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初中科学中考二轮复习: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一、单选题
1.(2022·衢州)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素有吃粽子、赛龙舟等传统习俗。包粽子所用的粽叶是箬竹的叶子(如图),粽叶属于植物结构层次中的( )
A.系统 B.器官 C.组织 D.细胞
【答案】B
【知识点】结构与层次
【解析】【分析】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无系统,即细胞→组织→器官一植物体。
【解答】叶属于植物结构层次中的器官。
故选B。
2.(2022·衢州)我市发现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物种——彩鹦,体表被青铜栗色的羽毛。在如图所示的分类检索表中,彩鹦的位置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B
【知识点】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单位
【解析】【分析】常用的是二歧分类检索表。这种检索表把同一类别的生物,根据一对或几对相对性状的区别,分成相对应的两个分支。接着,根据另一对或几对相对性状,把上面的每个分支再分成相对应的两个分支,如此逐级排列下去,直到编制出包括全部生物类群的分类检索表;科学的分类方法是以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以及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等为依据进行分类的,并根据它们之间的差异大小,由大到小依次以界、门、纲、目、科、属、种构成分类的七个等级。一个“界”含有若干个“门”,一个“门”含有若干个“纲”,以此类推,分类的最小单位是“种”(物种)
【解答】彩鹦属于鸟类,体温恒定,体表有羽毛。
故选B。
3.(2021七上·定海期末)下列植物依次按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排列的是( )
A.海带、葫芦藓、藏、苏铁、柑橘
B.水藻、胎生狗脊、地钱、红松、银杏
C.紫菜、葫芦藓、蕨、苹果、葡萄
D.水绵、地钱、胎生狗脊、玉兰、黑松
【答案】A
【知识点】种子植物;孢子植物
【解析】【分析】藻类植物无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有茎、叶的分化,无真正的根,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裸子植物有种子、以及根、茎、叶,被子植物有花、果实、种子、根、茎、叶。
【解答】A、海带、葫芦藓、蕨、苏铁、柑橘依次为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A正确,符合题意;
B、水藻、胎生狗脊、地钱、红松、银杏依次为藻类植物、蕨类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裸子植物,B错误,不符合题意;
C、紫菜、葫芦藓、蕨、苹果、葡萄依次为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被子植物、被子植物,C错误,不符合题意;
D、水绵、地钱、胎生狗脊、玉兰、黑松依次为藻类植物、蕨类植物、蕨类植物、被子植物、裸子植物,D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4.(2021七上·定海期末)如图是巴西里约热内卢奥运会的吉祥物,它的设计灵感源于当地的濒危物种-绒毛蛛猴,它有猴的敏捷、猫的灵性以及鸟的轻盈。下列各项中,属于猴、猫、鸟这三种动物共同特征的是( )
A.体温恒定 B.体表被毛 C.胎生哺乳 D.用鳃呼吸
【答案】A
【知识点】常见的脊椎动物
【解析】【分析】题中猴、猫属于哺乳类,鸟属于鸟类。
【解答】A、哺乳类和鸟类体温都是恒定的,A正确,符合题意;
B、体表被毛是哺乳类的特征,有保温、保护和形成第二性征作用,而鸟类是体表被羽毛,B错误,不符合题意;
C、胎生哺乳是哺乳类的特征,鸟类是卵生动物,C错误,不符合题意;
D、用鳃呼吸是鱼类的特征,哺乳类和鸟类都是用肺呼吸,D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5.(2021七上·吴兴期末)如图Ⅰ、Ⅱ、Ⅲ表示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表格中符合图中逻辑关系的是( )
选项 Ⅰ Ⅱ Ⅲ
A 营养器官 果实 种子
B 变温动物 爬行动物 两栖动物
C 动物组织 保护组织 神经组织
D 岩石圈 地壳 软流层
A.A B.B C.C D.D
【答案】B
【知识点】组织;器官和系统;常见的脊椎动物
【解析】【分析】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表格中各种概念间的关系。Ⅰ包含 Ⅱ、Ⅲ ,Ⅱ、Ⅲ属于并列关系。
【解答】A.果实和种子是生殖器官,错误。
B. 变温动物包含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属于并列关系,正确。
C. 保护组织 属于植物的,错误。
D.岩石圈包括地壳的全部和上地幔的顶部,软流层位于上地幔上部岩石圈之下,错误。
故选B。
6.(2021七上·嵊州期末)如图所示为某些概念之间的关系,下列不是图中所示关系的是( )
A.1孢子植物、2苔藓植物、3蕨类植物、4紫菜
B.1生物、2动物、3植物、4草履虫
C.1脊椎动物、2爬行动物、3哺乳动物、4蜥蜴
D.1无脊椎动物、2软体动物、3节肢动物、4蜗牛
【答案】A
【知识点】常见的脊椎动物;常见的无脊椎动物;孢子植物
【解析】【分析】图中1234关系:1包含234,2和3并联,2中包含4;像鱼、蛙、鸟、兔等动物,它们的身体背部都有一条脊柱,脊柱由许多块脊椎骨组成,称为脊椎动物。身体上没有脊椎骨的动物称为无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不同的形态特征,科学家将无脊椎动物分成了许多类。例如,海蜇、水螅属于腔肠动物;涡虫、血吸虫等属于扁形动物;蛔虫、蛲虫等属于线形动物;蚯蚓等属于环节动物;蜗牛、螺、蚌、乌贼等属于软体动物;蚱蜢、虾、蜘蛛、蜈蚣等属于节肢动物;脊椎动物是动物界中最高等的动物,根据它们的形态特征不同,可分成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等几大类。
【解答】A孢子植物包括苔藓类、藻类、蕨类植物,4紫菜不属于2苔藓类植物,故错误;
B生物包括了动物和植物,草履虫属于动物类,符合题意;
C脊椎动物分为爬行类、鱼类、鸟类、两栖类和哺乳动物,蜥蜴属于爬行类,正确;
D无脊椎动物,分为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蜗牛属于软体动物,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7.(2021七上·温岭期中)鹅掌楸是我国有一种名贵的植物, 因叶片形似马褂,所以又称“马褂木”。鹅掌楸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的一些地区, 属于被子植物。以下叙述不正确的 是( )
A.鹅掌楸的种子裸露, 有利于种子萌发
B.鹅掌楸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
C.被子植物是植物界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植物
D.桔树、油菜、樟树、玉兰等都是常见的被子植物
【答案】A
【知识点】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单位;种子植物
【解析】【分析】种子植物是植物界最高等的类群,能产生种子并用种子繁殖;种子植物可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裸子植物的种子裸露着,其外层没有果皮包被,被子植物的种子的外层有果皮包被。
【解答】A.鹅掌楸属于被子植物,裸子植物的种子裸露,被子植物种子的外层有果皮包被,故A错误。
B.被子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故B正确。
C.被子植物是植物界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植物,故C正确。
D.常见的农作物、花卉、果树、蔬菜等绝大多数都是被子植物。桔树、油菜、樟树、玉兰等都是常见的被子植物,故D正确。
故选A。
8.(2021七上·温岭期中)如图所示为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草履虫在结构层次上属于细胞
B.根、茎、叶在结构层次上属于组织
C.人的一块骨头在结构层次上属于系统
D.一棵橘树的结构层次可表示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体
【答案】A
【知识点】结构与层次
【解析】【分析】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绿色开花植物体,动物体体的结构层次从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解答】A.草履虫的身体只有一个细胞,因此属于单细胞生物,故A正确。
B.根、茎、叶在结构层次上属于器官,故B错误。
C.一块骨是由几种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一个器官,故C错误。
D.一棵橘树的结构层次可表示为:细胞→组织→器官一植物体,植物没有系统这个层次,故D错误。
故选A。
9.(2022·舟山模拟)小龙虾是淡水经济虾类,因肉味鲜美广受人们欢迎。因其杂食性、生长速度快、适应能力强而在当地生态环境中形成绝对的竞争优势。它们与下列哪一类生物亲缘关系最近( )
A.蜻蜓 B.蜗牛 C.蝌蚪 D.蛇
【答案】A
【知识点】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单位
【解析】【分析】虾具有如下特征:身体分节,属于节肢动物。
【解答】虾也属于节肢动物,节肢动物的特征是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在节肢动物的头部有的有单眼和复眼,有的只有复眼,一对触角和口器等。蜻蜓的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并且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因此蜻蜓属于节肢动物中的昆虫类。蜗牛属于软体动物,蝌蚪属于两栖动物的幼体,蛇属于爬行动物,可见蜻蜓与虾的亲缘关系最近。
故选A。
10.(2022·余姚模拟)2021年9月10日,云南野象群长途旅行终于结束,完全进入传统栖息地。从生物角度分析,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B.大象是属于卵生动物
C.大象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D.图中的大象属于一个群落
【答案】A
【知识点】种群的特征;生态系统及其多样性;生态系统的成分;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解析】【分析】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解答】A: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正确。
B:大象是属于哺乳动物,错误。
C:大象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错误。
D:图中的大象属于一个种群,错误。
故选A。
11.(2022·余姚模拟)创绿色环保,享生活美好,垃圾分分,环境美十分。下列常见垃圾中属于有害垃圾的是( )
A.矿泉水瓶
B.废弃试卷
C.零食包装袋
D.丙烯颜料
【答案】D
【知识点】人口增长及其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
【解析】【分析】①可回收的垃圾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
②厨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等食品类废物;
③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等;
④其他垃圾包括除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
【解答】矿泉水瓶属于可回收垃圾,故A不合题意;
废弃试管属于可回收垃圾,故B不合题意;
零食包装袋属于其它垃圾,故C不合题意;
丙烯颜料属于有害垃圾,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2.(2022·余姚模拟)北京2022年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跃身成为世界级的宠儿,深受各国人民的宠爱,甚至出现了“一墩难求”的现象。“冰墩墩”是以我国的国宝“大熊猫”为原型设计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熊猫的生殖方式是有性生殖
B.因环境因素造成的大熊猫子代个体变大,属于变异行为
C.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
D.在“天宫课堂”第二课太空抛物实验中,王亚平将“冰墩墩”沿水平方向抛向叶光富,冰墩墩按原有方向匀速前进,这不符合牛顿第一定律。
【答案】A
【知识点】细胞的结构;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牛顿第一定律
【解析】【分析】(1)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根本区别是:前者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后者要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成为合子,由合子发育成新个体。
(2)在同一物种的子代与亲代之间或子代的个体之间,有时出现不完全相同的现象,即为变异。
(3)根据有关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知识判断;
(4)当物体不受外力作用的时候,物体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
【解答】A.大熊猫的生殖是利用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实现,则方式是有性生殖,故A正确;
B.因环境因素造成的大熊猫子代个体变大,不属于变异,故B错误;
C.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故C错误;
D.在“天宫课堂”第二课太空抛物实验中,王亚平将“冰墩墩”沿水平方向抛向叶光富,此时"冰墩墩"不受任何力的足以,则按原有方向匀速前进,这符合牛顿第一定律,故D错误。
故选A。
13.(2022·浦江模拟)在制作和观察洋慧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的过程中,对下列出现的情形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图调节显微镜②结构使镜简下降时,眼睛应注视①
B.乙图当目镜不变,物镜由①换成②时看到的细胞数目减少,视野变暗
C.丙图中要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载玻片向左上方移动
D.丁图中黑色圆圈是洋葱表皮细胞
【答案】B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观察细胞
【解析】【分析】(1)显微镜使用操作如下:
1.安放。将显微镜放置在接近光源、靠身体前方略偏左的地方,镜筒在前,镜臂在后。
2.对光。转动物镜转换器,使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再转动遮光器,让较大的一个光圈对准通光孔。用左眼通过目镜观察,右眼必须睁开,以便及时记录观察结果。同时调节反光镜,使视野中出现一个明亮的圆形。
3.放片、调焦距。
(1)将写有“上”字的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两端用压片夹压住,使“上”字正对通光孔。
(2)眼睛注视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下降,物镜靠近载玻片时,注意不要让物镜碰到载玻片。(3)用左眼朝目镜内注视,同时要求右眼睁开,并慢慢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上升。当看到“上”字的物像时,停止调节粗准焦螺旋,继而轻微来回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为止。(4)观察目镜,记下目镜上所刻的放大倍数;观察物镜,记下物镜上所刻的放大倍数。
4.观察。
(2)当盖盖玻片时操作不当,比如盖盖玻片时没有让其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而留有较多气泡时,视野中有很多黑色圆圈。
【解答】A.对光的过程中,需要调节的是遮光器和反光镜,无需调节①细准焦螺旋和②粗准焦螺旋,故描述错误。
B.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所以1是低倍镜,2是高倍镜。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高,看到的物像越大但区域越小,所以用高倍物镜2观察到的像比用低倍物镜的大,故描述正确。
C.显微镜中所成的向是一个倒像,即像与物上下左右对称,丙图物像要将处于右下方的像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载玻片往右下方移动,故描述错误。
D.丁图中出现的多个黑色圆圈是因为存在气泡,故描述错误。
故选B。
14.(2022·浦江模拟)清明时节,浙江各地都有用“青”做青团的习俗。鼠曲草是其中一种做“青”的植物,茎和叶上有白色棉毛,叶片匙状,1-4月开花,花呈黄色。鼠曲草在植物分类中属于( )
A.苔藓植物 B.蕨类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
【答案】D
【知识点】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单位
【解析】【分析】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重要方法,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小到大依次是:种、属、科、目、纲、门、界,被子植物分类的重要依据是花、果实和种子,植物有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等。
【解答】被子植物又称绿色开花植物,题干中描述鼠曲草,生长在田间草丛,茎直立,青绿色,花呈黄色,具有根茎叶的分化,并且具有花,说明是被子植物。ABC不符合题意,D选项正确。
故选D。
15.(2022·文成模拟)如图是我国研发的“无水免冲生物马桶”,其特点是不见一滴水,却能和水冲厕所一样干净。仅需一年更换一次生物菌,在生物菌的作用下就能将废料变成有机肥。生物菌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非生物因素
【答案】C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成分
【解析】【分析】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
【解答】生物菌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分解者。
故选C。
16.(2022·文成模拟)小文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要将视野由图甲转换成图乙,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先将装片向左移使细胞位于视野的中央,再转动物镜转换器
B.先将装片向右移使细胞位于视野的中央,再转动物镜转换器
C.先转动物镜转换器,再将装片向左移使细胞位于视野的中央
D.先转动物镜转换器,再将装片向右移使细胞位于视野的中央
【答案】A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观察细胞
【解析】【分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细胞的体积越大,细胞的数目越少,视野越暗;反之,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中细胞的体积越小,细胞的数目越多,视野越亮。
观察图示可知,乙图与甲图相比,观察的范围减小了,细胞的体积增大了,是把低倍的物镜换成了高倍的目镜。
【解答】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细胞的体积越大,细胞的数目越少,视野越暗.
所以乙图与甲图相比,观察的范围减小了,细胞的体积增大了。应该是把低倍物镜转为高倍物镜,故先将装片向左移使细胞位于视野的中央,再转动物镜转换器
故选A。
17.(2022·鹿城模拟)科学家在巴西小教堂国家公园的块谷中发现了一新树种-----高山银耳( 如图),其花朵呈白色非常美观。高山银耳属于( )
A.苔藓植物 B.蕨类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
【答案】D
【知识点】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单位
【解析】【分析】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重要方法,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小到大依次是:种、属、科、目、纲、门、界,被子植物分类的重要依据是花、果实和种子,植物有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等。
【解答】被子植物又称绿色开花植物,题干中描述高山银耳,其花朵呈白色非常美观。说明是被子植物。
故选D。
18.(2022·鹿城模拟)钾元素是人体所需矿物质中较大量的元素,它可以维持细胞内的正常渗透压,从而影响物质的进出。如图所示的细胞结构中,具有控制物质进出功能的结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A
【知识点】细胞的结构
【解析】【分析】动物细胞结构:动物细胞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细胞膜:物质进出细胞的通道;细胞质:为细胞提供水分、无机盐等营养物质;
细胞核:控制细胞的生长、繁殖等。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相比,一般无细胞壁;
细胞质: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绝大多数的化学反应都在细胞质中进行。同时它对细胞核也有调控作用。
【解答】A:①为细胞膜;
B:②为细胞质;
C:③细胞核;
D:④线粒体。
有控制物质进出功能的结构是细胞膜。
故选A。
二、填空题
19.(2022·衢州)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小科做了“制作并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
(1)制作装片的步骤如图甲,小科在步骤a中滴加的液体是 。
(2)用低倍镜观察到清晰物像后再换用高倍镜观察时,发现视野太暗,他应该调节图乙中的 (填序号)。
【答案】(1)清水
(2)②或③或②③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观察细胞
【解析】【分析】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可以概括为7个字:擦、滴、撕、展、盖、染、吸。需要注意的是,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在载玻片上滴的是清水;撕取洋葱表皮时要尽量做到薄厚均匀,否则会导致细胞重叠,影响观察效果;盖盖玻片时应使盖玻片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慢慢放下,以防止气泡产生;染色时将红墨水或稀碘液滴在盖玻片一侧,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水,使染液浸润全部标本。
显微镜的使用一般包括安放、对光、放片、调焦和观察等过程。
调节光圈和反光镜能改变视野亮度。若想使视野变亮可以选用大光圈或反光镜的凹面,让更多的光线进入镜筒。
【解答】(1)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需要用到的试剂有①清水、③稀碘液。科在步骤a中滴加的液体是清水。
(2)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视野变暗,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所以在低倍镜下观察到物像清晰,视野明亮。换上高倍镜后视野变暗,可采取的措施是调节反光镜和光圈。故他应该调节图乙中的②或③或②③。
20.(2021七上·淳安期末)小金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的过程中,有以下的操作:
(1)制作装片时,先要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 。
(2)操作显微镜的几个步骤如图所示,正确的顺序是______。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③→①→②→④ D.③→①→④→②
(3)如图为光学显微镜的 4 个镜头,若要在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物像最大,选用的镜头组合是 。
【答案】(1)清水
(2)C
(3)BC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观察细胞
【解析】【分析】显微镜的使用步骤为:1、取镜和安放;2、对光①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②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以后观察画图.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视野.3、观察①把所要观察的载玻片放到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②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载玻片.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③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解答】(1)制作的是洋葱表皮细胞的装片,为了维持细胞的形态,要在载玻片中央滴加一滴清水;
(2)显微镜使用的主要步骤:安放、对光、放片、调焦、观察;根据显微镜的使用步骤,正确的顺序是③→①→②→④,故选C。
(3)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 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物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小。
故选BC。
21.(2021七上·普陀期末)蕨、葫芦藓、银杏、海带和荠菜五种植物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产生孢子繁殖后代的是 (填字母)。
(2)E与C相比,E特有的器官是 。
(3)图中的植物从低等到高等的进化顺序是 (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答案】(1)ABD
(2)花和果实
(3)D→B→A→C→E
【知识点】种子植物;孢子植物
【解析】【分析】植物分为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种子植物利用种子繁殖,孢子植物利用孢子繁殖;孢子植物分为:蕨类植物有根、茎、叶;苔藓类植物只有茎、叶;藻类植物是没有器官;种子植物分为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被子植物有花、果实、种子、根、茎、叶;裸子植物为根、茎、叶,种子;A为蕨,B为葫芦藓,C为银杏,D为海带,E为荠菜。
【解答】(1)孢子植物利用孢子繁殖,A是蕨类,B是葫芦藓属于苔藓类,D是海带属于藻类植物;
(2)E是被子植物,C为裸子植物,根本区别为种子外有无果实包被,E有的器官是花果实,根茎叶,C无花和果实;
(3)植物从低到高等:藻类植物,苔藓类,蕨类,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故答案为:(1)ABD;(2)花和果实;(3)D →B→A→C→E 。
22.(2021七上·定海期末)请用所学知识分析回答:
(1)麻雀和蝙蝠都会飞行,蝙蝠却属于哺乳动物,因为蝙蝠繁殖和哺育后代具有 的特征。
(2)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是基因的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 。
【答案】(1)胎生哺乳
(2)建立自然保护区
【知识点】常见的脊椎动物;生物物种的多样性与保护
【解析】【分析】哺乳动物全身被毛,体温恒定,胎生哺乳。
【解答】 (1)因蝙蝠繁殖和哺育后代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故蝙蝠属于哺乳动物。
(2)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是基因的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故答案为:(1)胎生哺乳 (2)建立自然保护区
23.(2021七上·吴兴期末)长兴扬子鳄是国宝级保护动物,属于爬行类,能通过 进行呼吸。为了在陆地干燥环境中减少水分散失,其体表覆盖了厚厚的鳞甲,这体现了生物体 。
【答案】肺;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知识点】常见的脊椎动物
【解析】【分析】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部分,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生或少数卵胎生.
【解答】我国特有的一级保护动物扬子鳄属于爬行动物,体表覆盖角质鳞片,用肺呼吸,体内受精,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故答案为 肺 ; 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
24.(2022七上·慈溪竞赛)如图为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据图可知,植物细胞是图中的 填(“甲”或“乙”)
(2)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在青蒿(一种植物)中发现了抗疟“利器”——青蒿素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细胞内指导青蒿素形成的控制中心是 ;(填序号)
(3)新鲜牡蛎体内的锌元素含量远远高于它所生存的海水,这是因为乙细胞中的 在起作用。(填序号)
【答案】(1)乙
(2)②
(3)①
【知识点】细胞的结构
【解析】【分析】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胞核、液泡、叶绿体等结构,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
【解答】(1)据图可知,图甲是动物细胞,图乙是植物细胞 。
(2)青蒿细胞内指导青蒿素形成的控制中心是②细胞核。
(3) 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既不让有害的物质进来,也不让有用的物质轻易出去,具有选择透过性,也有保护作用,故新鲜的牡蛎体内的锌元素含量远远高于它所生存的海水,这是因为乙细胞中的①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
25.(2021七上·嵊州期末)自然界中有些生物的名称和科学分类所属的类群“名不符实”,回答问题:
(1)金鱼藻全株暗绿色,有雄花和雌花之分,果实卵圆形且光滑。据此判断,金鱼藻所属的植物类群是 植物:卷柏实为蕨类植物,与松柏相比不具有的器官是 。
(2)鲢鱼、鳄鱼和鲸鱼中属于鱼类的是 ,其中体温恒定的是 。
【答案】(1)被子;种子
(2)鲢鱼;鲸鱼
【知识点】常见的脊椎动物;种子植物
【解析】【分析】种子植物是以种子繁殖后代称为种子植物,种子植物分为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种子外有果皮包被,裸子植物种子裸露在外;
脊椎动物分为鱼类,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是利用鳃呼吸,生活水中,靠鳍运动,身体表面常覆有鳞片。淡水中生活的鲢鱼、鳙鱼、青鱼、草鱼和海水中生活的黄鱼、带鱼、鲨鱼等都是;哺乳动物全身被毛,体温恒定,胎生,哺乳。
【解答】(1)金鱼藻由于有花,果实卵圆,说明是属于种子植物,并且是种子植物中的被子植物;蕨类植物属于孢子植物,无种子结构,利用孢子繁殖,故器官为种子;
(2)鲢鱼利用鳃呼吸,靠鳍运动,属于鱼类,体表温度不恒定,鳄鱼是爬行类的,利用肺呼吸,体表有麟或者甲,体温不恒定;鲸鱼是胎生哺乳类哺乳类,体表有毛,恒温动物。
故答案为:(1)被子,种子;(2)鲢鱼,鲸鱼。
26.(2022·北仑模拟)北仑泰山路的樱花大道,每年的3月份,繁花盛开,它已成为一道亮丽的城市风景线。
(1)樱花粉色的花在植物的结构层次上属于 。
(2)沿着樱花大道骑行单车时,脑中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的结构是 。骑行到路口时,发现红灯立即刹车,此反射类型属于 .
【答案】(1)器官
(2)小脑;条件反射
【知识点】结构与层次;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解析】【分析】(1)植物的结构层次从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一植物体。
(2)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解答】(1)樱花粉色的花在植物的结构层次上属于器官。
(2)沿着樱花大道骑行单车时,脑中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的结构是小脑。骑行到路口时,发现红灯立即刹车,这是后天经过学习形成的反射,属于条件反射。
27.(2022·浦江模拟)“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院士主持研发的耐盐碱海水稻,能在海边滩涂地和盐碱地生长。普通水稻无法从高盐上:壤中吸收足够的水分和无机盐,而难以在这些地区生长。
(1)在盐渍化严重的土壤中海水稻仍能选择性地吸收无机盐,是因为 ( 填细胞结构)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
(2)有关海水稻的种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对解决粮食问题有所帮助
B.可完全取代普通水稻
C.可增加种植海水稻区域的生物种类
【答案】(1)细胞膜
(2)A;C
【知识点】细胞的结构
【解析】【分析】普通水稻不能在盐碱地生长的原因是水稻根细胞液的浓度小于盐碱地中土壤溶液浓度,使水稻的根不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而无法正常生长。海水稻能在较高盐碱浓度的水田里正常生长,是因为海水稻能从盐碱地有选择地吸收无机盐,其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功能。
【解答】(1)在盐渍化严重的土壤中海水稻仍能选择性地吸收无机盐,是因为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
(2)A:对解决粮食问题有所帮助,正确。
B:可完全取代普通水稻,错误。
C:可增加种植海水稻区域的生物种类,正确。
故选AC。
28.(2022·文成模拟) 2021年,泰顺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植物新物种浙南木犀,立刻对其实施了保护。浙南木犀有聚伞花序(如图所示),花梗有柔毛,叶缘有尖锐的细锯齿。
(1)从植物分类上看,浙南木犀属于 植物。
(2)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是为了提高生态系统的 。
(3)叶缘锯齿对植物适应高温干旱等环境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一性状 。
A.由基因决定的
B.为了适应环境而改变的性状
C.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D.是高温干旱等环境因素所导致形成的
【答案】(1)被子(绿色开花)
(2)自动调节能力
(3)C
【知识点】种子植物;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生物进化的理论
【解析】【分析】1.植物可分为五大类,无种子植物有三类,藻类植物特点:无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特点:无根、有茎、叶分化;蕨类植物特点:有根、茎、叶分化;有种子植物有两类,裸子植物特点:有根、茎、叶、种子,无花、果实,种子裸露无包被;被子植物特点: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
2.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平衡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自动调节能力,由于这种能力与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关,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这种能力就越强,但这种能力是有限的。
3.自然选择指生物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现象。
【解答】(1)从植物分类上看,浙南木犀属于被子(绿色开花)植物。
(2)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是为了提高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3)叶缘锯齿对植物适应高温干旱等环境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一性状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故选C。
三、实验探究题
29.(2021七上·普陀期末)2019年5月小徐在爸爸的带领下,参加了湖州菱湖桑基地鱼塘举办的首届“桑椹采摘节”,体验了“地笼捕捕欢”、“植物连连顺”等娱乐活动。
(1)在“地笼捕捕欢”活动中他们捕获了很多“珍宝”,有鲫鱼、河虾、甲鱼、螃蟹、黄鳝,其中有脊椎骨的是 。
(2)在“植物连连顺”活动中,需将葫芦藓、蕨、桑椹、银杏等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小徐的排列方式如下,乙处应为 。
1a有种子……2
1b无种子……3
2a种子外有果皮包被……甲
2b种子外无果皮包被……乙
3a有根茎叶的分化……丙
3b有茎叶,无根……葫芦藓。
(3)为研究鸟类肠道消化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小徐进行了实验。(说明:原始种子是指果皮(肉)完整的种子)实验记录如图,请用文字描述图中的结果 。
【答案】(1)鲫鱼、甲鱼、黄鳝
(2)银杏
(3)鸟类消化道处理种子后可促其萌发
【知识点】常见的脊椎动物;种子植物;孢子植物
【解析】【分析】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椎骨,我们可以将所有的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像鱼、蛙、鸟、兔等动物,它们的身体背部都有一条脊柱,脊柱由许多块脊椎骨组成,称为脊椎动物。身体上没有脊椎骨的动物称为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是动物界中最高等的动物,根据它们的形态特征不同,可分成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等几大类;
植物分为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种子植物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根本区别是种子外有无果皮包被,孢子植物分为蕨类、苔藓类、藻类;蕨类植物有根茎叶分化,苔藓类有茎叶,藻类植物无根茎叶分化。
【解答】(1)鲫鱼、黄鳝和甲鱼是有脊椎骨,河虾、螃蟹属于无脊椎动物;
(2)2是有种子为种子植物,甲是种子外有果皮包被,是被子植物,乙为裸子植物,丙是蕨类植物,葫芦藓属于苔藓类,桑葚属于被子植物,银杏属于裸子植物,乙是银杏;
(3)鸟类肠道消化对种子萌发影响,如图,原始种子萌发需要10天,鸟类粪便中的种子和去皮的种子萌发时间都为2天,故鸟类消化道处理种子后可促其萌发。
故答案为:(1) 鲫鱼、甲鱼、黄鳝 ;(2)银杏;(3) 鸟类消化道处理种子后可促其萌发 。
30.人类对植物开花、结果、产生种子三者之间关系的认识,经历了几个世纪的时间,其中凝聚了许多科学家的仔细观察和认真思考。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1:17世纪,格鲁通过对花进行解剖,对植物作了如下说明:“在花中有产生精子的部分,就是雄蕊;还有相当于动物卵巢的部分。雄蕊中有相当于动物精子的小球,使相当于卵巢的部分受孕。因此,植物都是雌雄同株的。”
资料2:卡梅拉里乌斯通过实验作了进一步的研究。
实验1:把长花粉、不结果实的桑树与结果实、不长花粉的桑树隔离开。结果发现结果实的桑树虽然结果实,但果实中没有一粒种子;
实验2:把玉米的雄蕊切掉,发现一粒种子也不结。
(1)①格魯的描述中“相当于动物精子的小球”是指 ;“相当于动物卵巢的部分”是指 。
②格鲁认为:植物都是雌雄同株的。这一观点对吗?为什么? 。
(2)根据资料②的描述,桑树是雌雄同株还是雌雄异株的植物? 。
根据卡梅拉里乌斯所做的两个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
【答案】(1)花粉;子房;不对;有些植物是雌雄同株的,有些植物则是雌雄异株的
(2)桑树是雌雄异株的植物;种子的形成与雄蕊(或花粉)有关
【知识点】种子植物;花的结构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开花和结果的过程,本知识结合花的结果及受精发育图示进行记忆。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分清雌雄同株与雌雄异株的植物,受精的过程实际是遗传物质传递的过程。
【解答】(1) ① 分析材料我们知道"相当于动物精子的小球"是指花粉;
“相当于动物卵巢的部分”内部有卵细胞的是指子房。
② 这一观点不对;有些植物是雌雄同株的,有些植物则是雌雄异株的。
(2)根据资料②的描述,长花粉、不结果实的桑树与结果实、不长花粉的桑树隔离开。结果发现结果实的桑树虽然结实,但果实中没有一粒种子;说明同一种树上只有一种花,且只是雄花(长花粉、不结果实的)或只是雌花(结果实、不长花粉的),说明是雌雄异株的植物。
综合实验分析可知没有雄蕊(或花粉)结不出种子,说明种子的形成与雄蕊(或花粉)有关。
31.(2022·余姚模拟)“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的“禾下乘凉梦”终于实现了!袁隆平团队的“超级稻”和中科院夏新界研究员团队的“巨型稻”首次在杭州试种成功,如今长势喜人,100多亩试验田已结出了饱满的稻穗。
(1)在植物学分类上,水稻属于 植物。
(2)农业生产中种植密度是影响农作物产量的重要因素。将水稻用不同的种植密度进行种植,测得其制造或消耗有机物的含量如图乙所示。请根据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原理分析,种植密度为 (填字母)时最有利于提高产量,你的判断依据是: 。
(3)在种植密度为m3时,你还可以采取什么措施提高水稻的产量 。
【答案】(1)单子叶
(2)m3;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差最大,植物体内有机物积累的含量最多
(3)适当增强光照强度、温度、二氧化碳含量;合理施肥等(答出一点即可)
【知识点】种子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和产物;光合作用的原理
【解析】【分析】(1)水稻是单子叶植物。
(2)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消化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制造出了贮藏能量的有机物,同时产生了氧气,有效的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相对平衡。
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供生物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
【解答】(1)在植物学分类上,水稻属于单子叶植物。
(2)根据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原理分析,种植密度为m3时最有利于提高产量。
判断依据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差最大,植物体内有机物积累的含量最多。
(3)在种植密度为m3时,提高水稻的产量的措施:适当增强光照强度、温度、二氧化碳含量;合理施肥等
四、解答题
32.(2021七上·温岭期中)如图为某学习小组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的方法步骤图, 请分析回答。
(1)步骤 D 中,撕取的是洋葱鳞片叶的 表皮(选填“内”或“外”);
(2)步骤 C 中,滴加的液体是清水, 步骤 A 中,滴加的液体是 ;
(3)将某同学认真制作的玻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 发现视野中有这样几个结构,边缘很黑、较 宽、里面为空白的圆形或椭圆形,用镊子轻压盖玻片会移动和变形,这个结构产生可能是 , 因步骤 (填序号)操作不规范引起的。
【答案】(1)内
(2)红墨水(或碘液)
(3)气泡;E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观察细胞
【解析】【分析】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单的总结为:擦、C滴、D撕、B展、E盖、A染、吸。
“擦”,用干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滴”,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撕”,把洋葱鳞片叶向外折断,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的内表面撕取一块薄膜;
“展”,把撕取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解剖针轻轻的把水滴中的薄膜展开;
“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
“染”,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
“吸”,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解答即可。
【解答】(1)因为洋葱内表皮无色,便于观察,所以需要撕取的是洋葱鳞片叶的内表皮。
(2)步骤A是染色使细胞结构更清楚,滴加的液体是红墨水(或碘液)。
(3)边缘很黑、较宽,里面为空白的圆形或椭圆形;用镊子轻压盖玻片,会移动、变形,这个结构是气泡。
出现气泡是因为盖盖玻片不规范引起的,其中图E为盖盖玻片。
33.(2022·舟山模拟)湖海塘是金华市区最大的城市湖泊。坐落于双龙南街西侧,海棠西路以南,是金华市面积最大的湿地,素有金华“小西湖”之称。
(1)湖海塘公园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系统,其中的树木、花卉、绿草等植物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 。公园内空气清新,湿润宜人,堪称绿色氧吧,主要是由于其中的植物进行 等生理活动的结果。
(2)该生态系统能够长时间处于稳定状态,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 。
【答案】(1)生产者;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2)自动调节能力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成分;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解析】【分析】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分解者和消费者;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分等因素。
【解答】(1)生产者一般指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该农场中的树木、花卉、多肉植物等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可以提高大气中的含氧量,促进碳氧平衡,绿色植物进行蒸腾作用可以增加大气湿度,增加降雨量,因此通过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可以使空气清新,湿润。
(2)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34.(2022·舟山模拟)习近平总书记3月30日在浙江省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考察,了解该村多年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动绿色发展发生的巨大变化。在全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复工复产不断推进的时刻,总书记3日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倡导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让“山更绿,空气更清新”是我们共同的追求。
(1)“山更绿”离不开绿色植物。煤燃烧产生SO2进入大气后可形成酸雨而不利于植物生长,为此提倡使用新能源。新能源混合动力(汽油和电动)汽车以其经济、污染小等优点备受人们青睐。已知某汽油热机效率为80%。那么这个汽油机完全燃烧9L汽油放出的热量与完全燃烧多少立方米天然气放出的热量相等?(已知汽油的热值为3.2×107J/L,天然气的热值为7.2×107J/m3)
(2)“空气更清新”离不开大气污染的监测、防治。
①硝酸工厂排放的有害气体可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NO+NO2+2NaOH=2X+H2O。X的化学式为 ;
②新修订发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规定,居住区、混合区24小时内的PM2.5平均浓度在75 g/m3之内为达标。图为衢州一周PM2.5的实时监测数据,从图中可知,这周PM2.5超标 天;
③下列措施中不能降低空气中PM2.5的是 (选填字母);
A.戴口罩 B.焚烧秸秆 C.植树造林
④今年武汉市硚口区1月30日,硚环公司环卫人员驾驶一台降尘雾炮车,在该区新征用的疑似患者留观点位四周对着空中“轰”出巨大的水雾(如图)。在炎热的夏天,它比普通洒水车的降温、净化空气的效果更好。雾炮车净化空气主要针对的污染物是 。
【答案】(1)汽油机完全燃烧9L汽油放出的热量
天然气体积:
(2)NaNO2;1;AB;烟尘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影响因素;燃料的热值;空气污染与保护
【解析】【分析】(1)根据热值公式Q=mq计算。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
(3)根据造成污染的物质来分析;
【解答】(2)①硝酸工厂排放的有害气体可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 NO+NO2+2NaOH=2X+H2O。。X的化学式为 NaNO2 。
②新修订发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规定,居住区、混合区24小时内的PM2.5平均浓度在75 g/m3之内为达标。图为衢州一周PM2.5的实时监测数据,从图中可知,这周PM2.5超标1天;
③下列措施中不能降低空气中PM2.5的是 A.戴口罩 , B.焚烧秸秆 。
④在炎热的夏天,它比普通洒水车的降温、净化空气的效果更好。雾炮车净化空气主要针对的污染物是 烟尘
35.(2022·慈溪模拟)建设美丽乡村,保护生态环境。如图所示为我市一个乡村庭院生态系统的模式图。
(1)写出其中的一条食物链: 。
(2)从生态系统的成分分析,甲烷杆菌属于 。
(3)该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通过 (一种生理过程)和扩散作用将有机物中的碳元素转移到无机环境中。
【答案】(1)蔬菜→家禽→人
(2)分解者
(3)呼吸作用
【知识点】生态系统及其多样性;生态系统的成分;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
【解析】【分析】图中的生态系统中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鸡和猪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蔬菜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能够制造有机物,甲烷杆菌能够分解动物和人的粪便成为沼气。
【解答】(1)食物链的起始者是蔬菜,图中的食物链:蔬菜→家禽→人。
(2)甲烷杆菌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能够分解有机物。
(3)该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通过呼吸作用和扩散作用将有机物中的碳元素转移到无机环境中。
36.(2022·杭州模拟)如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问题
(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图中所示的生态系统缺少的生物成分是 。
(2)图中与猫头鹰有直接关系的食物链有 条。
(3)该生态系统中,各生物种类和数量出现短期的波动后又趋于稳定,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 。
(4)兔只能获得草大约10%-20%的能量,说明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
【答案】(1)分解者
(2)7
(3)自动调节能力
(4)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知识点】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
【解析】【分析】图示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还缺少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1)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构成链条.它表示的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其写法是:起点是生产者,依次是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一直到最高消费者,中间用箭头连接,箭头总是指向捕食者;(2)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会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3)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4)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平衡是动态的、相对的。
【解答】(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图中所示的生态系统缺少的生物成分是分解者。
(2)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图中所示的生态系统缺少生物成分分解者。
草→兔→猫头鹰;
草→鼠一猫头鹰;
草→鼠→蛇→猫头鹰;
草→食草昆虫→吃虫的鸟一猫头鹰;
草→食草昆虫→蜘蛛→吃虫的鸟→猫头鹰;
草→食草昆虫→蜘蛛→青蛙→蛇→猫头鹰;
草→食草昆虫→青蛙→蛇→猫头鹰;
图中与猫头鹰直接关系的食物链有7条。
(3)该生态系统中,各生物种类和数量出现短期的波动后又趋于稳定,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自动调节能力。
(4)兔只能获得草大约10%-20%的能量,说明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37.(2022·舟山模拟)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是“减少污染——行动起来”。工业和生活污水是我市黄渤海域近海污染的重要来源,污水处理是水域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右图所示我市污水处理厂将污水引入曝气池中,利用“活性淤泥”(由多种微生物聚合而成的絮状团块,主要是细菌)净化污水的方法。试分析回答问题:
(1)从生态系统成分的角度来看,细菌属于 。
(2)污水引入曝气池后,需要向曝气池中持续不断地通入空气,其作用是促使细菌进行 呼吸,使有机物能彻底氧化分解,达到净化目的。(选填“有氧”、“无氧”)
(3)曝气池中需氧型微生物生活所需要的氧气,一部分来自空气,另一部分来自单细胞藻类的 作用。
【答案】(1)分解者
(2)有氧
(3)光合
【知识点】生态系统及其多样性;光合作用的原理
【解析】【分析】(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2)细菌可以进行有氧呼吸;
(3)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解答】(1)细菌把动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属于分解者。
(2)细菌可以进行有氧呼吸,污水引入曝气池后,需要向曝气池中持续不断地通入空气,其作用是促使细菌进行有氧呼吸,使有机物能彻底氧化分解,达到净化目的。
(3)大多数藻类植物的体内有叶绿体,叶绿体中有叶绿素,都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因此曝气池中需氧型微生物生活所需要的氧气,一部分来自空气,另一部分来自单细胞藻类的光合作用。
38.(2022·浦江模拟)浦江的通济湖景色怡人,湖中央有一个“小岛的”(如图甲)。 “小岛的”上生活昆虫和食虫鸟等生物。
该“小岛的”生态系统中各成分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请回答:
(1)小岛屿上生活着的动植物和微生物等全部生物,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 。
(2)写出图乙中的一条食物链 (用箭头连接)。
(3)该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可把动植物遗体、遗物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对自然界的 起着不可 替化的作用。
(4)景区人员会定期为小岛屿上的植物喷酒农药,却发现一些害虫出现明显的抗药性。这是因为农药对害虫有 作用, 使抗药性强的害虫保留下来。
【答案】(1)群落
(2)小草→昆虫→食虫鸟
(3)物质循环
(4)自然选择(选择)
【知识点】生态系统及其多样性;生态系统的成分
【解析】【分析】1.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可见大棚内的植物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2.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形成了吃与被吃的关系,它们形成的食物结构,叫做食物链,在一个生态系统中,一种动物往往有多种食物,同时一种植物或动物又为多种动物所捕食,这样不同的食物链便彼此交错,构成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解答】(1)小岛屿上生活着的动植物和微生物等全部生物,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群落。
(2)图乙中的一条食物链:小草→昆虫→食虫鸟。
(3)该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可把动植物遗体、遗物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对自然界的物质循环起着不可替化的作用。
(4)景区人员会定期为小岛屿上的植物喷酒农药,却发现一些害虫出现明显的抗药性。这是因为农药对害虫有自然选择(选择)作用, 使抗药性强的害虫保留下来。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初中科学中考二轮复习: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一、单选题
1.(2022·衢州)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素有吃粽子、赛龙舟等传统习俗。包粽子所用的粽叶是箬竹的叶子(如图),粽叶属于植物结构层次中的( )
A.系统 B.器官 C.组织 D.细胞
2.(2022·衢州)我市发现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物种——彩鹦,体表被青铜栗色的羽毛。在如图所示的分类检索表中,彩鹦的位置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3.(2021七上·定海期末)下列植物依次按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排列的是( )
A.海带、葫芦藓、藏、苏铁、柑橘
B.水藻、胎生狗脊、地钱、红松、银杏
C.紫菜、葫芦藓、蕨、苹果、葡萄
D.水绵、地钱、胎生狗脊、玉兰、黑松
4.(2021七上·定海期末)如图是巴西里约热内卢奥运会的吉祥物,它的设计灵感源于当地的濒危物种-绒毛蛛猴,它有猴的敏捷、猫的灵性以及鸟的轻盈。下列各项中,属于猴、猫、鸟这三种动物共同特征的是( )
A.体温恒定 B.体表被毛 C.胎生哺乳 D.用鳃呼吸
5.(2021七上·吴兴期末)如图Ⅰ、Ⅱ、Ⅲ表示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表格中符合图中逻辑关系的是( )
选项 Ⅰ Ⅱ Ⅲ
A 营养器官 果实 种子
B 变温动物 爬行动物 两栖动物
C 动物组织 保护组织 神经组织
D 岩石圈 地壳 软流层
A.A B.B C.C D.D
6.(2021七上·嵊州期末)如图所示为某些概念之间的关系,下列不是图中所示关系的是( )
A.1孢子植物、2苔藓植物、3蕨类植物、4紫菜
B.1生物、2动物、3植物、4草履虫
C.1脊椎动物、2爬行动物、3哺乳动物、4蜥蜴
D.1无脊椎动物、2软体动物、3节肢动物、4蜗牛
7.(2021七上·温岭期中)鹅掌楸是我国有一种名贵的植物, 因叶片形似马褂,所以又称“马褂木”。鹅掌楸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的一些地区, 属于被子植物。以下叙述不正确的 是( )
A.鹅掌楸的种子裸露, 有利于种子萌发
B.鹅掌楸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
C.被子植物是植物界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植物
D.桔树、油菜、樟树、玉兰等都是常见的被子植物
8.(2021七上·温岭期中)如图所示为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草履虫在结构层次上属于细胞
B.根、茎、叶在结构层次上属于组织
C.人的一块骨头在结构层次上属于系统
D.一棵橘树的结构层次可表示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体
9.(2022·舟山模拟)小龙虾是淡水经济虾类,因肉味鲜美广受人们欢迎。因其杂食性、生长速度快、适应能力强而在当地生态环境中形成绝对的竞争优势。它们与下列哪一类生物亲缘关系最近( )
A.蜻蜓 B.蜗牛 C.蝌蚪 D.蛇
10.(2022·余姚模拟)2021年9月10日,云南野象群长途旅行终于结束,完全进入传统栖息地。从生物角度分析,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B.大象是属于卵生动物
C.大象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D.图中的大象属于一个群落
11.(2022·余姚模拟)创绿色环保,享生活美好,垃圾分分,环境美十分。下列常见垃圾中属于有害垃圾的是( )
A.矿泉水瓶
B.废弃试卷
C.零食包装袋
D.丙烯颜料
12.(2022·余姚模拟)北京2022年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跃身成为世界级的宠儿,深受各国人民的宠爱,甚至出现了“一墩难求”的现象。“冰墩墩”是以我国的国宝“大熊猫”为原型设计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熊猫的生殖方式是有性生殖
B.因环境因素造成的大熊猫子代个体变大,属于变异行为
C.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
D.在“天宫课堂”第二课太空抛物实验中,王亚平将“冰墩墩”沿水平方向抛向叶光富,冰墩墩按原有方向匀速前进,这不符合牛顿第一定律。
13.(2022·浦江模拟)在制作和观察洋慧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的过程中,对下列出现的情形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图调节显微镜②结构使镜简下降时,眼睛应注视①
B.乙图当目镜不变,物镜由①换成②时看到的细胞数目减少,视野变暗
C.丙图中要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载玻片向左上方移动
D.丁图中黑色圆圈是洋葱表皮细胞
14.(2022·浦江模拟)清明时节,浙江各地都有用“青”做青团的习俗。鼠曲草是其中一种做“青”的植物,茎和叶上有白色棉毛,叶片匙状,1-4月开花,花呈黄色。鼠曲草在植物分类中属于( )
A.苔藓植物 B.蕨类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
15.(2022·文成模拟)如图是我国研发的“无水免冲生物马桶”,其特点是不见一滴水,却能和水冲厕所一样干净。仅需一年更换一次生物菌,在生物菌的作用下就能将废料变成有机肥。生物菌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非生物因素
16.(2022·文成模拟)小文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要将视野由图甲转换成图乙,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先将装片向左移使细胞位于视野的中央,再转动物镜转换器
B.先将装片向右移使细胞位于视野的中央,再转动物镜转换器
C.先转动物镜转换器,再将装片向左移使细胞位于视野的中央
D.先转动物镜转换器,再将装片向右移使细胞位于视野的中央
17.(2022·鹿城模拟)科学家在巴西小教堂国家公园的块谷中发现了一新树种-----高山银耳( 如图),其花朵呈白色非常美观。高山银耳属于( )
A.苔藓植物 B.蕨类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
18.(2022·鹿城模拟)钾元素是人体所需矿物质中较大量的元素,它可以维持细胞内的正常渗透压,从而影响物质的进出。如图所示的细胞结构中,具有控制物质进出功能的结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二、填空题
19.(2022·衢州)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小科做了“制作并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
(1)制作装片的步骤如图甲,小科在步骤a中滴加的液体是 。
(2)用低倍镜观察到清晰物像后再换用高倍镜观察时,发现视野太暗,他应该调节图乙中的 (填序号)。
20.(2021七上·淳安期末)小金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的过程中,有以下的操作:
(1)制作装片时,先要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 。
(2)操作显微镜的几个步骤如图所示,正确的顺序是______。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③→①→②→④ D.③→①→④→②
(3)如图为光学显微镜的 4 个镜头,若要在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物像最大,选用的镜头组合是 。
21.(2021七上·普陀期末)蕨、葫芦藓、银杏、海带和荠菜五种植物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产生孢子繁殖后代的是 (填字母)。
(2)E与C相比,E特有的器官是 。
(3)图中的植物从低等到高等的进化顺序是 (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22.(2021七上·定海期末)请用所学知识分析回答:
(1)麻雀和蝙蝠都会飞行,蝙蝠却属于哺乳动物,因为蝙蝠繁殖和哺育后代具有 的特征。
(2)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是基因的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 。
23.(2021七上·吴兴期末)长兴扬子鳄是国宝级保护动物,属于爬行类,能通过 进行呼吸。为了在陆地干燥环境中减少水分散失,其体表覆盖了厚厚的鳞甲,这体现了生物体 。
24.(2022七上·慈溪竞赛)如图为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据图可知,植物细胞是图中的 填(“甲”或“乙”)
(2)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在青蒿(一种植物)中发现了抗疟“利器”——青蒿素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细胞内指导青蒿素形成的控制中心是 ;(填序号)
(3)新鲜牡蛎体内的锌元素含量远远高于它所生存的海水,这是因为乙细胞中的 在起作用。(填序号)
25.(2021七上·嵊州期末)自然界中有些生物的名称和科学分类所属的类群“名不符实”,回答问题:
(1)金鱼藻全株暗绿色,有雄花和雌花之分,果实卵圆形且光滑。据此判断,金鱼藻所属的植物类群是 植物:卷柏实为蕨类植物,与松柏相比不具有的器官是 。
(2)鲢鱼、鳄鱼和鲸鱼中属于鱼类的是 ,其中体温恒定的是 。
26.(2022·北仑模拟)北仑泰山路的樱花大道,每年的3月份,繁花盛开,它已成为一道亮丽的城市风景线。
(1)樱花粉色的花在植物的结构层次上属于 。
(2)沿着樱花大道骑行单车时,脑中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的结构是 。骑行到路口时,发现红灯立即刹车,此反射类型属于 .
27.(2022·浦江模拟)“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院士主持研发的耐盐碱海水稻,能在海边滩涂地和盐碱地生长。普通水稻无法从高盐上:壤中吸收足够的水分和无机盐,而难以在这些地区生长。
(1)在盐渍化严重的土壤中海水稻仍能选择性地吸收无机盐,是因为 ( 填细胞结构)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
(2)有关海水稻的种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对解决粮食问题有所帮助
B.可完全取代普通水稻
C.可增加种植海水稻区域的生物种类
28.(2022·文成模拟) 2021年,泰顺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植物新物种浙南木犀,立刻对其实施了保护。浙南木犀有聚伞花序(如图所示),花梗有柔毛,叶缘有尖锐的细锯齿。
(1)从植物分类上看,浙南木犀属于 植物。
(2)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是为了提高生态系统的 。
(3)叶缘锯齿对植物适应高温干旱等环境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一性状 。
A.由基因决定的
B.为了适应环境而改变的性状
C.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D.是高温干旱等环境因素所导致形成的
三、实验探究题
29.(2021七上·普陀期末)2019年5月小徐在爸爸的带领下,参加了湖州菱湖桑基地鱼塘举办的首届“桑椹采摘节”,体验了“地笼捕捕欢”、“植物连连顺”等娱乐活动。
(1)在“地笼捕捕欢”活动中他们捕获了很多“珍宝”,有鲫鱼、河虾、甲鱼、螃蟹、黄鳝,其中有脊椎骨的是 。
(2)在“植物连连顺”活动中,需将葫芦藓、蕨、桑椹、银杏等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小徐的排列方式如下,乙处应为 。
1a有种子……2
1b无种子……3
2a种子外有果皮包被……甲
2b种子外无果皮包被……乙
3a有根茎叶的分化……丙
3b有茎叶,无根……葫芦藓。
(3)为研究鸟类肠道消化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小徐进行了实验。(说明:原始种子是指果皮(肉)完整的种子)实验记录如图,请用文字描述图中的结果 。
30.人类对植物开花、结果、产生种子三者之间关系的认识,经历了几个世纪的时间,其中凝聚了许多科学家的仔细观察和认真思考。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1:17世纪,格鲁通过对花进行解剖,对植物作了如下说明:“在花中有产生精子的部分,就是雄蕊;还有相当于动物卵巢的部分。雄蕊中有相当于动物精子的小球,使相当于卵巢的部分受孕。因此,植物都是雌雄同株的。”
资料2:卡梅拉里乌斯通过实验作了进一步的研究。
实验1:把长花粉、不结果实的桑树与结果实、不长花粉的桑树隔离开。结果发现结果实的桑树虽然结果实,但果实中没有一粒种子;
实验2:把玉米的雄蕊切掉,发现一粒种子也不结。
(1)①格魯的描述中“相当于动物精子的小球”是指 ;“相当于动物卵巢的部分”是指 。
②格鲁认为:植物都是雌雄同株的。这一观点对吗?为什么? 。
(2)根据资料②的描述,桑树是雌雄同株还是雌雄异株的植物? 。
根据卡梅拉里乌斯所做的两个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
31.(2022·余姚模拟)“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的“禾下乘凉梦”终于实现了!袁隆平团队的“超级稻”和中科院夏新界研究员团队的“巨型稻”首次在杭州试种成功,如今长势喜人,100多亩试验田已结出了饱满的稻穗。
(1)在植物学分类上,水稻属于 植物。
(2)农业生产中种植密度是影响农作物产量的重要因素。将水稻用不同的种植密度进行种植,测得其制造或消耗有机物的含量如图乙所示。请根据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原理分析,种植密度为 (填字母)时最有利于提高产量,你的判断依据是: 。
(3)在种植密度为m3时,你还可以采取什么措施提高水稻的产量 。
四、解答题
32.(2021七上·温岭期中)如图为某学习小组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的方法步骤图, 请分析回答。
(1)步骤 D 中,撕取的是洋葱鳞片叶的 表皮(选填“内”或“外”);
(2)步骤 C 中,滴加的液体是清水, 步骤 A 中,滴加的液体是 ;
(3)将某同学认真制作的玻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 发现视野中有这样几个结构,边缘很黑、较 宽、里面为空白的圆形或椭圆形,用镊子轻压盖玻片会移动和变形,这个结构产生可能是 , 因步骤 (填序号)操作不规范引起的。
33.(2022·舟山模拟)湖海塘是金华市区最大的城市湖泊。坐落于双龙南街西侧,海棠西路以南,是金华市面积最大的湿地,素有金华“小西湖”之称。
(1)湖海塘公园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系统,其中的树木、花卉、绿草等植物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 。公园内空气清新,湿润宜人,堪称绿色氧吧,主要是由于其中的植物进行 等生理活动的结果。
(2)该生态系统能够长时间处于稳定状态,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 。
34.(2022·舟山模拟)习近平总书记3月30日在浙江省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考察,了解该村多年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动绿色发展发生的巨大变化。在全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复工复产不断推进的时刻,总书记3日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倡导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让“山更绿,空气更清新”是我们共同的追求。
(1)“山更绿”离不开绿色植物。煤燃烧产生SO2进入大气后可形成酸雨而不利于植物生长,为此提倡使用新能源。新能源混合动力(汽油和电动)汽车以其经济、污染小等优点备受人们青睐。已知某汽油热机效率为80%。那么这个汽油机完全燃烧9L汽油放出的热量与完全燃烧多少立方米天然气放出的热量相等?(已知汽油的热值为3.2×107J/L,天然气的热值为7.2×107J/m3)
(2)“空气更清新”离不开大气污染的监测、防治。
①硝酸工厂排放的有害气体可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NO+NO2+2NaOH=2X+H2O。X的化学式为 ;
②新修订发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规定,居住区、混合区24小时内的PM2.5平均浓度在75 g/m3之内为达标。图为衢州一周PM2.5的实时监测数据,从图中可知,这周PM2.5超标 天;
③下列措施中不能降低空气中PM2.5的是 (选填字母);
A.戴口罩 B.焚烧秸秆 C.植树造林
④今年武汉市硚口区1月30日,硚环公司环卫人员驾驶一台降尘雾炮车,在该区新征用的疑似患者留观点位四周对着空中“轰”出巨大的水雾(如图)。在炎热的夏天,它比普通洒水车的降温、净化空气的效果更好。雾炮车净化空气主要针对的污染物是 。
35.(2022·慈溪模拟)建设美丽乡村,保护生态环境。如图所示为我市一个乡村庭院生态系统的模式图。
(1)写出其中的一条食物链: 。
(2)从生态系统的成分分析,甲烷杆菌属于 。
(3)该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通过 (一种生理过程)和扩散作用将有机物中的碳元素转移到无机环境中。
36.(2022·杭州模拟)如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问题
(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图中所示的生态系统缺少的生物成分是 。
(2)图中与猫头鹰有直接关系的食物链有 条。
(3)该生态系统中,各生物种类和数量出现短期的波动后又趋于稳定,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 。
(4)兔只能获得草大约10%-20%的能量,说明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
37.(2022·舟山模拟)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是“减少污染——行动起来”。工业和生活污水是我市黄渤海域近海污染的重要来源,污水处理是水域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右图所示我市污水处理厂将污水引入曝气池中,利用“活性淤泥”(由多种微生物聚合而成的絮状团块,主要是细菌)净化污水的方法。试分析回答问题:
(1)从生态系统成分的角度来看,细菌属于 。
(2)污水引入曝气池后,需要向曝气池中持续不断地通入空气,其作用是促使细菌进行 呼吸,使有机物能彻底氧化分解,达到净化目的。(选填“有氧”、“无氧”)
(3)曝气池中需氧型微生物生活所需要的氧气,一部分来自空气,另一部分来自单细胞藻类的 作用。
38.(2022·浦江模拟)浦江的通济湖景色怡人,湖中央有一个“小岛的”(如图甲)。 “小岛的”上生活昆虫和食虫鸟等生物。
该“小岛的”生态系统中各成分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请回答:
(1)小岛屿上生活着的动植物和微生物等全部生物,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 。
(2)写出图乙中的一条食物链 (用箭头连接)。
(3)该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可把动植物遗体、遗物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对自然界的 起着不可 替化的作用。
(4)景区人员会定期为小岛屿上的植物喷酒农药,却发现一些害虫出现明显的抗药性。这是因为农药对害虫有 作用, 使抗药性强的害虫保留下来。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结构与层次
【解析】【分析】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无系统,即细胞→组织→器官一植物体。
【解答】叶属于植物结构层次中的器官。
故选B。
2.【答案】B
【知识点】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单位
【解析】【分析】常用的是二歧分类检索表。这种检索表把同一类别的生物,根据一对或几对相对性状的区别,分成相对应的两个分支。接着,根据另一对或几对相对性状,把上面的每个分支再分成相对应的两个分支,如此逐级排列下去,直到编制出包括全部生物类群的分类检索表;科学的分类方法是以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以及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等为依据进行分类的,并根据它们之间的差异大小,由大到小依次以界、门、纲、目、科、属、种构成分类的七个等级。一个“界”含有若干个“门”,一个“门”含有若干个“纲”,以此类推,分类的最小单位是“种”(物种)
【解答】彩鹦属于鸟类,体温恒定,体表有羽毛。
故选B。
3.【答案】A
【知识点】种子植物;孢子植物
【解析】【分析】藻类植物无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有茎、叶的分化,无真正的根,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裸子植物有种子、以及根、茎、叶,被子植物有花、果实、种子、根、茎、叶。
【解答】A、海带、葫芦藓、蕨、苏铁、柑橘依次为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A正确,符合题意;
B、水藻、胎生狗脊、地钱、红松、银杏依次为藻类植物、蕨类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裸子植物,B错误,不符合题意;
C、紫菜、葫芦藓、蕨、苹果、葡萄依次为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被子植物、被子植物,C错误,不符合题意;
D、水绵、地钱、胎生狗脊、玉兰、黑松依次为藻类植物、蕨类植物、蕨类植物、被子植物、裸子植物,D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4.【答案】A
【知识点】常见的脊椎动物
【解析】【分析】题中猴、猫属于哺乳类,鸟属于鸟类。
【解答】A、哺乳类和鸟类体温都是恒定的,A正确,符合题意;
B、体表被毛是哺乳类的特征,有保温、保护和形成第二性征作用,而鸟类是体表被羽毛,B错误,不符合题意;
C、胎生哺乳是哺乳类的特征,鸟类是卵生动物,C错误,不符合题意;
D、用鳃呼吸是鱼类的特征,哺乳类和鸟类都是用肺呼吸,D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5.【答案】B
【知识点】组织;器官和系统;常见的脊椎动物
【解析】【分析】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表格中各种概念间的关系。Ⅰ包含 Ⅱ、Ⅲ ,Ⅱ、Ⅲ属于并列关系。
【解答】A.果实和种子是生殖器官,错误。
B. 变温动物包含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属于并列关系,正确。
C. 保护组织 属于植物的,错误。
D.岩石圈包括地壳的全部和上地幔的顶部,软流层位于上地幔上部岩石圈之下,错误。
故选B。
6.【答案】A
【知识点】常见的脊椎动物;常见的无脊椎动物;孢子植物
【解析】【分析】图中1234关系:1包含234,2和3并联,2中包含4;像鱼、蛙、鸟、兔等动物,它们的身体背部都有一条脊柱,脊柱由许多块脊椎骨组成,称为脊椎动物。身体上没有脊椎骨的动物称为无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不同的形态特征,科学家将无脊椎动物分成了许多类。例如,海蜇、水螅属于腔肠动物;涡虫、血吸虫等属于扁形动物;蛔虫、蛲虫等属于线形动物;蚯蚓等属于环节动物;蜗牛、螺、蚌、乌贼等属于软体动物;蚱蜢、虾、蜘蛛、蜈蚣等属于节肢动物;脊椎动物是动物界中最高等的动物,根据它们的形态特征不同,可分成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等几大类。
【解答】A孢子植物包括苔藓类、藻类、蕨类植物,4紫菜不属于2苔藓类植物,故错误;
B生物包括了动物和植物,草履虫属于动物类,符合题意;
C脊椎动物分为爬行类、鱼类、鸟类、两栖类和哺乳动物,蜥蜴属于爬行类,正确;
D无脊椎动物,分为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蜗牛属于软体动物,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7.【答案】A
【知识点】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单位;种子植物
【解析】【分析】种子植物是植物界最高等的类群,能产生种子并用种子繁殖;种子植物可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裸子植物的种子裸露着,其外层没有果皮包被,被子植物的种子的外层有果皮包被。
【解答】A.鹅掌楸属于被子植物,裸子植物的种子裸露,被子植物种子的外层有果皮包被,故A错误。
B.被子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故B正确。
C.被子植物是植物界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植物,故C正确。
D.常见的农作物、花卉、果树、蔬菜等绝大多数都是被子植物。桔树、油菜、樟树、玉兰等都是常见的被子植物,故D正确。
故选A。
8.【答案】A
【知识点】结构与层次
【解析】【分析】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绿色开花植物体,动物体体的结构层次从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解答】A.草履虫的身体只有一个细胞,因此属于单细胞生物,故A正确。
B.根、茎、叶在结构层次上属于器官,故B错误。
C.一块骨是由几种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一个器官,故C错误。
D.一棵橘树的结构层次可表示为:细胞→组织→器官一植物体,植物没有系统这个层次,故D错误。
故选A。
9.【答案】A
【知识点】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单位
【解析】【分析】虾具有如下特征:身体分节,属于节肢动物。
【解答】虾也属于节肢动物,节肢动物的特征是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在节肢动物的头部有的有单眼和复眼,有的只有复眼,一对触角和口器等。蜻蜓的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并且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因此蜻蜓属于节肢动物中的昆虫类。蜗牛属于软体动物,蝌蚪属于两栖动物的幼体,蛇属于爬行动物,可见蜻蜓与虾的亲缘关系最近。
故选A。
10.【答案】A
【知识点】种群的特征;生态系统及其多样性;生态系统的成分;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解析】【分析】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解答】A: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正确。
B:大象是属于哺乳动物,错误。
C:大象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错误。
D:图中的大象属于一个种群,错误。
故选A。
11.【答案】D
【知识点】人口增长及其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
【解析】【分析】①可回收的垃圾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
②厨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等食品类废物;
③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等;
④其他垃圾包括除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
【解答】矿泉水瓶属于可回收垃圾,故A不合题意;
废弃试管属于可回收垃圾,故B不合题意;
零食包装袋属于其它垃圾,故C不合题意;
丙烯颜料属于有害垃圾,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2.【答案】A
【知识点】细胞的结构;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牛顿第一定律
【解析】【分析】(1)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根本区别是:前者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后者要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成为合子,由合子发育成新个体。
(2)在同一物种的子代与亲代之间或子代的个体之间,有时出现不完全相同的现象,即为变异。
(3)根据有关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知识判断;
(4)当物体不受外力作用的时候,物体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
【解答】A.大熊猫的生殖是利用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实现,则方式是有性生殖,故A正确;
B.因环境因素造成的大熊猫子代个体变大,不属于变异,故B错误;
C.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故C错误;
D.在“天宫课堂”第二课太空抛物实验中,王亚平将“冰墩墩”沿水平方向抛向叶光富,此时"冰墩墩"不受任何力的足以,则按原有方向匀速前进,这符合牛顿第一定律,故D错误。
故选A。
13.【答案】B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观察细胞
【解析】【分析】(1)显微镜使用操作如下:
1.安放。将显微镜放置在接近光源、靠身体前方略偏左的地方,镜筒在前,镜臂在后。
2.对光。转动物镜转换器,使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再转动遮光器,让较大的一个光圈对准通光孔。用左眼通过目镜观察,右眼必须睁开,以便及时记录观察结果。同时调节反光镜,使视野中出现一个明亮的圆形。
3.放片、调焦距。
(1)将写有“上”字的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两端用压片夹压住,使“上”字正对通光孔。
(2)眼睛注视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下降,物镜靠近载玻片时,注意不要让物镜碰到载玻片。(3)用左眼朝目镜内注视,同时要求右眼睁开,并慢慢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上升。当看到“上”字的物像时,停止调节粗准焦螺旋,继而轻微来回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为止。(4)观察目镜,记下目镜上所刻的放大倍数;观察物镜,记下物镜上所刻的放大倍数。
4.观察。
(2)当盖盖玻片时操作不当,比如盖盖玻片时没有让其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而留有较多气泡时,视野中有很多黑色圆圈。
【解答】A.对光的过程中,需要调节的是遮光器和反光镜,无需调节①细准焦螺旋和②粗准焦螺旋,故描述错误。
B.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所以1是低倍镜,2是高倍镜。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高,看到的物像越大但区域越小,所以用高倍物镜2观察到的像比用低倍物镜的大,故描述正确。
C.显微镜中所成的向是一个倒像,即像与物上下左右对称,丙图物像要将处于右下方的像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载玻片往右下方移动,故描述错误。
D.丁图中出现的多个黑色圆圈是因为存在气泡,故描述错误。
故选B。
14.【答案】D
【知识点】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单位
【解析】【分析】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重要方法,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小到大依次是:种、属、科、目、纲、门、界,被子植物分类的重要依据是花、果实和种子,植物有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等。
【解答】被子植物又称绿色开花植物,题干中描述鼠曲草,生长在田间草丛,茎直立,青绿色,花呈黄色,具有根茎叶的分化,并且具有花,说明是被子植物。ABC不符合题意,D选项正确。
故选D。
15.【答案】C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成分
【解析】【分析】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
【解答】生物菌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分解者。
故选C。
16.【答案】A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观察细胞
【解析】【分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细胞的体积越大,细胞的数目越少,视野越暗;反之,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中细胞的体积越小,细胞的数目越多,视野越亮。
观察图示可知,乙图与甲图相比,观察的范围减小了,细胞的体积增大了,是把低倍的物镜换成了高倍的目镜。
【解答】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细胞的体积越大,细胞的数目越少,视野越暗.
所以乙图与甲图相比,观察的范围减小了,细胞的体积增大了。应该是把低倍物镜转为高倍物镜,故先将装片向左移使细胞位于视野的中央,再转动物镜转换器
故选A。
17.【答案】D
【知识点】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单位
【解析】【分析】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重要方法,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小到大依次是:种、属、科、目、纲、门、界,被子植物分类的重要依据是花、果实和种子,植物有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等。
【解答】被子植物又称绿色开花植物,题干中描述高山银耳,其花朵呈白色非常美观。说明是被子植物。
故选D。
18.【答案】A
【知识点】细胞的结构
【解析】【分析】动物细胞结构:动物细胞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细胞膜:物质进出细胞的通道;细胞质:为细胞提供水分、无机盐等营养物质;
细胞核:控制细胞的生长、繁殖等。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相比,一般无细胞壁;
细胞质: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绝大多数的化学反应都在细胞质中进行。同时它对细胞核也有调控作用。
【解答】A:①为细胞膜;
B:②为细胞质;
C:③细胞核;
D:④线粒体。
有控制物质进出功能的结构是细胞膜。
故选A。
19.【答案】(1)清水
(2)②或③或②③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观察细胞
【解析】【分析】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可以概括为7个字:擦、滴、撕、展、盖、染、吸。需要注意的是,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在载玻片上滴的是清水;撕取洋葱表皮时要尽量做到薄厚均匀,否则会导致细胞重叠,影响观察效果;盖盖玻片时应使盖玻片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慢慢放下,以防止气泡产生;染色时将红墨水或稀碘液滴在盖玻片一侧,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水,使染液浸润全部标本。
显微镜的使用一般包括安放、对光、放片、调焦和观察等过程。
调节光圈和反光镜能改变视野亮度。若想使视野变亮可以选用大光圈或反光镜的凹面,让更多的光线进入镜筒。
【解答】(1)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需要用到的试剂有①清水、③稀碘液。科在步骤a中滴加的液体是清水。
(2)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视野变暗,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所以在低倍镜下观察到物像清晰,视野明亮。换上高倍镜后视野变暗,可采取的措施是调节反光镜和光圈。故他应该调节图乙中的②或③或②③。
20.【答案】(1)清水
(2)C
(3)BC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观察细胞
【解析】【分析】显微镜的使用步骤为:1、取镜和安放;2、对光①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②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以后观察画图.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视野.3、观察①把所要观察的载玻片放到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②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载玻片.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③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解答】(1)制作的是洋葱表皮细胞的装片,为了维持细胞的形态,要在载玻片中央滴加一滴清水;
(2)显微镜使用的主要步骤:安放、对光、放片、调焦、观察;根据显微镜的使用步骤,正确的顺序是③→①→②→④,故选C。
(3)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 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物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小。
故选BC。
21.【答案】(1)ABD
(2)花和果实
(3)D→B→A→C→E
【知识点】种子植物;孢子植物
【解析】【分析】植物分为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种子植物利用种子繁殖,孢子植物利用孢子繁殖;孢子植物分为:蕨类植物有根、茎、叶;苔藓类植物只有茎、叶;藻类植物是没有器官;种子植物分为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被子植物有花、果实、种子、根、茎、叶;裸子植物为根、茎、叶,种子;A为蕨,B为葫芦藓,C为银杏,D为海带,E为荠菜。
【解答】(1)孢子植物利用孢子繁殖,A是蕨类,B是葫芦藓属于苔藓类,D是海带属于藻类植物;
(2)E是被子植物,C为裸子植物,根本区别为种子外有无果实包被,E有的器官是花果实,根茎叶,C无花和果实;
(3)植物从低到高等:藻类植物,苔藓类,蕨类,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故答案为:(1)ABD;(2)花和果实;(3)D →B→A→C→E 。
22.【答案】(1)胎生哺乳
(2)建立自然保护区
【知识点】常见的脊椎动物;生物物种的多样性与保护
【解析】【分析】哺乳动物全身被毛,体温恒定,胎生哺乳。
【解答】 (1)因蝙蝠繁殖和哺育后代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故蝙蝠属于哺乳动物。
(2)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是基因的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故答案为:(1)胎生哺乳 (2)建立自然保护区
23.【答案】肺;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知识点】常见的脊椎动物
【解析】【分析】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部分,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生或少数卵胎生.
【解答】我国特有的一级保护动物扬子鳄属于爬行动物,体表覆盖角质鳞片,用肺呼吸,体内受精,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故答案为 肺 ; 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
24.【答案】(1)乙
(2)②
(3)①
【知识点】细胞的结构
【解析】【分析】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胞核、液泡、叶绿体等结构,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
【解答】(1)据图可知,图甲是动物细胞,图乙是植物细胞 。
(2)青蒿细胞内指导青蒿素形成的控制中心是②细胞核。
(3) 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既不让有害的物质进来,也不让有用的物质轻易出去,具有选择透过性,也有保护作用,故新鲜的牡蛎体内的锌元素含量远远高于它所生存的海水,这是因为乙细胞中的①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
25.【答案】(1)被子;种子
(2)鲢鱼;鲸鱼
【知识点】常见的脊椎动物;种子植物
【解析】【分析】种子植物是以种子繁殖后代称为种子植物,种子植物分为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种子外有果皮包被,裸子植物种子裸露在外;
脊椎动物分为鱼类,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是利用鳃呼吸,生活水中,靠鳍运动,身体表面常覆有鳞片。淡水中生活的鲢鱼、鳙鱼、青鱼、草鱼和海水中生活的黄鱼、带鱼、鲨鱼等都是;哺乳动物全身被毛,体温恒定,胎生,哺乳。
【解答】(1)金鱼藻由于有花,果实卵圆,说明是属于种子植物,并且是种子植物中的被子植物;蕨类植物属于孢子植物,无种子结构,利用孢子繁殖,故器官为种子;
(2)鲢鱼利用鳃呼吸,靠鳍运动,属于鱼类,体表温度不恒定,鳄鱼是爬行类的,利用肺呼吸,体表有麟或者甲,体温不恒定;鲸鱼是胎生哺乳类哺乳类,体表有毛,恒温动物。
故答案为:(1)被子,种子;(2)鲢鱼,鲸鱼。
26.【答案】(1)器官
(2)小脑;条件反射
【知识点】结构与层次;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解析】【分析】(1)植物的结构层次从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一植物体。
(2)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解答】(1)樱花粉色的花在植物的结构层次上属于器官。
(2)沿着樱花大道骑行单车时,脑中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的结构是小脑。骑行到路口时,发现红灯立即刹车,这是后天经过学习形成的反射,属于条件反射。
27.【答案】(1)细胞膜
(2)A;C
【知识点】细胞的结构
【解析】【分析】普通水稻不能在盐碱地生长的原因是水稻根细胞液的浓度小于盐碱地中土壤溶液浓度,使水稻的根不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而无法正常生长。海水稻能在较高盐碱浓度的水田里正常生长,是因为海水稻能从盐碱地有选择地吸收无机盐,其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功能。
【解答】(1)在盐渍化严重的土壤中海水稻仍能选择性地吸收无机盐,是因为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
(2)A:对解决粮食问题有所帮助,正确。
B:可完全取代普通水稻,错误。
C:可增加种植海水稻区域的生物种类,正确。
故选AC。
28.【答案】(1)被子(绿色开花)
(2)自动调节能力
(3)C
【知识点】种子植物;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生物进化的理论
【解析】【分析】1.植物可分为五大类,无种子植物有三类,藻类植物特点:无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特点:无根、有茎、叶分化;蕨类植物特点:有根、茎、叶分化;有种子植物有两类,裸子植物特点:有根、茎、叶、种子,无花、果实,种子裸露无包被;被子植物特点: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
2.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平衡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自动调节能力,由于这种能力与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关,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这种能力就越强,但这种能力是有限的。
3.自然选择指生物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现象。
【解答】(1)从植物分类上看,浙南木犀属于被子(绿色开花)植物。
(2)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是为了提高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3)叶缘锯齿对植物适应高温干旱等环境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一性状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故选C。
29.【答案】(1)鲫鱼、甲鱼、黄鳝
(2)银杏
(3)鸟类消化道处理种子后可促其萌发
【知识点】常见的脊椎动物;种子植物;孢子植物
【解析】【分析】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椎骨,我们可以将所有的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像鱼、蛙、鸟、兔等动物,它们的身体背部都有一条脊柱,脊柱由许多块脊椎骨组成,称为脊椎动物。身体上没有脊椎骨的动物称为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是动物界中最高等的动物,根据它们的形态特征不同,可分成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等几大类;
植物分为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种子植物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根本区别是种子外有无果皮包被,孢子植物分为蕨类、苔藓类、藻类;蕨类植物有根茎叶分化,苔藓类有茎叶,藻类植物无根茎叶分化。
【解答】(1)鲫鱼、黄鳝和甲鱼是有脊椎骨,河虾、螃蟹属于无脊椎动物;
(2)2是有种子为种子植物,甲是种子外有果皮包被,是被子植物,乙为裸子植物,丙是蕨类植物,葫芦藓属于苔藓类,桑葚属于被子植物,银杏属于裸子植物,乙是银杏;
(3)鸟类肠道消化对种子萌发影响,如图,原始种子萌发需要10天,鸟类粪便中的种子和去皮的种子萌发时间都为2天,故鸟类消化道处理种子后可促其萌发。
故答案为:(1) 鲫鱼、甲鱼、黄鳝 ;(2)银杏;(3) 鸟类消化道处理种子后可促其萌发 。
30.【答案】(1)花粉;子房;不对;有些植物是雌雄同株的,有些植物则是雌雄异株的
(2)桑树是雌雄异株的植物;种子的形成与雄蕊(或花粉)有关
【知识点】种子植物;花的结构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开花和结果的过程,本知识结合花的结果及受精发育图示进行记忆。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分清雌雄同株与雌雄异株的植物,受精的过程实际是遗传物质传递的过程。
【解答】(1) ① 分析材料我们知道"相当于动物精子的小球"是指花粉;
“相当于动物卵巢的部分”内部有卵细胞的是指子房。
② 这一观点不对;有些植物是雌雄同株的,有些植物则是雌雄异株的。
(2)根据资料②的描述,长花粉、不结果实的桑树与结果实、不长花粉的桑树隔离开。结果发现结果实的桑树虽然结实,但果实中没有一粒种子;说明同一种树上只有一种花,且只是雄花(长花粉、不结果实的)或只是雌花(结果实、不长花粉的),说明是雌雄异株的植物。
综合实验分析可知没有雄蕊(或花粉)结不出种子,说明种子的形成与雄蕊(或花粉)有关。
31.【答案】(1)单子叶
(2)m3;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差最大,植物体内有机物积累的含量最多
(3)适当增强光照强度、温度、二氧化碳含量;合理施肥等(答出一点即可)
【知识点】种子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和产物;光合作用的原理
【解析】【分析】(1)水稻是单子叶植物。
(2)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消化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制造出了贮藏能量的有机物,同时产生了氧气,有效的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相对平衡。
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供生物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
【解答】(1)在植物学分类上,水稻属于单子叶植物。
(2)根据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原理分析,种植密度为m3时最有利于提高产量。
判断依据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差最大,植物体内有机物积累的含量最多。
(3)在种植密度为m3时,提高水稻的产量的措施:适当增强光照强度、温度、二氧化碳含量;合理施肥等
32.【答案】(1)内
(2)红墨水(或碘液)
(3)气泡;E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观察细胞
【解析】【分析】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单的总结为:擦、C滴、D撕、B展、E盖、A染、吸。
“擦”,用干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滴”,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撕”,把洋葱鳞片叶向外折断,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的内表面撕取一块薄膜;
“展”,把撕取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解剖针轻轻的把水滴中的薄膜展开;
“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
“染”,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
“吸”,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解答即可。
【解答】(1)因为洋葱内表皮无色,便于观察,所以需要撕取的是洋葱鳞片叶的内表皮。
(2)步骤A是染色使细胞结构更清楚,滴加的液体是红墨水(或碘液)。
(3)边缘很黑、较宽,里面为空白的圆形或椭圆形;用镊子轻压盖玻片,会移动、变形,这个结构是气泡。
出现气泡是因为盖盖玻片不规范引起的,其中图E为盖盖玻片。
33.【答案】(1)生产者;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2)自动调节能力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成分;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解析】【分析】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分解者和消费者;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分等因素。
【解答】(1)生产者一般指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该农场中的树木、花卉、多肉植物等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可以提高大气中的含氧量,促进碳氧平衡,绿色植物进行蒸腾作用可以增加大气湿度,增加降雨量,因此通过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可以使空气清新,湿润。
(2)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34.【答案】(1)汽油机完全燃烧9L汽油放出的热量
天然气体积:
(2)NaNO2;1;AB;烟尘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影响因素;燃料的热值;空气污染与保护
【解析】【分析】(1)根据热值公式Q=mq计算。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
(3)根据造成污染的物质来分析;
【解答】(2)①硝酸工厂排放的有害气体可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 NO+NO2+2NaOH=2X+H2O。。X的化学式为 NaNO2 。
②新修订发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规定,居住区、混合区24小时内的PM2.5平均浓度在75 g/m3之内为达标。图为衢州一周PM2.5的实时监测数据,从图中可知,这周PM2.5超标1天;
③下列措施中不能降低空气中PM2.5的是 A.戴口罩 , B.焚烧秸秆 。
④在炎热的夏天,它比普通洒水车的降温、净化空气的效果更好。雾炮车净化空气主要针对的污染物是 烟尘
35.【答案】(1)蔬菜→家禽→人
(2)分解者
(3)呼吸作用
【知识点】生态系统及其多样性;生态系统的成分;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
【解析】【分析】图中的生态系统中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鸡和猪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蔬菜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能够制造有机物,甲烷杆菌能够分解动物和人的粪便成为沼气。
【解答】(1)食物链的起始者是蔬菜,图中的食物链:蔬菜→家禽→人。
(2)甲烷杆菌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能够分解有机物。
(3)该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通过呼吸作用和扩散作用将有机物中的碳元素转移到无机环境中。
36.【答案】(1)分解者
(2)7
(3)自动调节能力
(4)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知识点】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
【解析】【分析】图示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还缺少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1)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构成链条.它表示的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其写法是:起点是生产者,依次是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一直到最高消费者,中间用箭头连接,箭头总是指向捕食者;(2)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会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3)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4)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平衡是动态的、相对的。
【解答】(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图中所示的生态系统缺少的生物成分是分解者。
(2)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图中所示的生态系统缺少生物成分分解者。
草→兔→猫头鹰;
草→鼠一猫头鹰;
草→鼠→蛇→猫头鹰;
草→食草昆虫→吃虫的鸟一猫头鹰;
草→食草昆虫→蜘蛛→吃虫的鸟→猫头鹰;
草→食草昆虫→蜘蛛→青蛙→蛇→猫头鹰;
草→食草昆虫→青蛙→蛇→猫头鹰;
图中与猫头鹰直接关系的食物链有7条。
(3)该生态系统中,各生物种类和数量出现短期的波动后又趋于稳定,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自动调节能力。
(4)兔只能获得草大约10%-20%的能量,说明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37.【答案】(1)分解者
(2)有氧
(3)光合
【知识点】生态系统及其多样性;光合作用的原理
【解析】【分析】(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2)细菌可以进行有氧呼吸;
(3)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解答】(1)细菌把动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属于分解者。
(2)细菌可以进行有氧呼吸,污水引入曝气池后,需要向曝气池中持续不断地通入空气,其作用是促使细菌进行有氧呼吸,使有机物能彻底氧化分解,达到净化目的。
(3)大多数藻类植物的体内有叶绿体,叶绿体中有叶绿素,都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因此曝气池中需氧型微生物生活所需要的氧气,一部分来自空气,另一部分来自单细胞藻类的光合作用。
38.【答案】(1)群落
(2)小草→昆虫→食虫鸟
(3)物质循环
(4)自然选择(选择)
【知识点】生态系统及其多样性;生态系统的成分
【解析】【分析】1.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可见大棚内的植物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2.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形成了吃与被吃的关系,它们形成的食物结构,叫做食物链,在一个生态系统中,一种动物往往有多种食物,同时一种植物或动物又为多种动物所捕食,这样不同的食物链便彼此交错,构成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解答】(1)小岛屿上生活着的动植物和微生物等全部生物,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群落。
(2)图乙中的一条食物链:小草→昆虫→食虫鸟。
(3)该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可把动植物遗体、遗物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对自然界的物质循环起着不可替化的作用。
(4)景区人员会定期为小岛屿上的植物喷酒农药,却发现一些害虫出现明显的抗药性。这是因为农药对害虫有自然选择(选择)作用, 使抗药性强的害虫保留下来。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