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同步练习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同步练习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3-14 16:42: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一、单选题
1.16世纪英国领主圈地的通常方式是契约圈地、法庭圈地以及协议圈地,以合法圈地为主。领主非法暴力圈地确实存在,不过“暴力圈地所占比例很小”。这反映了英国当时( )
A.地权变革适应经济发展 B.资本原始积累以和平手段为主
C.前工业化时代的示范性 D.农业的发展推动了民主化进程
2.英国的殖民地和欧洲所需要的商品不同。由于气候的原因,非洲部落与西印度群岛种植园里的居民,需要轻薄而凉爽的纺织品、简陋的金属器皿等日常用品,而不是昂贵的高工艺的奢侈品。这类产品趋向于标准化而不追求奇特,趋向于强调数量而不是质量,这正吻合了初期机器生产的特点。材料旨在说明英国( )
A.对殖民地经济的依赖 B.工业革命的外部诱因
C.无法满足欧洲的市场 D.更加重视技术的应用
3.棉花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农作物之一,它对人类社会进步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有人称它为“革命性的纤维”;马克思说:“没有棉花就没有现代工业”。下列选项中与“棉花”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哈格里夫斯的发明与棉花能产生关联
B.棉花经新航路由美洲传入欧洲
C.汉朝时棉布成为我国人民的主要衣料
D.棉纺织业的革命揭开了世界近代史序幕
4.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标志是( )
A.1879年爱迪生发明电灯B.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
C.1814年史蒂芬孙发明火车D.18世纪80年代瓦特制成改良的蒸汽机
5.对第一次工业革命基本完成的主要标志理解正确的是
A.用机器生产机器 B.改良蒸汽机的投入适用
C.手工工场基本消失 D.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6.《战争与人类进步》写道:“从1785年到1824年,经历着一个多么巨大的变化啊!有文字记载的两千年历史中,恐怕从来未有过这样巨大的革命。”对材料中所述“革命”认识正确的是( )
A.科学技术与生产出现前所未有的紧密结合
B.使人类从平面交通进入到了立体交通时代
C.推动人类社会的横向交流发生根本性变化
D.引起社会化大生产和阶级关系的剧烈变动
7.第二次工业革命能够取得重大成果主要取决于
A.新机器新产品的创制
B.自然科学与技术的结合
C.电力的广泛应用
D.新通讯设备的发明
8.在蒸汽机发明后,产生了热力学。而在研究热力学理论时,人们又萌发了研制内燃机的设想,最终发明出效能更高的动力机器——内燃机。据此可知,内燃机的发明( )
A.主要依靠工人经验和实践 B.源于科学理论的推动
C.是科学家努力探索的结果 D.使人类摆脱了自然的限制
9.观察下图,左图到右图的变化从本质上说明( )
A.交通工具出现重大突破 B.工业革命改变生产方式
C.动力能源结构发生革命 D.环境保护日益受到重视
10.下表中的数据反映出的问题是
1870年、191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占比
年份 国家
英国 美国 德国 法国 俄国
1870年 22% 8% 13%① 10% -----
1913年 15% 11% 13% 8% 4%
注①为1872年数据
A.19世纪,英国开始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
B.第二次工业革命,美国和英国获利最大
C.1913年与1870年比,世界贸易在减少
D.20世纪初,世界贸易形成多中心的格局
11.有学者认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在资源配置上任由市场经济起决定作用,完全信赖资本的逐利性,而资本家由于丰厚的利润,不愿意另行耗资进行固定资产更新和追逐先进技术,从而造成了各重要工业部门技术和设备的陈旧和落后。这一观点强调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
A.率先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B.科技与生产的联系不够紧密
C.开始确立起“世界工厂”地位 D.民族利己主义倾向不断高涨
12.19世纪后半期,受铁路建设的影响,运费下降使得美国西部生活和生产成本显著下降、投资环境大为改善,吸引了东部资本、劳动力和大量物资源源不断地流人西部,带动西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这表明( )
A.美国东西经济格局发生逆转 B.交通是城市发展的先决条件
C.工业革命推动了城市化进程 D.城市发展不受自然条件影响
13.有学者认为,19世纪末的世界经济体可以分成核心区、边缘区和半边缘区三个部分,其中新兴工业国和现代工业文明国处于核心区,生产技术含量高、资本密集、高工资产品,传统农业国则处于边缘地带,被迫接受不平等的国际分工,呈现出低度发展和边缘性发展的状况。“世界经济体”的出现( )
A.促进世界经济体系制度化 B.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均衡发展
C.形成三足鼎立的经济格局 D.使得各国经济依赖程度加深
14.1896年欧洲某国举办殖民展览会,展览共分为两个部分:“科学一商业”区包括殖民大厅、机器大厅、工业和出口大厅等建筑:“土著人展览”区包括其殖民地的人种、建筑、生活习俗等内容。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A.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B.科技发展推动殖民扩张
C.工业革命的科学成就 D.不同地域文明间的差异
15.18、19世纪之交,欧洲各种学说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产生了许多的“主义”,有自由主义、社会主义、功利主义、实证主义等,同时还存在保守主义,这些主义反映了各阶级阶层和利益集团的不同意向。这种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启蒙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B.法国大革命和工业革命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D.欧洲无产阶级登上了舞.
16.据统计,19世纪30~40年代,英国造船业在与美国的竞争中落伍了,英国贸易的3/4被美国的船只承载……1880~1913年,英国钢产量从130万吨增加到770万吨,而同期美国的钢产量却由100万吨攀升到3100万吨,德国从70万吨增加到1890万吨。这反映出( )
A.英国的优势地位在逐步丧失 B.英国新兴行业发展缓慢
C.美国综合实力已经超过英国 D.英德之间矛盾日益尖锐
17.1830年是欧洲的中等社会获得普遍胜利之时,从此以后,中等社会的已往仇敌——旧制度下的贵族——可以说是完全被打倒了,但是看呵!他们的未来的仇敌——劳动阶级——却又整旗击鼓地上台来了。1830年欧洲的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 )
A.民主政治的发展完善 B.工人运动大规模爆发
C.工业革命的拓展蔓延 D.科学社会主义的推动
18.1798年,俄国第一个使用蒸汽动力的官营亚历山大洛夫纺纱工厂建立,到1866年,俄国已有42个机器棉纺织厂,有20700名工厂工人。在造纸、制糖等部门中也出现了使用机器的现象。这说明当时( )
A.工厂制度已在沙俄全面建立 B.工业革命扩展到欧洲内陆
C.十月革命爆发条件逐步成熟 D.沙俄的工业水平欧洲领先
19.阅读下列关于世界市场形成的表格,对世界市场不同发展阶段判断准确的是:( )
阶段 状况 关键词
第一阶段 初步形成 物种大交换、三角贸易
第二阶段 迅猛发展 机器大工业、产业资本取代商业资本
第三阶段 总体形成 垄断资本、瓜分世界的狂潮
A.第一阶段的殖民扩张使贸易中心由地中海转向太平洋沿岸
B.第二阶段带来的生产カ发展促使欧洲国家转向了资本输出
C.第三阶段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D.每一阶段都伴随着战争与掠夺不利于人类文明发展与进步
20.下表反映了1870 年、1900年、1913年部分资本主义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占比情况,据此可知( )
英国 法国 美国 德国 俄国
1870年 25.0 10.4 7.5 9.7 4.8
1900年 19.5 10.0 10.3 12.1 3.2
1913年 15.2 7.8 11.2 15.2 3.9
A.世界贸易总量呈明显增长 B.世界金融中心转移至美国
C.美德经济发展尤为迅速 D.经济全球化趋势明显加快
二、材料分析题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1500年前后,世界……开始了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发展及其从欧洲向外界的传播……当然,自16世纪起,尤其是由于欧洲人兼并了美洲以及由此导致欧洲对非洲--欧亚事务和世界贸易参与程度越来越高,地区间关系发生了某种急剧的变化。
——摘编自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
材料二 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在英国和其他先进国家先后发生的产业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这些国家的统治地位。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发展需要日益扩大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供给地。……不过1870年以后,科学开始了更加重要的作用。渐渐地,它成为所有大工业生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作坊。
——摘编自李琮主编《世界经济百科辞典》
材料三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资本主义完成了从自由竞争阶段向垄断阶段的过渡。在这一阶段,垄断资本已在世界市场上占据统治地位,垄断资本为了追逐最大限度利润,大大推动了资本的输出,从而逐步形成了统一的、无所不包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摘自李琮主编《世界经济百科辞典》
(1)指出材料一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并说明该事件使欧洲的主要商路和贸易中心发生了怎样的转移。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两次工业革命的主要不同。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两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资产阶级要是不把这些有限的生产资料变成社会化的,即只能由大批人共同使用的生产资料,就不能把它们变成强大的生产力。纺织机、机动织布机和蒸汽锤代替了纺车、手工织布机和手工锻锤;需要成百上千的人进行协作的工厂代替了小作坊。同生产资料一样,生产本身也从一系列的个人行为变成了一系列的社会行为,而产品也从个人的产品变成了社会的产品。现在工厂所生产出的布、纱、金属制品,都是许多工人的共同产品,都必须顺次经过他们的手,然后再变为成品。他们当中没有一个能够说:“这是我做的,这是我的产品。”
——摘编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
材料二 垄断组织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托拉斯和康采恩等高级形式的垄断组织,在某种程度上把原有的企业之间的外部关系转化为企业内部关系,以便在更大的范围内组织好生产,从而达到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劳动生产率的目的。然而,垄断组织垄断市场、垄断价格,势必降低广大居民的生活水平。垄断的形成,必然伴随着食利者阶层的出现,他们靠海外投资及向外国放贷(如法国对俄国放贷),坐享超额利润及高利息的收入,因而成为游手好闲的寄生虫阶层。垄断资本的胃口很大,它不但要求继续扩大商品销售市场及原料供应地,而且也要求扩大资本输出地,因此出现了瓜分世界的狂潮。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扩张,必然导致它们之间的争霸。争霸不可避免地导致合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下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生产组织形式发生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垄断组织出现的影响。
参考答案:
1.A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16世纪英国领主圈地的通常方式是契约圈地、法庭圈地以及协议圈地,以合法圈地为主。领主非法暴力圈地确实存在,不过‘暴力圈地所占比例很小’。”并结合所学可知,16世纪随着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英国工场手工业进步,城市兴起,对农产品的需求大增,英国政府制定大量的立法公开支持圈地,使圈地运动以合法的形式进行,可见地权变革适应经济发展,A项正确;资本原始积累以暴力手段为主,排除B项;材料主旨与前工业化时代的示范性无关,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农业的发展和民主化进程之间的关系,排除D项。故选A项。
2.B
【详解】从材料殖民地所需的产品“趋向于标准化而不追求奇特,趋向于强调数量而不是质量”可知,国际市场的需求对技术革新的刺激,是英国发生工业革命的外部原因,B项正确;“对殖民地经济的依赖”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无法满足欧洲的市场”,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C项;“更加重视技术的应用”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3.A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提高了纺棉纱的速度,标志工业革命开始,A项正确;古代非洲培育出棉花,排除B项;明朝棉布成为我国人民的主要衣料,排除C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揭开了世界近代史序幕,排除D项。故选A项。
4.B
【详解】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B项正确;爱迪生发明电灯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排除A项;C两项不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排除。故选B项。
5.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用机器生产机器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A正确;BCD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A。
6.D
【详解】根据材料“从1785年到1824年,经历着一个多么巨大的变化啊!有文字记载的两千年历史中,恐怕从来未有过这样巨大的革命”,并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时期是工业革命时期,工业革命引起社会化大生产和阶级关系的剧烈变动,D项正确;“科学技术与生产出现前所未有的紧密结合”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排除A项;立体交通与飞机的发明密切相关,所以“使人类从平面交通进入到了立体交通时代”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排除B项;新航路开辟推动人类社会的横向交流发生根本性变化,排除C项。故选D项。
7.B
【详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显著特点就是自然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正是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第二次工业革命才取得重大成果,故B符合题意;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新机器新产品主要源自生产实践经验的总结,故A不符合题意;电力的广泛应用和新通讯设备的发明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表现,故CD不符合题意。
8.B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热力学理论推动了内燃机的发明,这体现了科学理论研究对科技发明的推动,B项正确;是蒸汽机的发明主要靠经验和实践,而非内燃机的发明,排除A项;材料侧重科学理论和科学发明之间的关系,排除C项;“使人类摆脱了自然的限制”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B项。
9.C
【详解】据材料图表可知,1790-1850年英国煤产量显著增长,而1870-190年世界石油产量显著增加,这主要是因为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推动了煤的开采,而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内燃机的广泛应用推动了石油的开采,由此说明两次工业革命时期动力能源结构发生了重大革命,C项正确;题干是关于两次工业革命时期能源结构的对比,没有体现交通工具出现重大突破,排除A项;两次工业革命都采取机器生产方式,题干也没有体现生产方式的改变,排除B项;材料未提到环境污染问题,排除D项。故选C项。
10.D
【详解】根据表格信息可以看出,英法等传统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占比下降,美国上升,美德占比接近英法占比,所以是出现了多中心的 格局,D项正确;根据各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占比无法体现英国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也无法说明美国和英国获利最大,排除AB项;表格信息没有体现世界贸易总量的变化,排除C项。故选D项。
11.B
【详解】根据“不愿意另行耗资进行固定资产更新和追逐先进技术,从而造成了各重要工业部门技术和设备的陈旧和落后。”可得出在第二次工业革命过程中,英国资本家不愿意进行资本的投资,使科技与生产的联系不够紧密,B项正确;材料没有把英国与其他国家比较,排除A项;C项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排除C项;材料与民族利己主义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12.C
【详解】根据材料“受铁路建设的影响”“带动西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铁路是工业革命的产物,交通改善为美国西部带来资本、劳动力等,从而推动城市化进程,C项正确;材料主旨是美国西部城市化,没有涉及美国东西经济格局转变,排除A项;美国西部城市化进程受益于交通改善,但交通只是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因素之一,非先决条件,排除B项;工业革命使得城市发展减少自然条件的限制对其的影响,但是影响还在,排除D项。故选C项。
13.D
【详解】根据材料“新兴工业国和现代工业文明国处于核心区,生产技术含量高、资本密集、高工资产品,传统农业国则处于边缘地带,被迫接受不平等的国际分工,呈现出低度发展和边缘性发展的状况”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末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国际分工日益明显,世界各地区连结为一个整体,世界各国间的依赖程度加深,D项正确;“世界经济体系制度化”在题干所给材料信息没有体现,排除A项;题干所给材料信息反映的是世界经济发展不均衡,排除B项;“三足鼎立的经济格局”在题干所给材料信息中没有涉及,排除C项。故选D项。
14.B
【详解】根据材料“殖民大厅、机器大厅、工业和出口大厅等建筑”、“‘土著人展览’包括其殖民地的人种、建筑、生活习俗等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欧洲国家生产力极大提升,向殖民地输送工业品,体现了科技发展推动殖民扩张,B项正确;A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工业革命的科学成就,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科技发展推动殖民扩张,与不同地域文明间的差异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15.B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法国大革命引发了欧洲政治舞台的巨大政治变动,将欧洲各国几乎所有阶层都卷入政治斗争的漩涡;工业革命则引起了物质生活的巨变,也引起整个社会阶级结构的重新组合,形成了一些意向各不相同的社会利益集团,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欧洲各种学说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B项正确;思想解放是促进因素,而非主要原因,排除A项;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是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排除C项;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爆发标志着无产阶级登上了舞台,排除D项。故选B项。
16.A
【详解】根据材料“19世纪30~40年代,英国造船业在与美国的竞争中落伍了,英国贸易的3/4被美国的船只承载……1880~1913年,英国钢产量从130万吨增加到770万吨,而同期美国的钢产量却由100万吨攀升到3100万吨,德国从70万吨增加到1890万吨”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前后,英国造船业与美国相比已经落伍,材料“1880~1913年,英国钢产量从130万吨增加到770万吨,而同期美国的钢产量却由100万吨攀升到3100万吨,德国从70万吨增加到1890万吨”则体现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在钢产量上远远落后于美德两国,这反映出英国的优势地位在逐步丧失,A项正确;造船业和钢铁行业仍属于传统行业,而且落后于美德不能得出“缓慢”的结论,排除B项;仅凭钢产量和造船业不能看出综合实力如何,而且一战前后,美国也只是在经济上超过英国,政治、军事仍然不及英国,排除C项;一战前的英德矛盾主要集中在争夺殖民地上,且材料没有体现英德矛盾尖锐,排除D项。故选A项。
17.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一方面壮大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力量,使工业资产阶级逐渐掌握政权,推动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不断发展完善,也使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的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工人运动大规模爆发,无产阶级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开始登上历史舞台,C项正确,排除AB项;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排除D项。故选C项。
18.B
【详解】根据材料“到1866年,俄国已有42个机器棉纺织厂,有20700名工厂工人。在造纸、制糖等部门中也出现了使用机器的现象”可知,19世纪中后期俄罗斯工业革命正在如火如荼进行,说明工业革命扩展到欧洲内陆,B项正确;工厂制度在沙俄全面建立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十月革命爆发于1917年,与材料无直接关系,排除C项;沙俄工业水平比较落后,排除D项。故选B项。
19.C
【详解】根据“垄断资本、瓜分世界的狂潮”可得出第三阶段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展时期,结合所学,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C项正确;第一阶段的殖民扩张使贸易中心由地中海转向大西洋沿岸,排除A项;第二阶段带来的生产カ发展促使欧洲国家转向了商品输出,排除B项;每一阶段都伴随着战争与掠夺,但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人类文明发展与进步,排除D项。故选C项。
20.C
【详解】从材料数据可得出,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德两国表现尤为突出,经济快速发展,两国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例都有所提升,C项正确;材料只是反映部分资本主义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占比,并不能说明国际贸易总额在不断增长,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国际贸易情况,并没有提到金融的问题,排除B项目;经济全球化是指各国、各地区之间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而材料并没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C项。
21.(1)事件:新航路的开辟(或答“地理大发现”)。
转移: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2)第一次工业革命时,科学与技术尚未结合,发明创造主要来自于以往生产经验;第二次工业革命时,科学与技术真正结合,发明创造出自科学研究。
(3)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为输出商品、掠夺原料,进行侵略扩张,推动了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新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的发展,列强加强资本输出,世界市场最终确立。
【详解】(1)事件:根据材料一中“在1500年前后,世界……开始了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发展及其从欧洲向外界的传播”“欧洲对非洲--欧亚事务和世界贸易参与程度越来越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中的历史事件为,新航路的开辟(或“地理大发现”)。转移: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的开辟使商路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了大西洋沿岸。
(2)不同:根据材料二中“1870年以后,科学开始了更加重要的作用。渐渐地,它成为所有大工业生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作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时,科学与技术尚未结合,发明创造主要来自于以往生产经验,第二次工业革命时,科学与技术真正结合,发明创造出自科学研究。
(3)影响:根据材料二中“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发展需要日益扩大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供给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为输出商品、掠夺原料,进行侵略扩张,推动了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根据材料三中“垄断资本为了追逐最大限度利润,大大推动了资本的输出,从而逐步形成了统一的、无所不包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新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的发展,列强加强资本输出,世界市场最终确立。
22.(1)变化:个体家庭的分散生产变成社会大生产;小作坊和手工工场被机器工厂取代;生产的专业化分工日益细密。
(2)影响:适应并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企业规模的扩大,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加重了对劳动人民的掠夺,降低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催生了游手好闲的食利者阶层;进一步刺激了资本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导致国际局势动荡不安和世界性战争的出现。
【详解】(1)变化:根据材料“资产阶级要是不把这些有限的生产资料变成社会化的,即只能由大批人共同使用的生产资料,就不能把它们变成强大的生产力”可知,个体家庭的分散生产变成社会大生产;根据材料“纺织机、机动织布机和蒸汽锤代替了纺车、手工织布机和手工锻锤;需要成百上千的人进行协作的工厂代替了小作坊”可知,小作坊和手工工场被机器工厂取代;根据材料“现在工厂所生产出的布、纱、金属制品,都是许多工人的共同产品,都必须顺次经过他们的手,然后再变为成品。他们当中没有一个能够说:‘这是我做的,这是我的产品。’”可知,生产的专业化分工日益细密。
(2)影响:根据材料“垄断组织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可知,适应并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根据材料“托拉斯和康采恩等高级形式的垄断组织,在某种程度上把原有的企业之间的外部关系转化为企业内部关系,以便在更大的范围内组织好生产,从而达到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劳动生产率的目的”可知,推动了企业规模的扩大,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根据材料“垄断组织垄断市场、垄断价格,势必降低广大居民的生活水平”可知,加重了对劳动人民的掠夺,降低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根据材料“垄断的形成,必然伴随着食利者阶层的出现,他们靠海外投资及向外国放贷(如法国对俄国放贷),坐享超额利润及高利息的收入”可知,催生了游手好闲的食利者阶层;根据材料“垄断资本的胃口很大,它不但要求继续扩大商品销售市场及原料供应地,而且也要求扩大资本输出地,因此出现了瓜分世界的狂潮”可知,进一步刺激了资本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根据材料“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扩张,必然导致它们之间的争霸。争霸不可避免地导致合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可知,导致国际局势动荡不安和世界性战争的出现。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