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传统
文化
考考你:
皮影是用什么做的呢?
考考你:
在皮影戏里,几乎所有皮影的头部姿势都有一个共同点,你发现了吗?
肆
皮影戏的制作
叁
皮影戏流派
皮影戏的起源
贰
皮影戏介绍
壹
目录
壹
皮影戏介绍
皮影戏,旧称“影子戏”,是一种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是一门结合了戏剧、音乐、表演、雕刻、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的综合艺术。
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影人,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讲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其流行范围极为广泛,并因各地所演的声腔不同而形成多种多样的皮影戏。
2011年,中国皮影戏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皮影戏 介绍
“皮影”是对皮影戏和皮影戏人物(包括场面道具景物)制品的通用称谓。皮影戏是让观众通过白色幕布,观看一种平面人偶表演的灯影来达到艺术效果的戏剧形式;而皮影戏中的平面人偶以及场面景物,通常是民间艺人用手工,刀雕彩绘而成的皮制品,故称之为皮影。
皮影不仅属于傀儡艺术,还是一种地道的工艺品。它是采用皮革为材料制成的,出于坚固性和透明性的考虑,又以牛皮和驴皮为佳。正是由于这些特殊的材质,使得皮影人物及道具在后背光照耀下投影到布幕上的影子显得瑰丽而晶莹剔透。
皮影戏介绍
皮影戏的角色:生、旦、净、末、丑。
皮影的表演内容
表现主题:民间神话故事、武打片、古代人物
皮影人物是皮影戏主体,它的结构是颇具巧思的。为了动作灵活无碍,一个完整皮影人物的形体,从头到脚通常有头颅、胸、腹、双腿、双臂、双肘、双手,共计十一个部件。
头部一一头包括颜面、帽、须及颈部,下端为楔子,演出时插入胸上部的卡口内,不用时则卸下保管。
胸部一一上部装置卡口,以备插皮影人头用。与胸,上侧同点相钉结的有两臂,各分为打下臂两节,小臂下有手相联。
腹部一一腹上与胸相联,腹下与双腿相联,腿部与足为一个整体,其中包括靴鞋在内。
皮影人物结构
头
胸
腹
腿
臂
肘
手
皮影的类型
多采用最能体现人物面部线条美的正侧面,欲称“五分脸”,由一眉、一眼、半面嘴鼻和胡须构成。
头茬类
身段类
皮影身段的衣饰、靠甲等设计,采用不同于头部的半侧面造型,俗称“七分身子”。
皮影的类型
人物坐骑类:马靠、马龙袍、马校尉、马便褂、马斩等;神仙坐骑类:马神靠、骑狮、骑神牛、骑鹿、骑四不像等。
坐骑类
云朵类
专门用于神仙人物腾云驾雾,随意飞行的造型。
皮影的类型
桌椅等室内陈设之类道具。
桌椅陈设类
花、草、景类
道具种类多,范围广,如花卉、山石、盆景,用作交通工具类的马车、轿子等。
贰
皮影戏的起源
皮影戏是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艺术,老北京人都叫它 “驴皮影”。据史书记载,皮影戏始于西汉,兴于唐朝,盛于清代,元代时期传至西亚和欧洲,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关于皮影戏的起源, 有4种民间传说:
一、宫廷起源说
汉武帝刘彻的宠妃李夫人仙逝,武帝悲思不已。大臣李少翁精心剪刻了李夫人的画像,晚上在一顶方帐中点起灯烛,映出宛如其人的影子。武帝在另一帐中远远望去,李夫人摇曳生姿,栩栩如生。武帝看罢,龙颜大悦,爱不释手。
二、张良退敌说
传说在秦朝末年,楚汉相争之时,楚兵围困汉兵。张良为了退兵,就在城楼上列了一大排人影,又让士兵舞动旗帜,敌兵一看,城头上守兵众多,不敢冒然攻城,自行退去。现在湖北孝感,流传着“一评二鼓三皮影,智胜项羽三千兵”的民谣。说的是楚汉相争时,刘邦听从谋士张良的计谋,用说评书、鼓书和唱皮影戏的方法,涣散了项羽三千子弟兵,取得胜利的故事,同时把张良奉为皮影的先祖。
起源传说
起源传说
三、观音演经说
有一次观音发现华阴县将有灾难降临,便在离华阴县很远的地方,以佛光为幕,以竹叶为影,自己坐在蒲团上,演奏 劝善故事,把华阴县的百姓引来看戏,解脱了一场灾难。
四、黄龙真人退敌说
黄龙真人为殷纣时代故事人 物,传为元始天尊手下的玉虛十二弟子之一,在一次 为周武王守城战中,设空城计,以纸糊住城门,张灯 晃动影人,外敌疑城中兵多将广,惧而遁逃。
叁
皮影戏流派
由于皮影戏在中国流传地域广阔,在不同区域的长期演化过程中,形成了不同流派,常见有四川皮影、湖北皮影、湖南皮影、北京皮影、唐山皮影、山东皮影、山西皮影、青海皮影、宁夏皮影、陕西皮影,以及川北皮影、陇东皮影等风格各具特色的地方皮影。
皮影戏艺术流派
各地皮影的音乐唱腔风格与韵律都吸收了各自地方戏曲、曲艺、民歌小调、音乐体系的精华,从而形成了溢彩纷呈的众多流派。有沔阳皮影戏、唐山皮影戏、冀南皮影戏、孝义皮影戏、复州皮影戏、海宁皮影戏、陆丰皮影戏、华县皮影戏、华阴老腔、阿宫腔、弦板腔、环县道情皮影戏、凌源皮影戏等等。
艺 术流 派
目前,我国已有37个产地的皮影戏项目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肆
皮影戏的制作
皮影戏的制作
第八步 缀结完成
第一步 选皮
第二步 制皮
第三步 画稿
第四步 过稿
第五步 镂刻
第六步 敷彩
第七步 发汗熨平
皮影如何动起来?
每个人物都由头、上身、下身、两腿、两上臂、两下臂和两手十一件连缀组成,表演者通过控制人物脖领前的一根主杆和在两手端处的两根耍杆来使人物做出各式各样的动作。
皮影戏代表作品
皮影戏的演出,有历史演义戏、民间传说戏、武侠公案戏、爱情故事戏、神话寓言戏、时装现代戏等等,无所不有。折子戏、单本戏和连本戏的剧目繁多,数不胜数。常见的传统剧目有白蛇传、拾玉镯、西厢记、秦香莲、牛郎织女、杨家将、岳飞传、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封神榜等等。从革命战争年代起到解放后,新发展出的时装戏、现代戏和童话寓言剧,常见的剧目有兄妹开荒、白毛女、刘胡兰、小二黑结婚、小女婿、林海雪原、红灯记、龟与鹤、两朋友、东郭先生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