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60.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3-15 11:28:47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厦门外国语学校海沧附属学校下学期
四年级科学期中测试卷
(完成时间:60分钟)
温馨提示:同学们,经过这段时间的认真学习,你一定收获不少吧!给你一个自我展示的舞台,相信只要你仔细审题,认真答卷,一定会取得满意的成绩,努力吧,你一定行!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16分)
1. 昆虫的身体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
【答案】 (1). 头 (2). 胸 (3). 腹
2. 太阳是一个自身能发光、发热的__________星球。
【答案】气体
【解析】
【详解】太阳在发出光的同时也产生热,它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太阳是太阳系中唯一一颗自身发光、发热的气体星球,它以巨大的质量吸引着其他成员按照一定的轨道,环绕自己运动。
3. 水蒸气遇冷以后从气态变成液态,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___。
【答案】凝结
【解析】
【详解】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的状态变化与热量有关,水的三种状态之间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温度是水的三态变化的主要因素。根据对水的三态变化的认识,水蒸气遇冷后,从气态变成液态,这种现象叫做凝结。
4. 为了能准确地表示出物体的冷热程度,我们需要利用_________进行测量。
【答案】温度计
【解析】
【详解】温度计,是测温仪器的总称,可以准确的判断和测量温度。利用固体、液体、气体受温度的影响而热胀冷缩等的现象为设计的依据。
5. 昆虫的头部有_________对触角,胸部有_________ 对足。
【答案】 (1). 1 (2). 3
【解析】
【详解】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生有一对触角,为感觉器官;胸部一般着生有两对翅膀三对足,为昆虫的运动器官,身体外有外骨骼,可以保护、支撑身体内部柔软器官的作用,还可以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6. 下列使用酒精灯的方法正确的是( )。
A. 用一盏酒精灯点燃另一盏酒精灯
B. 用嘴吹灭酒精灯的火焰
C. 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然后再重复一次
【答案】C
【解析】
【详解】点燃酒精灯时,要用火柴点燃,不能用另一盏点燃的酒精灯对火;熄灭酒精灯时,要用灯帽
灭,火焰熄灭之后,还要重盖一次,以免下次使用的时候无法打开。
7. 下列是冰融化成水的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的是( )。
A. B. C.
【答案】C
【解析】
【详解】当环境温度高于0℃,冰的温度升至0℃时开始融化;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直至完全融化成水。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8. 教室内的冰在( ) 的环境中能全部变成液态的水。
A. 0℃ B. 10℃ C. 一10℃
【答案】B
9. 冰在没有完全融化成水时,温度( )。
A. 始终保持在0℃ B. 逐渐上升 C. 逐渐下降
【答案】A
10.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罐头生产时,放进去是热的,盖好盖子,冷却后,罐头内气体体积收缩,使盖子盖得更紧
B. 固体受热膨胀装在盒子里,冷却后能紧紧固定住
C. 铁轨间的缝隙冬天变小,夏天变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热胀冷缩是物体的一种基本性质,物体在一般状态下,受热以后会膨胀,在受冷的状态下会缩小。大多数物体都具有这种性质。
A罐头生产时,放进去是热的,盖好盖子,冷却后,罐头内气体体积收缩,使盖子盖得更紧,正确;
B固体受热膨胀装在盒子里,冷却后能紧紧固定住,正确;
C铁轨间缝隙冬天变小,夏天变大,错误;铁轨间的缝隙夏季变小,是因为原子间间隔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钢轨的体积变大。
11. 一天中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是( )。
A. 高一低一高 B. 低一高一低 C. 低一高
【答案】B
12. 通过观察地球仪,我们发现( )。
A. 陆地面积小 B. 海洋面积小 C. 陆地与海洋的面积几乎一样大
【答案】A
【解析】
【详解】地球表面总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1.49亿平方千米,海洋面积3.61亿平方千米,海洋占大部分。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陆地占地球表面积的29%,陆地面积所占格子数是3格,海洋面积所占格子数的7格,所以海洋面积大,陆地面积小。
13. 用环球航行证明了地球是球形的科学家是( )。
A. 伽利略 B. 麦哲伦 C. 哥伦布
【答案】B
14. 在五颜六色的地球仪上,白色的部分代表的是( )。
A. 白云 B. 雪山、冰川 C. 森林、草原
【答案】B
【解析】
【详解】地球仪上面有蓝色、绿色、黄色、棕红色等颜色,其中黄色代表沙漠,蓝色代表海洋,绿色代表平原、丘陵。棕红色代表山地、高原,白色代表雪山、冰川、红色代表国界,黑色代表洲界。
15. 下图可能是“农历初三的月亮”的是( )。
A. B. C.
【答案】A
【解析】
【详解】我们在地球上看到月亮圆缺不同的样子叫做月相,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形成的,变化周期是农历的一个月。月相在一个月中的变化规律是上半月由缺变圆,下半月由圆变缺。月相的变化依次为新月→娥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凸月→下弦月→娥眉月→新月,农历初三月亮的形状弯弯的,像一把镰刀,且亮面在右。
16. 日晷是记录( )的工具。
A. 温度 B. 长度 C. 时间
【答案】C
【解析】
【详解】日晷是古代人们利用阳光下物体的影子长短和方向来计时的一种工具,利用日晷计时的方法是人类在天文计时领域的重大发明,这项发明被人类沿用达几千年之久。
17. 太阳是银河系中一颗普通的( )。
A. 恒星 B. 行星 C. 卫星
【答案】A
【解析】
【详解】太阳是太阳系中唯一一颗发光发热的恒星,它以巨大的质量吸引着其他成员按照一定的轨道,环绕自己运动。太阳是银河系中一颗普通的恒星,大约50亿岁了,估计它的寿命还有50亿年。
18. 我们一般能在什么时候见到露水( )。
A. 凌晨 B. 中午 C. 下午
【答案】A
【解析】
【详解】夜晚或清晨近地面的水气遇冷凝结于物体上的水珠就是露水。根据对露水的认识,当空气湿度大、气温降低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附着在物体上就形成了露水。露水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条件。
19. 月相最圆的时间大约是农历每个月的( )。
A. 初八 B. 十五 C. 三十
【答案】B
【解析】
【详解】农历十五、十六的月相是满月。
20. 正常情况下,蚕的寿命大约是( )天。
A. 20 B. 30 C. 50
【答案】C
【解析】
【详解】桑蚕是完全变态昆虫,一生经过卵、幼虫、蛹、成虫等四个形态上和生理机能上完全不同的发育阶段,这个全过程就是蚕的生命周期。蚕的生命周期大约为56天。
21. 蚕蜕皮的原因是( )。
A. 旧皮不漂亮了 B. 旧皮阻碍身体长大 C. 旧皮破了
【答案】B
【解析】
【详解】蚕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三对足。蚕长到一定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蜕皮。根据对蚕的认识,在蚕的成长过程中,它要经过六次蜕皮。蚕蜕皮的原因是旧皮阻碍身体生长。
22. 蚕宝宝喜欢吃( )的桑叶。
A. 表面干燥的 B. 湿的 C. 表面干燥的或湿的
【答案】A
【解析】
【详解】蚕最喜欢吃的是植物的叶,尤其是桑叶。为了让蚕吃饱吃好,桑叶要新鲜并保持干燥,不能有水。新鲜的桑叶里本来就有水分,如果头天下雨了采摘回来时要把上面的水擦干或晾干才能给它吃,干枯了的叶子也不好,食物最好还是要新鲜的。
23. 米在( )的环境中易生虫。
A. 温暖、干燥 B. 寒冷、潮湿 C. 温暖、潮湿
【答案】C
【解析】
【详解】食物储存的方法有:冷冻法、曝晒法、腌制法、密封包装法、真空包装法、高温或低温灭菌法等,通过这些方法可以破坏微生物的生存环境。米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易生虫。食物的腐烂是由于微生物引起的,因此储存食物时,只要达到不让微生物有生长的环境就可以了。
24. ( )是数量最多的昆虫。
A. 蝶类 B. 甲虫 C. 蜂类
【答案】B
【解析】
【详解】在动物中,已发现的种类有150多万种,昆虫是动物王国中种类最多的,已知达到100多万种,约占80%,是种类最多、数量最多的动物。根据对昆虫特征的认识,在庞大的昆虫大家族中,甲虫是数量最多的一种昆虫,它们的背部有一个硬硬的壳。
25. 昆虫的足长在( )。
A. 头部 B. 腹部 C. 胸部
【答案】C
【解析】
【详解】昆虫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节肢动物,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动物群体。昆虫的特征: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
三、填图题(每题2分,共18分)
26. 请在横线上写出酒精灯各部分的名称。
【答案】
【解析】
【详解】酒精灯的火焰可分为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的温度最高,焰心温度最低;酒精灯还有灯芯和酒精组成。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吹灭。
【点睛】本题考查酒精灯,要求学生掌握酒精灯的组成。
27. 把水的三态变化的条件和过程名称填在相应的括号里。
【答案】
四、综合题(共26分)
28. 你知道的生活中的昆虫有哪些?把他们的名字写下来。(至少三种)
【答案】蚂蚁、蜻蜓、蝗虫
【解析】
【详解】昆虫的特征是: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 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根据对昆虫特征的认识,常见的昆虫有蚂蚁、蝴蝶、蝗虫、蜜蜂、蜻蜓、苍蝇、蚊子、蟋蟀、螳螂、蟑螂、蝉等。
29. 蚕的一生要经历哪些阶段?请按顺序正确的写出来。
【答案】卵、幼虫、蛹、成虫
【解析】
【详解】蚕的一生经历四个阶段:蚕卵→幼虫→蚕蛹→成虫;蚕需要蜕皮才能长大,蚕的生命周期中,蚕的幼虫和成虫的差别很大,蚕是幼虫,蚕蛾是成虫,蚕蛾交配繁殖后死亡;蚕的一生经历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阶段,蚕的一生大约两个月。
如图所示,俏俏同学利用竹篾、手电筒和小木棒等器材模拟太阳的位置变化,同时观察影子的变化。
30. 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轨迹呈________形,手电筒代表________,竹篾代表_________。
31. 手电筒从竹篾左边运动到右边,小木棒的影子( )。
A. 从左边运动到右边 B. 从右边运动到左边 C. 从左边运动到右边再运动到左边
32. 当手电筒在位置( )时,小木棒的影子最短。
A. ① B. ② C. ③
33. 物体影子长短与太阳的高度有什么关系?
【答案】30. (1). 半圆 (2). 太阳 (3). 变化轨迹 31. B 32. A
33. 太阳高度越高,物体影子越短
【解析】
【分析】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30题详解】
根据题干的图可知,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轨迹呈半圆形,手电筒代表太阳,竹篾代表太阳在天空中的运动轨迹。
【31题详解】
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影子的运动轨迹与光源相反,手电筒从竹篾左边运动到右边,小木棒的影子从右边运动到左边;
【32题详解】
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所以当手电筒在位置①时,太阳高度角最大,小木棒的影子最短;
【33题详解】
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小旭同学设计了一个模拟环形山形成的实验。他用一只铺满厚厚的细沙的盘子和个不同的小球及刻度尺进行探究月坑深度的模拟实验,如图所示。
经过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实验序号 质量g 体积cm37.5 下落高度cm 坑的深度cm
① 20 7.5 50 2.6
② 20 7.5 60 3.5
③ 20 7.5 70 5.0
④ 20 2.5 70 11.3
⑤ 20 1.8 70 12.4
⑥ 60 7.5 70 14.6
⑦ 85 7.5 70 15.9
请你分析实验数据,并回答下列问题:
34. 由①②③三组数据可得出:“环形山”的深度与流星的_________有关。
35. 由___________三组数据可得出:“环形山”的深度与流星的质量有关。
36. “环形山”的深度还与流星的体积有关:体积越大,“环形山”的深度( )。
A. 越深 B. 越浅 C. 没有影响
37. 月亮上被照亮的部分总是月球的( )。
A. 一半 B. 四分之一 C. 无法确定
38. 如果人类到月球上,不需要携带的是( )。
A. 空气 B. 手电筒 C. 水
【答案】34. 下落高度
35. ④⑤⑥ 36. A 37. A 38. B
【解析】
【分析】月球地形的最大特征就是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环形山。环形山大多是圆形的,其分布有单个的,有几个挤叠在起的也有大环套小环的一起的,也有大环套小环的。
【34题详解】
对比实验中只有一个变量,①②③三组数据中只有下落高度有变化,所以可以得出“环形山”深度与流星的下落高度有关。
【35题详解】
对比实验中只有一个变量,因为得出的是“环形山”的深度与流星的质量有关,所以唯一的变量是流星质量,可以由④⑤⑥三组数据得出。
【36题详解】
“环形山”的深度与流星的质量、下落高度和体积有关,体积越大,“环形山”的深度越深;
【37题详解】
月球自转周期等于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也就是一个月,所以我们永远只能看见月亮的一个面。一般情况下,月亮上被照亮的部分总是月球面积的一半。
【38题详解】
月球表面是真空,而且没有水,所以需要携带空气和水,不需要带手电筒。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厦门外国语学校海沧附属学校下学期
四年级科学期中测试卷
(完成时间:60分钟)
温馨提示:同学们,经过这段时间的认真学习,你一定收获不少吧!给你一个自我展示的舞台,相信只要你仔细审题,认真答卷,一定会取得满意的成绩,努力吧,你一定行!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16分)
1. 昆虫的身体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
2. 太阳是一个自身能发光、发热的__________星球。
3. 水蒸气遇冷以后从气态变成液态,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___。
4. 为了能准确地表示出物体的冷热程度,我们需要利用_________进行测量。
5. 昆虫的头部有_________对触角,胸部有_________ 对足。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6. 下列使用酒精灯的方法正确的是( )。
A. 用一盏酒精灯点燃另一盏酒精灯
B. 用嘴吹灭酒精灯的火焰
C. 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然后再重复一次
7. 下列是冰融化成水的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的是( )。
A. B. C.
8. 教室内的冰在( ) 的环境中能全部变成液态的水。
A. 0℃ B. 10℃ C. 一10℃
9. 冰在没有完全融化成水时,温度( )。
A. 始终保持在0℃ B. 逐渐上升 C. 逐渐下降
10.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罐头生产时,放进去是热的,盖好盖子,冷却后,罐头内气体体积收缩,使盖子盖得更紧
B. 固体受热膨胀装盒子里,冷却后能紧紧固定住
C. 铁轨间的缝隙冬天变小,夏天变大
11. 一天中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是( )。
A. 高一低一高 B. 低一高一低 C. 低一高
12. 通过观察地球仪,我们发现( )。
A. 陆地面积小 B. 海洋面积小 C. 陆地与海洋的面积几乎一样大
13. 用环球航行证明了地球是球形的科学家是( )。
A. 伽利略 B. 麦哲伦 C. 哥伦布
14. 在五颜六色的地球仪上,白色的部分代表的是( )。
A. 白云 B. 雪山、冰川 C. 森林、草原
15. 下图可能是“农历初三的月亮”的是( )。
A. B. C.
16. 日晷是记录( )的工具。
A. 温度 B. 长度 C. 时间
17. 太阳是银河系中一颗普通的( )。
A 恒星 B. 行星 C. 卫星
18. 我们一般能什么时候见到露水( )。
A. 凌晨 B. 中午 C. 下午
19. 月相最圆的时间大约是农历每个月的( )。
A. 初八 B. 十五 C. 三十
20. 正常情况下,蚕的寿命大约是( )天。
A. 20 B. 30 C. 50
21. 蚕蜕皮的原因是( )。
A. 旧皮不漂亮了 B. 旧皮阻碍身体长大 C. 旧皮破了
22. 蚕宝宝喜欢吃( )的桑叶。
A. 表面干燥的 B. 湿的 C. 表面干燥的或湿的
23. 米在( )的环境中易生虫。
A. 温暖、干燥 B. 寒冷、潮湿 C. 温暖、潮湿
24. ( )是数量最多的昆虫。
A. 蝶类 B. 甲虫 C. 蜂类
25. 昆虫的足长在( )。
A 头部 B. 腹部 C. 胸部
三、填图题(每题2分,共18分)
26. 请在横线上写出酒精灯各部分的名称。
27. 把水的三态变化的条件和过程名称填在相应的括号里。
四、综合题(共26分)
28. 你知道的生活中的昆虫有哪些?把他们的名字写下来。(至少三种)
29. 蚕的一生要经历哪些阶段?请按顺序正确的写出来。
如图所示,俏俏同学利用竹篾、手电筒和小木棒等器材模拟太阳的位置变化,同时观察影子的变化。
30. 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轨迹呈________形,手电筒代表________,竹篾代表_________。
31. 手电筒从竹篾左边运动到右边,小木棒的影子( )。
A. 从左边运动到右边 B. 从右边运动到左边 C. 从左边运动到右边再运动到左边
32. 当手电筒在位置( )时,小木棒的影子最短。
A. ① B. ② C. ③
33. 物体影子的长短与太阳的高度有什么关系?
小旭同学设计了一个模拟环形山形成的实验。他用一只铺满厚厚的细沙的盘子和个不同的小球及刻度尺进行探究月坑深度的模拟实验,如图所示。
经过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实验序号 质量g 体积cm37.5 下落高度cm 坑的深度cm
① 20 7.5 50 2.6
② 20 75 60 3.5
③ 20 7.5 70 5.0
④ 20 2.5 70 11.3
⑤ 20 1.8 70 12.4
⑥ 60 7.5 70 14.6
⑦ 85 7.5 70 15.9
请你分析实验数据,并回答下列问题:
34. 由①②③三组数据可得出:“环形山”的深度与流星的_________有关。
35. 由___________三组数据可得出:“环形山”的深度与流星的质量有关。
36. “环形山”的深度还与流星的体积有关:体积越大,“环形山”的深度( )。
A. 越深 B. 越浅 C. 没有影响
37. 月亮上被照亮的部分总是月球的( )。
A. 一半 B. 四分之一 C. 无法确定
38. 如果人类到月球上,不需要携带的是( )。
A. 空气 B. 手电筒 C. 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