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中考物理学科模拟试卷
(满分:100分 时间60分钟)
选择题部分(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
1.站在地面上的小明想让自己对地面的压强最小,他应该( )
A.抬起一只脚 B.走动 C.坐在地面上 D.平躺在地面上
2.下列物品利用光的反射规律成像的是( )
A.显微镜 B.照相机 C.老花镜 D.拐弯镜
3.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近视眼校正后成像情况的图分别是( )
A.图甲和图丙 B.图乙和图丙 C.图甲和图丁 D.图乙和图丁
4.“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说的是大风掀起他茅草屋顶的事,这一现象可用下列哪个原理解释( )
A.连通器原理 B.帕斯卡定律 C.阿基米德原理 D.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
5.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经常需要增大或减小压强。如图所示的四种实例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
A.碾子质量很大 B.书包带做得很宽 C.针头做得很尖 D.水果刀做得锋利
6.关于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调节横梁平衡时,指针指在分度盘左边,应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B.称量物体质量的过程中,在加减砝码时应该用手轻拿轻放砝码
C.称量的时候,被测物体应该放在右盘中,砝码应该放在左盘中
D.称量物体质量过程中,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向右盘中加砝码
7.如图所示的实例中,属于连通器应用的是( )
A.茶壶 B.量筒 C.注射器 D.潜水艇
8.如图所示,小明用塑料管可以把杯子中的饮料吸到嘴里,这是由于( )
A.饮料受到了压力的作用 B.吸管本身有吸饮料的作用
C.大气压作用在饮料液面上的结果 D.小明对饮料产生了吸引力的作用
(第8题图) (第9题图) (第10题图)
9.如图所示,一个装有水的平底密闭矿泉水瓶,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再倒立放置。两次放置,水对瓶底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则( )
A.p甲<p乙 B.p甲>p乙 C. p甲=p乙 D.不能确定
10.甲、乙、丙、丁是四个体积、形状相同而材质不同的小球,把它们放入水中静止后的情况如图所示,则它们在水中所受浮力相等的是( )
A.甲和乙 B.乙和丙 C.丙和丁 D.甲和丁
11.如图所示,是一束光通过透镜(图中未画出)发生折射的光路图,其中所用透镜属于凸透镜的是( )
12.我国第一艘具有区域防空能力的“中华神盾”导弹驱逐舰171号从长江口开往大海进行海上实验,在此过程中,会发生变化的是( )
A.船的重力 B.船排开液体的体积 C.船排开液体的重力 D.船受到的浮力
13.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时,小刚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中通过观察海绵被压下的深浅来显示压力的作用效果,这种实验方法叫类比法
B.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关系时,控制受力面积不变,这种实验方法叫转换法
C.蚊子尖尖的口器可以插入皮肤吸吮血液,这是利用了如图甲、乙的实验得出的结论
D.交通管理部门通过限载来控制货车对路面压强的大小,利用了图甲、乙的实验结论
(第13题图) (第14题图) (第15题图)
14.小亮同学先把一揉成球状的橡皮泥轻轻放入清水中,小球下沉(如图a);然后再将该橡皮泥取出捏成一小船,放入水中则可以漂浮在水面上(如图b)。则( )
A.变小 B.不变 C.变大 D.无法判断
15.如图所示,用食指和大拇指轻轻夹着三角板,两个手指感受不同。以下是同学们针对这一现象,提出的四个问题,其中较有探究价值且易于探究的是( )
A.两个手指感受为什么不相同呢? B.两个手指感受与哪些因素有关?
C.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有什么关系? D.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什么关系?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的要求)
16.以下数据中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
A.普通医用口罩的质量约为3g B.小明百米赛跑成绩约为6s
C.两个鸡蛋的重力约为1N D.此时教室的大气压约为105Pa
17.“生活处处皆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下列生活和生产中的有关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负压救护车车内气压小于车外气压,以防止新冠病毒外溢
B.用盐水选种时,沉底的良种所受到的浮力小于自身的重力
C.飞机机翼上凸下平,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获得升力
D.塑料吸盘能够紧贴在光滑的墙上,是因为吸盘具有吸引力
18.如图所示的利用矿泉水瓶设计的实验中,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比较海绵形变程度,可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关系
B.乙图,比较三个孔水的喷射距离,可研究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
C.丙图,通过盖在瓶口的硬纸片不掉落,可以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
D.丁图,吹气时两空瓶向中间靠拢,可研究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9.所有推动社会发展的科学知识和规律,都是经过众多科学家长期、艰苦地科学探究得来的,下列关于科学家及其发现的陈述,符合物理发展历史的是( )
A.物理学家托里拆利和他的同伴通过实验,第一次测量出了大气压强的大小
B.帕斯卡定律是许多液压系统和液压机工作的基础,例如液压千斤顶的原理
C.阿基米德通过多次实验证明了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其重力大小
D.德国物理学家马德堡首先用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20.如图所示是物理课本中的一些插图,下列关于这些插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图:加热的铁皮桶用冷水浇后被压扁,是因为铁皮桶内大气压作用
B.乙图:热气球向上升时,气球内部气体的密度小于其外部气体的密度
C.丙图:小球来回摆动的幅度越来越小,是因为小球的机械能在不断减小
D.丁图:“朝辞白帝彩云间”中的“彩云”即彩虹,是光发生折射形成的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50分)
21.(2分)随着社会的发展,为了方便彼此间的交流,国际上建立了一套统一的单位体系,叫国际单位制。在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是 (填写中文名称);千克是 (填写物理量名称)的单位。
22.(2分)饺子是中国的传统美食之一,生饺子刚下锅的时候会立即沉入锅底,此时它所受的浮力 重力,煮熟时会浮出水面,浮在水面上的饺子所受的浮力 重力。(均选填“大于”“小
于”或“等于”)
23.(2分)济南的泉水来源于南部山区,如图甲所示,降水渗入地下后,顺石灰岩渗漏带向北流,至城区遇到岩体阻挡,喷涌而出。由此可见,眼眼清泉的成因可以用 原理解释。老济南人曾用活塞式抽水机抽取地下水,如图乙所示,活塞式抽水机工作时,是利用
把水“抽”上来的。
(第23题图) (第24题图)
24.(2分)2020年11月10日,中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再次成功下潜突破10000米。如图所示,在水面下,随着下潜深度的增加,“奋斗者”号潜水器受到的液体压强 ,受到的浮力 (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5.(3分)如图所示,重为2N的小球悬浮在水中,作出小球受到的浮力的示意图。
(第25题图) (第26题图)
26.(3分)某实验学校为节约能源,新建宿舍楼内的楼道照明灯均由“光控开关”和“声控开关”自动控制。“光控开关”S1在天黑时自动闭合、天亮时自动断开;“声控开关”S2在有人走近发出声音时自动闭合、无人走动时自动断开。这样,楼道照明灯只有在夜间有人走近时才会发光,其余时间均不发光。请画出该楼内其中一盏楼道照明灯的电路图。
27.(4分)有一辆运油车,车厢容积20m3,为计算油车装满油时油的质量,现从车中取出一小份样品,测得其质量为33.5g,体积为50cm3。求:
(1)这种油的密度多大?
(2)装满时油的质量多大?
28.(6分)第十届济南国际泉水节于2022年9月6日启幕。本次泉水节采用线上与线下互为补充,使那些不能到现场感受泉水之美的游客实现了“云赏”“云参与”,此项活动立刻引起了市民和游客的热烈讨论。大明湖上规模最大的一只游船,其总质量是500t,那么,
(1)这只游船受到的重力是多少
(2)这只游船受到的浮力有多大
(3)这只游船排开水的重力有多大
29.(7分)北京冬奥会冰壶项目受到国人广泛关注。如图所示,用3N的力推着质量为19kg的冰壶,在水平冰面上沿直线匀速滑行4m,冰壶与冰面的接触面积约为0.02m2。取g=10N/kg,求:
(1)冰壶所受到的重力;
(2)冰壶对冰面的压强;
(3)此过程中运动员对冰壶做的功。
30.(6分)酒精消毒液已成为居家必备用品。小强利用天平、量筒等实验器材测量某酒精消毒液的密度。
(1)将天平放在 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此时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应向 调节平衡螺母直至天平平衡。
(2)测量步骤如下:
①在烧杯中倒入适量消毒液,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消毒液的总质量为78g;
②将烧杯中部分消毒液倒入量筒,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量筒内消毒液的体积为 cm3;
③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消毒液的质量如图丙所示,则其质量为 g;
④量筒内消毒液的质量为 g,消毒液的密度为 kg/m3。
31.(5分)小明为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进行了如下实验:
(1)如图A,小明用手指轻按金属盒上的橡皮膜,如果发现U形管两侧液面发生灵活变化,说明该压强计 (选填“漏气”或“不漏气”)。
(2)将压强计金属盒的橡皮膜朝上逐渐浸入水中某一深度处,如图 B 所示,则压强计显示的是橡皮膜 (选填“各个方向”“上方”或“下方”)的水对它的压强。比较图B和图C可以得到:同种液体的压强随 的增加而增大。
(3)由C、D两图可知: 。
32.(8分)如图一所示,是八年级一班实验小组“探究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挂着同一金属块的示数。
(1)金属块的重力是 N,它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 N。
(2)分析丙丁两图可知,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跟 有关。
(3)分析图乙、丙可知,浮力的大小跟 有关。实验小组的同学们进一步深入讨论发现,金属块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金属块排开的水就越多,排开的水的重力就越大。浮力大小与排开水的重力有什么关系呢?同学们继续进行了如图二所示实验。请分析实验过程完成以下填空:
(4)由图 测得石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0.6N;由图B、D石块排开水所受的重力为 N。
(5)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石块受到的浮力的大小与它排开水所受重力的大小 。
(6)为了更全面地总结出浮力的大小与它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之间的关系,接下来,同学们应该换用 ,多次实验,收集更充分地数据。
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
1.站在地面上的小明想让自己对地面的压强最小,他应该( D )
A.抬起一只脚 B.走动 C.坐在地面上 D.平躺在地面上
2.下列物品利用光的反射规律成像的是( D )
A.显微镜 B.照相机 C.老花镜 D.拐弯镜
3.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近视眼校正后成像情况的图分别是( A )
A.图甲和图丙 B.图乙和图丙 C.图甲和图丁 D.图乙和图丁
4.“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说的是大风掀起他茅草屋顶的事,这一现象可用下列哪个原理解释( D )
A.连通器原理 B.帕斯卡定律 C.阿基米德原理 D.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
5.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经常需要增大或减小压强。如图所示的四种实例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B )
A.碾子质量很大 B.书包带做得很宽 C.针头做得很尖 D.水果刀做得锋利
6.关于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调节横梁平衡时,指针指在分度盘左边,应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B.称量物体质量的过程中,在加减砝码时应该用手轻拿轻放砝码
C.称量的时候,被测物体应该放在右盘中,砝码应该放在左盘中
D.称量物体质量过程中,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向右盘中加砝码
7.如图所示的实例中,属于连通器应用的是( A )
A.茶壶 B.量筒 C.注射器 D.潜水艇
8.如图所示,小明用塑料管可以把杯子中的饮料吸到嘴里,这是由于( C )
A.饮料受到了压力的作用 B.吸管本身有吸饮料的作用
C.大气压作用在饮料液面上的结果 D.小明对饮料产生了吸引力的作用
(第8题图) (第9题图) (第10题图)
9.如图所示,一个装有水的平底密闭矿泉水瓶,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再倒立放置。两次放置,水对瓶底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则( A )
A.p甲<p乙 B.p甲>p乙 C. p甲=p乙 D.不能确定
10.甲、乙、丙、丁是四个体积、形状相同而材质不同的小球,把它们放入水中静止后的情况如图所示,则它们在水中所受浮力相等的是( C )
A.甲和乙 B.乙和丙 C.丙和丁 D.甲和丁
11.如图所示,是一束光通过透镜(图中未画出)发生折射的光路图,其中所用透镜属于凸透镜的是( C )
12.我国第一艘具有区域防空能力的“中华神盾”导弹驱逐舰171号从长江口开往大海进行海上实验,在此过程中,会发生变化的是( B )
A.船的重力 B.船排开液体的体积 C.船排开液体的重力 D.船受到的浮力
13.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时,小刚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实验中通过观察海绵被压下的深浅来显示压力的作用效果,这种实验方法叫类比法
B.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关系时,控制受力面积不变,这种实验方法叫转换法
C.蚊子尖尖的口器可以插入皮肤吸吮血液,这是利用了如图甲、乙的实验得出的结论
D.交通管理部门通过限载来控制货车对路面压强的大小,利用了图甲、乙的实验结论
(第13题图) (第14题图) (第15题图)
14.小亮同学先把一揉成球状的橡皮泥轻轻放入清水中,小球下沉(如图a);然后再将该橡皮泥取出捏成一小船,放入水中则可以漂浮在水面上(如图b)。则( C )
A.变小 B.不变 C.变大 D.无法判断
15.如图所示,用食指和大拇指轻轻夹着三角板,两个手指感受不同。以下是同学们针对这一现象,提出的四个问题,其中较有探究价值且易于探究的是( D )
A.两个手指感受为什么不相同呢? B.两个手指感受与哪些因素有关?
C.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有什么关系? D.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什么关系?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的要求)
16.以下数据中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ACD )
A.普通医用口罩的质量约为3g B.小明百米赛跑成绩约为6s
C.两个鸡蛋的重力约为1N D.此时教室的大气压约为105Pa
17.“生活处处皆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下列生活和生产中的有关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BC )
A.负压救护车车内气压小于车外气压,以防止新冠病毒外溢
B.用盐水选种时,沉底的良种所受到的浮力小于自身的重力
C.飞机机翼上凸下平,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获得升力
D.塑料吸盘能够紧贴在光滑的墙上,是因为吸盘具有吸引力
18.如图所示的利用矿泉水瓶设计的实验中,说法正确的是( BCD )
A.甲图,比较海绵形变程度,可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关系
B.乙图,比较三个孔水的喷射距离,可研究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
C.丙图,通过盖在瓶口的硬纸片不掉落,可以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
D.丁图,吹气时两空瓶向中间靠拢,可研究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9.所有推动社会发展的科学知识和规律,都是经过众多科学家长期、艰苦地科学探究得来的,下列关于科学家及其发现的陈述,符合物理发展历史的是( ABD )
A.物理学家托里拆利和他的同伴通过实验,第一次测量出了大气压强的大小
B.帕斯卡定律是许多液压系统和液压机工作的基础,例如液压千斤顶的原理
C.阿基米德通过多次实验证明了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其重力大小
D.德国物理学家马德堡首先用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20.如图所示是物理课本中的一些插图,下列关于这些插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CD )
A.甲图:加热的铁皮桶用冷水浇后被压扁,是因为铁皮桶内大气压作用
B.乙图:热气球向上升时,气球内部气体的密度小于其外部气体的密度
C.丙图:小球来回摆动的幅度越来越小,是因为小球的机械能在不断减小
D.丁图:“朝辞白帝彩云间”中的“彩云”即彩虹,是光发生折射形成的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50分)
21.(2分)随着社会的发展,为了方便彼此间的交流,国际上建立了一套统一的单位体系,叫国际单位制。在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是 帕斯卡 (填写中文名称);千克是
质量 (填写物理量名称)的单位。
22.(2分)饺子是中国的传统美食之一,生饺子刚下锅的时候会立即沉入锅底,此时它所受的浮力 < 重力,煮熟时会浮出水面,浮在水面上的饺子所受的浮力 等于 重力。(均选填“大于”“小
于”或“等于”)
23.(2分)济南的泉水来源于南部山区,如图甲所示,降水渗入地下后,顺石灰岩渗漏带向北流,至城区遇到岩体阻挡,喷涌而出。由此可见,眼眼清泉的成因可以用 连通器 原理解释。老济南人曾用活塞式抽水机抽取地下水,如图乙所示,活塞式抽水机工作时,是利用 大气压 把水“抽”上来的。
(第23题图) (第24题图)
24.(2分)2020年11月10日,中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再次成功下潜突破10000米。如图所示,在水面下,随着下潜深度的增加,“奋斗者”号潜水器受到的液体压强 增大 ,受到的浮力 不变 (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5.(3分)如图所示,重为2N的小球悬浮在水中,作出小球受到的浮力的示意图。
(第25题图) (第26题图)
26.(3分)某实验学校为节约能源,新建宿舍楼内的楼道照明灯均由“光控开关”和“声控开关”自动控制。“光控开关”S1在天黑时自动闭合、天亮时自动断开;“声控开关”S2在有人走近发出声音时自动闭合、无人走动时自动断开。这样,楼道照明灯只有在夜间有人走近时才会发光,其余时间均不发光。请画出该楼内其中一盏楼道照明灯的电路图。
27.(4分)有一辆运油车,车厢容积20m3,为计算油车装满油时油的质量,现从车中取出一小份样品,测得其质量为33.5g,体积为50cm3。求:
(1)这种油的密度多大?
(2)装满时油的质量多大?
(1)0.71g/cm3
(2)32.66t
28.(6分)第十届济南国际泉水节于2022年9月6日启幕。本次泉水节采用线上与线下互为补充,使那些不能到现场感受泉水之美的游客实现了“云赏”“云参与”,此项活动立刻引起了市民和游客的热烈讨论。大明湖上规模最大的一只游船,其总质量是500t,那么,
(1)这只游船受到的重力是多少
(2)这只游船受到的浮力有多大
(3)这只游船排开水的重力有多大
(1)5000000N
(2)5000000N
(3)5000000N
29.(7分)北京冬奥会冰壶项目受到国人广泛关注。如图所示,用3N的力推着质量为19kg的冰壶,在水平冰面上沿直线匀速滑行4m,冰壶与冰面的接触面积约为0.02m2。取g=10N/kg,求:
(1)冰壶所受到的重力;
(2)冰壶对冰面的压强;
(3)此过程中运动员对冰壶做的功。
(1)190N
(2)9500Pa
(3)12J
30.(6分)酒精消毒液已成为居家必备用品。小强利用天平、量筒等实验器材测量某酒精消毒液的密度。
(1)将天平放在 水平台上 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此时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应向 左 调节平衡螺母直至天平平衡。
(2)测量步骤如下:
①在烧杯中倒入适量消毒液,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消毒液的总质量为78g;
②将烧杯中部分消毒液倒入量筒,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量筒内消毒液的体积为 40 cm3;
③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消毒液的质量如图丙所示,则其质量为 44 g;
④量筒内消毒液的质量为 34 g,消毒液的密度为 0.85×103 kg/m3。
31.(5分)小明为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进行了如下实验:
(1)如图A,小明用手指轻按金属盒上的橡皮膜,如果发现U形管两侧液面发生灵活变化,说明该压强计 不泄气 (选填“漏气”或“不漏气”)。
(2)将压强计金属盒的橡皮膜朝上逐渐浸入水中某一深度处,如图 B 所示,则压强计显示的是橡皮膜 上方 (选填“各个方向”“上方”或“下方”)的水对它的压强。比较图B和图C可以得到:同种液体的压强随 的增加而增大。
(3)由C、D两图可知: 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
32.(8分)如图一所示,是八年级一班实验小组“探究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挂着同一金属块的示数。
(1)金属块的重力是 4.8 N,它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 2 N。
(2)分析丙丁两图可知,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跟 密度 有关。
(3)分析图乙、丙可知,浮力的大小跟 排开水的体积 有关。实验小组的同学们进一步深入讨论发现,金属块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金属块排开的水就越多,排开的水的重力就越大。浮力大小与排开水的重力有什么关系呢?同学们继续进行了如图二所示实验。请分析实验过程完成以下填空:
(4)由图 AC 测得石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0.6N;由图B、D石块排开水所受的重力为 0.6 N。
(5)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石块受到的浮力的大小与它排开水所受重力的大小 相等 。
(6)为了更全面地总结出浮力的大小与它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之间的关系,接下来,同学们应该换用 不同种类的液体 ,多次实验,收集更充分地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