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 课件(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 课件(1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3-15 06:20: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选择性必修2 区域地理
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以京津冀地区为例
学习目标
通过分析资料,认识产业结构变化的基本规律。
以京津冀为例,分析地区产业结构变化过程及原因
课堂导入
1.从工业区位因素角度分析首钢初始把工厂建在北京西郊的原因。
临近铁矿、煤矿产地,原料、能源丰富;
临近河流(水源),工业用水充足;
交通便利,便于产品运输;
位于与盛行风垂直方向郊外,对北京城区的大气污染小(利于环境保护);
位于郊区,地价较低。
课堂导入
2.分析促使首钢搬出北京市的主要原因。
为了突出北京首都的职能;
北京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
为了减轻空气污染,提高环境质量;
缓解北京用水紧张、交通拥堵的状况;
为打造宜居城市提供土地与空间等。
课堂导入
3.说出石景山区产业结构的变化特征。
第二产业占比持续下降,第三产业占比持续上升;
由以第二产业为主变为以第三产业为主;
产业结构升级。
北京石景山区抓住服务2022年冬奥会和打造新时代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的两大机遇,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下图为石景山区产业结构变化统计图。
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过程
东南部以平原为主,属于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具有较好的农业生产条件。
京津冀地区铁、煤等矿产资源丰富,拥有渤海湾丰富的海洋资源,有利于发展开采业、加工业和化学工业。
有天津港、曹妃甸等天然港口,有利于发展交通运输业等。
1.分析该地区发展的区位优势
我国北方经济规模最大、最具活力的区域
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过程
温带季风气候,农业发展面临着旱涝灾害频发、土地盐碱化、风沙侵扰等问题;
随着资源的开发和使用,工业发展面临着能源紧张、水资源短缺、矿产资源过度开发带来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1.分析该地区发展的区位劣势
我国北方经济规模最大、最具活力的区域
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过程
1978—1999年 2000—2013年 2014年至今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比 重逐渐下降,第三产业的比重快速上升 第三产业比重超过了第二 产业, 产业结构升级趋缓。 区域内产业结构协调优化,产业发展合理分工。第二产业比重呈现明显下降的趋势,第三产业的比重稳步上升。
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过程
北京 天津 河北
高端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交通便利,有较好的工商业基础和制造业基础,生产研发和加工制造优势突出 河北依托农副产品
和加工业和重工业优势,以钢铁、煤炭和电力产业为主。地价和劳动力优势
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变化的原因
区域协同发展
京津冀三地产业协同发展,不断深化三地产业分工,共同实现区域内产业转型。
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变化的原因
技术创新
京津冀高校、科研院所的技术和人力资源优势,为京津
冀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创造了条件
双一流大学各省份分布图
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变化的原因
区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京津冀地区特别是河北省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型产业较多,对生态环境构成威胁。绿色发展是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变化
资源禀赋
技术条件
分工深化
地区产业结构
不同类型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影响因素
水平较低
以第一产业为主
水平较高
以二三产业为主
反映
体现
正确理解地区产业结构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变化
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规律
产业结构升级:通第二、第三产业相对于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相对于第一、第二产业的比重升高,第一产业剩余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第二产业剩余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
————产业和劳动力转移理论
(配第—克拉克定律)
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规律
产业结构优化:通过市场机制,政策调控,使三大产业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形成本地主导产业与支柱产业,使产业结构与区域内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以及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协调,体现出本地区产业结构的特点和优势,以取得最佳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效益。
课堂练习
材料1 :嘉定区是上海西部集汽车贸易、研发、制造、物流、服务、文化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汽车产业基地。这里集聚了整车和零部件企业300多家,还有100多家科研院所和研发中心。
1.分析嘉定区成为上海市汽车产业基地的区位条件,说明嘉定区汽车产业高度集聚对嘉定区经济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影响。
有利影响:集约利用区内的土地资源,共享基础设施,降低生产和管理成本;促进嘉定相关企业的发展;增加嘉定的财政收入等。
不利影响:导致嘉定第二产业结构过于单一,抗经济风险能力较差。
课堂练习
2.根据材料2,比较嘉定区2008年与2017年的产业结构,查找资料,分析其变化原因;比较嘉定区与上海市2017年的产业结构,说明嘉定区产业结构的主要特征。
产业结构按比重表现为“二、三、一”型,第二产业比重远高于上海平均值,第三产业比重远低于上海平均值。第二产业比重虽然在下降,仍占绝对优势,一直保持在 60%左右。第三产业比重持续增加。
课堂练习
3. 根据材料3, 简析嘉定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意义。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为嘉定区经济进一步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