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准备课
第1课时 数一数
学情分析
很多学生在上一年级以前,已经会按顺序背出1-10甚至更多的数了,而且也会数物品的个数,只有少部分学生对于背数和数物品个数还不够准确熟练,而且学生们普遍对于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还没有深刻直观的感受。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会感受到数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同时也能直观地学习到如何数物品的个数。
教学目标:
1.通过数数活动,了解学生数数的水平以及对数数的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帮助学生初步掌握计数物体个数的基本方法。
2.了解学生语言表达情况、倾听能力以及常规习惯,为教师有效把握教学起点做好准备。
3. 使学生了解学校生活,对学生进行入学教育,并使学生逐步养成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通过数数活动,了解学生数数的水平以及对数数的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帮助学生初步掌握计数物体个数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初步掌握计数物体个数的基本方法,会用语言表达观察到的结果。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创设情境 同学们,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是小学生了,要与老师一起学习很多的数学知识。为什么要学数学呢?因为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比如我们买东西时要算一共花了多少钱,想知道时间时需要看钟表,想知道物体的长度时需要测量等等,很多地方都要用到数学知识,那么,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学好数学啊? 预设:生:想。 此环节旨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引出所学内容。
同学们真棒!那么,我们平时最常用到的就是数数,大家会从1数到10吗?可以借助你们的两只小手哦,谁来数一数?(请几名学生回答) 预设:学生回答问题,数出了1-10。
请同学们与老师一起像图片上这样伸出手指数一数(教师做示范,带领学生数手指),引入课题:同学们数得很棒,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数一数。 预设:学生跟着老师一起数。
环节二 探究新知 1.激发观 察兴趣 师:同学们,请打开书本翻到第2页。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小明和大家一样一大早来到学校,小明的学校是不是很漂亮啊。大家都看到了什么呢?把你们看到的告诉同桌。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你看到的。(教师指名让学生说一说,学生每说完一种后,教师反复追问:还有吗?) 预设1:学生边看书边和同桌讨论。 预设2:生1:校园里有国旗,教学楼。 预设2:生2:还有学生在向老师问好。 预设4:生3:天空中有很多鸽子。 ..... “美丽的校园”情境图提供了丰富的计数资源,同时又贴近生活,生动有趣,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数图中的数量 师: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那么你能数出每一种东西的数量是多少吗?现在,我们就来数一数。大家先数一数,说一说图上有几面国旗? 师:是的,有1面国旗。1面国旗,就可以用数字“1”表示。(同时将国旗圈起来,在图右边对应出示数字卡片“1”。)同学们跟我一起读“1”... 师:再找一找,图中还有哪些物体的数量是“1”? 师:对,同学们数的非常好,图中还有1位老师、1个花坛、1个足球、1栋教学楼,他(它)们的数量也是“1”,所以像这样数量只有1个的,我就都用“1来表示它的数量”。 预设1:生:1面。 预设2:学生跟读。 预设3:生:“1位老师、1个花坛、1个足球、一栋教学楼……”。 对于教师来说,通过学生计数图中人和物的数量,全面了解学生数数的情况,观察事物的方法、语言表达的能力,为教师有效把握教学起点奠定基础。 对于学生来说,学生在计数同一种数量的各种事物中,可以初步感受到同一种数量的各种事物可以用同一个数表示,感知10以内各数。帮助学生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对学习的新奇感,让学生喜欢学校、喜欢同学、喜欢学习。
师:请同学们再认真数一数,图中有几个单杠? 师:是的,有2个单杠。你是怎么数的? 师:对,太棒了,一定要按顺序数,一般按从上到下数或从左到右数,这里要从上到下数。那么为什么是2个,不是更多或者更少呢? 师:是的,数数时,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就是这种物体的总个数。那么2个单杠,就可以用数字“2”表示。(同时将单杠圈起来,在图右边对应给出数字卡片“2”。)同学们跟我一起读“2”... 师:再找一找,图中还有哪些物体的数量是“2”? 师:对,同学们数的非常好,图中还有2个小同学向老师问好、2个小同学在互相问好、2个小同学坐在板凳上,数量也都是“2”。所以像这样数量是2个的,我就都用这个数“2”来表示它的数量。 预设1:生:2个 预设2:生:我是从上往下数的(或我是从下往上数的) 预设3:因为我数到最后一个单杠时,它对应的数是2。 预设4:学生跟读。 预设5:生:“2个小同学向老师问好、2个小同学在互相问好、2个小同学坐在板凳上……”。
师:请同学们再认真数一数,图中有几个板凳? 师:是的,有3个板凳。那么这里要按什么顺序数啊? 师:对,这里要从左向右数。3个板凳,就可以用数字“3”表示。(同时将板凳圈起来,在图右边对应给出数字卡片“3”。)同学们跟我一起读“3”... 师:再找一找,图中还有哪些物体的数量是“3”? 师:对,同学们数的非常好,图中还有3根跳绳,3个人在踢足球,数量也都是“3”。所以像这样数量是3个的,我就都用这个数“3”来表示它的数量”。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你们有什么发现啊? 预设1:生:3个 预设2:学生跟读。 预设3:生:“3根跳绳、3个人在踢足球,……”。 预设4:学生可能会回答出很多个发现,教师要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指正或肯定,同时要引导学生说出:每个数都可以表示很多种物品的数量,并且用同一个数表示不同的物品的数量时,不同物品的个数是一样多的。
师:请同学们再认真地数一数,有几个垃圾桶? 师:是的,有4个垃圾桶。那么你们是怎么数出来的呢? 师:非常好,数物品个数时,要看清要数的是什么,然后要把所有的都数上,还要按顺序数,这里我们要从左向右数。那我们来一起数一下,1、2、3、4,数出有4个垃圾桶,那就可以用数字“4”表示。(同时将垃圾桶圈起来,在图右边对应给出数字卡片“4”。)同学们跟我一起读“4”... 预设1:生:4个 预设2:生:因为要数垃圾桶,所以要把左边的2个和右边的2个都数上,数完了左边的,接着数右边的,就数出来了。 预设3:学生跟读。
师:请同学们再认真地数一数,有几朵鲜花? 师:你是怎么数出来的?(提问几名学生) 师:对,正确的答案是5朵,这名同学的数法非常好,通过前面的学习,相信大家都是按顺序数的,这非常好,一定要按顺序数,但是还是有几个同学数错数量了,老师告诉你们原因,那就是数重复了或者有的没被数,那么怎么样才能数对呢,那就是当数量较多时,我们就要一个一个的指的数,也可以边数边做记号。(说完后,给学生做示范如何数,注意体现出按顺序数以及一个一个指着数或边数边做记号),你们觉得用做记号的方法数数量好不好? 师:有5朵鲜花。就可以用数字“5”表示。(同时将鲜花圈起来,在图右边对应贴出数字卡片“5”。)同学们跟我一起读“5”... 预设1:生:5朵(可能会有回答4朵或6朵的) 预设2:生:一个一个指着数的。 预设3:生:太好了,不容易数错。 预设4:学生跟读。
“6”、“7”、“8”、“9”、“10”教学过程与上述过程类似,但是要注意强调要按顺序数,并且为了不重复、不遗漏,要边数边做记号,同时老师可以指着课件上的图示范数法。 预设:与“1”-“5”的学习中的回答类似。
3.进一步认读各数 师:这些是我们刚才数物品数量时用到的数,我们来读一读,我领读,你们跟读,边读边记它们的“长相”。 师:同学们都读给自己的同桌听一听,不对的,互相指出并告诉怎么改。 预设1:学生跟读。 预设2:同桌之间,互相读数。 对于教师来说,这里通过让学生认一认、读一读1-10各数,帮助教师了解学生认数、读数的情况。 对于学生来说,将10个数同时呈现,既渗透了自然数的基数意义,帮助学生初步感受了教学化的过程,又将数数与认数有机地结合到了一起。
环节三 巩固练习 选择你喜欢的小动物,帮它读出它背后的数字。 2.数一数,下面每种动物各有几条腿,填到( )里。 连一连。 4.照着做。 本环节既设计了基础练习,还以多种方式考察对1-10的认识和运用,以此来巩固、加强学生对1-10的认识和对其意义的理解。
环节四 课堂小结 回忆一下本节课学到了什么? 1.数数时,要先看清楚要数的是什么; 2.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可以从上到下或从左到右)数; 3.可以边数边做记号(也可以用手指指着数),这样可以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4.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就是这种物体的总个数。 对本节知识的回顾,带领学生边回顾边总结这节课学到的知识,巩固、加强学生对1-10的认识和对其意义的理解。
环节五 拓展延伸 数一数自己的家里一共有几个人、几扇门、几扇窗户、自己的小书包里有几本书、铅笔盒里有几支笔,和爸爸妈妈说说你的答案。 根据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数一数身边的人和物的数量并讲给父母听,相当于让学生对数一数又进行了练习,既复习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又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让学生又进一步体会到了数学与生活密切的关系,保持了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