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 式微+子 衿(课件)(共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 式微+子 衿(课件)(共18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25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14 21:25: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八年级下册
第47首
式 微 《诗经·邶风》
古诗词曲梳理
重点注释
1
作品主旨
2
理解探究
3
教材原文 参考译文 理解赏析
式微①式微,
胡②不归?
微③君④之故,
胡为乎中露⑤? 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如果)不是为了君主,何必还在露水中(劳作)? 内容理解:开篇抓住天色将晚的背景,以设问句起调,紧接着运用反问交代原因。通过回答突出了受奴役者的非人处境及他们对统治者的满腔愤懑。
教材原文 参考译文 理解赏析
式微式微,
胡不归?
微君之躬⑥,
胡为乎泥中? 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如果)不是为了养活你们,何必还在泥浆中(劳作)? 修辞手法、写作手法:①运用设问,使诗篇显得婉转而有情致,同时也引人注意,启人以思。②重章叠句,全诗在反复中强化,在叠加中升华,强调了对统治者的满腔愤懑。
①式微:意思是天黑了。式,语气助词。微,昏暗。②胡:何,为什么。③微:(如果)不是。④君:君主。⑤中露:即露中,在露水中。⑥躬:身体。
重点注释
这首诗抓住天色将晚这一瞬间的感触,用一连串的质问,表现了受奴役者的非人处境以及他们对统治者的满腔愤懑之情。
作品主旨
1、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理解探究
主要写了受奴役者遭受统治者的压迫,夜以继日地在野外干活,有家不能回,苦不堪言的牢骚不平。
2、请分析这首诗在写作上的特点。
这首诗以咏叹的方式、质问的语气,直抒胸臆,在反复中强化,在叠加中升华,表情达意,痛快淋漓。
八年级下册
第48首
子 衿 《诗经·郑风》
古诗词曲梳理
重点注释
1
作品主旨
2
理解探究
3
教材原文 参考译文 理解赏析
青青子衿①,
悠悠②我心。
纵我不往,
子宁③不嗣④音? 青青的是你的衣领,悠悠的是我的心境。纵然我不曾去看你,你难道就不继续给我寄传音讯? 内容理解:以“我”的口吻自述怀人。
炼字:以“纵我”与“子宁”对举,急盼之情中不无矜持之态,令人生出无限想象。
写作手法:“青青子衿”“青青子佩”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以恋人的衣饰代指恋人,足见女子对恋人的刻骨相思。
教材原文 参考译文 理解赏析
青青子佩⑤,
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
子宁不来? 青青的是你的佩带,悠悠的是我的情怀。纵然我不曾去看你,你难道就不能到我这儿来吗? 两个反问句,表面写女子的嗔怪和责备,实则描写女子的热烈情感。
情感:这两章是对恋人既全无音讯又不见踪影的埋怨,浓浓的爱意不由得转化为惆怅与幽怨。
教材原文 参考译文 理解赏析
挑兮达兮⑥,
在城阙⑦兮。
一日不见,
如三月兮! 独自徘徊啊,在城门两边的楼台上。一天不见你的面啊,就好像已经有三个月那样长! 内容理解:点明地点,写女主人公在楼台上因久候恋人不至而心烦意乱,来来回回地走个不停,觉得虽然只有一天不见面,却好像分别了三个月那么漫长。
教材原文 参考译文 理解赏析
挑兮达兮⑥,
在城阙⑦兮。
一日不见,
如三月兮! 独自徘徊啊,在城门两边的楼台上。一天不见你的面啊,就好像已经有三个月那样长! 炼字:“挑”“达”,表现了女主人公等待恋人时焦灼万分的情状。
修辞:运用夸张,“一日不见,如三月兮”以主观时间和客观时间的反差衬托女子强烈的思念之情。
①子衿:你的衣领。子,你。衿:衣领。②悠悠:深思的样子。③宁:岂,难道。④嗣:接续,继续。⑤佩:指佩玉的带子。⑥挑兮达兮:即挑达,独自徘徊的样子。⑦城阙:城门两边的楼台。
重点注释
这首诗通过描写女主人公的心理,表达了她对恋人的思念,体现了那个时代的女性所具有的独立、自主、平等的思想观念和精神实质。
作品主旨
1、从结构上看,这首诗具有怎样的特点?
理解探究
从结构上看,这首诗的前两章具有重章复沓的特点。
2、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
这首诗写了一个女子在楼台上等候她的恋人。可是望穿秋水,也不见人影,浓浓的爱意不由得转化为惆怅与幽怨。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