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课时作业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课时作业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3-14 16:51: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课时作业1
1.1945年6月,美国代理国务卿格鲁向杜鲁门提交了一份绝密备忘录,声称欧洲局势“有利于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自此,杜鲁门政府明确地将对外战略目标和主要任务锁定为“遏制”苏联和世界社会主义阵营,“遏制”国际共运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壮大。这
A.标志着美国正式向苏联发起冷战 B.体现出美国开始干涉世界各国内政
C.暴露了美国控制战后世界的企图 D.意味着美国成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
2.如图是冷战时期苏联的一幅漫画,标题是《是的,就是这样》。该漫画反映了
A.苏联对抗北约的决心 B.美国维护霸权的手段
C.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 D.冷战发生的主要背景
3.下表是不同学者关于冷战起源的三种观点,由此可以推出的正确结论是
观点 理由
苏联应对“冷战”负主要责任 斯大林的“侵略”和“扩张”政策是战后国际关系紧张化的主要原因,美国对苏联的“共产主义扩张”做出反应,冷战因此而生。
美国应对“冷战”负主要责任 美国垄断资本中最富于侵略性的集团利用美国经济和军事实力来确立世界霸权,为此而积极推行反苏反共的政策,从而一手导演了冷战。
美苏都应对“冷战”负主要责任 冷战是大国之间利益上的碰撞,是苏联的独裁共产主义与美国的民主理想之间的冲突。
A.观点的争鸣不利于还原历史真相 B.学者的不同立场影响了冷战评价
C.观点不同反映历史研究的复杂性 D.冷战起源是冷战研究的主要内容
4.1946年2月,美国驻苏联大使馆代办乔治·凯南向华盛顿发电文:“苏联听不进理智的逻辑,但对武力的逻辑却十分敏感”,“美国要拥有足够的武力,并清楚地表明它准备使用武力,这就几乎用不着真的动武”。这说明当时
A.美苏冷战初现端倪 B.美国推行杜鲁门主义
C.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D.马歇尔计划付诸实施
5.分析下图的变化。引起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图1:二战时期美国的宣传画 图2:冷战时期美国的宣传画
A.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冲突 B.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的消长
C.社会主义国家有显著的成就 D.美苏冷战在文化领域的对抗
6.该体系是建立在美苏实力均势基础之上的,美苏事实上划分了各自的势力范围,深深打上了大国强权的烙印,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对该体系理解正确的是
A.反映了战后国际秩序的全貌 B.标志着美苏“冷战”的正式开始
C.排除了任何武装斗争的可能 D.奠定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
7.1943年,好莱坞拍摄了一些歌颂苏联的电影,比如《光荣的日子》《出使莫斯科》等。1948年,苏联对美国的威胁成为好莱坞电影的重要主题之一,如《铁幕背后》《红色威胁》等。与这一时期电影主题转变相关的是
A.“杜鲁门主义”出台 B.北约组织成立
C.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D.古巴导弹危机
8.以下是20世纪以来世界格局演变示意图。导致世界格局出现的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国家综合国力的变化 B.国家利益的冲突
C.美国、苏联实力大增 D.西欧、日本的崛起
9.美苏“冷战”局面形成的基础是
A.美苏实力均势 B.美国成为世界霸主
C.美苏同盟关系破裂 D.苏联成为世界经济强国
10.1945年5月9日晚,莫斯科烟花绽放,人们纵情高歌,庆祝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然而美国驻苏使馆参赞乔治·凯南却发出一段惊人的论调:“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乔治·凯南在此强调的是
A.日本法西斯尚未投降,反法西斯使命未完成
B.西欧已开始走向联合,挑战美国的霸主地位
C.苏联实力的不断增强,美苏之争已不可避免
D.第三世界的迅速崛起,冲击了美国的领导权
11.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援助欧洲复兴计划,并敦促欧洲方面首先拟定一项联合性质的计划,要求该计划即使不能得到所有欧洲国家的同意,也应征得一部分国家的同意。马歇尔计划体现出来的美国对欧政策
A.有利于煤钢联营的建立 B.促成了欧美平等伙伴关系
C.导致欧洲出现对峙 D.成为德国分裂的根源
12.下面是20世纪40年代一幅有关国际关系的漫画。漫画中:代表美元的美国人正在挤压趴伏在马歇尔计划上的西欧各国。下列对此漫画解读正确的是
A.美国借助马歇尔计划确立了美元的霸主地位
B.马歇尔计划导致了西欧各国经济走向了衰退
C.美国借马歇尔计划加紧向西欧进行资本渗透
D.马歇尔计划意图是帮助西欧国家恢复经济
13.1949年,杜鲁门提出,“以我们先进的科学和工业帮助改善那些未发展起来的地区”;1960年,肯尼迪要求西方为东欧准备一套更灵活和更现实的做法;1964年,约翰逊指出,美国在东欧的主要目标,就是鼓励用和平手段来削弱莫斯科的控制。美国的上述计划旨在
A.强化地域统治,争夺中间地带 B.对外输出民主,构建单极世界
C.加强经济渗透,实现全球霸权 D.遏制共产主义,稳定资本主义
14.1971年秋,美国环保署空气污染治理小组访问苏联,与苏联专家展开研讨。1972年5月,尼克松访苏期间,两国共同签署了《美苏环保合作协议》,空气污染治理成为双方共同关注的问题。这说明美国
A.尝试主导建立全球治理体系 B.在美苏争霸中处于攻势地位
C.试图弥合美苏意识形态分歧 D.寻求缓和美苏冷战对峙局面
15.《美国的梦想》中有这样一句话,“马歇尔计划:一箭双雕”。这里的“双雕”是指
A.控制西欧和遏制苏联 B.遏制亚洲和称霸世界
C.输出资本和对抗苏联 D.复兴欧洲和干涉中国
16.1961年,针对很多人批评美国对东德修建柏林墙没有做出实质上的反应,时任美国总统肯尼迪认为:“这(指东德修建柏林墙)不是个很好的解决方案,但一堵墙比战争好的多。”由此可知,“柏林墙”的修建
A.得到了美国政府许可
B.导致了苏联势力扩张
C.顺应了美国冷战政策
D.避免了美苏间的对抗
17.如图是一幅时事漫画《就这样吧,直到我们下-次碰头》。左边的魔术师是美英法代表,右边的魔术师是苏联代表,由于双方意见分歧,致使魔术半途而废,分身的少女就这样被晾在了舞台下。与该漫画相关的是
A.两大阵营对峙 B.欧美平等关系巩固
C.冷战局势加剧 D.西欧国际地位提高
18.20世纪50年代一70年苏联在航空领域取得如下成就,下述成就给持苏联技术落后于美国这种传统认知的美国人带来了极大的震动。这说明苏联科技
时间 航天器 成就
1957年10月 斯普特力克一号 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卫星。
1961年4月 东方一号 宇航员加加林成为第一位进入太空的人类。
1971年4月 礼炮一号 国际第一座空间站航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A.超越了美国科技 B.改善了人们生活
C.改变了世界格局 D.改善了苏联形象
19.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北约”的成立
C.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D.“华约”的成立
20.1945年底,美国不仅没有实施早就拟定的“旨在肢解德国、削弱德国工业”的计划,还撤换了计划制定者、时任财政部长的摩根索。1946年5月,美国停止从德国美占区索取赔款,以后更是提出了德国“经济统一”方案,并于1946年底与英国合并德国占领区。据此可知,美国
A.对德政策缺乏连续性 B.助推马歇尔计划实施
C.立足于实现德国复兴 D.旨在与苏联进行对抗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二、材料分析题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从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冷战的开始到1991年苏联的解体标志冷战的结束,在这段时间里,美苏双方在政治、经济、军事、意识形态等诸多领域展开了全方位的对抗。美苏之间剑拔弩张的情境并不少见,如在两次柏林危机、古巴导弹危机期间,美苏两个超级大国针锋相对,大有要爆发一场大规模战争的阵势,让世人为之捏了一把冷汗。
但最后的结果是美苏双方都采取了克制、理性的态度,并且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规避战争爆发的方法和机制。“美苏在处理双边关系中逐渐形成了一些行为规范,如军控、危机处理、首脑外交、经贸以及国际行为等各个领域的游戏规则。”
——摘自李宝宝《浅析战争调控机制在美苏冷战中的运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苏全方位对抗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苏处理危机的方式及启示。
22.材料 毛泽东:“美国和苏联中间隔着极其辽阔的地带,这里有欧、亚、非三洲的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美国反动派在没有压服这些国家之前,是谈不到进攻苏联的。现在美国在太平洋控制了比英国过去的全部势力范围还要多的地方,它控制着日本、国民党统治的中国,半个朝鲜和南太平洋;它早已控制着中南美;它还想控制整个大英帝国和西欧。美国在各种借口之下,在许多国家进行大规模的军事布置,建立军事基地。美国反动派说,他们在世界各地已经建立和准备建立的一切海军基地,都是为着反对苏联的。不错,这些军事基地是指向苏联。但是,在现时,首先受到美国侵略的不是苏联,而是这些被建立军事基地的国家。我相信,不要很久,这些国家将会认识到真正压迫它们的是谁,是苏联还是美国。美国反动派终有一天将会发现他们自己是处在了全世界人民的反对中。”
——摘自《毛泽东接见美国记者斯特朗的谈话(节录)》(1946年8月)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毛泽东发表上述谈话时的国内外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945-1950年间美国为实现对苏联战略企图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参考答案:
1.C
【解析】
【分析】
【详解】
1945年6月,欧洲战事已经结束,美国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在这种情况下,杜鲁门“明确地将对外战略目标和主要任务锁定为‘遏制’苏联和世界社会主义阵营”,其目的是为了称霸和控制世界,C项正确;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国正式向苏联发起冷战,排除A项;B项中“美国开始干涉世界各国内政”的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材料没有列举美国的实力,也没有美国和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比较的信息,不能得出“美国成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C项。
【点睛】
2.B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苏联漫画中的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冷战时期,美国使用经济、军事恐吓等手段,操控北约盟国与苏联对抗、维护霸权,B项正确;材料未体现“苏联对抗北约的决心”,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欧洲走向联合,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冷战中的现象而非背景,排除D项。故选B项。
3.C
【解析】
【分析】
【详解】
材料“斯大林的‘侵略’和‘扩张’政策是战后国际关系紧张化的主要原因”“美国垄断资本中最富于侵略性的集团利用美国经济和军事实力来确立世界霸权”“冷战是大国之间利益上的碰撞”体现的是不同学者关于冷战起源方面有着不同的观点,说明的是历史研究的复杂性,C项正确;不同的历史观点有利于更加真实的还原历史,排除A项;材料与学者的立场无关,排除B项;冷战的起源仅是冷战研究的一方面,排除D项。故选C项。
【点睛】
4.A
【解析】
【详解】
材料“美国要拥有足够的武力,并清楚地表明它准备使用武力,这就几乎用不着真的动武”体现的是凯南实际是鼓吹美国要遏制苏联,表明美苏关系逐渐转向对抗,冷战初显端倪,A项正确;BD项是在1947年开始的,排除;1955年两极格局正式形成,排除C项。故选A项。
5.B
【解析】
【详解】
从图片信息可以看出,二战期间美国称赞苏联是朋友,为自由而战。而二战后,却要重击共产主义,把苏联当成敌人。这体现的是不同时期国家得益的需要,反映出国家利益决定了国家间的关系,B项正确;材料强调国家利益,而不是意识形态,排除A项;社会主义国家有显著的成就在材料中无法找到依据,排除C项;美苏冷战在文化领域的对抗与题干主旨不符,题干问的是原因而非表现,排除D项。故选B项。
6.D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该体系是建立在美苏实力均势基础之上的,美苏事实上划分了各自的势力范围,深深打上了大国强权的烙印”可得出是雅尔塔体系,根据所学,可得出该体系奠定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D项正确;全貌的说法错误,排除A项;B项是杜鲁门主义提出的影响,排除B项;二战后也多次发生局部热战,排除C项。故选D项。
【点睛】
7.A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铁幕背后》《红色威胁》等”可得出这与二战后的冷战有关,结合所学杜鲁门主义是冷战开始的标志,A项正确;北约建立于1949年,排除B项;C项建立于1961年,D项是1962年,排除CD项。故选A项。
【点睛】
8.A
【解析】
【详解】
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到两极格局再到多极化趋势,这种国际政治格局变化的根源是国家综合实力的变化,A项正确;国家利益冲突是国家实力的体现,排除B项;C项是两极格局的原因,而非多极化趋势的原因,排除C项;D项是多极化趋势的原因,而非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兴起的原因,排除D项。故选A项。
9.A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苏“冷战”是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对峙,美苏实力均势是“冷战”局面形成的基础,A项正确;美国成为世界霸主,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标志着美苏同盟关系破裂,冷战的开始,排除C项;苏联在两次五年计划后,成为世界经济强国,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10.C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中美国驻苏使馆参赞乔治·凯南指出“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和所学知识可知,1945年5月,德国投降,欧洲战事胜利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胜利结束,然而随着法西斯国家退出历史舞台,美苏战时同盟的基础即将消失,随着欧洲的衰落和美苏实力的增强,美苏之间在国家利益和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之间的冲突分歧不断加剧,二战后初期美苏冷战、两极格局逐步形成,因此乔治·凯南强调的是美苏之争已不可避免,C项正确;此时日本法西斯虽然尚未投降,但是反法西斯胜利的大局已定,也与题干中“战争才刚刚开始”不符,排除A项;二战后的20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欧开始走向联合,挑战美国的霸主地位,时间不符合题意,而且凯南强调的是苏联对美国的威胁,主张遏制苏联,排除B项;20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三世界逐渐崛起,冲击美国的领导权,时间不符合题意,而且凯南强调的是苏联对美国的威胁,主张遏制苏联,排除D项。故选C项。
11.A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中马歇尔计划“敦促欧洲方面首先拟定一项联合性质的计划”,可见美国对欧政策有利于欧洲一体化,促进煤钢联营的建立,故A项正确;马歇尔计划体现出来的美国对欧政策仍然是美国主导的,而且其目的是援助和控制西欧,没有体现欧美平等伙伴关系,故B项错误;题干材料主要提及马歇尔计划对欧洲的援助,从而有利于欧洲联合,与导致欧洲对峙无关,故C项错误;柏林危机导致德国分裂,其根源在于美苏的对抗,与马歇尔计划无关,故D项错误。
12.C
【解析】
【详解】
根据“代表美元的美国人正在挤压趴伏在马歇尔计划上的西欧各国”,根据所学可知,二战后,欧洲经济濒于崩溃,物资极度匮乏,马歇尔计划以“复兴欧洲”为名,加紧向西欧进行资本渗透,借经济手段来稳住资本主义的阵脚,控制西欧,达到共同“遏制”苏联的目的,以此建立自己的世界霸权,C项正确;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美元的霸主地位,排除A项;马歇尔计划促进了西欧各国经济的恢复,排除B项;D项无法体现“挤压趴伏在马歇尔计划上的西欧各国”,排除。故选C项。
13.D
【解析】
【详解】
依据材料可知,美国试图帮助和改善“未发展"地区,加强对“东欧"的渗透,目的是“削弱莫斯科的控制”。依据材料时间并结合所学可知,当时处于美苏冷战时期,材料中的计划是美国遏制共产主义,稳定资本主义世界的体现,D项正确;材料中的计划主要是遏制共产主义,稳定资本主义,AC两项不是主要目的,排除;B项是在美苏冷战结束后,排除。故选D项。
14.D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美苏在空气污染治理方面加强合作,这说明美苏两国寻求缓和美苏冷战对峙局面,D项正确;材料得不出是美国尝试主导建立全球治理体系,排除A项;材料强调美国和苏联在在空气污染治理方面加强合作,没有体现美素争霸,且美国这时期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排除B项;美苏之间的意识形态分歧不能弥合,排除C项。故选D项。
15.A
【解析】
【详解】
1947年,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目的是企图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控制西欧,遏制苏联。A项正确;马歇尔计划不是遏制亚洲、不是资本输出、也不是干涉中国,排除BCD项。故选A项。
16.C
【解析】
【详解】
东德修建“柏林墙”是为了防止西方势力渗透和东德民众进入西德,但“柏林墙”也阻碍了社会主义势力扩张,避免引发美苏间的战争,所以肯尼迪才认为“一堵墙比战争好的多”,C项正确;“柏林墙”是东德在苏联的支持下修建的,与美国没有关系,排除A项;一堵墙从物理上隔开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世界,客观上阻碍了苏联势力的扩张,排除B项;“柏林墙”避免了美苏间的战争,但对抗一直存在,排除D项。故选C项。
17.C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分身的少女就这样被晾在了舞台下。”说明由于双方意见分歧,导致了少女分身,结合所学知识,这一事件是“东德”与“西德”分裂,这一事件也导致冷战局势加剧,C项正确;两大阵营对峙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材料说的是美英法代表与苏联代表,排除B项;材料体现不出西欧国际地位提高,排除D项。故选C项。
18.D
【解析】
【详解】
苏联在航空领域取得的成就证明了苏联的技术力量很强大,这一定程度上会冲击美国政府宣传的苏联形象,D项正确;材料没有对美苏两国科技力量进行对比,无法得出苏联科技水平超越美国的结论,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科举并不直接关系民生,排除B项;当时依然是两极格局,排除C项。故选D项。
19.A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杜鲁门主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谋求世界霸权的指导方针与扩张计划。1947年3月12日,时任美国总统杜鲁门在致国会的关于援助希腊和土耳其的咨文中,提出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它是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A项正确;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是杜鲁门主义的出台,BC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BCD项。故选A项。
20.D
【解析】
【详解】
从材料中“1945年底,美国不仅没有实施早就拟定的‘旨在肢解德国、削弱德国工业’的计划,还撤换了计划制定者、时任财政部长的摩根索。1946年5月,美国停止从德国美占区索取赔款,以后更是提出了德国‘经济统一’方案,并于1946年底与英国合并德国占领区”可以看出,美国在二战后由计划削弱德国转为扶持德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主要是为了和苏联对抗,将德国变成美国对抗苏联的“前沿阵地”,D项正确;材料体现美国对德政策的转变是由于美苏爆发“冷战”,与对德政策的连续性没有直接关系,排除A项;由所学知识可知,助推马歇尔计划实施、实现德国复兴都不是美国采取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排除B项、C项。故选D项。
21.(1)原因:国家利益不同;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不同;美苏争夺世界霸权等。
(2)方式:首脑外交、谈判、裁军、军控、经贸等,并形成相应领域的规范、规则。
启示:美苏冷战导致世界局部动荡与不安,但由于双方势均力敌,采取克制、理性的态度并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规避战争爆发的机制,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解析】
【详解】
(1)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国家利益的不同是美苏全方位对抗的根本原因;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是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故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不同;根据材料信息“在这段时间里,美苏双方在政治、经济、军事、意识形态等诸多领域展开了全方位的对抗”可知,二战后形成美苏两极格局,美苏全方位对抗的原因是争夺世界霸权。
(2)方式:根据材料信息“美苏在处理双边关系中逐渐形成了一些行为规范,如军控、危机处理、首脑外交、经贸以及国际行为等各个领域的游戏规则”可知,双方处理危机的方式有:首脑外交、谈判、裁军、军控、经贸等,并形成相应领域的规范、规则。
启示:美苏争霸的启示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利弊两方面作答,弊端是:美苏冷战导致世界局部动荡与不安,客观上的积极方面是:但由于双方势均力敌,采取克制、理性的态度并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规避战争爆发的机制,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22.(1)国内:美国支援蒋介石发动内战(或解放战争爆发)。国际:二战后,确立了以美苏为中心的雅尔塔体系;美、苏成为两个超级大国;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逐步走向对抗;美国企图称霸世界;民族独立运动兴起等。
(2)扩张势力范围;在全球建立军事基地;发动冷战;实施马歇尔计划;成立北约军事组织;发展原子武器;肢解德国,扶植西德;在国际事务中排挤苏联和人民民主国家等。
【解析】
(1)
国内:根据“1946年8月”可得出美国支援蒋介石发动内战(或解放战争爆发)。国际:根据二战后的国际形势,可得出二战后,确立了以美苏为中心的雅尔塔体系;美、苏成为两个超级大国;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逐步走向对抗;根据所学得出美国企图称霸世界;根据“这里有欧、亚、非三洲的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美国反动派在没有压服这些国家之前”得出民族独立运动兴起等。
(2)
根据“现在美国在太平洋控制了比英国过去的全部势力范围还要多的地方,它控制着日本、国民党统治的中国,半个朝鲜和南太平洋;”得出扩张势力范围;根据“在许多国家进行大规模的军事布置,建立军事基地。”得出在全球建立军事基地;根据冷战的相关内容可得出发动冷战;实施马歇尔计划;成立北约军事组织;发展原子武器;肢解德国,扶植西德;在国际事务中排挤苏联和人民民主国家等。、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