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名人类主题作文 课件(共3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名人类主题作文 课件(共3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4.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14 21:20: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古代名人类主题作文
一、主题阐释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许多“风流人物”的生命早已消逝,但他们的故事却至今传诵,他们的精神永放光芒。陈胜仰天质问“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揭竿而起;诸菌亮“未出茅庐而天下三分”,成为智慧的化身;“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激励过无数热血青年;“老伏柄,志在千里”让多少老年人焕发青春……这些人都是“偶像、英雄、标杆”。
二、万能模板
开头+名人1【经历、品格】+名人2【经历、品格】+名人3【经历、品格】+结尾
(1)选材是文化名人,不能只写屈原、李清照、苏轼、陶渊明等大众名人,还要写小众名人。可以大众、小众兼而有之,这样可以确保文章的新意。
(2)名人体可以写群组形象,也可以写单个人。
(2)名人体以高远立意取胜。
(3)名人体以语言典雅取胜。如何做到典雅,三点:引用诗句,四字短语,整齐的句式。
范文举例
合唱
韵律清雅,平仄相谐;曲调悠扬,豪迈婉约。千古的诗词歌赋,合奏出一曲瑰丽的清歌。那些文字背后的诗魂,音色浑厚,更是合唱出一曲响彻历史的动人乐章。
琴瑟在旁 采菊闻香
(人物经历:)“人亦有言,称心易足,挥兹一觞,陶然自乐”,少年时,陶渊明便抚剑独行,去观摩红尘苦难,想要切实做一番事。官场污浊,引其深思抉择。他选择和命运和解,和理想的自我和解,于是“乘化归尽”,舍弃并坚守。他回归自己的桃花源,除草种豆,东篱采菊。每日琴瑟在旁,采菊闻香,衣带飘飘,神情超然。不为五斗米折腰,把平淡的日子过成了诗。
(精神品格:)贞志不休,安道苦节,大贤笃志,不以躬耕为耻,不以无财为病。陶渊明在合唱中发出的是淡然高洁的声音。
范文举例
长河落日 大漠孤烟
(人物经历:)“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年少丧父,王维从小就尝尽人间冷暖。出仕遭谪,征蓬零落,孤雁飘飞。然而就是这样的王维,却看到了他的长河落日,大漠孤烟。这份洒脱,使世间一切华丽的文字都无地自容。他像明月一样,不想惊动谁,却实实在在惊动了一大片。空山新雨,灯下虫鸣,王维,以他优雅的盛唐特质,为我们留下了一个空灵淡远的山水世界。
(精神品格:)看淡生死,一切随心。空灵干净的文字背后,一份心境,一份风景。王维在合唱中发出的是从容豁达的声音。
范文举例
桃花坞下 酒盏花枝
(人物经历:)“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须花下眠”,这句流传至今的桃花诗,成就了唐寅“桃花仙人”的美誉。年少成才,名扬江南,才子唐寅一出场,就是一身霸气。但终究是昙花一现,他终因锋芒张扬遭诬,被贬为吏,坐罪入狱。几经捶打,淡然看开,他取号“六如”,身安于桃花庵,心系于诗词书画,终将南北画技,融汇贯通;书法诗文,自成风格;才华横溢,名传后世。
(精神品格:)几番摧折,自由不羁。戏谑癫狂的玩世情态,却留一世才华泽被后世。唐寅在合唱中发出的是旷达坚守的声音。
……
诗人已逝,诗魂未散,他们以各自的方式,(揭示主题)诉说自我坚守,演唱高洁旷达。他们的声音,合在一起,就唱出了华夏的千古绝唱。(扣题)合唱,留一份淡薄,留一份从容……
三、变式练习
位置:
(1)开头要变,加上扣题句。
(2)在每一个人物的品格点评处扣题。
(3)结尾扣题,并且围绕标题提炼主旨句。
注意:名人体核心:名人的精神品格,家国情怀等。
素材迁移示例
最好的选择
韵律清雅,平仄相谐;曲调悠扬,豪迈婉约。千古的诗词歌赋,给我们一曲瑰丽的清歌。而那些文字背后的诗魂,却早已把清风明月,大漠长河,看成了他们最好的选择。
琴瑟在旁 采菊闻香
“人亦有言,称心易足,挥兹一觞,陶然自乐”,少年时,陶渊明便抚剑独行,去观摩红尘苦难,想要切实做一番事。官场污浊,引其深思抉择。他选择和命运和解,和理想的自我和解,于是“乘化归尽”,舍弃并坚守。他回归自己的桃花源,除草种豆,东篱采菊。每日琴瑟在旁,采菊闻香,衣带飘飘,神情超然。不为五斗米折腰,把平淡的日子过成了诗。
贞志不休,安道苦节,大贤笃志,不以躬耕为耻,不以无财为病。名利面前,陶渊明做出了最好的选择——淡然高洁。
素材迁移示例
长河落日 大漠孤烟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年少丧父,王维从小就尝尽人间冷暖。出仕遭谪,征蓬零落,孤雁飘飞。然而就是这样的王维,却看到了他的长河落日,大漠孤烟。这份洒脱,使世间一切华丽的文字都无地自容。他像明月一样,不想惊动谁,却实实在在惊动了一大片。空山新雨,灯下虫鸣,王维,以他优雅的盛唐特质,为我们留下了一个空灵淡远的山水世界。
看淡生死,一切随心。空灵干净的文字背后,一份心境,一份风景。遭遇面前,王维做出了最好的选择——从容豁达。
素材迁移示例
桃花坞下 酒盏花枝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须花下眠”,这句流传至今的桃花诗,成就了唐寅“桃花仙人”的美誉。年少成才,名扬江南,才子唐寅一出场,就是一身霸气。但终究是昙花一现,他终因锋芒张扬遭诬,被贬为吏,坐罪入狱。几经捶打,淡然看开,他取号“六如”,身安于桃花庵,心系于诗词书画,终将南北画技,融汇贯通;书法诗文,自成风格;才华横溢,名传后世。
几番摧折,自由不羁。戏谑癫狂的玩世情态,却留一世才华泽被后世。不幸面前,唐寅做出了最好的选择——旷达坚守。
诗人已逝,诗魂未散,他们以各自的方式,诉说自我坚守,演唱高洁旷达。无论名利,无论生死,无论风雨,他们用最好的选择,给后人留一份淡薄,留下一份从容……
模板运用示例1
美好,从未缺席
大漠泱泱,流水汤汤,穿越千古的清风,传来遥远的清箫;高悬长空的明月,映照斑驳的沧桑。时序更迭,先人携手吟唱,消逝于千古的亘远,但他们留在身后的美好,却渲染成华夏的馨香,从未缺席。
再接来生未了因
轼与辙,一个是车前横木,一个是车后印迹。他们一生相伴,亦步亦趋,给世人留下千古佳话。苏轼快乐难过是子由,失落绝望是子由。子由就像他的解语花,明白他的喜怒哀乐,理解他的悲欢痛楚,与他共同进退,为他奔走呼号,替他负重善后,是他最为挚爱的手足,最可信赖的朋友,是可遇不可求的知己。聚少离多几十年,兄弟频频书信寄相思,闲话家常,互诉衷肠。
与君世世是兄弟,当歌的酒已喝完,却留下人间美好亲情——至深至沉
我寄愁心与明月
一挥手,一拨琴,一段旋律;一高山,一流水,一段传奇。他们艰难跋涉于七根弦,他们用紧扣的十指敲开了心灵之门,他们的生命也由此产生了共振。高山仰止,海浪翻飞,心灵相通,情谊绵长。然子期早逝,伯牙断弦于子期坟前,终生不复鼓琴。即使远隔千里,即使天上人间,但在他们的原始画卷里都巍峨着山,清澈着水,飞舞着知己的韵律。
我寄愁心与明月, 高山流水已终,却留下人间美好友情——至真至纯
模板运用示例1
谁念秋风独自凉
夜阑人静,月华如水。昏睡中,亡妻入梦,庭前的花开了,繁盛如雪,暮春的风又起,扯碎梨花,零落无情。她的倩影入梦,带着她最爱的翠翘,站在阳光的花树下,含笑不语。你惊起,眼前却是缥缈。忆起她吹花嚼蕊弄冰弦,赌书消得泼茶香。梦中执手哽咽,醒后痛苦涕零。“遗容在,只灵飙一转,未许端详”,翠翘落地,梨花飘落,隽隽深情,容若,告诉我,春归何处?你归何处?
谁念秋风独自凉,西风吹散缠绵,留下人间美好爱情——至情至性。
我相信,光阴之间是没有缝隙的。斯人虽已逝,但这些美好却从未缺席,它们诉说着人间最深真情,给人世间永远盛开一朵芬芳。
模板运用示例1
月亮人生
又是一年中秋时,所幸上苍眷顾,在蔚蓝的夜空中,我看到了那一轮久违了的中秋圆月。那玉盘般的明月,高高地挂在天际,清幽而邈远!举头望月,我不禁想起了他们。
李白——月之神妙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这是天真浪漫的李白给月画的第一幅连写,流露出盎然童趣。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是豪迈多情的李白,给月画的素描。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是“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的李白,在坚硬的现实背后找到的释放心灵的方式。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这是“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李白,凭借天才般的想象突破时空的限制,编织出的醉人的月景。李白给月亮投以一个婉约而意犹未尽的神妙之美!
模板运用示例2
模板运用示例2
苏轼——月之高洁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如水明月,纯洁了看月人的心。人说最美的月亮是属于苏轼的,而苏轼的月亮在黄州。“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更显其虽身受诬陷心却豁达的气度。“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更显他一颗赤子之心。“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东坡道出了他人生最高的理想与追求。这样的胸怀与境界,千百年来无人能堪,千百年后也难有续者。苏轼给月亮投以一个皎洁而富有人情的高洁之美!
模板运用示例2
张爱玲——月亮之苍凉
张爱玲的“月亮”,就像旧上海时期那部老留声机咿咿呀呀的调子,她有些萎靡的情调,袅袅地荡漾。“那时天色已经暗了,月亮才上来,黄黄的,像玉色缎子上刺绣时弹落了一点香灰,烧胡了一小片……”那月亮,苍凉又细腻。你仿佛感觉得到她那双冰冷的眼睛在凝视着这轮苍凉的月,“那扁扁的下弦月,低一点,低一点,大一点,像赤金的脸盆沉了下去……” “那墨灰的天空,几点疏星,模糊的月,像印了的图画,下面白云蒸腾,树顶上透出了街灯淡淡的光……”爱玲的月,如“泪珠”,似“图画”,像“石印画”,无一不扣紧了那个时代的气息,写不尽繁华背后的苍凉。张爱玲给月亮投以一个孤寂而不染纤尘的苍凉之美。
岁月沧桑,时隔千年,月亮,却在同样寂静的晚上照在了他们身上。不同的月亮,演绎了不同的人生。上苍没有给他们终身的荣华富贵,但却成就了他们在文坛上的地位。他们的文字浸染这月色,在中华大地上熠熠生辉。
模板运用示例3
历史从那一夜开始
——致司马子长
敬爱的子长兄:
您好!请接纳来自于21世纪的我们的崇高的敬意。因为,那一夜,你开始书写一段刻苦铭心而又流芳百世的历史。
已经是深夜了,你通过天牢的小窗,望着那漆黑的夜,幽蓝的天幕上,不见星也不见月,几处乌云低低的沉着,带着令人窒息的压力。暮秋的风带着寒气,钻进每一个角落,包括你那件破旧的长衫。你拖动着脚镣,走回几块砖堆成的床,金属的撞击声在死一般静的夜里,带着几分鬼魅。床上那盏昏黄的油灯跳动着火焰,拖下长长的抖动的影子,似乎加重了黑暗,然而挂着的一纸官文仍然可见,金色的字,朱红的印,一切都那么清晰。
模板运用示例3
是的,这是你的命运。日出之前,你必须做好选择。是死,用一腔热血去控诉昏君无道,用高贵的头颅去证明自己的清白?还是活着,失去尊严地活着?
你无法遏制心中腾生的愤怒,昨日朝堂的场景历历在目,当汉武帝在歇斯底里地咆哮时,当满朝文武双股战战时,当李陵一下子从英雄被定性为叛徒时,你觉得胸中有什么东西压着。也许是记录历史的职责让你知道,历史必须是真实的,于是你,站了出来,后来的事情证明当时的冲动是致命的,你与李陵并无交好,为了不相识的人而触怒龙颜,这没有人能够理解。
你突然就想到了死,想到了屈原的投江;想到了孤竹君的儿子们在首阳山的遗骸;你想抛弃这个世界,这个昏暗、污浊的世界、绝不能屈辱地活着。
模板运用示例3
但突然,你在愤怒与激动中沉寂下来,父亲临终前那双忧怨的眼睛,让你一下子静了下来。你清楚地记得,父亲指着案上的书,哽咽着,然后看了你一眼,你理解那一眼的重量与意味着的责任,是的,你永远都不会忘记——你们还没有自己的史书,属于大汉的书。
你在床边坐了下来,闭上眼,沉默了好久好久,你的胸口在剧烈地起伏,你的手指在不停地颤抖……天明的时候,牢外传来了一声吆喝:“你,想好了没有?”
“想好了,我选择腐刑。”两滴清泪划过脸颊,你无声的哭了。
几千年后,一位诗人说:“真正的勇敢不是为某件事壮烈地死去,而是为某件事卑贱的活着。”于是一阵秋风呜咽着,吹起《史记》发黄的纸页。

一切安好!
敬佩你的人
2022年4月1日
四、素材积累
风骨名人(大众化)
(一)苏轼
政绩卓著,文名炽盛,开豪放词一代新风,散文、诗词、书画等无不精绝。苏轼一生命运多舛,因才遭妒,遭受新党和旧党的轮番打击。然而他却在宦海浮沉中乐观放逸,宠辱不惊。不乱于心,不困于情,把别人眼中的苟且,活成自己的潇洒人生。留给世人心灵的喜悦,思想的快乐。
苏轼的诗词名句: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二)李清照
“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中国文学史上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自幼聪明好学,表现出巨大的诗歌天赋。清风明月,各有情致,流水远山,皆有言语。青年时代李清照生活无忧,词里尽显青春明媚,欢乐洒脱。晚年遭遇不幸,国破家亡,丈夫去世,孤苦伶仃,颠沛流离。它饱尝人间疾苦,却更加关心国家命运。
李清照的诗词名句: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四)屈原
世人皆醉,唯你独醒。尘世昏暗,万马齐喑,而君秉持高洁,疏离斜恶,壮志可与日月争光。满腹治国经纶,却遭昏君冷落;一腔爱国热忱,偏遇佞臣讥讽;面对事实沉沦,最终以死明志。于是,孤独成为一种伟大的情感;于是,死亡成为一种唯美的跨越。自你归去,汨罗江畔的墨香和正气升腾了千年。
屈原诗句: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共光。
苏世独立,横而不流。
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乎!
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尘俗之尘埃乎!
(五)李白
孤独天才,传奇一生。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年轻时一路高歌,千古蜀道,九曲黄河,瀑布飞流,以不世之才自居,矢志不渝地追求“谈笑安黎元”的理想。他蔑视权贵,不愿阿谀逢迎,也不屑于与俗沉浮。他桀骜不驯,追求自由,曾叫贵妃研磨,力士脱靴。李白,从页页诗篇中走来,酒入豪肠,三分剑气,七分月光;向历史深处走去,秀口一吐,半个盛唐。亮丽的文字,刺痛了一双双习惯黑暗的眼睛。
李白诗句: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风骨名人(小众化)
(一)欧阳修
欧阳修,自幼聪明过人,虽家境贫寒,却饱读诗书。曾平步青云,在振兴朝政方面发挥过积极作用。后两次遭遇贬谪,但他潇洒豁达,神采奕奕,与民同乐,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如此豁达开阔,旷达不羁的人生境界,也只有欧阳修配得上“醉翁”这一称号了。
欧阳修的诗句: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二)刘禹锡
在唐朝诗人中,刘禹锡是个特殊的存在。他少年成名,几遭贬谪,但他为人乐观,一生豪情万丈,坚强刚毅,满是对未来的憧憬与希望。留有著名的《陋室铭》《秋词》。字里行间,透露着一种傲视忧患、独立不移的气概和迎接苦难、超越苦难的情怀,一种奔腾流走的生命活力和弃旧图新、面向未来的乐观精神,一种坚毅高洁的人格内蕴。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三)王维
王维跟陶渊明一样,使世间一切华丽的文字都无地自容。他像明月一样,不想惊动谁,却实实在在惊动了一大片。真可谓“月出惊山鸟”了。王维以他丰富、从容、优雅的盛唐特质为我们留下了一个空灵淡远的山水世界……王维年少丧父,尝尽人间冷暖;在第二次出仕遭贬谪之后,王维对官场彻底失望。在去往边塞的路上,王维开始思考自己的一生,想通了,也放下了,于是他看到了美丽的大漠:“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于是他看淡生死,一切随心,归于平淡。空灵干净的文字背后,是一份从容淡然的心境。一份心境,一份风景。
王维的诗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四)颜真卿
颜真卿,中国唐代书法家。伟大的爱国主义家。笃实敦厚有正义感,从不屈于权贵,曲意媚上。以义烈名于时,曾4次被任命为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为人刚正不阿,为杨国忠所排斥,出任平原太守。安禄山叛乱,颜真卿在平原联合堂兄常山太守颜杲卿奋起抵抗,后颜杲卿和侄颜季明被安禄山杀害,颜真卿怀着悲愤的心情写成著名的《祭侄季明文稿》。由于颜真卿笃实戆直,敢于直言谏诤,德宗时遭到虞杞的妒恶。当李希烈叛乱,虞杞奏请使颜真卿前去劝降,不断遭到李希烈的威逼,颜真卿不屈,并叱责李希烈,被李希烈杀害于狱中。
颜真卿自幼勤奋好学,有文学才能,他的书法经过融会贯通,创造了出类拔萃、雄伟刚劲、大气磅礴的独特风格,被称为颜体,成为代表有唐一代的大书法家,颜真卿的楷书具有庄严雄伟的气派,他用笔横轻竖重,笔力雄强而有厚度;在结构上方正茂密,方中呈圆。竖笔向中略呈弧度,刚中有柔,富有弹性感,兼以笔画重,力足中锋,更增加他那气势宏大、圆润浑厚的美感。世人称道的他文武双全,人如其字,刚正威武有气节。
(五)黄公望
元代画家黄公望,曾任官衙里的笔墨助理,因受上司牵连,入狱多年。但是,漫长的牢狱生活并没有使他沉默,出狱以后他皈依道教,信奉教义“忍辱含垢,苦己利人”。这时候,他谋生的空间很小,但精神的空间却很大。他忧思、侠气、博学,他把自己转化成了一种强大的生命形式——《富春山居图》。人间的一切都洗净了,只剩下自然山水。这种被解放了的自然山水,就是当时文人遗世而立的精神痕迹。
(五)黄公望
元代画家黄公望,曾任官衙里的笔墨助理,因受上司牵连,入狱多年。但是,漫长的牢狱生活并没有使他沉默,出狱以后他皈依道教,信奉教义“忍辱含垢,苦己利人”。这时候,他谋生的空间很小,但精神的空间却很大。他忧思、侠气、博学,他把自己转化成了一种强大的生命形式——《富春山居图》。人间的一切都洗净了,只剩下自然山水。这种被解放了的自然山水,就是当时文人遗世而立的精神痕迹。
有家国情怀的名人
(一)陆游
出生于名门世家,但一生坎坷。陆游不坠青云之志,尽管人生五起五落,仍不懈地奔走于仕途,始终积极主战,且亲临抗金前线,体验军旅生活,努力躬耕于文坛,为自己的理想坚持奋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陆游被称为南宋最杰出的爱国诗人,英雄末路下,他留给后世极其宝贵的财富,至今闪烁着灼灼其华的耀眼光芒。
陆游爱国诗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二)辛弃疾
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剑有杀气,词有柔情。他年少成名,一腔热血忠贞为国。但事与愿违,南宋偏安一隅。他亲手组建飞虎队,却未能踏上疆场。他文武双全,却一生荒废。壮志难酬直至垂垂老矣。
爱国诗句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落日胡尘未断,西风塞马空肥。
(三)诸葛亮
丞相祠堂仍在,隆中旧梦已远。为酬三顾,先生在历史舞台闪亮登场。
空城观景,胸藏精兵百万;轻摇羽扇,已成天下三分。然出师未捷身先死,孤忠一片,可叹蜀道寒云。江流石转,千古成败付诸笑谈,先生之名如不坠的孔明灯,永照汗青。
诸葛亮名句: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勿以身贵而贱人,勿以独见而违众,勿持功能而失信。
贵而不骄,胜而不悖,贤而能下,刚而能忍
大事起于难,小事起于易。
士之相知,温不增华,寒不改弃,贯四时而不衰,历坦险而益固。
(四)谭嗣同
亘古不磨,片石苍茫立天地;一峦挺秀,群山奔赴若波涛。一百年前,这个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奔走呼号的英雄,以青春的挥洒,倔强地挺起民族的脊梁。死何所惧?就在刀锋接近头颅的那一刹那,他已将生命置换成永恒。一种精神执着地闪烁在历史的天空,灿若星辰。
谭嗣同名言: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再见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