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炼字题专练之数量词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炼字题专练之数量词学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14 21:14: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诗歌鉴赏炼字题专练之数量词
古人作诗填词都很讲究炼字。在一首诗中,最能表达诗人思想感情、体现诗人匠心的字是“炼”过的字,一首诗词往往会因一字(或几个字)炼得好而意境全出。一般说来,炼字往往主要是锤炼诗词中的动词、形容词和虚词。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过锤炼的字所深藏的情思或品味其更为形象生动的效果。
赏析时定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品味,要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数量词:
数词或具有虚拟意义,侧重夸张渲染;或具有动词意义,凸显动态,往往可以产生丰富隽永的诗情。
如吴文英的词《风入松》上阕:“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其中“一丝柳、一寸柔情”,形成贴切的暗喻,使这种伤痛更加形象,更加感人。
【示例】“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中的“三千丈”运用了什么修辞?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答案】“三千丈”运用夸张修辞,表现出了作者深深的忧愁。
二、答题步骤:
1.释含义: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描景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作用:点出该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姿态、神态、氛围、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三、专题练习: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夜过瓜洲
[清]袁枚
霜雁一声语,烟江两岸秋。
芦花三十里,吹雪满船头。
我欲乘潮去,孤帆夜不收。
苍茫云树外,明月出瓜洲。
1.这首诗首联中的“霜雁”是指________,颔联中的“雪”指的是________。
2.请简要赏析诗中数量词的表达效果。
(二)阅读下面这两首诗词,完成下面小题。
碛西①头送李判官入京
岑参
一身从远使,万里向安西。汉月垂乡泪,胡沙费马蹄。
寻河②愁地尽,过碛觉天低。送子军中饮,家书醉里题。
渔家傲·寄仲高③
陆游
东望山阴④何处是?往来一万三千里。写得家书空满纸。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
寄语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行遍天涯真老矣。愁无寐,鬓丝几缕茶烟里。
【注】①碛西:安西都护府,治所在今新疆库车附近。②寻河:史载张骞出使西域寻找黄河源头。③仲高:陆升之(1113-1174),字仲高,陆游的堂兄。④山阴:今浙江省,陆游的家乡。
3.以下列对这两首诗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岑诗本为送朋友入京,起笔却写自己从长安入安西,着墨不多而内涵丰富,很自然地引出二、三联对安西景色的具体描写。
B.陆词最后三句描述自己现状——韶华已逝,浪迹天涯,夜不能寐,只有饮茶消忧。看似有些消沉,而实际是化愤激不平与热烈为闲适与凄婉。
C.两首诗歌都是借“家书”表达思乡怀人之情,但岑诗还表达了诗人不畏艰辛、远戍边疆的报国之情和壮志难酬的愁绪,同时又暗含希望朋友多珍重之意。
D.两首诗歌都运用了虚实结合的写法。岑诗除最后一联叙眼前之状外,其余都是回忆,属虚写。而陆词上下片均有虚有实。
4.这两首诗数量词的运用耐人寻味。请简要分析。
(三)阅读这首元曲小令,完成小题。
【中吕】普天乐
(元)赵善庆
稻粱肥,蒹葭秀。黄添篱落,绿淡汀州。
木叶空,山容瘦,沙鸟翻风知潮候,望烟江万顷沉□。
半竿落日,一声过雁,几处危楼。
5.填入诗中空格处最正确的一项是( )
A.春 B.夏 C.秋 D.冬
6.与这首小令语言风格最接近的一项是( )
A.《登高》(杜甫)
B.《中吕 山坡羊 潼关怀古 》(张养浩)
C.《登快阁》(黄庭坚)
D.《双调 寿阳曲 远浦归帆 》(马致远)
7.本支小令写景抒情时,数量词的运用颇具韵味。请就这一点进行赏析。
(四)8.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眼儿媚
阮阅
楼上黄昏杏花寒,斜月小栏干。一双燕子,两行征雁,画角声残。
绮窗人在东风里,无语对春闲。也应似旧,盈盈秋水,淡淡春山。
结合全词,简要分析“一双燕子,两行征雁”中数量词运用的妙处。
(五)阅读下面的元曲,回答问题。
水仙子·夜雨
(元)徐再思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孤馆人留①。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注]叹新丰孤馆人留:《新唐书·马周传》载,马周不拘行节,为人所鄙薄,恨不得志,“舍新丰逆旅,主人又不之顾,周命酒一斗八升,独酌而醉”。
9.这首元曲善用数量词,请结合前三句赏析其运用的妙处。
10.曲子以“都到心头”收束全篇,请概括结句包含的情感内容。
(六)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文后各题。
别舍弟宗一①
柳宗元
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②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③树烟。
【注释】①元和十一年(816)春,柳宗元的堂弟柳宗一从柳州到湖北江陵去,柳宗元写了这首诗送别。②越江:即粤江,诗中指柳江。③郢:古地名,在今湖北江陵西北。
11.诗的颔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紧扣其中的数量词简要赏析。
12.有人认为,尾联中“长在荆门郢树烟”句中的“烟”字应改为“边”字,有人则认为还是用“烟”字好。请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七)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后面小题。
人月圆 春晚次韵
张可久
萋萋芳草春云乱,愁在夕阳中。短亭别酒,平湖画舫,垂柳骄骢。
一声啼鸟,一番夜雨,一阵东风。桃花吹尽,佳人何在,门掩残红。
13.“一声啼鸟,一番夜雨,一阵东风”,连续叠用数量词,不仅在韵律上令人反复吟叹,回肠荡气,更是在内容与结构上独具匠心,请从内容与结构两方面进行赏析。
14.请分析“桃花吹尽,佳人何在,门掩残红”三句运用了哪两种写作手法抒写了作者的所见与所感,达到了怎样的艺术效果。
(八)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眼儿媚
无名氏
萧萧江上荻花秋,做弄许多愁。半竿落日,两行新雁,一叶扁舟。
惜分长怕君先去,直待醉时休。今宵眼底,明朝心上,后日眉头。
15.这首词的上下两片都围绕一个“愁”字抒写情绪,但在写法上有所不同,请写出其中的两点不同。
16.这首词里的数量词和时间名词的运用很有特色,请结合词句分别进行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
秋雁 芦花
2.①“一声语”写的是声音,“两岸秋”“三十里”写的是视觉景色,视听结合,使得画面立体可感。②描景状物生动形象,辽阔秋景中的“一声”雁语显示出一种孤独感和漂泊感,“两岸秋”“三十里”写出了秋的空旷苍茫。③“一声语”“两岸秋”为实,“三十里”则是想象,为虚,虚实结合,拓宽了诗歌的意境。
3.C 【分析】C项,“但岑诗还表达了诗人不畏艰辛、远戍边疆的报国之情和壮志难酬的愁绪”分析不当,岑诗没有表达“壮志难酬的愁绪”。
4.①岑诗运用对比和夸张的手法,通过“一身”与“万里”的对比表现出作者惊的胆魄和勇气;②岑诗中“一身”也包含离别之意,为下文写乡愁埋下伏笔。③陆词中的“一万三千里”,运用夸张的手法,表达离家之遥远,归家之难。
5.C 【解析】本题要求分析诗歌描写的季节。“稻粱肥,蒹葭秀。黄添篱落,绿淡汀州。木叶空,山容瘦”,稻谷和高粱长势喜人,丰收在望,芦苇也已秀穗;院墙篱笆,已逐渐被收获庄稼的黄色所装饰;江中小洲,也淡去了绿色。树叶飘零,植被稀薄,山容显瘦。可见写的是“秋天”。
6.D 【解析】A项,《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境界扩大、雄浑,与本曲不同。
B项,《中吕 山坡羊 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一“聚”字让读者眼前呈现出华山飞奔而来之势、群山攒立之状;潼关外黄河之水奔腾澎湃; 一“怒”字让读者耳边回响千古不绝的滔滔水声,风格雄健豪迈,与本曲不同。
C项,《登快阁》“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远望无数秋山,山上的落叶飘零了,浩渺的天空此时显得更加辽远阔大,澄净如玉的澄江在快阁亭下淙淙流过,一弯新月,映照在江水中,显得更加空明澄澈。境界阔大而美丽。风格与本曲不同。
D项,《双调 寿阳曲 远浦归帆 》“夕阳下,酒旆闲,两三航未曾着岸”用凝炼的语言,铺排水村小镇风光,疏朗而有致。夕阳西下,江滨小镇,酒肆的旗子悠闲地悬在门前,航船大多已经靠岸,只有两三只还在江上正在返航。画面疏朗闲淡,意境优美,语言凝炼,流畅自然。风格与本曲接近。
7.“万顷”写出了秋日江面水烟弥漫,广阔无垠的特征,将作者的视线从眼前移动到了远处,也将景物由前期的明朗,转为了迷茫。“半竿”则形象地写出了落日将尽,也可能正是江上水烟涌起的原因。“一声”写出了雁之孤单,使景物平添了孤寂之感,“几处”则牵连起读者对于危楼中远望者的想象,整体营造秋江暮景的迷离凄凉的氛围,使得诗歌从开始的秋日明朗喜悦转而向秋思的一点哀愁,使作品的情感更为丰富,含蓄。
8.“一双”“两行”分别写燕子成双、征雁成队,借此反衬作者的孤独,抒发了作者形单影只、无限孤寂的情感。
9.①一声、一点,强调滴滴细雨,敲击着无眠者的心,渲染了静夜愁思的气氛。②“三更”表明夜深,突出愁思难寐,心潮难平。 10.光阴易逝的感慨,羁旅漂泊的愁怀,怀才不遇的伤感,怀乡思亲的衷情。
11.颔联抒发了诗人多年来被贬南方蛮荒之地的愤懑愁苦之情。“一身”与“万死”形成极大反差,突出了自己遭遇的重重险恶和苦难;“六千里”和“十二年”从时空角度写出了诗人被贬之远和被贬时间之长,字里行间充溢着抑郁之气和怨恨之情。
12.还是用“烟”字好。理由:“烟”字恰切地呼应上句“梦”字,状写出烟云笼罩的情景,营造出迷离朦胧的意境,颇能传梦境之神,诗味浓郁。②“烟”字生动形象地烘托出诗人对弟弟浓重的相思之情和心中的愁绪,显得情深意浓,真切动人。③“边”字太平淡,肤浅,缺乏形象感,不能呼应前面的“梦”字,无意蕴。
13.在内容上“一声”三句,是眼前春晚实景,是视象也是听觉、触觉。春晚的风雨,也是分别以后所经历的人生波折的写照。“啼鸟”“夜雨”“东风”多种音响的再三催促警醒,才把沉醉于回忆中迷惘的诗人拉回眼前现实,是作者由回忆转入现实的音响媒介,从中可见其回忆寻觅之久,沉湎眷恋之深。在结构上承上启下,由上片的惜别回忆转到下片的眼前现实,“夜雨”、“东风”为下文“桃花吹尽”埋下伏笔。
14.这三句借景写情,借眼前春晚时分花落人空之景写出佳人不在的离恨和惆怅。运用典故,引用唐代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的诗意,抒发离愁别恨。典雅工整,体现缠绵委婉的情味。虚实相生,这三句正面抒写别地眼前情景和感受,虚写昔日离别之柔情,以衬今日离恨之分量。(答对两种手法并赏析可得满分。)
15.①上片从空间落墨,下片从时间着笔;②上片借景物描写渲染愁绪,下片用心理描写表达愁绪(或直接抒写离别的痛苦)。(酌情给分。)
16.(4分)这首词上片使用了“半竿”“两行”“一叶”等数量词,描写那西沉的太阳只剩半根竹竿那么高了;两行新雁越飞越远,飞往南方老家去了;眼前的这一条小船,就 要载着我的朋友(或郎君)别我而去了。数量词表达准确,对仗工整,使离别之景饱含愁情。(2分)下片使用了“今宵”“明朝”“后日”这些时间词,巧用“今、明、后”写时间的推移,配以“宵、朝、日”三字,则又有了夜晚、早晨、白天的变化,在虚实结合中渲染了无尽的愁思。(2分)(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