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11~20各数的认识
第3课时 20以内的简单加减法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的第3课时,前面有10以内的加减法做铺垫,后面有20以内的进位加法作后续学习,所以这节课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教材利用小棒情境图来引入学生对加减法意义的理解,帮助他们理清算理,构建“十加几等于十几,十几减几等于十,十几减十等于几”的运算模型,从一图四式过渡到一图三式,更加突出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借助计数器进行教学,让学生理解十几加几不进位加法和十几减几不退位减法的算理。教学加减法各部分名称,让学生对这些专有名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借助小棒、计数器,数的组成,自主探究10加几、十几加几及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认识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知识迁移的能力,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自主探究10加几、十几加几及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认识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
自主探究10加几、十几加几及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提高知识迁移的能力。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创设情境 1.复习:看图说算式 2.揭题:今天我们来学习20以内的简单加减法。 ① 4+6=10 10-4=6 10-6=4 ② 5+5=10 10-5=5 复习一图三式、一图两式,唤醒学生的认知,为后续学习看图写10加几的算式做准备。
环节二 探究新知 (一)动手操作,初步感知 1.课件出示小棒图: 师:左边有几根? 右边有几根?一共有几根? 2.你能根据刚刚的过程列出一个加法算式吗?减法算式你会列吗? 3.你是怎样计算的,在计数器上拨一拨。 课件演示,强调每个算式的算理。 (二)迁移类推,自主尝试 1.课件出示:11+2= 13-2= 师:你会算吗?试着在计数器上拨一拨。 课件演示整个过程。 2.借助小棒再感知。 师:刚刚有小朋友没有看仔细,那我们借助小棒图再来观察一下。 课件演示小棒图,呈现分与合的过程。 3.教学各部分的名称。 师:我们小朋友都有好听的名字,我们的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各部分也有名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件依次出示: 加数 加数 和 被减数 减数 差 谁能说说处于什么位置的数叫加数、处于什么位置的叫和? 谁能说说处于什么位置的数叫被减数、处于什么位置的叫减数、处于什么位置的叫差? 师:你能说一说上面三个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吗? 4.小结计算方法。 课件出示: 师:你能看图写出三道算式吗? 讨论:怎样计算20以内的简单加减法? 小结:10加几就是十几,十几减几就是10,十几减10就是几。可以用数的组成来计算十几加几的不进位加法和十几减几的不退位减法。 ①左边有10根,右边有3根,一共有13根。 ②10+3=13 13-3=10 13-10=3 ③十位上拨1个珠子,个位上拨3个珠子,1个十和3个一合起来是13。 去掉个位上的3个珠子,还剩1个十,就是10。 去掉十位上的1个珠子,还剩3个一,就是3。 ①学生尝试在自己的计数器上拨一拨。 ②学生齐读各部分的名称。 学生回答: 在加法算式中,加号两边的数表示相加的两部分,因此这两个数加加数,等号后面的数表示相加的结果,叫和。 在减法算式中,减号前面的数表示要从这个数里减掉一部分,称为被减数;减号后面的数表示要减去的那部分,称为减数;等号后面的数表示被减数与减数相差多少,称为差。 ③ 10 + 3 = 13 13 - 3 = 10 13 - 10 = 3 加数 加数 和 被减数 减数 差 ④10+1=11 10+6=16 11-1=10 16-6=10 11-10=1 16-10=6 ⑤10加几就是十几,十几减几就是10,十几减10就是几。可以用数的组成来计算十几加几的不进位加法和十几减几的不退位减法。 结合小棒图,让学生利用数的组成来列式计算,接着,尝试在计数器上拨一拨,初步感知算理。 学生已经有了计数器这个工具,可以边拨边说怎样计算,这样放手让学生自己操作,既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又调动了课堂积极性。接着课件再利用小棒演示,形象感知,加深了学生对十几加减几算理的理解。
环节三 巩固练习 1.说一说,算一算。 先说说每幅图的含义,再列式计算。 指名说,课件校对答案。 2.算一算,比一比。 10+4= 11+4= 13+5= 14-10= 15-4= 18-5= 师:先算一算,再仔细观察每组题,你有什么发现? 3.想一想,填一填。 7+ =10 10+ =12 11+ =13 课件校对演示。 ①左边有13颗糖,右边有3颗糖,一共有几颗糖? 13+3=16(颗) 一共有17支笔,外面有5支,盒子里有几支? 17-5=12(支) ②学生独立完成。 我发现:加法里的和就是减法里的被减数,加法里的两个加数就是减法里的减数和差。 ③学生说答案。 通过说一说,算一算,比一比,想一想,填一填,层层深入,进一步掌握20以内的简单加减法,总结发现,为后续学习打下扎实基础。
环节四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回顾本节课自己的体会和收获。 ①10加几就是十几,十几减几就是10,十几减10就是几。 ②可以借助小棒、计数器,利用数的组成来计算十几加几的不进位加法和十几减几的不退位减法。 鼓励学生畅谈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环节五 拓展延伸 猜猜每种水果各代表几? 梨=10,苹果=9 桃=5,胡萝卜=17 拓展延伸,发散学生思维,体会数学的乐趣。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