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节 河流 自然灾害
命题点1 黄河的概况
[素材跨语文]黄河全长5400多千米,为我国第二长河。唐代诗人李白曾吟诵:“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下图为黄河流域略图,据此完成1~4题。
1. “奔流到海不复回” 中的“海”是指( )
A. 东海 B. 南海 C. 渤海 D. 黄海
2. 黄河①河段水电站众多,其主要原因是( )
A. 季风气候,降水丰富 B. 阶梯交界处,落差大
C. 人口众多,需求量大 D. 工业发达,技术先进
3. 据图推测,黄河年平均含沙量最大的河段位于( )
A. 青藏高原 B. 内蒙古高原 C. 黄土高原 D. 华北平原
4. “地上河”出现在黄河的( )
A. ①河段 B. ②河段 C. ③河段 D. ④河段
命题点2 长江的开发
5. 一材多设问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全长6300千米,流域面积180多万平方千米,滚滚江水自西向东注入东海。下图是长江流域水系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白鹤滩水电站是我国第二大水电站,位于四川省和①________省交界处,其所在河段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两点)。
(2)长江三峡工程具有________、航运、养殖、供水和旅游等多种综合效益。
(3)长江干流横贯东西,宜宾以下河段________(有/无)结冰期,通航期长,干支流形成纵横广阔的水运网,因此人们把长江称为“________________”。
(4)图中②所在地形区名称是________;长江入海口的城市③名称是________。
(5)长江流域主要耕地类型是________,主要粮食作物有________、小麦和玉米等。
子题
(6)[知识拓展]请分析长江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提供的有利条件。
命题点3 我国的自然灾害
我国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下图是我国某地发生的自然灾害景观图,读图完成6~7题。
6. 图中反映的自然灾害属于( )
A. 海洋灾害 B. 气象灾害 C. 水文灾害 D. 地质灾害
7. 根据我国地形和降水分布特点推测,此类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地区最有可能是( )
A. 横断山区 B. 长江三角洲 C. 华北平原 D. 塔里木盆地
2023备考精练
基础题
下图为中国内、外流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 下列关于我国河流与湖泊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东部季风区都属于外流区 B. 西北地区都属于内流区
C. 鄱阳湖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湖泊 D. 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
2. 我国内流河与外流河的汛期分别集中在春季和夏季,其主要影响因素分别是( )
A. 地形、气温 B. 气温、降水 C. 气温、地形 D. 降水、气温
古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描述了长江干流某河段当时的特点。下图示意长江流域,读图完成3~5题。
3. 白帝城位于长江的( )
A. 源头 B. 上游 C. 中游 D. 下游
4. 古诗句反映长江此河段,当时( )
A. 水量大 B. 汛期长 C. 水位低 D. 流速快
5. 现今,对此河段水文特征变化产生影响的工程是( )
A. 龙羊峡水电站 B. 小浪底水利枢纽 C. 三峡水利枢纽 D. 丹江口水利枢纽
拔高题
6.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我国不断加强对黄河流域的开发与治理,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下图是黄河流域示意图,下图是甲地太阳能光伏发电景观图。
(1)黄河源头——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________。该地区人口、城市集中分布在河谷地区。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气候较温暖。
(2)上图中甲地修建了太阳能光伏电站,请从气候角度分析该地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图中黄河上游乙农业区是__________,它和宁夏平原得益于黄河水的灌溉被誉为“塞外江南”,在乙农业区适合广泛种植的糖料作物是________,这充分体现了发展农业要遵循________的原则。
(4)[新考法·思维导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黄河下游“地上河”形成原因的思维结构图。
(5)“治黄百难,唯沙为首”,请你写一条治理黄河流域水土流失应采取的措施。
教材变式图专练
1. 长江、黄河流域示意图
地图变式来源
◆对接教材:人教八上P45图2.34、P50图2.41
◆对接真题:2022广安17~18题图、2021凉山州17题图(加流域界线、水利枢纽、山脉、水电站)
基础读图
(1)从图中可以看出,长江、黄河两条河流中支流较多的是________。
(2)黄河流经甲________(地形区)后,含沙量增大的主要原因是该地区________________严重。
分析表达
(3)长江、黄河流域水能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河流的________游河段,分布在该河段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黄河乙河段每年初冬和初春会发生________(自然灾害)现象,请为治理该自然灾害提出一条合理可行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长江部分河段示意图
地图变式来源
◆对接教材:人教八上P45图2.34(截取区域)
◆对接真题:2022成都27题图(截取区域,增加山脉、水电站、省级界、城市)
基础读图
(1)该河段位于长江________游,地处我国地势第________级阶梯交界处。
(2)该河段主要流经______省、______省、贵州省和重庆市,河流______(有/无)结冰期。
(3)嘉陵江是长江重要的支流,其流向为________,最终汇入长江干流,与长江在城市甲________交汇。
分析表达
(4)2021年11月19日,世界第二大水电站——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正式并网发电,金沙江建设大型水电站的有利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答一点)。
(5)[开放性设问]大型水电站的建设为我国国家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除发电以外,你认为水电站的建设对长江流域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影响还有哪些?
参考答案
1. C 【解析】本题考查黄河注入的海洋。读图并结合所学可知,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曲折东流,最终注入渤海。
2. B 【解析】本题考查黄河上游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黄河①河段位于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交界处,落差大,同时水量大,水能资源丰富,故水电站众多。
3. C 【解析】本题考查黄河年平均含沙量最大的河段。读图可知,兰州水文站的含沙量为1.19千克/立方米,河口水文站的含沙量为1.67千克/立方米,龙门水文站的含沙量为33.3千克/立方米,利津水文站的含沙量为11.5千克/立方米,含沙量剧增的是河口至龙门水文站河段,该河段流经黄土高原,是黄河年平均含沙量最大的河段。
4. D 【解析】本题考查黄河“地上河”所在的河段。黄河进入下游平原地区,河道变宽,河床坡度变缓,水流速度减慢,河水挟带的泥沙沉积下来,使河床逐渐抬高。于是,人们被迫不断加高堤坝,黄河逐渐成为“地上河”。图中①、②是上游河段,③为中游河段,④为下游河段。
5. (1)云南 水量丰富,地势落差大,流速快等
(2)防洪(或发电) (3)无 黄金水道
(4)四川盆地 上海市 (5)水田 水稻
(6)提供了便利的水运,成为沟通内地的通道;提供了丰富的生产和生活用水等。
6. D 【解析】本题考查常见的自然灾害。从图中可以看出,该自然灾害景观图表示的自然灾害是滑坡,属于地质灾害。
7. A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由上题分析可知,图示景观表示的地质灾害是滑坡,这类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在我国降水较多、地形崎岖的横断山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和华北平原地形平坦,滑坡灾害较少;塔里木盆地内部地形平坦,气候干旱,降水较少,滑坡灾害也较少。
2023备考精练
基础题
1. D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河流与湖泊的相关知识。青海湖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湖泊;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东部季风区大部分是外流区,但个别地方也有内流区分布,如东北平原部分地区;西北地区不全是内流区,如发源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额尔齐斯河,最终注入北冰洋,属于外流河。
2. B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河流汛期的主要因素。我国内流河主要分布在非季风区,河流水源补给主要依靠高山冰雪融水,到了春季气温回升冰雪融水量大,形成丰水期;外流河大多分布在季风区,河流水源补给主要依靠大气降水,到了夏季受东南季风影响,我国降水丰富,形成丰水期,由此可见外流河汛期受降水的影响,内流河汛期受气温的影响。
3. B 【解析】本题考查长江的上、中、下游分界点。长江上、中游的分界点是湖北宜昌,中、下游的分界点是江西湖口,读图并结合所学可知,白帝城位于长江上游。
4. D 【解析】本题考查长江上游河段的水文特征。诗句“千里江陵一日还”描述千里之遥的江陵,一天之内就可以到达,说明行船的速度快,水流速度快。
5. C 【解析】本题考查长江流域的水利工程。三峡水利枢纽位于长江上游,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交界的地区;龙羊峡水电站位于黄河上游河段;小浪底水利枢纽位于黄河中游河段;丹江口水利枢纽位于长江的支流——汉江。
拔高题
6. (1)高寒 海拔较低/地势较低 (2)该地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强 (3)河套平原 甜菜 因地制宜 (4)①降水集中(多暴雨) ②泥沙沉积(淤积/堆积)(意思合理即可) (5)陡坡植树种草(造林);已开垦的缓坡修建梯田;打坝淤地;修挡土坝;退耕还林还草;合理放牧;保护植被等(任答一点,意思合理即可)。
教材变式图专练
1. (1)长江 (2)黄土高原 水土流失 (3)上 地势落差大,水量丰富 (4)凌汛 破冰防凌,减轻浮冰堵塞;加固河堤,疏浚河道;加强凌汛的观测和预报等(任答一点)
2. (1)上 一、二 (2)四川 云南 无 (3)自北向南 重庆 (4)金沙江河段水量大,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山高谷深,峡谷地形,水电站建设工程量相对较小、蓄水量大;坝区人口稀少,库区搬迁移民少,可降低建设成本等(任答一点) (5)水电站建设除发电外,还有防洪、调蓄水量、改善航运条件等重要功能,水电站为城市发展提供清洁水能,可减少化石燃料使用,从而减少城市污染等。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5张PPT)
中国地理
模 块 三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2节 河流 自然灾害
一阶 基础知识·自主学
1
二阶 练讲重难·提能力
2
目录
一阶 基础知识·自主学
知识点1
我国的河流
一、内流区和外流区
(一)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①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200
(二)分布图
二、水文特征
(一)外流河:以雨水补给为主,季节变化大,②____季易形成汛期,冬季普遍为枯水期,秦岭——淮河一线以③____的河流有结冰期。
(二)内流河:以④______________和山地降水补给为主,水量较小,多为季节性河流,流程短,汛期短,有夏汛。
三、主要湖泊
(一)淡水湖:鄱阳湖(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等。
(二)咸水湖:青海湖(我国最大的咸水湖)、纳木错等。
夏
北
高山冰雪融水
知识点2
长江
长江流域水系图
Flash动画:长江流域
1. 读图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长江主要的支流和流经城市的名称。
A______江 B______江 C______江 D______市 E______市
2. 图中长江上、中、下游分界点的甲是______,乙是______。
3. 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________山脉主峰各拉丹冬峰,最终注入____海。
嘉陵
长江流域水系图
汉
赣
重庆
武汉
宜昌
湖口
唐古拉
东
长江
一、概况
(一)地位:我国长度最长、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是世界第三长河。
(二)主要支流:雅砻江、岷江、嘉陵江、汉江(最大支流)、乌江、湘江、赣江等。
(三)水文特征:干流汛期长,水量和年径流量大,无结冰期。
知识归纳
(四)河段特征
1.上游:流经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交界处,地势落差大,水量大,水能资源丰富。
2.中游:河道弯曲,支流多,水患频发。
3.下游:水流平稳,江阔水深。
二、开发及利用
(一)水能:水能资源丰富,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有“①__________”之称,有著名的②______水利枢纽(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和葛洲坝水利枢纽。
(二)水运:长江干流横贯东西,宜宾以下河段可四季通航,所以被称为“③__________”。
水能宝库
三峡
黄金水道
三、生态问题及治理
知识点3
黄河
黄河流域水系图
Flash动画:黄河流域
1. 在下列横线上填出图中圈码代表的河流名称。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2. 图中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甲是______,乙是________。
渭河
汾河
黄河流域水系图
河口
桃花峪
3. 在下列横线上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黄河自西向东流经的地形区名称。
A__________ B__________ C__________
4.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__________山脉北麓,最终注入____海。
青藏高原
黄土高原
黄河流域水系图
华北平原
巴颜喀拉
渤
黄河
一、概况
(一)地位:中国第二长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二)主要支流:洮河、湟水、汾河、渭河(最大支流)等。
(三)水文特征:河流中下游含沙量大、冬季有结冰期,初春或初冬时节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河段有凌汛现象。
(四)河段特征
1.上游:流经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交界处,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
2.中游:流经黄土高原,①__________严重,含沙量大。
3.下游:流经华北平原,水流缓慢,泥沙堆积,形成“地上河”。
知识归纳
水土流失
二、开发及利用:塑造了宁夏平原、河套平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为沿岸地区提供了生产、生活用水;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中上游河段。
三、生态问题及治理
凌汛
知识点4
自然灾害
一、常见自然灾害
(一)特点:种类多、分布广、发生频率高。
(二)地质灾害
1.滑坡、①________:主要分布在我国云南、四川、西藏、陕西南部、甘肃南部等地区。
2.地震: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和②______省及其附近海域。
泥石流
台湾
(三)气象灾害
1.寒潮:除青藏、云贵高原及热带地区外的大部分地区,冬、春季易发。
2.干旱:全国大部分地区(以③__________的春旱、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最为典型),多发生在4月和7月。
3.暴雨、洪涝:多分布在东部季风区,夏季多发。
4.台风:④__________地区,夏秋季节多发。
二、防灾减灾措施
(一)运用遥感卫星等技术,比较精准地预报台风、寒潮等灾害。
(二)建立防灾工程,如在北方地区营造防御风沙的防护林。
(三)设立救灾物资储备中心。
(四)灾害发生时,政府及时调动救灾人员。
华北平原
东南沿海
二阶 练讲重难·提能力
长江水能、水运的开发条件
1. 读长江流域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重难点1
(1)长江发源于______省;该省位于__________(地形区),主要的少数民族是______,人们为适应高寒、昼夜温差____的气候特点,身着独特的民族服饰。
(2)宜宾位于______(支流) 和长江交汇处,地处长江______(上游/中游/下游)河段;该河段地势落差大,______资源丰富。
青海
青藏高原
藏族
大
岷江
上游
水能
(3)长江中下游河段地势______,河道开阔,水流速度______,______价值高,被称为“黄金水道”。
(4)请为长江构建生态保护屏障提出合理建议(任答两点即可)。
低平
缓慢
航运
【答案】植树造林,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治理河道,兴修水利,退田还湖,移民建镇;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河道裁弯取直,修筑堤坝等。
要点图解
黄河各河段含沙量的变化及原因
黄河是华夏文明的摇篮,“一碗水,半碗沙”的说法,形象地反映了黄河中下游河段含沙量大这一特点;三门峡、小浪底等大型水利枢纽的建成,使黄河的水资源调度和水沙的控制有了重要的工程基础。下图为黄河干流主要水文站分布图及年输沙量比较图。据此完成2~4题。
重难点2
2. 潼关水文站的沙源主要来自( )
A. 黄土高原 B. 华北平原
C. 内蒙古高原 D. 太行山脉
A
3. 2016年以后,小浪底水文站比三门峡水文站输沙量明显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 人口增多,耕地面积减小 B. 引水灌溉,河流流量减小
C. 兴修水利,泥沙淤积减少 D. 气候变暖,暴雨次数减少
C
4. 利津水文站的输沙量减少可能导致( )
A. 下游形成“地上河” B. 河口三角洲面积减小
C. 下游河段流速减慢 D. 河口三角洲洪灾加剧
B
方法指导
(1)上游:黄河上游大部分流经青藏高原,河道迂回曲折,两岸多湖泊沼泽,河水清澈且稳定,含沙量小。
(2)中游:黄河中游穿行于土质疏松、植被稀少的黄土高原,在夏季暴雨的冲刷下,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随着流量的不断增加,河水的含沙量也急剧上升,进入黄河的泥沙近90%来自于中游流域。
(3)下游:黄河下游进入华北平原,地势落差急剧减小,干流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淤积,导致河床不断抬高,形成举世闻名的“地上河”。
(4)近年来由于中上游植被覆盖率的增加和畜牧业放牧方式的改变,黄河各河段含沙量逐年减少。
航运价值从河流的自身航运能力以及河流的航运价值两个方面分析。 航运能力主要从通航长度、通航时间、通航能力、通航条件这四个方面体现;航运价值包括航运需求和航运效益两方面。
微专题3
河流的航运价值及开发利用
湘江是湖南省内最大的河流,是长江的主要支流之一。莱茵河则是德国最长的河流,是德国的“母亲河”。读湘江流域示意图与莱茵河流域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迁移训练
(1)图中湘江与莱茵河大致流向为__________,由此判断流域内地势特点为__________。
(2)两条河流相比,______河航运价值更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南向北
南高北低
莱茵
莱茵河流域降水季节变化小,河流径流量较大且稳定;流域内地形平坦,水流平稳,有利于航运;流域内经济发达,运量大
(3)流域综合开发对区域发展有重要意义。目前,湘江上游地区重点开发的清洁资源是_____;莱茵河流域限制种植业发展的主要自然条件是_____
_________。
水能
光照、热量不足
(4)莱茵河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水道之一,是欧洲的大动脉。试分析莱茵河对流域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
【答案】提供便利的航运,方便产品运输;促进流域内的经济联系。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