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公园定向越野赛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第4课时 设计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掌握在位置变化的情况下,判断行走的方向和路程,会描述、绘制简单的路线图。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应用能力。
情意目标 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增强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在位置变化的情况下,判断行走的方向和路程。
教学难点 会描述、绘制简单的路线图。
方式 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比赛情境,运用自主探究、小组讨论的方式,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主动地获取新知。 自我调整
策略 根据学生已有的方位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提供了大量的活动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在合作探究中掌握描述、绘制路线图的方法。
手段 教具:挂图、量角器。学具:量角器、尺。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反 思
公园定向越野赛 例4:
自我调整
序号 个性化教学过程 自我调整
一、二、三、四、五、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近段时间,我们学习了关于方位的哪些知识?(学生自由发言) 揭示课题:同学们又进一步了解了方位的知识。今天,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来进行一个公园定向越野赛,看哪一个小组的同学能灵活的运用方位知识取得最终的胜利。(板书课题)主体参与、探究新知:探究例题4(1):(1)出示挂图:观察“公园定向运动路线图”。(2)说一说:我们越野比赛的行程路线是怎样的?(起点→1号检查点→2号检查点→终点)(3)小组讨论:每一赛段所走的方向和路程。 比一比:看哪一个小组找得又准又快。(4)小组汇报、集体评议:①从起点往东偏北30°的方向约走1千米到1号检查点。②从1号检查点往西偏北20°的方向约走1千米到2号检查点。③从2号检查点往西南方向约走800米到达终点。(5)师:同学们真了不起!刚才我们在定向越野比赛的过程实际上就运用了方位知识来判断方向和路程的。(6)评比获胜小组。探究例题4(2):(1)出示题目:有一个小组3个赛段分别用时9分钟、18分钟和8分钟。他们走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2)理解题意。(3)想一想:全程的平均速度怎样求?(总路程÷总时间=平均速度) (4)学生尝试解答,指名演板。(5)问:起点与1号检查点间的距离、1号和2号检查点间的距离大约都是1千米,为什么这一小组完成这两个赛段所用的时间却相差近一倍?(学生回答有道理,都应肯定。)3、探究绘制简单的路线图:(1)师:我们已经会用方位准确的描述路线。如果我把路线描述出来,你能够准确的画出来吗?(2)学生尝试完成P23做一做。(3)集体交流绘制过程。巩固练习、应用提高:基本练习:P25第3题:(1)同位互说:小玲去书店和回来时所走的方向和路程。(2)学生独立完成表格。(3)集体订正。应用练习:P25第4题:(1)指名回答:小伟上学可以怎么走?(2)比一比:走哪条路最近?(3)学生提问、学生回答。课堂小结:师:今天你有什么收获?作业:基本:P26第5题拓展:P26第6题:设计一个“小小动物园”。画出示意图,并描述各个馆的位置。再设计一条参观路线,并说说怎么走。 这个求平均速度的方法我班学生已经应用得很熟练了。
挂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