思维,真实感受设计实验的过程中怎么体现单一变量的基本原则。
情境导入
设计实验
实施实验
总结归纳
情境导入
设计实验
实施实验
总结归纳
酵母菌呼吸的气态产物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情境导入
设计实验
实施实验
总结归纳
有氧
无氧
情境导入
设计实验
实施实验
总结归纳
酸性重铬酸钾检测酒精的实验原理:
3C2H5OH+2K2Cr2O7+8H2SO4=
3CH3COOH+2Cr2(SO4)3(灰绿色)+2K2SO4+11H2O
情境导入
设计实验
实施实验
总结归纳
无氧呼吸酒精检测 结果为0.19
有氧呼吸酒精检测 结果为0
情境导入
设计实验
实施实验
总结归纳
组别 时间(min) A B 澄清的石灰水 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 澄清的石灰水 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
5 变浑浊(浑浊程度大) 由蓝变绿再变黄(快) 变浑(浑浊程度小) 由蓝变绿再变黄(慢)
组别项目 A B
试管 1号 2号
酵母菌培养液 2ml 2ml
酸性重铬酸钾 0.5 ml 0.5 ml
溶液颜色变化 橙色不变 橙色变为灰绿色
得出结论:
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在有氧条件下产生大量CO2,
在无氧条件下产生少量CO2和酒精。
素养:发展了学生质疑、求实的科学精神,查阅资料、设计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境导入
设计实验
实施实验
总结归纳
酵母细胞是主角 见到石灰变浑浊 若问现象是什么
有氧无氧都分解 遇见香草变颜色 橙色变为灰绿色
二氧化碳均产生 蓝绿黄色要记牢 现象问题作假设
有氧相对多一些 酒精重铬来检测 设计实验得结果
设计意图:用作词唱歌让学生加深知识要点的同时,让学生爱学生物、会学生物,从而突破本节重点。
情境导入
设计实验
实施实验
总结归纳
酵母细胞是主角
有氧无氧都分解
二氧化碳均产生
有氧相对多一些
见到石灰变浑浊
遇见香草变颜色
蓝绿黄色要记牢
酒精重铬来检测
若问现象是什么
橙色变为灰绿色
现象问题作假设
设计实验得结果
情境导入
设计实验
实施实验
总结归纳
情感升华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微观认识生命,从宏观思考人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以致用
思考:
为什么酵母菌酒精发酵时需要先通气一段时间,再密闭?
当堂检测
探究酵母菌呼吸作用方式
三、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有氧——产生CO2
无氧——产生CO2和酒精。
(1)观察现象
(2) 提出问题
(3)进行假设
(4)设计实验
(5)实验实施
(6)得出结论
一、探究性实验的一般步骤
二、什么是对比实验
板书设计
课前准备
课堂实施
课后提升
课后测试(必做)
1
2
3
搜集资料
继续改进实验方案(选做)
搜集酿酒方法,
完成酿酒体验(选做)
素养:
关注社会热点,运用生物知识和方法,解决现实问题,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教师主导 学生主体
合作
探究
发面
体验
拓展
探究
作词
唱歌
情感
升华
文献查阅
教师主导 学生主体
每次上课遇到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学习热情不高涨时,我都在想:如果上一节课能像看电影一样,有吸人眼球的开场、跌宕起伏的情节、过目不忘的瞬间和引人深思的结尾,那一定能解决这个问题,所以这一节课,我采用体验发面做好开场铺垫,用拓展探究引发情节波澜,用作词唱歌加深知识要点,用情感升华引导学生感受生命之美、思考人生规划。
教育理想虽然很遥远,但我想从一点一滴来变化!
敬请批评指正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