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02课 梅岭三章 课件(共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02课 梅岭三章 课件(共2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14 20:30:51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27张PPT)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导入新课
生与死的抉择,是人面对的最严峻的考验。也正是在这一关头,古往今来无数志士仁人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以诗歌的形式抒写自己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梅岭三章》正是陈毅同志在生死关头的告白。
墨剑飘雨
墨剑飘雨
墨剑飘雨
墨剑飘雨
墨剑飘雨
墨剑飘雨
墨剑飘雨
墨剑飘雨
墨剑飘雨
墨剑飘雨
墨剑飘雨
墨剑飘雨
墨剑飘雨
墨剑飘雨
墨剑飘雨
墨剑飘雨
墨剑飘雨
2 梅岭三章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学习目标
了解诗人和诗歌的写作背景,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01
学习诗歌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抒写情怀的方法,分析三首诗各自的侧重点和相互之间的关系。
02
体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理想和自由献身的革命精神和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
03
作者名片
陈毅(1901—1972),字仲弘,四川乐至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有“一代儒将”“元帅诗人”的美誉。诗作以《梅岭三章》《孟良崮战役》《青松》《红梅》等流传最广。
背景链接
1934年10月,江西中央红军开始长征,陈毅因身负重伤,留在江西担任军事指挥。1935年春,他在敌人重兵围攻下,率部突围到江西、广东两省交界的油山和梅山(梅岭山脉的两座山)地区开展游击战争。1936年10月的一天,由于叛徒出卖,陈毅同志在大庾岭遇险,转回梅山,正遇上敌人搜山,就隐蔽在山坳丛莽间一块极小的地方,险象环生。后来敌人得知山上有“大人物”,又日夜搜查,持续了“二十余日”。陈毅预料不能脱险,写下了《梅岭三章》以明志。
梅岭三章
陈 毅
一九三六年冬,梅山被围。余/伤病伏丛莽[mǎnɡ]间/二十余日,虑不得脱,得诗三首/留衣底。旋围解。
朗读指导
点我放课文朗读

断头今日/意如何?
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
旌[jīnɡ]旗十万/斩阎[yán]罗。

南国烽烟/正十年,
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
捷[jié]报飞来/当纸钱。

投身革命/即为家,
血雨腥[xīnɡ]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
人间遍种/自由花。
一九三六年冬, 梅山被围。 余伤病伏丛莽间二十余日,
虑不得脱,得诗三首留衣底。旋围解。
1936年冬天,梅山被围困。当时我受伤又生病,潜伏在丛生的草木中二十多天,
估计不能脱险,就写了三首诗留藏在衣服最里面。不久围困解除了。
估计不能脱险。
衣服最里面。
丛生的草木。
疏通文意
不久围困解除了。这段小序是作者后来补记的,所以写到解围的情况。旋,不久、随即
梅 岭 三 章
陈毅
liyongqiang
李永强
墨剑飘雨

断头今日意如何?
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
旌旗十万斩阎罗。
意如何:心里想些什么呢
泉台:指人死后埋葬的地方,也指阴间
旧部:过去的部下。这里指为革命牺牲的同志
阎罗:阎罗王,也称“阎王”,民间传说中掌管阴间的神
疏通文意
今天要被砍头了心里想些什么呢?身经百战,创业艰难。这次到阴间去招集牺牲的同志,用十万大军杀死凶恶残暴的人。
liyongqiang
李永强
墨剑飘雨

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南国烽烟:古代边境有敌人入侵时,在烽火台上点起的报警用的烟火,后泛指战火或战争。这里指1927年以后的国内革命战争。
诸君:各位同志
纸钱:也叫“冥币”,民间烧给死者的纸做的假钱阎罗:阎罗王,也称“阎王”,民间传说中掌管阴间的神
疏通文意
南方已经打了十年仗,我死后头颅要挂在城门上。(我)死后活着的同志要多多努力,用胜利的消息来祭奠和安慰我。
liyongqiang
李永强
墨剑飘雨

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疏通文意
参加革命后就以革命队伍为家,含有血腥味的风雨应当有停止的时候。今天为人民的解放事业牺牲生命,反动派必将失败,自由幸福的美好理想必将实现。
即:就;便
血雨腥风:血溅得像下雨一样,风里带有腥气,形容残酷屠杀的景象。
涯:水边,泛指边际,这里指尽头、极限
取义成仁:即“舍生取义”(出自《孟子 告子上》)。“杀身成仁”(出自《论语 卫灵公》)。为了成全仁义,不惜牺牲生命。诗中指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而勇于牺牲。取,选取。成,成全、实现。
研读诗文
小序部分有什么作用?
这段小序简明扼要地交代了写诗的时间、地点,点明了诗人当时的处境和作诗的缘由。“得诗”表明诗人的从容、镇定;诗“留衣底”以明志,表现了诗人革命到底的决心。
研读诗文
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精神?
这首诗着重写陈毅身在险境回忆艰难创业的征战过程,申明此生若不见革命胜利,死后也必定要召集旧部英魂继续战斗,表现了诗人至死不渝、誓与反动派血战到底的革命精神。
品析第一章
研读诗文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设问。诗一开篇就以如何面对断头之危设问,把一个革命者面对牺牲的情景一下子推到了读者面前,给整组诗营造了一种苍茫悲壮的基调,统领全篇。
研读诗文
诗中哪些关键词能体现诗人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断头


写出了诗人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
体现了革命领袖的号召力和革命声势的浩大,表达了诗人不屈不挠的革命斗志。
表现出巨大的威力,笔力千钧,充分展现了诗人死后也要奋勇杀敌的决心。
研读诗文
第二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精神?
第二首诗着重写十年征战,大业未成,诗人视死如归,勉励同志们努力作战,以胜利捷报来告慰英魂,表现了诗人关心国家命运、盼望人民解放的崇高愿望,以及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
品析第二章
研读诗文
“此头须向国门悬”运用了哪个典故?有什么作用?
这里活用了伍子胥悬昭东门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关心革命、即使牺牲了也要亲眼看到同志们取得战斗胜利的愿望,表现了诗人视死如归、对革命忠贞不二的崇高品质。
小 贴 士
悬昭东门
伍子胥为吴将,屡建战功。他先劝吴王乘着打败越国之机灭掉越,后又劝吴王攻越,要吴王警惕越王勾践复仇,但吴王听信谗言,逼他自杀。伍子胥临死前说:“把我的眼珠挖出来挂在吴国的东门上,我要亲眼看着越国灭吴。”后来吴国果真被越国灭了。
研读诗文
说说“死后诸君须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的表达效果。
这是诗人临危之际对革命者最诚挚的嘱咐、期望,也是对敌人的无比蔑视,表明诗人坚信革命必胜,充满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研读诗文
第三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精神?
第三首诗主要写诗人投身革命,以革命为家,预言反动派必将失败,革命必将胜利,表现了诗人乐观坚定的革命信念和甘为信仰牺牲的革命精神。
品析第三章
研读诗文
“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两句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前一句追溯自己参加革命之后就以革命队伍为家,“投身”二字,洋溢着一种主动献身、义无反顾的革命情怀。后一句,“应有涯”,表明诗人从“血雨腥风”的茫茫黑夜中看到了黎明的曙光,坚信反动派的残暴统治会有终止的时候,革命必定成功。
研读诗文
分析“血雨腥风”“取义成仁”“自由花”的表达效果。
“血雨腥风”运用借喻,借喻战争,表现出战争的残酷。“取义成仁”,表明诗人决心为共产主义事业献身。“自由花”,运用借喻,借喻革命成功、人民解放的美好前景,表达了欢欣、豪迈之情。
深入探究
概括这三首诗的内容,并说说它们之间的关联。
关联:这三首诗共用同一诗题,形式上相对完整独立;内容上相互关联,围绕“断头”构想,扣住“意如何”展开,从眼前写到过去、未来,从自己写到战友,诗意层层深化、拓展,三首诗组成了相对独立又互相关联、浑然一体的组诗。
第一首
第二首
第三首
身陷绝境,死而不已
死不瞑目,激励战友
展望未来,革命必胜
深入探究
找出三首诗中的意象并分类,总结其内涵及情感。
意象
内涵
情感
泉台、烽烟、血雨腥风
斩阎罗的十万旌旗、纸钱
捷报、自由花
概括革命征程的艰辛
英勇无畏
视死如归
坚定乐观
表达不屈的革命意志
表达革命必胜的信念
深入探究
品析“招”“斩”“正”“须”“多”“飞”这几个字的表达效果。
动词



表现出把不同战场、不同时间牺牲的部下的英魂招集起来的气概,空间广阔、声势浩大。
威力巨大,沉着痛快,特别能表现诗人对“阎罗”的憎恨。
想象捷报来得又多又快,将诗人对革命必胜的信念表达得淋漓尽致。
副词



表达了无产阶级战士在死亡面前的浩然正气。
表现出革命时间之长、过程之艰,也流露出诗人回忆征程的自豪之情。
表达了诗人对战友的无限期望。
深入探究
总结升华
学完《梅岭三章》后,谈谈你从中产生怎样的感悟,获得怎样的启示。
回顾近现代中国走过的峥嵘岁月,无数仁人志士用不屈的意志、激昂的斗志与坚定的信念撑起中国的脊梁,传承红色的基因:陈毅在生死关头,愿取义成仁,坚信“人间遍种自由花”;闻一多不畏牺牲,拍案而起;鲁迅写下“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
一路风雨兼程,幸福来之不易,我们在缅怀先烈、纪念历史的同时,要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学习革命乐观精神,为祖国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
板书设计
梅岭三章
追忆往昔
至死不渝
誓战到底
面对当日
死不瞑目
激励战斗
展望未来
信仰坚定
革命必胜
招旧部
斩阎罗
头悬国门
诸君努力
取义成仁
人间自由
崇高的理想
坚定的意志
谢谢聆听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