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 同步练习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 同步练习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3-14 16:48: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
1. 墨西哥建筑师和景观城市主义者Echeverria设计了一座特斯科科湖生态公园,这将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公园,公共空间和绿色基础设施占地面积达1.43亿平方米。该项目的创意最有可能受到哪一古代美洲文明的影响?(  )
A. 阿兹特克文明 B. 玛雅文明 C. 印加文明 D. 爱斯基摩文明
2. 古代非洲和古代美洲都曾创造灿烂的文明,在其发展过程中的共同之处有(  )
①由于自然环境阻碍而独立发展
②各自文明发展进程相对缓慢、落后
③两大洲文明中都包含巨石建筑
④古代文明因殖民者入侵而消亡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3. 每个文明都有自己的文明符号。下列农作物中,原产地位于非洲的是()
①甜高粱 ②棉花
③西瓜 ④茶叶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4. 英国的非洲学学者托马斯·霍奇金写道:“如果考虑到伊斯兰教思想氛围和基督教思想氛围之间的差别,14世纪廷巴克图的一位市民可能会发现,自己呆在14世纪的牛津城里也感到比较安逸。16世纪,他或许仍能找到这两座大学城之间的许多共同点。但是,到19世纪时,两城之间的鸿沟则变得很深了。”这表明()
A. 伊斯兰教思想和基督教思想无本质差别 B. 非洲在发展过程中逐渐落后于西方
C. 非洲经历了独特的发展历程 D. 非洲文明与西方文明同步发展
5. 早在殖民者入侵前,印第安人就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但印第安文明大多起源于交通不便的峡谷盆地和高原地区,内部交流较少,发展相对缓慢,在近代以前没有达到成熟的程度。这可以用来说明( )
A. 美洲各区域间没有交流 B. 美洲内部间战争频繁
C. 地理环境影响社会进程 D. 美洲文明落后于世界
6. 考古学家指出:“从美洲印第安文明的形成时期到西班牙人入侵这样漫长的时期内,没有一件实物或一篇记录足以证明秘鲁和中美洲之间确实存在着相互影响与接触。”这表明古代美洲地区的文明
A. 相互联系,不断交往 B. 各自独立,相对隔绝 C. 战争不断,冲突激烈 D. 多元发展,相互交融
7. 下列不属于古代印第安人创造的文明是()
A. 玛雅文明 B. 马里文明 C. 阿兹特克文明 D. 印加文明
8. 印第安人在世界上绝不是愚昧和落后的象征,以玛雅、阿斯特克和印加人所创造的文明为代表的美洲古代文明独立地在美洲广阔的土地上产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光辉成就。下列属于美洲古代文明成就的是()
①玛雅文字 ②金字塔 ③太阳历 ④20进制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9. 美国学者指出“在白人踏上美洲几个世纪前,危地马拉、墨西哥和安第斯高地的印第安人已经拥有几乎具有一切文明特征的较高的文化”。这些“较高的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有
①玛雅文化 ②印加文化 ③阿克苏姆文化 ④阿兹特克文化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0.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阿兹特克人是后来才进入墨西哥的,他们在特斯科科湖的一些岛屿上定居下来,通过建造“浮动园地”来扩大耕地面积,使其人口和财富剧增。由此推断建造“浮动园地”的主要原因是()
A. 岛屿众多,不利于农业生产 B. 人口增长,耕地面积不足
C. 肥沃的淤泥利于耕种 D. 岛屿拥挤导致人口大量减少
11. 在印第安人的部落和村社中,玉米磨坊设置在村镇中心,因为家家户户都要磨面,所以磨坊也是全村的重要社交场所。有时村民大会也在这里举行,从而又使磨坊与“权力”联系在一起。这反映了()
A. 玉米是美洲的主要粮食作物 B. 印第安人实行直接民主
C. 食物生产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D. 印第安人注重集体活动
12. 在以往对于非洲史的研究中,学者普遍认为非洲人“吃饭靠大树”“财富看实物”等观念与现代化文明背道而驰。进入21世纪后,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必须重建非洲文化才能使非洲摆脱边缘化的厄运。这些观点说明了
A. 非洲的落后完全源自于其传统文化 B. 学界对非洲文化的认识不断深化发展
C. 探究非洲发展历史的方法日趋成熟 D. 非洲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背道而驰
13. 美洲的印第安人,勤劳智慧,早在西方殖民者入侵前就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古代文明。但是,由于印第安文明大多起源于峡谷盆地和高原地区,交通不便,内部之间也交流很少,因此发展相对缓慢,在近代以前还没有达到成熟的程度。这反映了,印第安文明(  )
A. 内部之间没有任何交流 B. 内部之间的战争频繁
C. 发展受地理环境的影响 D. 因地理环境导致衰落
14. 下列为某同学整理的关于古代非洲的桑海帝国与美洲的印加帝国相同点的表述,其中表述完全正确的是()
A. 都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国家 B. 都修建了完善的道路系统
C. 都扩大了奴隶制对外贸易 D. 都实行移民政策稳固统治
15. “公元前400年,在铁制农具对非洲大陆社会产生深刻影响之前,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的人口仅有大约350万,此后千年,其人口数量已经超过1100万。”非洲人口的大规模增长表明()
A. 生产工具的革新提高了生产力 B. 铁器的使用是人口增长的前提
C. 非洲是世界上最早冶铁的地区 D. 掌握冶铁技术就能促进人口增长
16. 欧洲文化能整个地迁移到南北美洲,是因为原住民或者被消灭,或者已被撵走。但印第安文化的影响依旧存在,例如披在肩上的塞拉普毛毯起源于印第安部落。日常菜肴中的玉米粽子、玉米粉圆饼和各种辣菜都是以印第安两大名产蚕豆和玉米为基本原料。据此可知美洲文化
A. 融合多种文化具有多元性 B. 完全来自欧洲文化的迁移
C. 依旧是印第安文化占主导 D. 不受干扰自成体系的发展
17.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阿兹特克人是后来才进入墨西哥的,他们在特斯科科湖的一些岛屿定居下来。阿兹特克人通过建造“浮动园地”来扩大耕地面积,使阿兹特克人的人口和财富剧增。由此看出,“浮动园地”建造的主要原因在于
A. 岛屿众多不利于农业生产 B. 人口增长造成耕地面积缩减
C. 岛屿拥挤导致人口大量减少 D. 肥沃的淤泥利于耕地增加
18. 下列关于非洲古代文明说法正确的一组是(  )
①古代非洲最早培育出西瓜、棉花等作物
②加纳、马里和桑海等国家都是东非古国
③班图人原是西非居民,扩展到撒哈拉以南
④大津巴布韦是南部非洲文明的代表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19. 埃及的考古证据表明, 6500年前该地区出现了农业,最早的农夫也放牧绵羊、山羊和牛,并在凉爽的季节种植诸如大麦、双粒小麦、亚麻、小扁豆和鹰嘴豆之类的作物。这表明
A. 非洲是一个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重要发生地 B. 非洲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
C. 非洲农作物受到西亚文明的极大影响 D. 非洲最早产生农业和畜牧业的分化
20. 马丘比丘遗址的主要建筑分为农业区、手工业区、皇家区、宗教区等。这里有沿着陡峭山坡层层开凿建造的房屋、从山顶向各个方向开凿的供水渠道、各种形状的庙宇、庄严的皇家墓葬,还有日晷、采石地点等。该遗址反映了(  )
A. 印第安人高超的城市建筑艺术 B. 阿兹特克人国家发达的城市化水平
C. 马丘比丘是安第斯地区的中心 D. 印加文化继承了玛雅文化的精华
21. 据考古研究表明:在撒哈拉干涸沙漠成沙漠以前,农业系统在这一地区不断发展,供养了拥有广阔市场和贸易中心的众多村庄居民。市场和贸易中心有助于产生非洲文明,如()①加纳②马里③苏丹④东非的一些王国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2. 古代美洲的印第安人创造了灿烂的文明,下列文明成果属于美洲的是( )

①《一千零一夜》 ②阿兹克特人的陶制印模

③玛雅文字 ④《查士丁尼法典》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23. 古文物专家本特写道:“我对古津巴布韦的废墟古物没有多少信心。我认为,它们都是本地的。”可在挖四只皂石鸟后他又写道:“这些艺术品似乎弹奏着古代地中海文明的弦音,一句话:这绝不是非洲的。”该学者的记述( )
A. 旨在说明古津巴布韦文化曾受到外来文化影响 B. 强调这一遗址是非洲文明的最高成就
C. 证明古代地中海文明是古津巴布韦文化的源头 D. 对非洲文明存在种族歧视的错误倾向
24. 751年,中国唐朝军队与大食军队发生战争,唐军失败,杜环被俘,他最远可能到达北非。十多年后,杜环回国,他把经历写成《经行记》。元朝时,汪大渊两次随商船出海,最远可能到过北非和东非沿海地区,并在《岛夷志略》中留下相关记载。材料能证明(  )
A. 中国与非洲有了直接交往 B. 郑和最先开辟了中国沟通非洲的航路
C. 非洲曾被阿拉伯帝国统治 D. 书中均能查到印加人农业生产的情况
25. 如表四项表述可以从史实直接推断出结论的是(  )
史实 结论
A 公元前后,在今埃塞俄比亚地区兴起了阿克苏姆王国。 公元前后埃塞俄比亚地区进入文明时代
B 1112年,法国琅城居民起义,1128年,法王路易六世颁发特许状,同意琅城实行自治。 武装暴动是西欧城市获得自治的主要方式
C 15世纪晚期都铎王朝建立以后,英格兰逐渐形成较为强大的王权。 此时欧洲民族国家已经形成
D 15世纪末16世纪初,印加国家发展到鼎盛时期,全国分为四大政区,由贵族充任长官。 印加帝国实现了对整个美洲的统治
A. A B. B C. C D. D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材料解析题
26. 材料世界文化史上,东非沿海的斯瓦希里文化,是由环西北印度洋周边地区的文化在长期交往中融合形成的,其地域包括非洲大陆、阿拉伯、波斯、印度西海岸、东南亚,甚至中国。纪元以前 ,东非就有土著民族生活。后来,西非居民班图人来到这里,赶走或同化当地居民。7世纪后,班图人遍布东非沿海……历史上阿拉伯人因其生存环境恶化迁居东非沿海,形成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移民浪潮。他们带来新的生活方式,也把伊斯兰教带到这里。——杨天林《古代文明史》
阅读材料,概括斯瓦希里文化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分析其特点形成的原因。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公元前1000年直到公元500年,在世界史上往往被称为古典时代,这时欧亚大陆上人类文明进步的格局有了很大的改变。冶铁技术的推广使农业生产力急剧增长,剩余产品大量增加。城市的发展,贸易的兴盛,都是前所未有的。政治组织也和前一时期大为不同,出现了波斯帝国、汉帝国和罗马帝国这样地域辽阔、组织严密、结构复杂的大帝国。……文明之间的交流大大加速了。随着各地区政治、军事、贸易接触的频繁,思想文化的交流也更为容易。
( 1)写出材料一地图中2、3、4、6代表的古代文明的名称,并指出2和4代表的两种古代文明在政治体制上的不同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古典时代欧亚文明交流加速的条件,并分析这一时期欧亚文明交流的特点。
28. 阅读下列材料后回答问题
很明显,美洲的力量对比完全不同于非洲的力量对比。地理环境,较少的人口,发展水平较低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组织,所有这些都对印第安人不利,使欧洲人能占领南北美洲;而这时在非洲,欧洲人仅在沿海地区占有几个不稳定的小立足点。虽然美洲印第安人不能有效地抵抗欧洲入侵者,但事实依然是,他们对人类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这些贡献中最重要的是,他们培育了如今已成为全世界日常饮食支柱的多种植物。最著名的是玉米、马铃薯、大豆(蛋白质的主要来源)、南瓜、西红柿和巧克力。总之,南北美洲培育出来的植物与整个东半球一样多——这是一个真正非凡的成就。今天,美国50%的农产品都源于原先由印第安人培育的植物。由于美国是向世界市场提供食品的主要出口商,因此可以说,如果没有美洲印第安先驱者,今日世界的总人口实际上会低一些。
——(美)斯达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上)》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印第安人的命运及对人类发展做出的贡献。
三、开放性试题
2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根据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比中世纪西欧与美洲阿兹特克人的农耕方式(相同或不同均可),并加以评述。(要求:表述成文,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1、A; 2、A; 3、A; 4、B; 5、C; 6、B; 7、B; 8、D; 9、B; 10、B; 11、C; 12、B; 13、C; 14、A; 15、A; 16、A; 17、B; 18、A; 19、D; 20、A; 21、A; 22、B; 23、D; 24、A; 25、A
26、特点:多元化/多样性;原因:阿拉伯人移民带来新的生活方式,传入伊斯兰教;西非班图人遍布东非;环印度洋贸易发达,与阿拉伯国家、印度、波斯和中国有贸易往来。
27、(1)2为西亚(两河流域)文明,3为古埃及文明,4为古希腊文明,6为印加文明。不同点:前者建立了君主专制制度,后者产生了民主政治。
(2)条件:农业和手工业发展;生产力提高;城市发展,贸易增加;大帝国出现。特点:交流越来越频繁;交流领域增加。
28、命运:被欧洲人入侵,自身的文明被中断,并遭到毁灭性打击。贡献:创造了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和印加文明;培育了后来成为全世界日常饮食支柱的多种植物;为人类提供了食品,促进了世界人口的整体增长。
29、示例:观点:中世纪的西欧和美洲阿兹特克人的农耕方式有巨大差异。
评述:西欧封建庄园的农耕方式盛行,而阿兹特克人发明了“浮动园地”的农耕方式。中世纪的西欧统治者通过实行层层分封的封土制度,形成了大小不等的封建庄园。这些封建庄园大多有耕地、果园、草场、牧场、休耕地等,体现了自给自足的特征。封建庄园是封君封臣制度存在并巩固的经济基础;但由于其独立性又为封建割据奠定了基础,采用农奴劳动也制约了生产力和工商业城市的发展。阿兹特克人为了解决湖岛上日益增多的都城人口的生存问题,发明了“浮动园地”。这种做法扩大了耕地面积,增加了粮食产量,也为其扩张战争提供了经济和人力基础。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