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三 判断题-(2023专用)2022年全国小升初真题题型汇编专项训练(人教版,含答案及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题型三 判断题-(2023专用)2022年全国小升初真题题型汇编专项训练(人教版,含答案及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3-16 09:54: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题型三 判断题-(2023专用)2022年全国小升初
真题题型汇编专项训练(人教版)
1.(2022·河北秦皇岛·统考小升初真题)一张长6cm,宽2cm的长方形纸,横着或竖着卷起来,卷成圆柱,他们的侧面积和体积都相等。( )21·世纪*教育网
2.(2022·广东韶关·统考小升初真题)甲数比乙数多20%,乙数就比甲数少20%。( )
3.(2022·河南省直辖县级单位·统考小升初真题)把一支新的圆柱形铅笔削尖,笔尖(圆锥部分)的体积是削去部分的。( )2-1-c-n-j-y
4.(2022·贵州黔西·统考小升初真题)圆柱的底面直径4cm,高4cm,它的侧面展开图是正方形。( )【版权所有:21教育】
5.(2022·湖南娄底·统考小升初真题)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 )
6.(2022·湖南郴州·统考小升初真题)李师傅加工了99个零件全部合格,合格率是。( )
7.(2022·河南许昌·统考小升初真题)把一个圆柱削成一个圆锥,圆锥的体积一定是圆柱体积的。( )
8.(2022·浙江宁波·统考小升初真题)圆柱的底面半径扩大到原来的10倍,高除以10。则它的体积不变。( )
9.(2022·山东青岛·统考小升初真题)两个质数的积一定是合数。( )
10.(2022·河北邯郸·统考小升初真题)把7本书放进3个抽屉,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进3本书。( )
11.(2022·广东深圳·统考小升初真题)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它的底和高成反比例。( )
12.(2022·湖北孝感·统考小升初真题)把7本书放进3个抽屉里,总有1个抽屉至少放进4本书。( )
13.(2022·山东临沂·统考小升初真题)偶数都是合数。( )
14.(2022·四川广元·统考小升初真题)除了2以外的质数都是奇数。( )
15.(2022·广东揭阳·统考小升初真题)一种商品,打九折出售,就是说现价比原价降低了90%。 ( )
16.(2022·河北唐山·统考小升初真题)任何一个非0自然数,与它的倒数成反比例。( )
17.(2022·陕西咸阳·统考小升初真题)∶和∶不能组成比例。( )
18.(2022·河北唐山·统考小升初真题)圆锥的高是圆柱的高的3倍,它们的体积一定相等。( )
19.(2022·广东深圳·统考小升初真题)底面积和高相等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它们的体积相等。( )
20.(2022·河北秦皇岛·统考小升初真题)一个数的近似数,可能比它本身小,也可能比它本身大。( )
21.(2022·贵州黔东南·统考小升初真题)两种相关联的量,不成正比例就成反比例。( )
22.(2022·甘肃天水·统考小升初真题)线段比例尺千米,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是1∶50。( )
23.(2022·山西太原·校考小升初真题)圆柱的底面半径扩大为原来的2倍,高缩小为原来的,体积不变。( )
24.(2022·山西太原·校考小升初真题)圆的周长和半径成正比例。( )
25.(2022·广东湛江·统考小升初真题)任意一个圆的周长都是它直径的π倍。( )
26.(2022·河南商丘·统考小升初真题)圆锥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圆柱与圆锥一定等底等高。( )
27.(2022·陕西西安·统考小升初真题)6只鸽子飞进了5个鸽笼,总有一个鸽笼至少飞进了2只鸽子。( )
28.(2022·陕西榆林·统考小升初真题)已知0.25∶m=n∶4,那么m与n一定互为倒数。( )
29.(2022·内蒙古呼伦贝尔·统考小升初真题)有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相等,体积也相等,那么圆锥的高是圆柱的高的3倍.( )
30.(2022·河北唐山·统考小升初真题)如果长方形的面积一定,则长方形的长和宽成反比例。( )
31.(2022·河北邯郸·统考小升初真题)一个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是1,则两个内项互为倒数。( )
32.(2022·山东临沂·统考小升初真题)两个圆柱的侧面积相等,它们的底面周长也一定相等。( )
33.(2022·山西太原·校考小升初真题)圆柱的底面半径扩大到原来的3倍,高缩小到原来的,圆柱的体积不变。( )
34.(2022·云南·统考小升初真题)在数轴上,所有的负数都在0的左边,离0越远,数值就越大。( )
35.(2022·山东青岛·统考小升初真题)一个正方形按2∶1放大后,周长和面积都扩大到原来的2倍。( )
36.(2022·山东济宁·统考小升初真题)23名同学分到5个班,至少有5名同学是一个班级的。( )
37.(2022·河南漯河·统考小升初真题)一幅图的比例尺是1∶30000,则图上的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300米。( )
38.(2022·河南漯河·统考小升初真题)圆柱的底面周长扩大2倍,高缩小到原来的,体积不变。( )
39.(2022·山西太原·校考小升初真题)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6cm,它的表面积和体积相等。 ( )
40.(2022·山东菏泽·统考小升初真题)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与两个内项的积的差为0。( )
41.(2022·广东江门·统考小升初真题)车轮的周长一定,车轮的转数与车辆行驶的距离成正比例。( )
42.(2022·广东江门·统考小升初真题)如果规定一只蚂蚁向上走5cm记作﹢5cm,那么向下走2cm,记作﹣2cm。( )
43.(2022·河北邯郸·统考小升初真题)如果一个圆柱的侧面沿高展开是一个正方形,那么这个圆柱的高与底面直径相等。( )
44.(2022·河南商丘·统考小升初真题)若圆柱的底面积一定,则圆柱的体积和高成正比例。( )
45.(2022·湖南娄底·统考小升初真题)一个电子零件长4mm,画在图纸上长8cm,这幅图纸的比例尺是20∶1。( )
46.(2022·湖北武汉·统考小升初真题)如果圆锥底面的直径是圆柱底面直径的3倍,它们的高相等,那么它们的体积也相等。( )
47.(2022·湖北武汉·统考小升初真题)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儿歌中青蛙的只数和对应的腿数成正比例。( )
48.(2022·河南省直辖县级单位·统考小升初真题)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公式都可以用表示。( )
49.(2022·山东聊城·统考小升初真题)半径是2厘米的圆,面积和周长相等。( )
50.(2022·内蒙古呼伦贝尔·统考小升初真题)棱长是6厘米的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相等。(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51.(2022·陕西榆林·统考小升初真题)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是1∶75。( )
52.(2022·山西太原·校考小升初真题)圆的周长一定,直径和圆周率成反比例。( )
53.(2022·河南商丘·统考小升初真题)两张完全相同的长方形纸,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分别围成圆柱筒,这两个圆柱筒的侧面积相等。 ( )21*cnjy*com
54.(2022·云南·统考小升初真题)将一个圆柱体的容器装满水,再将水倒入一个圆锥体的容器中,一定能正好倒满3杯。( )
55.(2022·安徽黄山·统考小升初真题)长方形的宽一定,它的面积和长成正比例。( )
56.(2022·河北秦皇岛·统考小升初真题)11只鸽子飞进4个鸽笼,总有一个鸽笼里至少飞进5只鸽子。( )
57.(2022·内蒙古通辽·统考小升初真题)一件商品的总价一定,该商品的单价和数量成正比例关系。( )
58.(2022·广西百色·统考小升初真题)圆柱的高与底面直径相等,它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正方形。( )
59.(2022·云南昭通·统考小升初真题)13只鸽子飞进4个鸽笼,总有一个鸽笼至少飞进4只鸽子。( )
60.(2022·湖北黄冈·统考小升初真题)小丽的妈妈在银行存了5万元三年期的教育储蓄(不缴利息税),年利率19.24%。到期后能拿到利息1620元。( )
61.(2022·安徽宣城·统考小升初真题)六(1)班有52位学生,至少有5个人在同一个月过生日。( )21*cnjy*com
62.(2022·河北保定·统考小升初真题)小丽向东走5米,记作﹢5米,那么她向北走3米,记作﹣3米。( )
63.(2022·甘肃平凉·统考小升初真题)实际距离一定大于图上距离,“打七折”与“每满100元减30元”不一样。( )
64.(2022·河南驻马店·校考小升初真题)紫萱的跳远成绩记作﹢0.1米,芈月的跳远成绩记作﹣0.2米,则芈月比紫萱跳得远。( )
65.(2022·湖南怀化·统考小升初真题)在比例尺是1∶40000000的地图上,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400千米。( )
66.(2022·内蒙古呼伦贝尔·统考小升初真题)14÷40==42∶120=二成五。( )
67.(2022·内蒙古呼伦贝尔·统考小升初真题)花生油的总质量一定,花生仁的千克数和出油率成反比例。( )
68.(2022·黑龙江齐齐哈尔·统考小升初真题)妈妈把1000元钱存进银行三年,到期时共取出1097.5元,则取出的1097.5元是利息。( )
69.(2022·湖南衡阳·统考小升初真题)半圆的周长比圆周长的一半长。( )
70.(2022·山东菏泽·统考小升初真题)两个成反比例的量,在图像上描的点连接起来是一条光滑的曲线。( )
参考答案及解析部分
1.×
【思路引导】由题意可知:长方形纸横着卷成圆柱时,这个圆柱的底面周是6cm,高为2cm;长方形纸竖着卷成圆柱时,这个圆柱的底面周是2cm,高为6cm;根据底面周长×高=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高=圆柱的体积,分别求出这两个圆柱的侧面积和体积,据此解答。
【完整解答】横着卷圆柱的侧面积:6×2=12(cm2)
竖着卷圆柱的侧面积:2×6=12(cm2)
因为12=12,所以圆柱的侧面积相等;
横着卷圆柱的体积:
=××

=(cm3)
竖着卷圆柱的体积:
=××
=(cm3)
因为>,所以圆柱的体积不相等;
故答案为:×
【考察注意点】此题考查了圆柱的侧面积和圆柱的体积,根据底面周长求出圆柱的半径是解此题的关键。
2.×
【思路引导】甲数比乙数多20%,把乙数看作单位“1”,甲数相当于1+20%=120%,求乙数比甲数少百分之几,是把甲数看作单位“1”,就是求1比120%少的部分占120%的百分之几。21cnjy.com
【完整解答】1+20%=120%,
(120%﹣1)÷120%
=0.2÷1.2
≈16.7%。
所以说甲数比乙数多20%,乙数就比甲数少20%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考察注意点】此题考查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弄清单位“1”的量,先求出多、少的部分,再除以单位“1”的量。21·cn·jy·com
3.√
【思路引导】因为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把圆柱削成最大的圆锥,即圆锥与圆柱等底等高,所以削去部分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进而求出圆锥的体积是削去部分体积的几分之几,据此解答。
【完整解答】
÷=
笔尖(圆锥部分)的体积是削去部分的,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考察注意点】此题主要考查等底等高的圆锥与圆柱体积之间关系的灵活运用。
4.×
【思路引导】根据圆的面积=πd,求出底面周长,如果圆柱底面周长=圆柱的高,则圆柱侧面展开图是正方形。
【完整解答】3.14×4=12.56(cm),12.56>4,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考察注意点】圆柱侧面沿高剪开是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圆柱底面周长,长方形的宽=圆柱的高。
5.×
【完整解答】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3,所以只有等底等高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并不是所有的圆柱的体积都是圆锥体积的3倍。
故答案为:×
6.×
【思路引导】先理解合格率,合格率是指合格的零件个数占零件总个数的百分之几,计算方法为:合格零件数零件总个数合格率,由此代入数据列式解答。
【完整解答】,合格率是。
故答案为:×
【考察注意点】此题属于典型的百分率问题,都是用一部分数量(或全部数量)除以全部数量乘百分之百,计算时一定要找准对应量。
7.×
【思路引导】根据圆柱的体积公式:底面积×高,圆锥的体积公式:底面积×高×,当圆锥和圆柱等底等高时,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据此解答。
【完整解答】由分析可知:
把一个圆柱削成一个最大圆锥的时候,即圆锥和圆柱等底等高时,此时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
故答案为:×
【考察注意点】掌握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关系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8.×
【思路引导】假设圆柱底面半径2厘米,高20厘米,根据圆柱体积=底面积×高,分别求出前后两个圆柱的体积,比较即可。
【完整解答】假设圆柱底面半径2厘米,高20厘米。
体积:3.14×22×20
=3.14×4×20
=251.2(立方厘米)
变化后:
2×10=20(厘米)
20÷10=2(厘米)
3.14×202×2
=3.14×400×2
=2512(立方厘米)
故答案为:×
【考察注意点】关键是掌握并灵活运用圆柱体积公式。
9.√
【思路引导】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那么这样的数叫做质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那么这样的数叫做合数。根据题意,质数×质数=积,积是两个质数的倍数,那么这两个质数也是积的因数,即积的因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这两个质数,所以它们的积一定是合数。据此判断,也可以举例说明。
【完整解答】例如:2和3都是质数,2×3=6,6是合数;
3和5都是质数,3×5=15,15是合数;
7和11都是质数,7×11=77,77是合数;
所以两个质数的积一定是合数,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考察注意点】掌握质数与合数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10.√
【思路引导】抽屉原理的公式:a个物体放入n个抽屉,如果a÷n=b……c,那么有一个抽屉至少放(b+1)个物体,据此列式解答。
【完整解答】7÷3=2(本)……1(本)
2+1=3(本),所以总有一个抽屉至少会放进3本书。
故答案为:√
【考察注意点】此题主要考查了抽屉原理的应用,要熟练掌握。
11.√
【思路引导】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
【完整解答】三角形面积=底×高÷2;底×高=三角形面积×2(一定);
底和高成反比例。
原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考察注意点】利用正比例意义、反比例意义以及它们的辨别进行解答。
12.×
【思路引导】根据题意,先把7本书平均放进3个抽屉里,每个抽屉放2本,还剩下1本,无论放进哪个抽屉,总有1个抽屉至少放进3本书,据此判断。
【完整解答】7÷3=2(本)……1(本)
2+1=3(本)
把7本书放进3个抽屉里,总有1个抽屉至少放进3本书。
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考察注意点】本题是鸽巢问题,采用最不利原则解题。
13.×
【思路引导】是2的倍数的数叫偶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其他因数,这样的数叫合数,举例说明即可。
【完整解答】2是偶数,但2不是合数,是质数,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考察注意点】关键是理解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的分类标准,2是质数中唯一的偶数。
14.√
【思路引导】2是最小的质数,2既是偶数又是质数,质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据此判断。
【完整解答】质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除了2以外的质数,都没有因数2,都是奇数。
故答案为:√
【考察注意点】熟练掌握质数和奇数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15.×
【思路引导】根据九折的定义,直接判断题干正误即可。
【完整解答】一种商品,打九折出售,就是说现价是原价的90%。
故答案为:×
【考察注意点】本题考查了折扣问题,打几折就是按照原价的百分之几十出售。
16.√
【思路引导】根据倒数的定义: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两数之积一定,根据反比例的判别原则:当一个量一定,另两个量积一定时,成反比例,即可解答。
【完整解答】任何一个非0自然数,与它的倒数成反比例。
所以原题说法正确。
【考察注意点】此题考查学生对反比例的判别方法。
17.×
【思路引导】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求出两个比的比值,观察比值是否相等,据此解答。
【完整解答】∶=÷=,∶=÷=,所以∶和∶能组成比例。
故答案为:×
【考察注意点】掌握比例的意义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18.×
【思路引导】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因为圆柱的体积与圆锥的体积不仅与它们的高有关系,还与它们的底面积有关系,所以只知道圆锥的高是圆柱的高的3倍,不知道它们的底面积的关系,是不可以判断出它们的体积的关系的。
【完整解答】一个圆锥的高是圆柱的3倍,那么它们的体积不一定相同。圆锥和圆柱的底面积要相同,此题说法才能正确。www.21-cn-jy.com
故答案为:×
【考察注意点】本题考查圆柱与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关键是掌握当底面积相等,圆锥的高是圆柱高的3倍时,圆柱的体积和圆锥的体积相等。
19.√
【思路引导】因为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底面积×高,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底面积×高,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所以底面积和高相等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它们的体积相等。
【完整解答】底面积和高相等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它们的体积相等。
故答案为:√
【考察注意点】本题考查立体图形的体积公式,关键是长方体、正方体以及圆柱的体积公式都可以写成底面积乘高。
20.√
【思路引导】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如果保留位数的下一个数大于或等于5,会向保留位数进1,则这个近似数就比这个数大,反之就小。
【完整解答】一个数的近似数,可能比它本身小,也可能比它本身大,此题正确。
【考察注意点】掌握求一个数近似数的方法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21.×
【思路引导】相关联的两个量,如果它们的比值一定,那么他们成正比例;如果它们的积一定,那么它们成反比例。如果两个量的和一定或者差一定等,它们是不成比例的。
【完整解答】两种相关联的量,要么成正比例或者成反比例,也可能不成比例。
故答案为:×
【考察注意点】本题考查相关联的两个量之间的比例关系,注意相关联的两个量,只有积一定或者比值一定时,才会成比例关系。
22.×
【思路引导】线段比例尺指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50千米,改成数值比例尺时,需要先将单位统一。
【完整解答】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1厘米∶50千米=1∶5000000。
故原说法错误。
【考察注意点】本题考查线段比例尺与数值比例尺的互化,改写时一定要注意先统一单位。
23.×
【思路引导】根据圆柱体积公式进行分析。
【完整解答】圆柱体积=πrh,π(2r)(h×)=2πrh,体积扩大了2倍。
故答案为:×
【考察注意点】本题考查了圆柱体积,圆柱体积=底面积×高。
24.√
【思路引导】根据题意可知,如果两种相关联的量成正比例,则对应的比值一定。以此根据圆的周长公式进行判断。
【完整解答】因为,所以圆的周长与半径比值一定,成正比例。
故答案为:√
【考察注意点】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正、反比例的判断方法,需要掌握圆的周长公式:。
25.√
【思路引导】根据圆的周长公式,分析解题即可。
【完整解答】圆的周长=π×直径,所以任意一个圆的周长都是它直径的π倍。
所以判断正确。
【考察注意点】本题考查了圆的周长,掌握圆的周长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26.×
【思路引导】根据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体积之间的关系,虽然圆锥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但是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圆柱和圆锥不一定等底等高。可举例说明。
【完整解答】假设:一个圆锥的底面积是3.14平方厘米,高是6厘米,体积是×3.14×6=6.28(立方厘米);
一个圆柱的底面积是6.28平方厘米,高是3厘米,体积是:6.28×3=18.84(立方厘米),
6.28÷18.84=;
这个圆锥的体积虽然是圆柱体积的,但是这个圆柱和圆锥的底和高各不相等。
故答案为:×
【考察注意点】圆柱与圆锥等底等高时,圆锥的体积一定等于圆柱体积的。
27.√
【思路引导】抽屉原则一:如果把(n+1)个物体放在n个抽屉里,那么必有一个抽屉中至少放有2个物体。
【完整解答】6只鸽子飞进了5个鸽笼,总有一个鸽笼至少飞进了2只鸽子。
所以原题说法正确。
【考察注意点】关键是构造物体和抽屉,也就是找到代表物体和抽屉的量,然后依据抽屉原则进行计算。
28.√
【思路引导】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即外项之积=内项之积,即可求出mn的值;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据此判断即可。
【完整解答】因为0.25∶m=n∶4
所以mn=0.25×4=1
所以m和n互为倒数。
故答案为:√
【考察注意点】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和倒数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
29.√
【完整解答】试题分析:根据圆的面积公式S=πr2,知道当一个圆柱体和一个圆锥体的底面半径相等时,底面积相等;再根据圆柱的体积公式V=sh,圆锥的体积公式V=sh,知道在圆柱与圆锥的体积和底面积相等时,圆锥的高与圆柱的高的关系.
解:因为一个圆柱体和一个圆锥体的底面半径相等,
所以圆柱体和圆锥体的底面积相等,
又因为圆柱的体积是:V=sh1,
圆锥的体积:V=sh2,
所以sh1=sh2,
3h1=h2
所以h2÷h1=3,
故判断:√.
点评:此题主要是利用圆柱与圆锥的体积公式,推导出在底面积和体积分别相等时,圆锥的高与圆柱的高的关系.
30.√
【思路引导】根据xy=k(一定),x和y成反比例关系,进行分析。
【完整解答】长方形的长×宽=面积(一定),长和宽成反比例,所以原题说法正确。
【考察注意点】关键是理解反比例的意义,积一定是反比例关系。
31.√
【思路引导】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两外项之积等于两内项之积,可以知道两个内项的积也是1,再根据倒数的定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进行判断。
【完整解答】两个外项的积是1,那么两个内项的积也是1,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所以两个内项互为倒数,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考察注意点】熟练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和倒数的意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2.×
【思路引导】根据圆柱的侧面积计算公式可知,圆柱的侧面积是由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决定的,因此,两个圆柱的侧面积相等,它们的底面周长不一定相等。
【完整解答】圆柱的侧面积是由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决定的,所以,两个圆柱的侧面积相等,它们的底面周长不一定相等。
故答案为:×
【考察注意点】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白圆柱侧面积的意义,圆柱的侧面积是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的乘积,因此,圆柱侧面积相等,底面周长、高不一定相等。
33.×
【思路引导】根据圆柱体积=底面积×高=πr h,分别用半径×3,高×,代入公式化简,与原公式比较即可。
【完整解答】圆柱体积=πr h
π(r×3) ×(h×)
=πr ×9×h×
=3πr h
圆柱体积扩大到原来的3倍。
故答案为:×
【考察注意点】关键是掌握圆柱体积公式,根据积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
34.×
【思路引导】数轴上以0为分界点,大于0的数为正数,正数在0的右边,离0越近数值越小,离0越远数值越大;小于0的数为负数,负数在0的左边,离0越近数值越大,离0越远数值越小;据此解答。
【完整解答】分析可知,在数轴上,所有的负数都在0的左边,离0越远,数值就越小,如:﹣1>﹣4。
故答案为:×
【考察注意点】掌握数轴上数的特征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35.×
【思路引导】根据正方形的边长比=周长比,边长平方以后的比=面积比,进行分析。
【完整解答】2∶1=4∶1,一个正方形按2∶1放大后,周长扩大到原来的2倍,面积扩大到原来的4倍,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考察注意点】本题考查了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图形放大或缩小后,对应边长的比相等,周长的比相等,但面积的比不相等。
36.√
【思路引导】把5个班看作5个抽屉,把23名同学看作23个元素,那么每个抽屉需要放4个元素,还剩余3个,因此至少有5名同学是一个班级的,据此解答即可。
【完整解答】23÷5=4(名)……3(名)
4+1=5(名)
即至少有5名同学是一个班级的,所以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考察注意点】此题考查了利用抽屉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灵活应用,关键是从最差情况考虑。
37.√
【思路引导】根据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再结合已知比例尺:1∶30000,求出当图上长度为1厘米的实际长度,然后跟题中结果对比即可。21教育网
【完整解答】1÷=30000(厘米)
30000厘米=300米
所以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300米;
故答案为:√
【考察注意点】本题主要考查比例尺的意义,熟练掌握比例尺的意义并灵活运用。
38.√
【思路引导】圆柱的底面周长扩大倍数与半径扩大的倍数相同,根据体积公式:V=πr2h分别计算出圆柱变化前后的体积再比较即可。
【完整解答】原来圆柱的体积=π×半径×半径×高
现在圆柱的体积=π×(半径×2)×(半径×2)×(高×)
=π×半径×半径×高×4×
=π×半径×半径×高
原来圆柱的体积=现在圆柱的体积
所以判断正确。
故答案为:√
【考察注意点】此题考查了圆柱的体积公式与积的变化规律的综合应用。
39.×
【思路引导】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单位不相同,没法比较它们的大小。据此判断。
【完整解答】表面积:6×6×6=216(cm2)
体积:6×6×6=216(cm3)
这个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从数值上看是相等的,但是两个数的单位不相同,不能比较大小。
故答案为:×
【考察注意点】本题考查了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表面积表示立体图形各个面的面积之和,而体积表示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表面积和体积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不能比较大小。
40.√
【思路引导】比例的两内项积=两外项积,被减数=减数,差是0,据此分析。
【完整解答】由分析可得:比例的两外项积-两内项积=0,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考察注意点】关键是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41.√
【思路引导】两个相关联的量,若它们的乘积一定,则它们成反比例;若它们的比值一定,则它们成正比例。
【完整解答】车辆行驶的距离÷车轮的转数=车轮的周长(一定),它们的比值一定,所以车轮的转数与车辆行驶的距离成正比例。原题干说法正确。2·1·c·n·j·y
故答案为:√
【考察注意点】本题考查正反比例的判定,明确正反比例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42.√
【思路引导】“向上”和“向下”是具有相反意义的两种量,如果规定“向上”用“﹢”表示,那么“向下”用“﹣”表示,负号后面加上向下走的路程即可。
【完整解答】分析可知,如果规定一只蚂蚁向上走5cm记作﹢5cm,那么向下走用“﹣”表示,向下走2cm,表示为﹣2cm。www-2-1-cnjy-com
故答案为:√
【考察注意点】本题主要考查正负数的意义及应用,找出题中具有相反意义的两种量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43.×
【思路引导】因为沿圆柱的高展开,得到的图形是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是圆柱的底面周长,长方形的宽是圆柱的高,如果展开后正好是一个正方形,说明圆柱的高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由此进行判断即可。
【完整解答】由分析可得:圆柱的侧面沿高展开后正好是一个正方形,说明圆柱的高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考察注意点】此题主要考查了圆柱的特征,以及侧面展开图的长、宽与圆柱体的底面周长和高的关系。
44.√
【思路引导】两个相关联的量,若它们的比值一定,则它们成正比例;若它们的乘积一定,则它们成反比例。
【完整解答】因为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则=底面积(一定),它们的比值一定。
所以说圆柱的体积和其高成正比例关系。
故答案为:√
【考察注意点】解答此题的主要依据是:若两个量的商一定,则这两个量成正比例。
45.√
【思路引导】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先把8cm换算成80mm,再作比化简即可。
【完整解答】8cm=80mm
80∶4=20∶1
即这幅图纸的比例尺是20∶1,所以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考察注意点】本题主要考查了比例尺的意义,注意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单位要统一。
46.×
【思路引导】根据S=πr2可知,圆锥底面的直径是圆柱底面直径的3倍,那么圆锥的底面积是圆柱底面积的32=9倍;使用设数法,根据圆锥的体积公式V=Sh,圆柱的体积公式V=Sh,代入数据计算,得出结论。
【完整解答】圆锥底面的直径是圆柱底面直径的3倍,那么圆锥的底面积是圆柱底面积的9倍;
设圆柱的底面积为1,则圆锥的底面积为9;圆柱、圆锥的高都是1;
圆柱的体积:1×1=1
圆锥的体积:×9×1=3
所以它们的体积不相等,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3倍。
故答案为:×
【考察注意点】本题考查圆柱、圆锥的体积公式的应用,用设数法可以比较直观地得出结论。
47.√
【思路引导】根据x÷y=k(一定),x和y成正比例关系,进行分析。
【完整解答】对应腿数÷青蛙只数=4(一定),儿歌中青蛙的只数和对应的腿数成正比例,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考察注意点】关键是理解正比例的意义,商一定是正比例关系。
48.×
【思路引导】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体积都等于底面积乘高,而圆锥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再乘,进而得出结论。
【完整解答】根据分析得,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公式可表示为:V=Sh,而圆锥的体积公式表示为:V=Sh,所以原题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考察注意点】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体积公式和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进行解答即可。
49.×
【思路引导】面积与周长的定义不同:圆的表面或围成的圆形表面的大小,叫做圆的面积;围成圆的一周的长度叫做这个圆的周长;所采用的计量单位也不同:此题中,周长的单位是厘米,面积的单位是平方厘米,单位不能统一,所以没法比较它们的大小。只能说半径是2厘米的圆的周长和面积的数据相等。
【完整解答】圆的周长:2×3.14×2=12.56(厘米)
圆的面积:3.14×22
=3.14×4
=12.56(平方厘米)
可见圆的周长和圆的面积虽然得出的数据一样,但计算方法不一样,单位不一样,表达的意义也不一样,所以面积和周长无法比较。
故答案为:×
【考察注意点】此题的解题关键是充分理解圆的面积和周长的意义。这里要注意:单位不能统一的数据无法比较它们的大小。
50.×
【思路引导】表面积表示立体图形各个面的面积之和,而体积表示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单位不相同,没法比较它们的大小。据此判断。
【完整解答】表面积:6×6×6=216(平方厘米)
体积:6×6×6=216(立方厘米)
这个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从数值上看是相等的,但是两个数的单位不相同,不能比较大小。
故答案为:×
【考察注意点】此题主要考查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意义,表面积和体积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不能比较大小。
51.×
【思路引导】根据线段比例尺,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25千米,用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求出数值比例尺即可。
【完整解答】25千米=2500000厘米
所以,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是1∶2500000。
故答案为:×
【考察注意点】本题考查了比例尺的意义,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52.×
【思路引导】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商)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商)一定,这两种相关联的量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这两种相关联的量成反比例;如果既不是比值一定,也不是乘积一定,则这两种相关联的量不成比例。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完整解答】C=πd
因为圆周率是一个定值,不会发生变化,所以直径和圆周率不成比例。
故答案为:×
【考察注意点】掌握正、反比例的意义及辨识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53.√
【思路引导】根据圆柱侧面展开图的特征,圆柱的侧面沿高展开是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据此判断。
【完整解答】两张完全相同的长方形纸,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分别围成圆柱筒,这两个圆柱筒的侧面积都与原长方形纸面积相等。
故答案为:√
【考察注意点】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圆柱侧面展开图的特征及应用。
54.×
【思路引导】当圆柱和圆锥等底等高时,可以正好倒满3杯,当其不等底等高时,则不一定能倒满3杯,据此解答即可。
【完整解答】将一个圆柱体的容器装满水,再将水倒入一个圆锥体的容器中,不一定能正好倒满3杯,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考察注意点】本题考查了等底等高时,圆柱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
55.√
【思路引导】根据x÷y=k(一定),x、y、k≠0,x和y成正比例关系,进行分析。
【完整解答】长方形的面积÷长=宽(一定),长方形的宽一定,它的面积和长成正比例,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考察注意点】关键是理解正比例的意义,商一定是正比例关系。
56.×
【思路引导】在此类抽屉问题中,至少数=被分配的物体数÷抽屉数的商+1(有余数的情况下)。在本题中,被分配的物体数是11,抽屉数是4,据此计算即可。
【完整解答】11÷4=2(只)……3(只)
2+1=3(只)
11只鸽子飞进4个鸽笼,总有一个鸽笼里至少飞进3只鸽子。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考察注意点】抽屉原理问题的解答思路是:要从最不利情况考虑,准确地建立抽屉和确定元素的总个数,然后根据“至少数=元素的总个数÷抽屉的个数+1(有余数的情况下)”解答。
57.×
【思路引导】两种相关联的量,若它们的比值一定,两种量成正比例关系;若它们的乘积一定,两种量成反比例关系。
【完整解答】因为总价=单价×数量,乘积一定,所以单价和数量成反比例,所以题干结论错误。
故答案为:×
【考察注意点】辨识两种量成正比例关系还是成反比例关系,就看它们是比值一定还是乘积一定。
58.×
【思路引导】根据圆柱的特征,圆柱的上、下底面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侧面是一个曲面,侧面沿高展开是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据此判断。
【完整解答】当圆柱的高与底面周长相等,它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正方形。
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考察注意点】掌握圆柱的特征以及对圆柱侧面展开图的认识是解题的关键。
59.√
【思路引导】13只鸽子飞进4个鸽笼,13÷4=3(只)……1(只),即平均每个鸽笼飞入3只鸽子后,还有1只鸽子没有飞入,因此总有一个鸽笼至少飞进3+1=4只,据此解答。【来源:21cnj*y.co*m】
【完整解答】13÷4=3(只)……1(只)
3+1=4(只)
故答案为:√
【考察注意点】此题的是典型的抽屉问题,至少数=物体数除以抽屉数的商+1(有余数的情况下)。
60.×
【思路引导】在此题中,本金是5万元,年利率19.24%,时间是3年,把这些数据代入关系式“利息=本金×利率×存期”,列式解答即可。
【完整解答】5万元=50000元
50000×3×19.24%
=150000×19.24%
=28860(元)
故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考察注意点】此题属于存款利息问题,解答有固定的方法,掌握关系式,是解答的关键。
61.√
【思路引导】被分放物体的数量÷抽屉的数量=平均每个抽屉分放物体的数量……剩下物体的数量,一个抽屉里至少分放物体的数量=平均每个抽屉分放物体的数量+1,据此解答。
【完整解答】一年=12月
52÷12=4(人)……4(人)
4+1=5(人)
所以,至少有5个人在同一个月过生日。
故答案为:√
【考察注意点】掌握抽屉原理的解题方法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62.×
【思路引导】用正负数表示意义相反的两种量:向东走记作正,则向西走就记作负,不能判断向北走的记法。由此得解。
【完整解答】小丽向东走5米,记作﹢5米,她向北走3米,不能记作﹣3米,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考察注意点】此题主要考查正负数的意义,正数与负数表示意义相反的两种量,看清规定哪一个为正,则和它意义相反的就为负。
63.×
【思路引导】比例尺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比例尺没有单位名称。为了方便,通常把比例尺的前项化作1(图上距离大于实际距离的,常把后项化为1);因为打七折是指现价是原价的70%,而“每满100元减30元”,必须是所买的物品必须每满100元,才享受减30元的优惠,所以商场搞促销活动,两者不一定相等,据此即可解答。
【完整解答】因为在科研和生产中,需要将一些精密的仪器或零件放大后画在图纸上,所以此时的图上距离就大于实际距离;因为打七折是指现价是原价的70%,而“每满100元减30元”,必须是所买的物品必须每满100元,才享受减30元的优惠,如果买150元的物品,也是减30元,所以相当于商场八折搞促销活动,两者不一定相等,原题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考察注意点】此题主要考查比例尺的意义,以及打折的含义,是基本题型。
64.×
【思路引导】以跳远的标准成绩为标准,跳远成绩高于标准成绩用“﹢”表示,跳远成绩低于标准成绩用“﹣”表示,据此解答。
【完整解答】﹢0.1米表示紫萱的成绩比标准成绩多0.1米,﹣0.2米表示芈月的成绩比标准成绩少0.2米,﹢0.1>﹣0.2,所以紫萱比芈月跳得远。
故答案为:×
【考察注意点】本题主要考查正负数的意义及应用,理解﹢0.1和﹣0.2表示的意义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65.√
【思路引导】依据比例尺的意义,即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即为比例尺,据此解答。
【完整解答】比例尺1∶40000000表示图上距离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40000000厘米,40000000厘米=400千米。所以在比例尺是1∶40000000的地图上,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400千米。
故答案为:√
【考察注意点】此题主要考查比例尺的意义,解答时要注意单位的换算。
66.×
【思路引导】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14÷40=,化成最简分数就是;根据比与分数的关系,=7∶20,再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后项都乘6就是42∶120;=0.35,把0.35化成百分数就是35%,也就是三成五。依此判断题目正误即可。
【完整解答】14÷40==42∶120=三成五。
故答案为:×。
【考察注意点】此题主要是考查除法、分数、比、成数之间的关系及转化。利用它们之间的关系和性质进行转化即可。【出处:21教育名师】
67.√
【思路引导】花生油的总质量=花生仁的千克数×出油率,据此判断。
【完整解答】当花生油的总质量一定时,花生仁的千克数和出油率成反比例。
故答案为:√
【考察注意点】两种相关联的量,若其比值一定,两种量成正比例;若其乘积一定,两种量成反比例;若既不是比值一定也不是乘积一定,两种量不成比例。
68.×
【思路引导】根据关系式:利息=从银行一共取出的钱数-本金,就是银行多支付的钱数,据此解决问题。
【完整解答】1097.5-1000=97.5(元)
则取出的97.5元是利息,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考察注意点】此题属于利息问题,考查了关系式:利息=从银行一共取出的钱数-本金。
69.×
【思路引导】结合图形,根据圆的周长公式C=πd,求出半圆的周长和圆的周长进行比较即可。
【完整解答】设半圆所在的圆的直径为d,
圆周长的一半为:C=
半圆的周长:C=+d
半圆的周长比它所在圆周长的一半长,题干表述不清。
故答案为:×
【考察注意点】解答此题时要注意,在一定的限定条件下,题干说法才成立。
70.√
【思路引导】两种相关联的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商(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关系,正比例的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如果乘积一定,就成反比例关系,它的图象是一条曲线,据此判断。【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完整解答】由分析得:正比例的图象是一条直线,反比例的图象是一条曲线;所以原题说法是正确。
故答案为:√
【考察注意点】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掌握正、反比例的图象的特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