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法库县丁家房镇中心小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5月阶段测试科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辽宁省沈阳市法库县丁家房镇中心小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5月阶段测试科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3-14 22:02:40

文档简介

法库县小学四年级科学阶段质量监测试卷(一)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 像鱼和鸡等动物产卵或下蛋的繁殖方式是_________;像马和猫等哺乳动物那样直接生出小动物的繁殖方式是_________。
2. 植物营养器官包括( )、( )、( )。
3. 生物是指( )的物体, 所有的生物都会( ),会( ),会对环境变化作出反应,几乎都需要阳光、( )、 水、( )等。
4. 自然环境变化的原因包括( )原因和( )原因。
5. 在自然条件下,大多数动物通过( )结合产生后代,动物的繁殖包括( )、( )以及哺育等一系列复杂的行为,这些行为都是动物与生俱来的本领。
6. ( )连续38年记观测大自然日记撰写了名著《物候学》。
7. 科学探究一般主要包括提出问题、( ) 、设计方案、( )、( )、处理信息、得出结论、分享交流等。
二、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在括号里,共16分)
8. 下列植物中,可以用根繁殖的是( )。
A. 姜 B. 水仙 C. 红薯
9. 下列植物中,用叶子繁殖的是( )。
A. 宝石花 B. 菊花 C. 兰花
10. 胎生动物一般都用( )的方法来喂养幼崽。
A. 哺乳 B. 寄生 C. 让小动物自己觅食
11. 下列不属于生物的是( )。
A. 金鱼 B. 云朵 C. 黄瓜
12. 松鼠的庇护所是( )。
A. 帐篷 B. 山洞 C. 树洞
13. 被虫子蛀过种子,一般都不能萌发成幼苗,其主要原因是( )。
A. 萌发时环境条件不适宜
B. 种子的胚被虫子咬坏了
C. 种皮被破坏,失去保护作用
14. 在寻访动物的家的活动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 在观察鸟巢时,要轻声慢慢地走到树下观察
B. 在草地里发现一个小洞,把手伸进洞里,看看有没有动物
C. 在水边观察小蝌蚪,不要捕捞和伤害它们
15. 当季节更替时,麻雀为了适应冬季,发生变化的是( )。
A. 脱毛并且变换羽毛颜色 B. 脂肪增多毛量增加 C. 迁徙
三、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共16分)
16. 植物只能用种子来繁殖后代。( )
17. 蛋黄上有明显小白点的鸡蛋才有可能孵出小鸡。( )
18. 石笋在千百万年间能不断长高,能生长,属于生物。( )
19. 狗尾巴草的种子又小又轻,它是依靠风力传播的。 ( )
20. 摆锤越重,摆的速度越快。( )
21. 所有的种子都有两片子叶。( )
22. 科学家普遍认为,恐龙、猛犸象灭绝是环境的突然变化造成的。( )
23. 动物在迁徙的过程中,它们的移动有一定的规律和路线。( )
四、连线题(13分)
24. 把植物种子的各部分与其相应的作用用线连起来。
胚根 保护种子
胚芽 长成植物的根
子叶 长成植物的茎和叶
种皮 未种子萌发提供养料
25. 将下列植物与其传播种子的方式连起来。
蒲公英 动物传播
苍耳 水力传播
椰子 风力传播
莲 弹射传播
豌豆
五、实验探究题(15分)
26. 探究种子的萌发情况。
问题∶把蚕豆种子按不同的方式摆放,根都会向下生长吗?
实验步骤∶①选几颗蚕豆种子在水中浸泡几小时
②将种子摆放在纱布和瓶壁之间,有正放的、有倒放的、有横放的
③将纱布弄湿后贴在瓶壁内
④把瓶子放在温暖的地方。几天后,观察种子的萌发情况
⑤取一玻璃瓶,向瓶内倒水,使水面距瓶底大约1厘米
以上是被打乱的实验步骤,请你按照正确顺序排序:___________(填序号)实验现象:种子在萌发时,先长出根,根迅速_______生长,然后长出芽,芽________生长。(提示:填写“向上”或“向下”)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
六、问答题(20分)
27. 动物建造庇护所的功能有哪些? (至少三点)
28. 请举例说明人类的哪些行为对自然界的生物和环境造成危害?(至少三点)
29. 在青藏铁路设计时,为了不影响野生动物的生活和迁徙,事先采取了可行有效的方案。那么假如要在藏羚羊迁徙必经之地规划修建一条铁路, 你将从哪些方面评估铁路的修建方案?法库县小学四年级科学阶段质量监测试卷(一)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 像鱼和鸡等动物产卵或下蛋繁殖方式是_________;像马和猫等哺乳动物那样直接生出小动物的繁殖方式是_________。
【答案】 (1). 卵生 (2). 胎生
【解析】
【详解】动物的繁殖方式常见的有卵生和胎生。靠卵繁殖后代的动物叫卵生动物。昆虫、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都是卵生动物。用胎生繁殖后代的动物叫胎生动物。哺乳动物是胎生动物。所以鱼和鸡是卵生动物,马和猫等哺乳动物是胎生动物。
2. 植物的营养器官包括( )、( )、( )。
【答案】 (1). 根 (2). 茎 (3). 叶
【解析】
【详解】绿色开花植物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组成的。根、茎、叶为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为生殖器官。
3. 生物是指( )的物体, 所有的生物都会( ),会( ),会对环境变化作出反应,几乎都需要阳光、( )、 水、( )等。
【答案】 (1). 有生命 (2). 繁殖 (3). 生长 (4). 空气 (5). 营养物质
【解析】
【详解】生物是指自然界中有生命的物体,所有的生物都具有感觉、运动、生长、摄食、吸收氧气、排出废物、繁殖等功能,会对环境变化作出反应。生物圈中动物、植物等所有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是一样的,它们都需要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4. 自然环境变化的原因包括( )原因和( )原因。
【答案】 (1). 自然 (2). 人为
【解析】
【详解】环境保护一般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自然环境变化的原因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主要是人为原因,所以我们要保护环境。
5. 在自然条件下,大多数动物通过( )结合产生后代,动物的繁殖包括( )、( )以及哺育等一系列复杂的行为,这些行为都是动物与生俱来的本领。
【答案】 (1). 雌雄 (2). 雌雄的识别 (3). 交配
【解析】
【详解】在自然条件下,大多数动物都是通过雌雄结合进行有性繁殖。动物的繁殖包括雌雄的识别、交配、生产、对后代的哺育等一系列复杂的行为,这些行为都是动物的本能。动物的两种基本繁殖方式是卵生和胎生。
6. ( )连续38年记观测大自然日记。撰写了名著《物候学》。
【答案】竺可桢
【解析】
【详解】竺可桢连续38年记观测大自然日记,没有一天中断。几十年日积月累的宝贵资料成为他撰写名著《物候学》的重要基础,同时也开创中国物候学研究新纪元。
7. 科学探究一般主要包括提出问题、( ) 、设计方案、( )、( )、处理信息、得出结论、分享交流等。
【答案】 (1). 作出假设 (2). 制定计划
(3). 搜集证据
【解析】
【详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科学探究一般主要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设计方案、制定计划、搜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分享交流等。
二、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在括号里,共16分)
8. 下列植物中,可以用根繁殖的是( )。
A. 姜 B. 水仙 C. 红薯
【答案】C
【解析】
【详解】植物会结出种子,种子可以长成新的植物,大多数植物是利用种子繁育后代的,这属于有性繁殖;除了用种子繁殖外,有的植物是利用植物体上的一小部分根、叶、茎、芽来繁殖后代的,这属于无性繁殖中的营养繁殖。姜、水仙都是用茎来繁殖,红薯用根繁殖。
9. 下列植物中,用叶子繁殖的是( )。
A. 宝石花 B. 菊花 C. 兰花
【答案】A
【解析】
【详解】植物会结出种子,种子可以长成新的植物,大多数植物是利用种子繁育后代的,这属于有性繁殖;除了用种子繁殖外,有的植物是利用植物体上的一小部分根、叶、茎、芽来繁殖后代的,这属于无性繁殖中的营养繁殖。菊花、兰花用植物的茎繁殖,宝石花用叶子繁殖。
10. 胎生动物一般都用( )的方法来喂养幼崽。
A. 哺乳 B. 寄生 C. 让小动物自己觅食
【答案】A
【解析】
【详解】像人、猫、狗、兔等这样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做胎生。用胎生繁殖的动物叫胎生动物。胎生的动物一般都用哺乳的方法喂养小动物,牛、羊、猫等都是以这种方式喂养幼崽的。
11. 下列不属于生物的是( )。
A. 金鱼 B. 云朵 C. 黄瓜
【答案】B
【解析】
【详解】生物的特征: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够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都能遗传和变异的特征。生物都能适应并影响环境。金鱼、黄瓜都属于生物,云朵没有生命不属于生物。
12. 松鼠的庇护所是( )。
A. 帐篷 B. 山洞 C. 树洞
【答案】C
【解析】
【详解】动物们常会在栖息地寻找合适的地方来营造巢穴,例如山洞、树洞等,松鼠在茂密的树枝上筑巢,或者利用乌鸦和喜鹊的废巢,有时也在树洞中做窝。根据对动物巢穴的观察,松鼠一般在树洞上筑巢。
13. 被虫子蛀过的种子,一般都不能萌发成幼苗,其主要原因是( )。
A. 萌发时环境条件不适宜
B. 种子的胚被虫子咬坏了
C. 种皮被破坏,失去保护作用
【答案】B
【解析】
【详解】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内部条件是具有完整的、有活力的胚,以及供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根据种子发芽的条件,其内部条件是具有完整的有活力的胚。虫蛀的种子的胚被破坏了,所以不能萌发成幼苗。
14. 在寻访动物的家的活动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 在观察鸟巢时,要轻声慢慢地走到树下观察
B. 在草地里发现一个小洞,把手伸进洞里,看看有没有动物
C. 在水边观察小蝌蚪,不要捕捞和伤害它们
【答案】B
【解析】
【详解】A在观察鸟巢时,要轻声慢慢地走到树下观察,正确;
B在草地里发现一个小洞,把手伸进洞里,看看有没有动物,错误;这样很容易伤害小动物,也有可能使自己的手受到伤害;
C在水边观察小蝌蚪,不要捕捞和伤害它们,正确。
15. 当季节更替时,麻雀为了适应冬季,发生变化的是( )。
A. 脱毛并且变换羽毛颜色 B. 脂肪增多毛量增加 C. 迁徙
【答案】B
【解析】
【详解】动物过冬的方式有:冬眠、备粮、南飞、换毛等。根据动物适应冬季寒冷环境的认识,麻雀为了适应冬季,脂肪增多毛量增加来应对寒冷的冬季。
三、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共16分)
16. 植物只能用种子来繁殖后代。( )
【答案】×
【解析】
【详解】植物繁殖主要有孢子繁殖、种子繁殖以及无性繁殖三种方式。植物除了用种子繁殖后代,还可以用营养器官根、茎、叶进行繁殖,所以题干中说法是错误的。
17. 蛋黄上有明显小白点的鸡蛋才有可能孵出小鸡。( )
【答案】√
【解析】
【详解】鸟类的卵由蛋壳、蛋壳膜、蛋白、蛋黄、胚和气室等部分组成。蛋壳坚硬而且有小孔,可以保护卵细胞,同时胚胎发育时可以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蛋白具有保护作用,还能提供养料和水分;蛋黄内储藏着胚胎发育的营养物质;气室提供胚胎发育所需要的氧气;胚能发育成小生命。蛋壳膜能防止营养物质流失。鸡蛋的蛋黄上有一个小白点,它叫作胚。鸡蛋孵化时都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它们的卵都是生命的开始,只有受精的卵里才有胚。
18. 石笋在千百万年间能不断长高,能生长,属于生物。( )
【答案】×
【解析】
【详解】有生命的物体都要吃东西,都需要呼吸,都能够长大,并且有一定的生命周期,都能够繁殖,对刺激都有反应。根据对生物的认识,石笋会“长高”,会长出小石笋,是因为石灰岩积累形成的,石笋本身没有生命,是非生物。
19. 狗尾巴草的种子又小又轻,它是依靠风力传播的。 ( )
【答案】正确
【解析】
详解】略
20. 摆锤越重,摆的速度越快。( )
【答案】×
【解析】
【详解】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与摆锤的重量无关。摆越长,摆动越慢;摆越短,摆动越快。
故答案为:×
21. 所有种子都有两片子叶。( )
【答案】×
【解析】
【详解】植物按照子叶的数目可以分为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其中胚中有一片子叶的植物称为单子叶植物。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22. 科学家普遍认为,恐龙、猛犸象的灭绝是环境的突然变化造成的。( )
【答案】×
【解析】
【详解】“大撞击”可能造成气温急剧升高,导致恐龙灭绝。恐龙灭绝的原因也可能是由于当时世界大洋与长期隔绝的北极海突然沟通,使大洋水温和大气环境急剧变冷,恐龙无法适应而灭绝。猛犸象出现在“约一万年前”,属史前动物;等到冰原完全消融后,其上不再有草原,使得猛犸象缺少食物和栖息地而逐渐灭绝。
23. 动物在迁徙的过程中,它们的移动有一定的规律和路线。( )
【答案】√
【解析】
【详解】生物学家们把动物这种依季节不同而变更栖息地区的习性,称为迁徙。在迁徙过程中,大多数鸟类会有规律地停下来休息和进食。动物的迁徙行为:动物由于繁殖、觅食、气候变化等原因,需要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它们的移动有一定的规律和路线。
四、连线题(13分)
24. 把植物种子的各部分与其相应的作用用线连起来。
胚根 保护种子
胚芽 长成植物的根
子叶 长成植物的茎和叶
种皮 未种子萌发提供养料
【答案】
【解析】
【详解】略
25. 将下列植物与其传播种子方式连起来。
蒲公英 动物传播
苍耳 水力传播
椰子 风力传播
莲 弹射传播
豌豆
【答案】
【解析】
【详解】自然界中果实和种子,有的借助风力传播到远处,除此之外,还有依靠水、动物、自身弹射力传播种子的植物,这些植物的果实和种子在结构与形状上也展现出一些明显的适应性。根据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认识,蒲公英的种子很轻有小伞,利用风力传播;苍耳是靠动物传播种子;莲生活在水中,椰子生长在水边,果实成熟后落入水中,利用水力传播,豌豆利用自身种子弹射来传播。
五、实验探究题(15分)
26. 探究种子的萌发情况。
问题∶把蚕豆种子按不同的方式摆放,根都会向下生长吗?
实验步骤∶①选几颗蚕豆种子在水中浸泡几小时
②将种子摆放在纱布和瓶壁之间,有正放的、有倒放的、有横放的
③将纱布弄湿后贴在瓶壁内
④把瓶子放在温暖的地方。几天后,观察种子的萌发情况
⑤取一玻璃瓶,向瓶内倒水,使水面距瓶底大约1厘米
以上是被打乱的实验步骤,请你按照正确顺序排序:___________(填序号)实验现象:种子在萌发时,先长出根,根迅速_______生长,然后长出芽,芽________生长。(提示:填写“向上”或“向下”)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①⑤③②④ (2). 向下 (3). 向上 (4). 无论种子按什么方式摆放,根都是向下生长的,芽都是向上生长的。
【解析】
【分析】通过观察种子的萌发,我们发现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向下的方向生长,根的生长速度快。
【详解】实验步骤:①选几颗蚕豆种子在水中浸泡几小时。⑤取一玻璃瓶,向瓶内倒水,使水面距瓶底大约1厘米。③将纱布弄湿后贴在瓶壁内。②将种子摆放在纱布和瓶壁之间,有正放的,有倒放的,有横放的。④把瓶子放在温暖的地方,几天后,观察种子的萌发情况。
实验现象:种子在萌发时,先长出根,根迅速向下生长,然后长出芽(茎、叶),芽向上生长。
实验结论:植物的根具有向地性,总是向下生长的,与种子放置的方向没有关系。
六、问答题(20分)
27. 动物建造的庇护所的功能有哪些? (至少三点)
【答案】休息、哺育后代、抵御天敌等
【解析】
【详解】动物的巢穴各式各样,或精致,或简单,或巨大,或小巧,但用途都大体相同,多用来躲避敌害、睡觉休息、繁殖后代、御寒取暖。
28. 请举例说明人类的哪些行为对自然界的生物和环境造成危害?(至少三点)
【答案】过渡放牧、过渡捕捞、过量喷洒农药。
【解析】
【详解】当生态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时,系统内各组成成分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能量、物质的输入与输出在较长时间内趋于相等,结构和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状态。但是人类的很多行为直接破坏了生态平衡,如滥施农药、过度放牧以及过度捕捞等。我们要维护生态平衡。
29. 在青藏铁路设计时,为了不影响野生动物的生活和迁徙,事先采取了可行有效的方案。那么假如要在藏羚羊迁徙必经之地规划修建一条铁路, 你将从哪些方面评估铁路的修建方案?
【答案】除了铁路的常规性评估之外,还应该从保护野生动物和生态环境等方面来评估。
【解析】
【详解】生命是地球上最宝贵的财富,世界因生命而精彩。地球上的每种生命都有其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各种生命息息相关。青藏铁路沿线设置野生动物通道,以保障野生动物的正常生活、迁徙和繁衍,体现了人类采取积极措施,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也说明了人类与其他生命共生共存、息息相关。因此,评估铁路的修建方案,除了成本等常规性评估之外,还应该从对于珍稀、濒临灭绝的野生动植物采取保护措施和人工干预措施的方面来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