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易错点检测卷-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部编版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
A.鸡冠花(guān) 慰藉(jí) B.捣衣(dǎo) 应和(hè)
C.卜落(bǔ) 绮丽( qí) D.蝙蝠(piān) 描绘(huì)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附近 扫荡 倘偌 B.蚊账 肥沃 顺序
C.踏步 闪烁 装饰 D.海滩 照列 构成
3.下面诗句中不是描写古代儿童有趣生活的一项是( )
A.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B.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C.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D.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4.下面句子中没有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
B.孩子们也就被关在地洞似的屋里了。
C.纺织娘寄住在他们屋前的瓜架上。
D.那碰着岸边的石块的叮当声,像是大路上车轮滚过的铃声……
5.下列诗句中加点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篱落疏疏一径深(稀疏) B.树头新绿未成阴(阴天)
C.梅子金黄杏子肥(大) D.最喜小儿亡赖(指顽皮 淘气)
6.下列对课文中的一些语句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学习《天窗》时,从“小小的天窗是你 唯一的慰藉”这句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天窗给孩子们带来的快乐。
B.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中,“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喜欢懒散的孩子。
C.从《乡下人家》的最后一句“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我们可以感受到乡下人家的美。
D.《三月桃花水》一文中最后一句话“啊,地上草如茵,两岸柳如眉,三月桃花水,叫人多沉醉”,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对桃花水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二、填空题
7.根据拼音写字词。
群星 shǎn shuò( )的夜晚,小小的 zhàng( )篷就是孩子们温暖的港湾。他们望着云彩组成的各种图案,展开了想象:有的像张开翅膀lǎo yīng( ),有的像凶猛的bà( )王龙,有的像倒挂在檐壁下的biān fú( )。
8.先把词语补充完整,然后选词填空。
天( )地( ) 如雾( )( ) 高楼( ) ( ) 车水( )( )
灯火( ) ( ) ( )( )袅袅 依( )傍( ) 鸡犬( )( )
这个( )的小山村,宁静而祥和,不同于城市里那( )的喧闹。早上,村子里( ),热闹极了,傍晚的时候,家家( )。
9.根据对课文的内容理解填空。
(1)《四时田园杂兴》作者是___代的_________,这首诗运用_________的方法,描写了江南______(时间)的自然景色,有花有果,有色有形,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的情感。
《宿新市徐公店》的作者是___代的_________,这首诗运用______手法,描绘了一幅_____________和______图,自然真切,别有风趣。
《清平乐·村居》这首词描绘了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______和______画面,借此表现______________。
(2)《乡下人家》真实地展现了乡下人家普普通通的________,赞美了乡村生活的美好,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_________。
(3)《天窗》一文通过描写孩子们借助家里的天窗观看外面的世界,并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说明了这小小的天窗是_________的窗户,表达了孩子们对大自然的______________,表现了儿童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一文中把三月桃花水比作春天的______、春天的______,赞美了三月桃花水的______,抒发了作者对________________之情。
(5)儿童急走追黄蝶,_____________。
10.我读我理解:先解释画线的词语,再谈一谈体会。
①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日长:______ 篱落:________
诗的后两句我们可以用一个字来形容_____,读这两句让我们感受到这里真是一片安静祥和的景象。可诗人又写了蜻蜓、蝴蝶翩翩起舞,这里是以静衬动,动中有静,更显其静。从而抒发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_____________之情。
②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急走:_______________
“儿童急走追黄蝶”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孩子?小孩子是怎么追寻蝴蝶的?你能再来描述一下这幅画面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亡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幸福的一家人,你最喜欢谁?从哪些词句感受到他们温馨、幸福?
小儿(关键词)____________。说说你的理解。
大儿、中儿(关键词)___________。说说你的理解。
翁媪(关键词)___________。说说你的理解
三、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①晚上,当你被逼着上床去“休息”的时候,也许你还忘不了月光下的草地河滩。你偷偷地从帐子里伸出头来,仰起了脸。这时候,小小的天窗又是你唯一的慰藉!
②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的一粒星,一朵云,想象到无数闪闪烁烁可象的星,无数像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你会从那小玻璃上而掠过的一条黑影,想象到这也许是灰色的蝙蝠,也许是会唱歌的夜莺,也说是霸气十足的猫头鹰……总之,夜的美丽神奇,立刻会在你的想象中展开
③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是应得感谢的。因为活泼会想的孩子们知道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比任何他们看到的都更真切更阔达,更复杂,更确实!
11.读选文,完成练习。
(1)完成下面的表格。
小作者看到的 小作者想象到的
一粒星 ________ 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孩子们的想象是________ 的。(填成语)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灰色的蝙蝠、唱歌的夜莺、霸气十足的猫头鹰
(2)小作者还有可能看到了______________,想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休息”加了引号,表示孩子们上床休息是 ,这里的引号用来表示(强调 特殊含义)(用“√”选择)。
13.你是如何理解文中画“﹏﹏”的句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比阅读《水乡记忆》。
水乡记忆(节选)
李清明
水乡多水鸭。
水乡一望无际的湿地间到处苇林丛、水草茂盛,水禽们喜欢啄食的田螺、河蚌、小鱼、小虾等水产品丰富,人工饲养的水鸭也特别多。
站在水乡祖祖辈辈燕子衔泥般筑起的防洪堤坝上向下俯看,望不到边际的湖洲、浅滩及稻田间到处是不停蠕动着的黑、白、黄、绿色的斑点,以及“嘎,嘎——嘎嘎”十分聒噪的水鸭们的叫声。
小时候,我常和村里的小伙伴们一起坐在田埂上或湖沟边隆起的土堆间,用小手托着双腮饶有趣味地观看大人们牧鸭。只见他们驾着两头尖尖的“鸭筏子”,胸前用长麻绳吊着一只铁皮口哨,手中举着一杆特制的长柄鸭锹,驱赶着一大群黑压压的水鸭,一会用鸭锹甩着泥巴指挥水鸭们赶到刚收割完的稻田里抢食;一会拿起胸前的哨子“嘀嘀——嘀嘀”有节奏地吹着,将吃饱了的水鸭领至河滩上,或集合“开会”或集体“洗澡”……他们的神态像极了一个个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牧鸭人常被我们叫成“鸭司令”也由此而来。
看大人们牧鸭有味,跟在放牛的小哥哥、小姐姐的屁股后面,到湖洲的野草丛中去捡鸭蛋则更加好玩和实惠。有时运气好,我们在四处寻找遗落的水鸭蛋的同时,还会意外地在湖洲的野草丛中捡到一两窝野鸭蛋咧。野鸭蛋个头比饲养的水鸭蛋要小,颜色均呈藏青色。用野鸭蛋做成的炒鸭蛋,口感及味道与家养的水鸭蛋相比几无二致。
14.《水乡记忆》给我们描绘乡村的哪些景色?请在文中画出来。
15.画出自己喜欢的语句,并谈谈自己的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书面表达
16.习作。
童年都是在充满乐趣的生活中度过,每个人可能都有自己秘密的成长乐园。你的乐园在哪里呢?满是玩具的房间?还是村头的小树林?还是河边的草地……
请以“我的乐园”为题,选择一个地方进行描写,要求内容具体,感情真挚,4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1.B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生字的正确读音。
A.慰藉(jí)——jiè
C.绮丽(qí)——qǐ
D.蝙蝠(piān)——biān
2.C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形近字书写。
A.倘偌——倘若:表假设的连词,有“如果”的意思。
B.蚊账——蚊帐:防蚊子的纱帐。
D.照列——照例:按照贯例;按照常情。
3.D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诗句的理解。
A.出自宋代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全诗为: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这句话的意思是:小孩子奔跑着追赶黄蝴蝶,可是蝴蝶飞入菜花丛中就再也找不到了。此句通过对人物的动作描写,“急走”与“追”相结合,反映了儿童们的天真活泼,“无处寻”展现出儿童们东张西望,四处搜寻的焦急状态,颇具生活情趣。
B.出自宋代杨万里的《舟过安仁》,全诗为: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这句话的意思是:怪不得没下雨他们就张开了伞,原来他们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当帆让船前进啊。表现了儿童的聪明才智,他们可以利用风伞来缓解下雨时的风雨之苦。
C.出自清代诗人高鼎的《村居》,全诗为: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鸢。
这句话的意思是:里的孩子们放了学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描述了一群活泼的儿童在大好的春光里放风筝的生动情景。
D.选自宋辛弃疾《清平乐·村居》。全诗: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这句话的意思是:含有醉意的吴地方言,听起来温柔又美好,那满头白发的老人是谁家的呀?写出了一对亲密无间的白发翁媪的那种和谐、温暖、惬意的幸福生活。
故选D。
4.C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比喻修辞的理解运用。
A.比喻,把三月的桃花水比作春天的竖琴。
B.比喻,把屋子比作黑洞。
C.拟人,将“纺织娘”拟人化,赋予了它人的行为。
D.比喻,把碰着岸边的石块的叮当声比作大路上车轮滚过的铃声。
选C。
5.B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字词解释能力。
A.选自宋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全诗: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这句诗的含义:篱笆稀稀落落,一条小路通向远方。疏疏:稀疏。
B.选自宋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全诗: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这句诗的含义是:树上的花瓣纷纷飘落,却还尚未形成树阴。
阴:树叶茂盛浓密而形成的树阴。
C.选自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全诗: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这句诗的含义是: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肥:大。
D.选自宋辛弃疾《清平乐·村居》。全诗: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这句诗的含义是:最令人喜爱的是淘气的小儿子。亡赖:指顽皮,淘气。
6.B
【详解】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理解。
根据阅读课文可知《清平乐·村居》辛弃疾,中“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意为:最令人喜爱的是淘气的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本句描述了农村小孩的逗人喜爱,从又一个侧面表达了作者对农村生活的赞赏之情。
故B错误。
7. 闪烁 帐 老鹰 霸 蝙蝠
【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词语。
根据所学拼音知识拼读音节,写出相应的生字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书写时注意字的结构和易错笔画,注意“鹰、霸、蝙、蝠”容易写错,书写时一定要做到工整、规范、正确,写完后读一读看是否正确。
8. 高 阔 如 烟 林 立 马 龙 辉 煌 炊 烟 山 水 相 闻 依山傍水 车水马龙 鸡犬相闻 炊烟袅袅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补全词语和词语运用能力。
天高地阔:形容秋天天空高远明朗、气候凉爽宜人。
如雾如烟:广大众多如云烟火海一般。形容书籍、文献、资料等极为丰富。
高楼林立:高高的房子,像树林一样密集地树立着。
车水马龙:车像流水,马像游龙。形容车马或车辆很多,来往不绝。
灯火辉煌:灯光明亮。形容许多灯光构成的热闹景象。
炊烟袅袅:1.古时人们做饭时徐徐轻烟回旋上升,随风而逝的景象。2.轻盈纤美貌。3.摇曳貌;飘动貌;吹拂貌;缭绕貌。4.形容香气散发。5.悠扬婉转。
依山傍水:靠山临水。形容风景清幽如画。
鸡犬相闻:鸡和狗的叫声都可以相互听见。比喻住家相近。
读句子,理解句子描写了山村和城市的景色区别。因此,可以从以上词语中选择形容山村景色和城市景色的词语填入合适的括号中。
形容小山村靠山临水,应填入“依山傍水”;形容城市的热闹,应填入“车水马龙”;形容村子里的热闹,应填入“鸡犬相闻”;形容家家户户做饭的情景,应填入“炊烟袅袅”。
9. 宋 范成大 以动衬静 初夏 喜爱夏季田园景物及赞美劳动人民 宋 杨万里 白描 暮春的田园风光 儿童捕蝶 环境 生活 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 田园生活 喜爱之情 孩子们放飞心灵 好奇和向往 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月桃花水 竖琴 明镜 可贵 大自然的热爱、赞美 飞入菜花无处寻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古诗的掌握,需要学生熟练地背诵及其默写古诗并熟练地掌握课文内容。
(1)《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译文: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白天长了,篱笆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变得越来越短,没有人经过;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本诗描写的季节是夏季(初夏),诗人描写了乡村农民耕织以及儿童学着大人的样子耕种田地的情景.展现了农村夏忙时节热烈的劳动场面,塑造农村儿童天真、勤劳、可爱的形象,流露出诗人对热爱劳动的农村儿童的赞扬。
《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译文:在稀稀落落的篱笆旁,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路边的树上花已凋落,而新叶却刚刚长出没有形成树阴。一个孩子奔跑着追捕一只黄蝴蝶,可蝴蝶飞到菜花丛中后就再也找不到了。
本诗运用了运用了以动衬静和白描手法,新市徐公店运用了白描手法,把田园风光与儿童捕蝶融为一体,描绘了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抒写了作者虽客居他乡却依然闲适的心境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
《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译文: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碧绿的小草。含有醉意的吴地方言,听起来温柔又美好,那满头白发的老人是谁家的呀?大儿子在溪水东面豆田锄草,二儿子正忙于编织鸡笼。最令人喜爱的是淘气的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
本词描绘了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环境和生活画面,借此表现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作者把这家老小的不同面貌和情态,以及他们的美好的农家生活描写得有声有色,惟妙惟肖,活灵活现,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表现出作者对农村和平宁静生活的喜爱。
(2)《乡下人家》课文主要讲述了乡下人家总爱在屋前、屋后种瓜、养花、种笋、养鸡、养鸭,描绘出一个个自然、和谐的场景,展现了乡下人家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赞扬了他们热爱生活、善于用勤劳的双手装点自己生活的美好品质。
(3)《天窗》课文主要讲的是夜晚小朋友们被逼着去睡觉所有木板窗都关闭起来,屋子里黑洞洞的,屋顶的天窗成了孩子们唯一的慰藉。孩子们透过小小天窗看到的点点画面,对外面的世界进行了丰富的联想。
说明了这小小的天窗是孩子放飞天性的窗户,表达了孩子们对大自然的好奇与向往,表现了儿童充满童真童趣以及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三月桃花水》课文主要内容是阳春三月,春水滋润大地、催生万物的美丽景色。赞美了春天的美丽。作者把三月桃花水比作竖琴、明镜,揭示了春水的可贵和春天已经悄悄地向我们走来的信息,抒发了作者对春天,对大自然的热爱。
(5)本诗选自宋代诗人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10. 指白天变长了。 篱笆。 静 热爱 奔跑 这是一个天真可爱的小男孩。小男孩飞快的奔跑去追蝴蝶。
小男孩飞快的奔跑去追蝴蝶,这两只蝴蝶可没那么好抓,它们好像在跟小孩玩捉迷藏,小孩刚跑过去,它们马上飞到了路边的油菜花里。黄色的蝴蝶在黄色的油菜花里,就跟花融合在了一起,小孩儿怎么也找不到了。 小孩顽皮、淘气 “亡赖、卧剥莲蓬”。体现小儿子无拘无束地剥莲蓬吃的那种天真活泼。
“锄豆、织鸡笼”大儿子锄草二儿子年纪尚小家里编织鸡笼,两人都在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说明二人很勤劳。 “吴音、相媚好”描写了一对满头白发的翁媪,亲热地坐在一起,一边喝酒,一边聊天的悠闲自得的画面,平凡中透着幸福。
【详解】本题考查对古诗的理解及填空。
①“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这两句诗出自宋朝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全诗: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这两句诗的意思:白天长了,篱笆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变得越来越短,没有人经过;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这里“日长”的意思是指白天变长了。“篱落”的意思是“篱笆”。写出了初夏农事正忙,农民早出晚归,所以白天很少见到行人。最后一句又以“惟有蜻蜓蛱蝶飞”来衬托村中的寂静,静中有动,显得更静。抒发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②“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出自宋代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全诗: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小孩子奔跑着追赶黄蝴蝶,可是蝴蝶飞入菜花丛中就再也找不到了。这里的“急走”是奔跑的意思。此句通过对人物的动作描写,“急走”与“追”相结合,反映了儿童们的天真活泼,“无处寻”展现出儿童们东张西望,四处搜寻的焦急状态,颇具生活情趣。
例:儿童们兴奋的双手扑扑打打,两脚跌跌撞撞追蝶菜花是黄的,又是繁茂的一片,一只小小的蝴蝶,飞入这黄色的海洋里,就找不到了。
③《清平乐·村居》是宋代大词人辛弃疾的词作。全诗: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意思是: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碧绿的小草。含有醉意的吴地方言,听起来温柔又美好,那满头白发的老人是谁家的呀?大儿子在溪东边的豆田锄草,二儿子正忙于编织鸡笼。最令人喜爱的是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这里的“亡赖”是小孩顽皮、淘气。
小儿诗句“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中“亡赖”是褒义词是对小儿子的爱称。写出了小儿子无拘无束地剥莲蓬吃的那种天真活泼的神情状貌,栩栩如生。其中的 “卧”字用得极妙,它成功地让小儿天真、活泼、顽皮的劲儿跃然纸上。
大儿、中儿诗句“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从“锄豆、织鸡笼”可以看出大儿子是家中的主要劳力,担负着溪东豆地里锄草的重担。二儿子年纪尚小,只能做占铺助劳动,所以在家里编织鸡笼,说明二人很勤劳。
翁媪诗句“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吴音、相媚好”描写了一对满头白发的翁媪,亲热地坐在一起,一边喝酒,一边聊天的悠闲自得的画面,这几句尽管写得很平淡,但是,它却把一对白发翁媪,乘着酒意,彼此“媚好”,亲密无间,那种和谐、温暖、惬意的老年夫妻的幸福生活,形象地再现出来了。
11. 无数闪闪烁烁可爱的星 天马行空、奇思妙想 一朵云 无数像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 一条黑影 那小玻璃上面弯弯的月牙 想象到那缺失的月亮可能是被天狗吃掉了,也可能是被仙女借走照明了,还可能是因为顽皮跑丢了。 12.不情愿的 特殊含义√ 13.小小的天窗寄托着孩子们的梦想,让孩子们枯燥闭塞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解析】11.(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和提取关键信息。
根据文中“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的一粒星,一朵云,想象到无数闪闪烁烁可象的星,无数像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你会从那小玻璃上而掠过的一条黑影,想象到这也许是灰色的蝙蝠,也许是会唱歌的夜莺,也说是霸气十足的猫头鹰……总之,夜的美丽神奇,立刻会在你的想象中展开”可知①无数闪闪烁烁可爱的星③一朵云无数像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④一条黑影
天马行空:马的奔驰如同腾空飞行,多比喻才思豪放,超群不凡。
奇思妙想:奇妙的想法。
(2)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结合自己对文章的理解,仿照文章中的句式进行描写,写出孩子们还“看”到的画面。注意本体和喻体之间要有关联即可。语言完整流畅,不要写错别字。
例:北风呼啸,孩子们会从那小玻璃上面的一朵朵洁白飘逸的雪花,想象到这也许是盛开的棉花,也许是飞扬的柳絮,也许是飞落的梨花。
12.本题考查引号的作用。
引号的作用:表示引用。表示特定称谓。表示特殊含义。表示讽刺和嘲笑。突出强调。
“休息”加引号,表示孩子们上床休息是不情愿、被逼迫的。这里引号用来表示特殊含义。
13.本题考查句子理解。
本语段描写了孩子们从天窗中观察到的外面的景色及孩子们的想象,结合“这时候,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可知,小小的天窗寄托着孩子们的梦想,让孩子们枯燥闭塞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14.水乡一望无际的湿地间到处苇林丛、水草茂盛,水禽们喜欢啄食的田螺、河蚌、小鱼、小虾等水产品丰富,人工饲养的水鸭也特别多。站在水乡祖祖辈辈燕子衔泥般筑起的防洪堤坝上向下俯看,望不到边际的湖洲、浅滩及稻田间到处是不停蠕动着的黑、白、黄、绿色的斑点,以及“嘎,嘎——嘎嘎”十分聒噪的水鸭们的叫声。 15.只见他们驾着两头尖尖的“鸭筏子”,胸前用长麻绳吊着一只铁皮口哨,手中举着一杆特制的长柄鸭锹,驱赶着一大群黑压压的水鸭,一会用鸭锹甩着泥巴指挥水鸭们赶到刚收割完的稻田里抢食;一会拿起胸前的哨子“嘀嘀——嘀嘀”有节奏地吹着,将吃饱了的水鸭领至河滩上,或集合“开会”,或集体“洗澡”……他们的神态像极了一个个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牧鸭人常被我们叫成“鸭司令”也由此而来。
这段话通过动作、声音、神态等的描写,准确形象地刻画了出牧鸭的有趣场面。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牧鸭人比喻成“鸭司令”生动勾勒出牧鸭人的神气和作用。
【解析】14.本题考查的是找文中关键语句。
第2自然段是对乡村景色的描写,点明水乡湿地间的水产品丰富,水鸭也特别多,通过视觉、听觉两方面,用优美的语言写出水鸭的数量之多。
15.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
可以找描写景物的句子,可以找关于动作、语言描写的句子,体会言之有理即可。
比如:小时候,我常和村里的小伙伴们一起坐在田埂上或湖沟边隆起的土堆间,用小手托着双腮饶有趣味地观看大人们牧鸭。这句“小手托着双腮”刻画了一个天真可爱的小孩形象。
16.例文:
我的乐园
我家楼下,有一个休闲广场。从两三岁起,我便常常在广场上玩,它可确实称得上是我的“乐园”了。
不必说金黄的桂花的华美,高大的广玉兰的清纯,碧绿的三叶草的神秘;也不必说黑色的天牛在地上霸道地爬行,白色的蝴蝶在苜蓿花丛里轻快地翻飞,红色的蚂蚁在新居前垒起尖尖的土堆。单是周围的长梯一带,便有无限趣味。楼梯旁有老树桩,雨后侧面总会探头探脑地钻出一堆蘑菇来。楼梯上也是这样,雨后如要采蘑菇,沿着楼梯一层层找上去,很快便可寻得小半袋。当然不能吃;我们分不清这些蘑菇中哪些是有毒之辈,只不过采来玩罢了。楼梯尽头是一块平地,上面常堆了些树叶,踩上去发出“嚓嚓”的响声,在我们看来也是有趣的。
楼梯两旁都是花坛,中间隔着一块光滑的长石板,同楼梯一个走势。我们常把这当做滑梯,从顶端直向地面滑下去,滑下去,只觉得要飞起来似的。滑“滑梯”的姿势很多,有脚朝下趴着的,头朝下趴着的……但最常用的还是规规矩矩地坐着。快要落地时,放慢些速度,便可安全着陆。也有在落地前故意加快速度的,但初学者最好不要用。“滑梯”有好几部,有的又陡又险,为我们所摒弃。
采蘑菇、滑“滑梯”这些虽有趣,终是白天人少时玩的;晚上人多起来,可就两样了。最适宜的是捉迷藏:大家各自躲起来,让一个人来找。藏身之处五花八门,多聚集在保安亭附近。有的隐在花坛或保安亭后,有的遁在树上。在树上躲着是需要一定的勇气和技术含量的:首先得爬上去,越高越好;之后要紧紧抱住树干,尽可能地贴在树上。这样,借着夜色的掩护,便可伪装得天衣无缝。然而在树上躲多了,也是不行的,终会被找到;就要寻其他地方躲藏。比较巧妙的有戴上衣服上的帽子,背朝外坐在昏暗处的长椅上。也有混进跳舞的老奶奶们中间有模有样地比划、或者挤在大爷们聊天的人堆里凝视观望。这可算是最高明的办法了。灌木丛里是不去的,因为虫子和蜘蛛网太多。
此外,还可以在花坛里寻四叶草、爬上树聊天、捉了蚂蚁放在飘于水面的树叶上……都是不错的趣事儿。
休闲广场承载着我的欢笑、我的快乐、我的童年,是我永远的“乐园”。
【详解】本题为命题作文。
要求以“我的乐园”写一写自己乐园。想想在平时的学习与生活中,什么地方是你的乐园,选择你最想和大家分享的去写。确定好写作内容之后,想想你的乐园是什么样子的?你最喜欢在那儿干什么?这个乐园给你带来了怎样的快乐?写时要将内容写具体、写生动,写作时要合理安排材料,重点部分要详细写,其他部分可略写,还要注意语句要通顺,用词要恰当。写作过程中注意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及修辞手法,用到积累的好词佳句。
提纲:
开头:开门见山。
中间:乐园是什么样子的?你最喜欢在那儿干什么?这个乐园给你带来了怎样的快乐?
结尾:总结式或者抒情式扣题,升华主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