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度下学期分班第一次考试 5.如图所示,用 50N的水平外力 F将重 20N的物体 A紧紧压在竖直墙壁上,物体保持静止状态。已知物体与墙壁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5。则物体 A与墙壁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 )
高一物理试题
一、单选题(每题 4 分,共 32 分)
1.“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唐代诗人李白描写庐山瀑布的佳句。某瀑布中的水下落的时间是4s,若把
水的下落近似简化为自由落体, g取10m/s2 ,则瀑布高度大约是( )
A.10m B.80m C.1000m D.500m
2 - A.25N B.20 N C.10N D.0N.一枚火箭由地面竖直向上发射,其速度 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 ~ t1段火箭的加速度小于 t1 ~ t2 段火箭的加速度 6.在光滑水平面上以速度 v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小球,受到一个跟它的速度方向不在一直线上的水平恒力 F的作用后,
B.在0 ~ t2 段火箭是上升的,在 t2 ~ t3段火箭是下落的 获得加速度 a.下列各图中,能正确反映 v、F、a及小球运动轨迹(虚线)之间的关系是( )
C. t2 时刻火箭离地面最远
D. t3时刻火箭回到地面
3.如图,上网课时小明把手机放在斜面上,手机处于静止状态。则斜面对手机的( )
A. B. C. D.
A.支持力竖直向上
B.支持力小于手机所受的重力 7.在电梯内放一体重计,电梯静止时,小花站在体重计上示数为 50kg,电梯运动过程中,某段时间内小花发现体
C.摩擦力沿斜面向下
重计示数如图所示,在这段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摩擦力大于手机所受的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
4.如图所示是演示小蜡块在玻璃管中运动规律的装置。现让玻璃管沿水平方向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同
时小蜡块从 O点开始沿竖直玻璃管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下图中能够大致反映小蜡块运动轨迹的是( )
A.电梯一定竖直向上加速运动
B.电梯一定竖直向下加速运动
C.小花所受的重力变小了
A. B. gD.电梯的加速度大小为 ,方向竖直向下
5
8.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的速度保持不变,现将一物体放在传送带 A端,开始时物体在传送带上滑动,当它到达位
置 C后随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直至传送到 B端,则在此过程中( )
A.物体在 AC段受摩擦力逐渐减小
C. D.
B.物体在 CB段受水平向右的静摩擦力
C.物体在 CB段不受摩擦力作用
D.物体由 A运动到 B过程中始终受水平向右的滑动摩擦力
高一年级 物理学科试题 第 1页共 3页
二、多选题(每题 5 分,共 20 分。全选对的得 5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三、实验题(13 题 6 分,14 题 8 分,共 14 分。)
13.“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如图甲所示,其中 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线的结点,OB和
9.关于力和单位的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OC为细绳,图乙所示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A.在国际单位制中,力学中的三个基本单位是 kg、m、s
B.在国际单位制中,力学中的三个基本单位是 N、m、s
C.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有力的作用
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10. 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其速度一时间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图乙中的______(选填“F”或“F′”)是力 F1和 F2的合力的实际测量值;
(2)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A.甲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3)同学们在操作过程中有如下讨论,其中对减小实验误差有益的说法是______。(多选)
B.乙车的加速度越来越大
A.两细绳必须等长
C. t 20s时,两车一定相遇
B.弹簧秤、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
D. 0 ~ 20s内,乙车的位移大于甲车的位移
C.用两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两弹簧示数之差应尽可能大
11.如图所示,物体的重力为G,保持细绳 AO的位置不变,让细绳 BO的 B端沿四分之一圆周从D点缓慢向 E点移
D.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
动。在此过程中( )
14.如图所示,某同学探究“小车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A.细绳 BO上的拉力先减小后增大
B.细绳 BO上的拉力一直减小
C.细绳 AO上的拉力一直增大
D.细绳 AO上的拉力一直减小 (1)打点计时器使用的电源是___________(填“直流电源“或”交流电源“)。
12.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水平恒力 F拉小车和木块一起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它们的加速度都等于 a。已知小 (2)补偿阻力时___________(填“需要”或者“不需要”)挂小沙桶,___________(填“需要”或者“不需要”)在小车
车质量为 M,木块质量为 m,木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在运动过程中( ) 后连接纸带,然后适当___________(填“垫高长木板右端”或“改变小车的质量”),直到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A.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向左 B.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μmg
C.木块受到的合力大小为 ma D.恒力 F大小为 Ma
高一年级 物理学科试题 第 2页共 3页
(3)下图是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图中相邻计数点之间还有 4个点没有画出,距离已在图中标示,可得小车的加 17. 如图甲所示,质量为 m=1kg的物体置于倾角为θ=37°(sin37 =0.6;cos37 =0.8)的固定且足够长的粗糙斜面上,
速度a ___________m/s2,C点的速度 vC ___________m/s(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对物体施以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拉力 F,t1=1s时撤去拉力,物体运动的部分 v—t图像如图乙所示(物体与斜面间的最
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取 10m/s2)试求:
(1)物体在第 1s内、第 2s内的加速度的大小 a1和 a2。
(2)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
(3)拉力 F的大小。
四、计算题(15 题 8 分,16 题 12 分,17 题 14 分,共 34 分,答题卡上写出必要的解题过程。)
15.如图所示,小孩坐在雪橇上,小孩与雪橇的总质量为 40kg,大人用与水平方向成 37°角斜向上的大小为 100N的
拉力拉雪橇,使雪橇沿水平地面做匀速运动,( g取10m/s2 , sin 37 0.6, cos37 0.8) 求:
(1)雪橇受到地面的支持力大小;
(2)雪橇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的大小(本小题计算结果保留 2位有效数字)。
16.一辆以 v0 90km / h的速度做匀速运动的汽车,司机发现前方的障碍物后立即刹车,刹车过程可看成匀减速直线
运动,加速度大小为 2.5m / s2,从刹车开始计时,求:
(1)汽车前4s内的位移;
(2)汽车运动120m所用的时间;
(3)前15s内汽车的位移大小。
高一年级 物理学科试题 第 3页共 3页2022-2023 学年度下学期分班第一次考试
高一物理试题答案和评分细则
一、选择题
1. B
2. A
3. B
4. B
5. B
6. C
7. D
8. C
9. AD
10. AD
11. AC
12. AC
二、实验题
13. (1)F ′ (2)B (3)BD (每空 2分,第 3空少选得 1分,错选不得分)
14. (1)交流电源 (2)不需要 需要 垫高长木板右端
(3)0.20 0.10 (前 2问每空 1分,第 3问每空 2分)
【解析】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
T=0.1s
根据逐差法,小车的加速度
a (xDE xCD ) (x AB xBC )2 0.20m/s
2
4T
C点的速度
v x BDC 0.10m/s2T
三、计算题
15.【答案】(1)340N;(2)0.24
【详解】(1)以雪橇和小孩为整体,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由平衡条件得
N F sin 37 mg —————— 2分
解得
N mg F sin 37 40 10N 100 0.6N 340N —————— 2分
可知雪橇受到地面的支持力大小为 340N。
(2)以雪橇和小孩为整体,水平方向根据受力平衡可得
F cos37 f —————— 2分
又因为
f N
联立解得
f F cos37 100 0.8 0.24 —————— 2分
N N 340
16.【答案】(1)80m;(2)8s;(3)125m
【详解】(1)由题意得
v0 90km / h 25m / s —————— 1分
设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由于汽车做匀减速运动,所以
a 2.5m / s2—————— 1分
前4s内的位移
x 1 v t at 2 1 4 0 4 4 25 4 2.5 16 m 80m —————— 2分2 2
(2)由
x 1 v0t at
2—————— 2分
2
当
x 120m
时,解得
t1 8s或 t2 12s(舍)—————— 2分
(3)设刹车时间为 t0,则
0 v0 at0
解得
t0 10s 15s—————— 2分
故15s时车已停下,故前15s内的位移大小为刹车过程前10s内的位移
x ' v0t '
1
at '2 125m—————— 2分
2
17.【答案】(1)20m / s2,10m / s2 ;(2)0.5 (3)30N
【详解】(1)由图像在第一秒内和第二秒内的加速度大小 a1和 a2
a v 21 20m / s —————— 2分 t
'
a v 10m / s22 —————— 2分 t
(2)(3)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力
f mg cos —————— 2分
在第 2秒内
F mg sin f ma1—————— 2分
在第 2秒内
mg sin f ma2—————— 2分
解得
F m(a1 a2 ) 30N—————— 2分
0.5—————— 2分
(备注,结果正确,有重要公式过程合理即可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