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说木叶》课时训练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9《说木叶》课时训练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14 22:47: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说木叶》课时训练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填空题
1.林庚(1910— 2006),字________,福建福州人,诗人、学者。林庚的一生充满诗意。当年读清华大学中文系时的毕业论文就是他的第一本新诗集《夜》。此后,他陆续出版了几部诗集,被称誉给诗坛带来“一份晚唐的美丽”。现代诗人废名曾说:“在新诗当中,林庚的分量或者比任何人都要重些。”他笔耕不辍,90岁高龄时还出了一本诗集。由诗人而学者,林庚对中国文学史的研究独树一帜,其中对楚辞和唐诗的研究是他的“双璧”。他对唐诗做出了“盛唐气象”“少年精神”等经典概括。20世纪40年代以来,他曾三度撰写中国文学史,其中《中国文学简史》作为高校教材流传至今。主要作品有诗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冬眠曲及其他》等,古典文学专著《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诗人李白》《唐诗综论》等。
【答案】 静希 《春野与窗》 《北平情歌》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林庚(1910-2006),字静希。林志钧之子。诗人,现代诗人、古代文学学者、文学史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原籍福建闽侯(今福州市),1910年2月22日生于北京。192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是年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1930年转入清华大学中文系,曾参与创办《文学月刊》。1933年毕业后留校,同时担任《文学季刊》编委。1934年起在北京大学等校兼课,讲授中国文学史。1933年秋出版了第一本自由体诗集《夜》,1934年以后,他作为一名自由诗体的新诗人尝试新的格律体,先后出版了《北平情歌》《冬眠曲及其他》。“七七”事变后到厦门大学任教。1947年返京任燕京大学中文系教授,1952年院系大调整,改任北京大学教授。著有《春野与窗》《问路集》《空间的驰想》等六部诗集及《中国文学史》《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天问论笺》《诗人李白》《唐诗综论》《新诗格律与语言的诗化》等十一部文集。
二、小阅读-课内
2.对“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这句话的理解,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指代“木”,“木”就是“树”,二者是同一概念,但两个词的形象色彩不同。“木”具有着“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或者说木质的形象色彩,使人更多地想起树干,而很少想到非木质的叶子。所谓“暗示性”是特指词语的形象色彩。
B.“这”指代“木”,“木”具有木质材料的影子。人们一看到“木”,就想起树干,很少想到树叶。“木”是秋风叶落情景 中的鲜明的形象。所谓“暗示性”,应该是词语的形象色彩和联想的意义。
C.“影子”是指躲在概念背后的“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是就诗歌语言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含蓄性特征而说的。
D.“影子”是指词语字面意义之外的意味,它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只有“敏感而有修养 的诗人们”才能捕捉到“影子”,也就是课文所说的“语言形象一切潜在的力量”。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A. “特指词语的形象色彩”错,“暗示性”不仅仅指词语的形象色彩,从选项“使人更多地想起树干”可以看出还包括联想义。
故选A。
三、选择题
3.下列对文章1—4自然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1段,说明从屈原《九歌》开始,“木叶”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文章举了谢庄《月赋》、陆厥《临江王节士歌》、王褒《渡河北》为例。
B.第2段,说明“木叶”就是“树叶”,但是古代诗歌中有用“树”的,有用“叶”的,就是用“树叶”的十分少见。大量的是用“木叶”,后来又发展到用“落木”。
C.第3段,说明“木叶”“落木”与“树叶”“落叶”的不同,关键在于“叶”字。由此可见,在诗歌中,概念相同的词语, 也有可能在形象上大有区别。
D.第4段,说明“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含有落叶的因素。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C.“关键在于‘叶’字”错误,关键在于“木”字。
故选C。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如谢庄《月赋》说:“洞庭始波,木叶微脱”。陆厥的《临江王节士歌》又说:“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
B.至于王褒《渡河北》的名句“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则其所受的影响更是显然了。
C.古代的诗人们都在什么场合才用“木”字呢?也就是说,都在什么场合“木”字才恰好能构成精妙的诗歌语言;事实上他们并不是随处都用的,要是那样,就成了万应锭了。
D.它不同于:“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曹植《美女篇》)”中的落叶,因为那是春夏之交饱含着水分的繁密的叶子。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A.应将两处后引号放到句号的后面;
C.应将分号改为问号,“万应锭”应加引号;
D.应将冒号去掉,将后引号放到“(曹植《美女篇》)”的前面,并去掉“翩翩”后的句号。
故选B。
5.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意象是形成意境的材料,意境是意象组合之后的升华。
②这恐怕是每一个善于读诗,可以与之谈诗的人都会有的体验。
③境与象的关系,全面而确切的表述应该是:境生于象而超乎象。
④意象好比细微的水珠,意境则是飘浮于天上的云。
⑤那飘忽的、变幻的、色彩斑斓的、千姿百态的云,它的魅力恰如诗的意境。
⑥云是由水珠凝集而成的,但水珠一旦凝集为云,则有了云的千姿百态。
A.③①②④⑥⑤ B.①③②④⑥⑤ C.③①④⑥⑤② D.①③④⑥⑤②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子衔接排序的能力。
③是全段的话题,包含了“意境”与“意象”两个方面,且揭示了二者之间的关系。①紧承③,前半句是对“境生于象”的说明,后半句是对“超乎象”的说明。④承①中的“意象是……材料”与“意境是……升华”,用比喻使之形象化。⑥承④的比喻,⑤承⑥的“千姿百态”,⑥⑤同时回应③,揭示二者关系。②是对前文的总结,“这”指代前面的内容。
故选C。
四、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九歌》 ) 自从屈原吟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如谢庄《月赋》说:“洞庭始波,木叶微脱。”陆厥的《临江王节士歌》又说:“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至于王褒《渡河北》的名句:“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则其所受的影响更是显然了。在这里我们乃看见“木叶”是那么突出地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
“木叶”是什么呢?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叶”也就是“树叶”,这似乎是不需要多加说明的;可是问题却在于我们在古代的诗歌中为什么很少看见用“树叶”呢?其实“树”倒是常见的,例如屈原在《橘颂》里就说:“后皇嘉树,橘徕服兮。”而淮南小山的《招隐士》里又说:“桂树丛生兮山之幽。”无名氏古诗里也说:“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可是为什么单单“树叶”就不常见了呢?一般的情况,大概遇见“树叶”的时候就都简称之为“叶”,例如说:“叶密鸟飞碍,风轻花落迟。” ( 萧纲《折杨柳》 )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陶渊明《拟古》 ) 这当然还可以说是由于诗人们文字洗炼的缘故,可是这样的解释是并不解决问题的,因为一遇见“木叶”的时候,情况就显然不同起来;诗人们似乎都不再考虑文字洗炼的问题,而是尽量争取通过“木叶”来写出流传人口的名句,例如:“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柳恽《捣衣诗》 )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沈佺期《古意》 ) 可见洗炼并不能作为“叶”字独用的理由,那么“树叶”为什么从来就无人过问呢?至少从来就没有产生过精彩的诗句。而事实又正是这样的,自从屈原以惊人的天才发现了“木叶”的奥妙,此后的诗人们也就再不肯轻易把它放过;于是一用再用,熟能生巧;而在诗歌的语言中,乃又不仅限于“木叶”一词而已。例如杜甫有名的《登高》诗中说:“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是大家熟悉的名句,而这里的“落木”无疑的正是从屈原《九歌》中的“木叶”发展来的。按“落木萧萧下”的意思当然是说树叶萧萧而下,照我们平常的想法,那么“叶”字似乎就不应该省掉,例如我们无妨这么说:“无边落叶萧萧下”,岂不更为明白吗?然而天才的杜甫却宁愿省掉“木叶”之“叶”而不肯放弃“木叶”之“木”,这道理究竟是为什么呢?事实上,杜甫之前,庾信在《哀江南赋》里已经说过:“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这里我们乃可以看到“落木”一词确乎并非偶然了。古代诗人们在前人的创造中学习,又在自己的学习中创造,使得中国诗歌语言如此丰富多彩,这不过是其中的小小一例而已。
……
要说明“木”它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它在不知不觉之中影响着我们;它之富于感染性启发性者在此,它之不落于言筌者也在此。而“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因为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排斥也就是为什么会暗示着落叶的缘故。而“树”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所谓:“午阴嘉树清圆。” ( 周邦彦《满庭芳》 ) 这里如果改用“木”字就缺少“午阴”更为真实的形象。然则“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一致的;也正因为它们之间太多的一致,“树叶”也就不会比一个单独的“叶”字多带来一些什么,在习于用单词的古典诗歌中,因此也就从来很少见“树叶”这个词汇了。至于“木叶”呢,则全然不同。这里又还需要说到“木”在形象上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节选自《说“木叶”》)
6.下列对句子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自从屈原吟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文章开头紧扣题目,说明“木叶”的来历,以及对后代诗歌产生的影响。
B.“如谢庄《月赋》说:洞庭始波,木叶微脱。陆厥的《临江王节士歌》又说: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引用这些诗句,都是为了说明古代诗人特别喜欢使用“木叶”一词,因此“木叶”在古诗中很常见。
C.“‘木叶’是什么呢?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叶’就是‘树叶’,这似乎是不需要多加说明的。”设问开头,引出对“木叶”与“树叶”在诗歌运用上的分析。
D.“如屈原在《橘颂》里就说:‘后皇嘉树,橘徕服兮。’而淮南小山的《招隐士》里又说:‘桂树丛生兮山之幽。’”“木叶”就是“树叶”,引用诗句说明古诗句中“树”和“叶”是常见的,而“树叶”连用不常见。
7.捕捉文中信息,选出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
A.“木叶”这个独创性的词语,源出于屈原《九歌》:“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木叶”之所以成为历代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对象,是因为历代诗人们受到屈原诗的影响和启发。
B.“落木”这个独创性词语,源出于杜甫的《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诗人杜甫创造出了千古流传的形象鲜明的诗句。使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
C.“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桑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曹植诗中的“落叶”是碧绿柔软的,是春夏之交饱含水分的繁密的叶子,屈原诗中的“木叶”是窸窣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二者的颜色、质感、密度、动感都有所不同。
D.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司空曙诗中的“黄叶”没有“木叶”的干燥之感,飘零之意,而且颜色湿黄而非枯黄。“木叶”是风中飘零的枯叶,属于风而不属于雨,是典型的清秋性格。
8.“‘木叶’之与‘树叶’,不过是一字之差。‘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是几乎是一字千金。”结合文章的有关内容,探究一下“艺术形象的领域”哪些因素使得“木叶”与“树叶”产生了几乎事一字千金的差别。”
【答案】6.B 7.B 8.(1)意象本身已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感彩,自屈原在《九歌》中运用“木叶”这个意象后;(2)这一意象成为了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诗人大胆地发挥创造,如从“木叶”发展到“落木”;(3)抒情的特定场合,如从屈原开始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
【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句子的能力。
B.“都是为了说明古代诗人特别喜欢使用‘木叶’一词”说法有误。根据原文“自从屈原吟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如谢庄《月赋》说:‘洞庭始波,木叶微脱。’”可知,诗中使用“木叶”一词是因为受到屈原的影响。
故选B。
7.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使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说法有误。这是屈原《九歌》中的意境,诗句是写:只见无边无际的林木落叶萧萧而下,滚滚而来的长江奔流不息,营造了雄浑、寥廓而又肃杀、凋零的意境。
故选B。
8.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探究的能力。
根据文章第一段“自从屈原吟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在这里我们乃看见‘木叶’是那么突出地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可知:意象本身已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感彩,自屈原在《九歌》中运用“木叶”这个意象后,这一意象成为了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
根据原文“这里我们乃可以看到‘落木’一词确乎并非偶然了。古代诗人们在前人的创造中学习,又在自己的学习中创造,使得中国诗歌语言如此丰富多彩,这不过是其中的小小一例而已”可得出:诗人大胆地发挥创造,如从“木叶”发展到“落木”。
根据原文“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因为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可得知,因为“木”更能体现出秋天萧瑟树叶飘零的特点,更适合表达诗人悲秋的情绪表达,由此可分析出:抒情的特定场合,如从屈原开始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自从屈原歌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如谢庄《月赋》说:“洞庭始波,木叶微脱。”至于王褒《渡河北》的名句“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则其所受的影响更是显然了。在这里我们乃看见“木叶”是那么突出地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
“木叶”是什么呢?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叶”也就是“树叶”,这似乎是不需要多加说明的。可是问题却在于:我们在古代的诗歌中为什么很少看见用“树叶”呢?一般的情况,大概遇见“树叶”的时候就都简称之为“叶”,例如说:“叶密鸟飞碍,风轻花落迟。”(萧纲《折杨柳》)这当然还可以说是由于诗人们文字洗练的缘故,可是这样的解释是并不解决问题的,因为一遇见“木叶”的时候,情况就显然不同起来。诗人们似乎都不再考虑文字洗练的问题,而是尽量争取通过“木叶”来写出流传人口的名句,例如:“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柳恽《捣衣诗》)可见洗练并不能作为“叶”字独用的理由,那么“树叶”为什么从来就无人过问呢?至少从来就没有产生过精彩的诗句。而事实又正是这样的,自从屈原以惊人的天才发现了“木叶”的奥妙,此后的诗人们也就再不肯轻易把它放过。于是一用再用,熟能生巧,而在诗歌的语言中,乃又不仅限于“木叶”一词而已。例如杜甫有名的《登高》诗中说:“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里的“落木”无疑的正是从屈原《九歌》中的“木叶”发展来的。按“落木萧萧下”的意思当然是说树叶萧萧而下,照我们平常的想法,那么“叶”字似乎就不应该省掉,然而天才的杜甫却宁愿省掉“木叶”之“叶”而不肯放弃“木叶”之“木”,这道理究竟是为什么呢?事实上,杜甫之前,庾信在《哀江南赋》里已经说过:“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这里我们乃可以看到“落木”一词确乎并非偶然了。古代诗人们在前人的创造中学习,又在自己的学习中创造,使得中国诗歌语言如此丰富多彩。
(节选自林庚《说“木叶”》,有删改)
9.下列关于“木叶”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木叶被屈原首先用于其动人的诗句中。 B.木叶是人们在文学创作时首选的意象。
C.木叶具有不同于“树叶”的丰富意蕴。 D.木叶是许多名句得以流传的重要因素。
10.下列对选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古诗中用“叶”而很少用“树叶”,是因“树叶”可简称为“叶”。
B.事实表明“树叶”不受古代诗人们喜爱,也没产生过精彩的诗句。
C.屈原发现了“木叶”的奥妙,使“木叶”成为历代诗人钟爱之物。
D.历代诗人不厌其烦地用“木叶”表情达意,创作了许多名篇名句。
11.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屈原使用“木叶”意象具有开创意义,对其后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B.“木叶”就是“树叶”,但中国古代诗歌却只用“木叶”而不用“树叶”。
C.从诗人宁可用“木叶”的事实看,他们用“叶”并非是为了文字洗练。
D.中国诗歌语言的丰富多彩,得益于古代诗人不断学习前人,又不断创新。
12.下列对选文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选文以众多诗人的名句中出现“木叶”形象作引子,引出议论的话题。
B.选文将“树叶”“叶”“木叶”的意象作分析比较,使文章论证更有力。
C.选文以天才的杜甫使用“落木”为例,说明古代诗人都富有首创精神。
D.选文引用屈原、杜甫等诗赋名家的名句阐述观点,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答案】9.D 10.A 11.B 12.C
【解析】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D.“木叶是许多名句得以流传的重要因素”说法错误,原文为“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并没有说木叶是许多名句得以流传的重要因素。
故选D。
10.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语句的含义的能力。
A.“是因‘树叶’可简称为‘叶’”说法错误,原文为“大概遇见‘树叶’的时候就都简称之为‘叶’……这当然还可以说是由于诗人们文字洗练的缘故,可是这样的解释是并不解决问题的,因为一遇见‘木叶’的时候,情况就显然不同起来”。
故选A。
11.本题考查学生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B.“但中国古代诗歌却只用‘木叶’而不用‘树叶’”说法错误,原文为“我们在古代的诗歌中为什么很少看见用‘树叶’呢”,说的是很少看见用“树叶”,而不是不用。
故选B。
1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C.“选文以天才的杜甫使用‘落木’为例,说明古代诗人都富有首创精神”说法有误,原文为“事实上,杜甫之前,庾信在《哀江南赋》里已经说过:‘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这里我们乃可以看到‘落木’一词确乎并非偶然了。古代诗人们在前人的创造中学习,又在自己的学习中创造,使得中国诗歌语言如此丰富多彩”,可见杜甫的“落木”并不是首创,作者也不是为了说明古代诗人都富有首创精神,而是说明古代诗人们在前人的创造中学习,又在自己的学习中创造,使得中国诗歌语言如此丰富多彩。
故选C。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对于林庚先生《说“木叶”》一文的不同看法
陈友琴
①林庚先生《说“木叶”》一文在《文学遗产》第200期上发表了,我不同意他的那种看法。他的那种看法,好像也能持之有故,言之成理,但实际上有很大的片面性。
②林庚先生抓住屈原九歌中“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一句,便扩大到全面,认为凡是用“木叶”的都和“树叶”不同,他摘引谢庄、陆厥、王褒、柳恽、沈佺期等人作品中关于“木叶”二字的用法,便得出结论说:“木叶”之与“树叶”,不过是一字之差。“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金。
③真的是这样吗?我觉得有不少诗句,足以否定林庚先生的引申以至于他所得出来的结论。林庚先生在文章中强调“木”和“树”的分别,并且说“木是容易使人想起树干以及黄色的暗示性”云云,我看就不一定是这样。试读以下的诗句,就可以知道。
珍木郁苍苍。(刘桢《公宴诗》)
遥爱云木秀。(王维《蓝田山石门精舍》)
阴阴夏木啭黄鹂。(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乔木生夏凉。(韦应物《同德寺两后寄元侍御、李博士》)
群木昼阴静。(韦应物《夏景园庐》)
山木尽亚洪涛风。(杜甫《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
④从这些都用了“木”字的有名的诗句中我体会不出一点“树干”以及“黄色的暗示性”来。相反地,他们在用了“木”字的诗句中恰巧描绘了郁郁苍苍和荫浓茂盛的景象,每一句中似乎都有绿化之美,绝对没有黄色的给人以光秃秃的树干的感觉。假如林庚先生还认为上面所引的诗句,在字面上并没有绿字和翠字,请再读一下谢灵运的诗句:远水映疏木,空翠难为名。(《过白岸亭》)
⑤“疏木”也是“空翠”的(这“空”字绝无萧条之感,而是空灵可喜之意,连上青翠之翠,这里面何尝有一点光秃秃的树干的现象呢?)更不用说“珍木”“云木”“夏木”“乔木”“群木”和“山木”了。林庚先生在《说木叶》一文中又说:……“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因为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排斥也就是为什么会暗示着落叶的缘故。
⑥这说法,拿他所举的例子还勉强可通,若拿我在上面所举出的一些例子来看,就显得十分矛盾了。依照林庚先生的观点,树“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荫的联想。所谓‘午阴嘉树清圆’(周邦彦《满庭芳》),这里如果改用‘木’字就缺少‘午阴’更为真实的形象”。不错,“嘉树”的确不能改为“嘉木”,否则太不成话了。但我要转问林庚先生一下:刘桢“珍木郁苍苍”,王维“遥爱云木秀”。你一定也要改为“珍树郁苍苍”“遥爱云树秀”才好吗?如果不改,就不能和你的说法符合;如果要改,我看是不妥当的。尤其是韦应物的“乔木生夏凉”,杜甫的“山木尽亚洪涛风”,若改为“乔树生夏凉”“山树尽亚洪涛风”,那就要成为绝大的笑话了!因为“乔木”“山木”等词儿,早已约定俗成,不容许你擅自改动了。应该用“木”的地方,必须用“木”字,应该用“树”的地方,必须用“树”字。“木”字本身并不是像林庚先生所说的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那样的死板,至于说“木”的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我们会更多想起树干而很少会想到叶子,这是很不实际的想法。“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云云,更是不能存在的说法。大约木与树给人的感觉只是有时不同,其原因恐与前人名句所引起的联想有关,和音节的谐否、字面的生熟等问题也有关。如果引更多的诗句来作更细的分析,结论就一定会不同一些。
⑦至于林庚先生所引杜甫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木’字固然胜‘叶’,但“落叶满空山”(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也是十分好的句子,不能用“落木”的例子来强为衡量。艺术形象是要根据具体例子来作分析的,不能笼统地一概而论。
(选自陈友琴《温故集》,中华书局1959年版,有删改)
13.第①段中的“持之有故”是指__________________
14.不能依据文意做出的一项判断是( )
A.艺术形象要具体例子具体分析。
B.艺术形象的创造会受到经典形象的影响。
C.艺术形象的细微差别会一字千金。
D.艺术形象的衡量标准是经典形象。
15.下列诗句不能从正面证明第⑥段画线句的观点的一项( )
A.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王褒《渡河北》
B.溪浸山光冷,秋凋木叶黄。(常达《山居八咏》其三)
C.江皋木叶下,应想故城秋。(王勃《临江二首》)
D.人家牛马系高木,惟恐牛躯犯炎酷。(张耒《劳歌》)
16.本文是如何批驳林庚对“木”解析的片面性的?请结合③-⑦段进行分析。
17.陈友琴认为林庚在总结“木叶”艺术特征的规律时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你如何评价?
【答案】13.林庚先生根据屈原、谢庄等人的作品中关于“木叶”二字的看法,得出凡是用“木叶”的都和“树叶”不同的结论。 14.C 15.D 16.采用递进式式结构及举例论证手法进行分析。(1)第③段到第⑤段的第一句话,作者通过列举大量诗句批驳了林庚的“木”和“树”有分别,“木”容易使人想起树干以及黄色的暗示性的观点;(2)第⑤段第二句到第⑥段列举大量诗句针对林庚“木”更多的让人联想到树干而很少想到树叶的观点进行批驳,进而指出林庚得出这种观点的原因是与前人名句所引起的联想有关,和音节的谐否、字面的生熟等问题也有关;(3)第⑦段进一步通过举例分析杜甫诗句中的“落木”补充,最后得出结论:艺术形象是要根据具体例子来作分析的,不能笼统地一概而论。 17.如肯定陈友琴认为林庚“以偏概全”的观点,理由:林庚仅根据屈原、谢庄等人的作品中关于“木叶”二字的看法就得出普遍的结论,“木”与“树”给人的感觉只是有时不同,艺术形象是要根据具体例子来作分析的,不能笼统地一概而论。
如否定陈友琴认为林庚“以偏概全”的观点,理由:总结艺术规律要以普遍的、具有代表性的例子为基础,而不能以个别的、特殊的句子为依据。
【解析】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持之有故”本义是提出的见解或主张有一定的根据。林庚的观点是“认为凡是用‘木叶’的都和‘树叶’不同”,他的根据是“屈原九歌中‘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一句”“谢庄、陆厥、王褒、柳恽、沈佺期等人作品中关于‘木叶’二字的用法”。由此可知,第①段中的“持之有故”意思是,林庚先生根据屈原、谢庄等人的作品中关于“木叶”二字的看法得出凡是用“木叶”的都和“树叶”不同的结论。
14.本题考查学生依据文中信息进行推断的能力。C.“会一字千金”表达过于绝对。原文是“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金”,注意是“几乎”。故选C。
1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注意是“不能从正面证明”。第⑥段画线句的观点:至于说“木”的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我们会更多想起树干而很少会想到叶子,这是很不实际的想法ABC三句中的“木”都是秋天的树,让人更多想到的是树干而不是树叶;而D项根据“炎酷”可知是夏季,此句中的“高木”让人联想到的是夏季浓密的树荫,更多的是想到树叶而非树干。故选D。
16.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第③段,列举大量诗句针对林庚先生说的“强调‘木’和‘树’的分别,并且说‘木是容易使人想起树干以及黄色的暗示性’”的观点进行批驳;第④对以上列举诗句进行分析,“他们在用了‘木’字的诗句中恰巧描绘了郁郁苍苍和荫浓茂盛的景象,每一句中似乎都有绿化之美,绝对没有黄色的给人以光秃秃的树干的感觉”,并进一步列举谢灵运的诗句进行补充,说明“木”含有“绿”“翠”的意思;第⑤段第一句分析“疏木”“珍木”“云木”“夏木”“乔木”“群木”和“山木”都有青翠的意思。第⑤段第二句针对林庚说的“‘木’……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进行批驳;第⑥段以周邦彦“午阴嘉树清圆”,刘桢“珍木郁苍苍”,王维“遥爱云木秀”韦应物的“乔木生夏凉”,杜甫的“山木尽亚洪涛风”等诗句分析,得出结论“应该用‘木’的地方,必须用‘木’字,应该用‘树’的地方,必须用‘树’字”;并分析了林庚认为“‘木’的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我们会更多想起树干而很少会想到叶子”的原因是“与前人名句所引起的联想有关,和音节的谐否、字面的生熟等问题也有关”;第⑦段针对林庚引用的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中的“落木”,指出“落叶”也很好,不能用“落木”的例子来强为衡量。最后得出结论“艺术形象是要根据具体例子来作分析的,不能笼统地一概而论”。总之,这部分内容采用递进式式结构及举例论证手法进行分析论证。
17.本题考查学生探究问题、提出见解的能力。“如何评价”意味着可以肯定陈友琴的观点,也可以否定他的观点,关键在于要给出充分的理由。如肯定陈友琴认为林庚“以偏概全”的观点,可以运用文中的观点进行佐证。如第②段“林庚先生抓住屈原九歌中‘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一句,便扩大到全面,认为凡是用‘木叶’的都和‘树叶’不同,他摘引谢庄、陆厥、王褒、柳恽、沈佺期等人作品中关于‘木叶’二字的用法,便得出结论说:‘木叶’之与‘树叶’,不过是一字之差……”,林庚仅根据部分诗句就得出结论,确实是“以偏概全”;还有第⑥段“大约木与树给人的感觉只是有时不同,其原因恐与前人名句所引起的联想有关,和音节的谐否、字面的生熟等问题也有关。如果引更多的诗句来作更细的分析,结论就一定会不同一些”,以及第⑦段“艺术形象是要根据具体例子来作分析的,不能笼统地一概而论”,都可以佐证林庚在总结“木叶”艺术特征的规律时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如否定陈友琴认为林庚“以偏概全”的观点,则需要考生自己进行思辨,给出理由。如总结艺术特征的规律要以普遍的、有代表性的例子来进行分析,而不能过多考虑特殊例子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要说明“木”它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它在不知不觉之中影响着我们;它之富于感染性启发性者在此,它之不落于言筌者也在此。而“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因为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排斥也就是为什么会暗示着落叶的缘故。而“树”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所谓:“午阴嘉树清圆。”(周邦彦《满庭芳》)这里如果改用“木”字就缺少“午阴”更为真实的形象。然则“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一致的;也正因为它们之间太多的一致,“树叶”也就不会比一个单独的“叶”字多带来一些什么,在习于用单词的古典诗歌中,因此也就从来很少见“树叶”这个词汇了。至于“木叶”呢,则全然不同。
18.下列对“诗歌语言中的暗示性”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其实就是说诗歌语言容易引起读者的联想和想象。
B.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故意不让人觉察。
C.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是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把语言形象中的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织起来的结果。
D.具有暗示性语言的诗歌往往给人以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感觉。
19.下列对关于“木”会暗示着落叶的原因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木”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
B.“木”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
C.“木”与落叶有着必然的联系,想到它是正常的。
D.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
20.下列对古代诗歌中常用“叶”来代替“树叶”原因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树”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
B.“午阴嘉树清圆”中的“树”字如果改用“木”字就缺少“午阴”更为真实的形象。
C.“树”与“叶”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一致的。
D.在习用单词的古典诗歌中,“树叶”不会比一个单独的“叶”字多带来一些什么。
【答案】18.B 19.C 20.B
【分析】1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B.“故意不让人觉察”错误。由原文“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可知,不是故意不让人觉察,而是人们不留心就会察觉不到它的存在。
故选B。
1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有着必然的联系”错误。由原文“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因为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可知,叶常被排斥到木的形象以外去,因此两者没有必然联系。
故选C。
20.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推理判断的能力。
B.该选项答非所问。题干要求我们回答“古代诗歌中常用‘叶’来代替‘树叶’原因的解说”,而B选项是用树”字代替“木”字,不符合题干要求。
故选B。
五、选择题组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从“木叶”发展到“落木”,其中关键显然在“木”这一字,其与“树叶”或“落叶”的不同,也正在此。“树叶”可以不用多说,在古诗中很少见人用它;就是“落叶”,虽然常见,也不过是一般的形象。(1) 诗歌语言的(2) 不同于一般的概念,差一点就会差得很多;而诗歌语言之不能单凭借概念,也就由此可见。从概念上说,“木叶”就是“树叶”,原没有什么可以辩论之处;可是到了诗歌的形象思维之中,后者则无人过问,前者则不断发展;像“无边落木萧萧下”这样大胆的发挥创造性,难道不怕死心眼的人会误以为是木头自天而降吗?而我们的诗人杜甫,却(3) 冒这危险,创造出那(4) 、形象鲜明的诗句;这冒险,这形象,其实又都在这一个“木”字上,然则这一字的来历岂不大可思索吗?在这里我们就不得不先来分析一下“木”字。
(节选自《说“木叶”》)
2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A.如果 精妙 不如 万世流芳
B.原来 精妙 宁可 千古流传
C.如果 曼妙 宁可 千古流传
D.原来 曼妙 不如 万世流芳
22.下列对文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诗中“树叶”很少被用到,没有“落叶”的使用频率高。
B.诗歌语言不能单凭概念,还要考虑诗歌的形象思维。
C.诗歌语言主观性强,不像科学性的语言那么严密,差一点儿也无所谓。
D.正是因为杜甫大胆的发挥创造性,才有了“无边落木萧萧下”这样的名句。
【答案】21.B 22.C
【解析】2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的能力。
第一处,“如果”表示假设,“原来”指原本,未改动过的原来面目。根据语境“诗歌语言的……不同于一般的概念,差一点就会差得很多”不是假设关系,应选用“原来”;
第二处,“精妙”指精致巧妙;“曼妙”形容音乐、舞姿等柔美。根据语境用来修饰“诗歌语言”,应选用“精妙”;
第三处,“不如”表示前面提到的人或事物比不上后面所说的;“宁可”表示在权衡两方面的利害得失后,选择其中的一面。根据语境“像‘无边落木萧萧下’这样大胆的发挥创造性,难道不怕死心眼的人会误以为是木头自天而降吗”可知杜甫在两种情况下选择了运用“木”,应选用“宁可”;
第四处,“万世流芳”指好名声永远流传;“千古流传”指传播极为久远,多用于褒义,用在好的方面。根据语境用来形容杜甫的诗句,应该选用“千古流传”。
故选B。
2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差一点儿也无所谓”错误,原文是“不同于一般的概念,差一点就会差得很多”。
故选C。
六、选择 简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濒大海,湖沼颇多,故空气里时含水分;到得冬天,不时也会下着微雨,而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 ① 。你试想想,秋收过后,河流边三五人家会聚在一个小村子里,门对长桥,窗临远阜,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槎桠的杂木树林;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你说够不够悠闲 若再要点景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人到了这一境界,自然会胸襟洒脱起来,终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问了。我们总该还记得唐朝那位诗人作的“暮雨潇潇江上村”的一首绝句罢?诗人到此,连对绿林豪客都客气起来了,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
一提到雨,也就必然要想到雪。“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是雪月梅这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②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诗人的诗句,也许不尽是在江南所写,而作这几句诗的诗人,也许不尽是江南人,但借了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支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
23.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  )
A.比拟、比喻、夸张 B.比拟、比喻、引用
C.比喻、借代、排比 D.比喻、比拟、借代
24.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5.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白雨,加上一层背景,就十分悠闲了。”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答案】23.B 24.①又是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②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 25.原句在“白雨”前加了修饰语“细得同粉也似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白雨的细、密的特点;在“背景”前用“淡得几不成墨的”来修饰,更形象地写出背景的特点,更有色彩感和画面感。原句“你说够不够悠闲”用问句表达,让读者更有参与感,与陈述语气相比,更有趣味。
【解析】23.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雪月梅这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
第二段“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等多处运用了引用和排比的修辞手法。选文没有运用夸张和借代的修辞手法,所以排除A、C、D三项。
故选B。
24.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①处,承接前面的主语“冬霖景象”,后面应该是评价性的语言,然后根据后文介绍了一幅悠闲的画面,所以此处应填“又是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
②处,根据前后语句的分析,应该是对引用诗句的小结,而且尽量句式一致,根据诗句意思,应填“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
25.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效果的能力。
首先,改句是“再洒上一层白雨”,原句是“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显然,在“白雨”前增添的修饰语“细得同粉也似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细”“粉”两字形象地写出了白雨的细、密的特点。相比较改句中的“白雨”就没有写出细、密这样的特点。
其次,改句是“加上一层背景”,原句是“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其中在“背景”前增添的修饰语“淡得几不成墨的”,更形象地写出背景的特点,更具有色彩感和画面感。而改句的表达缺少对背景特点的描绘,也没有给人一种色彩感和画面感。
最后,改句是“就十分悠闲了”采用的是一般陈述语气。原文“你说够不够悠闲”这样一个反问句,让用了“你”字,读者更有参与感,与改句的陈述语气相比,更有趣味。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木叶不同于“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中的黄叶,因为那黄叶还是静静地长满在一树上,在那蒙蒙的雨中,它虽然具有“木叶”微黄的颜色,却没有“木叶”的干燥之感,因此也就缺少那( )之意,而且它的黄色由于雨的( ),也显然是变得太黄了。所以“木叶”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是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属于沉沉的阴天,这是一个清秋的典型的性格。至于“落木”呢,则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它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 )了。
“落木千山天远大”充分说明了这个空阔,这是到了要斩断柔情的时候了。而“木叶”呢?它出现在那“袅袅秋风”之中,也仍然带着那袅袅不断的余情,所谓“日暮风吹,叶落依枝”恰足以说明这“叶”的缠绵的一面。然则“木叶”与“落木”又还有着一定的距离,它乃是“木”与“叶”的统一,( )与绵密的交织,一个迢远而情深的美丽的形象。这却又正是那《九歌》中湘夫人的性格形象。
26.依次填入文中括号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飘零 湿润 洗净 疏朗 B.飘零 滋养 洗净 稀疏
C.飘扬 湿润 洗涤 疏朗 D.飘扬 滋养 洗涤 稀疏
27.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所以“木叶”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是属于沉沉的阴天而不属于爽朗的晴空,这是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
B.所以“木叶”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属于沉沉的阴天,这是清秋的典型的一个性格。
C.“木叶”所以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是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属于沉沉的阴天,这是一个清秋的典型的性格。
D.“木叶”所以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属于沉沉的阴天,这是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
28.请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修辞手法进行简要分析。
【答案】26.A 27.D 28. (1)使用设问修辞,自问自答,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 ,向我们解释“木叶”是不是到了要斩断柔情的时候了。
(2)使用拟人修辞,说木叶有“余情”“缠绵”,赋予“木叶”以人的情感,生动的阐释了“木叶”是人们钟爱的美丽的形象。
(3)使用引用修辞,引用古乐府诗句,简洁凝练地指出“叶”的缠绵,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解析】26.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第一空处,飘零:是一个专有名词,指的是(花、叶等)坠落;飘落。飘扬:在空中随风舞动。此处指“木叶”的飘落,应用“飘零”。
第二空处,湿润: 潮湿,润泽。滋养:养育,培养;养分,养料。此处指木叶的黄色是由于雨的润泽,应用“湿润”。
第三空处,洗净:把衣物、器物等清洗干净。洗涤:清洗,洗涮。此处形容把“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清洗干净,应用“洗净”。
第四空处,疏朗:开阔清亮;豁达开朗;明敞;稀疏而清晰。稀疏:宽松,不稠密。结合后文“一个迢远而情深的美丽的形象”,把“木叶”赋予人的性格特点,应用“疏朗”。
故选A。
27.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文中句子有以下语病:
一、连词“所以”使用位置不当,应放于“木叶”之后,改成“‘木叶’所以……”;
二、“是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属于沉沉的阴天”成分赘余,应删去“是”;
三、“清秋的典型的性格”语序不当,应改为“典型的清秋的性格”。
全部改对的只有D。
故选D。
28.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分析其表达效果的能力。
划线句子首先提问“而‘木叶’呢”,然后回答“它出现在那……”,使用设问修辞,一问一答,除了能引起注意外,还能启发读者思考,强调了作者想表达的思想,用“带着那袅袅不断的余情”“缠绵的一面”向我们解释“木叶”不想斩断柔情。
“仍然带着那袅袅不断的余情,所谓……恰足以说明这‘叶’的缠绵的一面”,使用拟人修辞,说木叶有“余情”“缠绵”,赋予“木叶”以人的情感,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具体详尽的阐释了“木叶”是“一个迢远而情深的美丽的形象”。
“日暮风吹,叶落依枝”使用引用修辞,引用古乐府诗句,意思是夕阳西下,有微风相抚,落叶也相互依偎,简洁凝练地指出“叶”的缠绵,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