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易错点检测卷-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部编版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昼(zhòu)夜 耘(yún)田 B.玉磬(qìn) 蚂(mà)蚱
C.燕(yàn)园 葬(zàng)身 D.点缀(chuò) 腮(sāi)边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银征 玻璃 稚子 樱桃
B.铲地 倭瓜 逛街 飘虫
C.承认 割草 蝴蝶 徘徊
D.巍峨 无垠 澄澈 粘污
3.下列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傍:傍晚。
B.稚子:幼小的孩子。
C.玻璃:玉石。
D.陂:池岸。
4.《月是故乡明》以 为线索,流露出作者 的思想感情( )
A.月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B.生活经历 对童年生活的留恋。
C.月 对家乡的思念。 D.生活经历 对祖国的怀念。
5.根据括号里的词语描述情景,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相映成趣)公园里草木浓绿一片,点缀着三两朵红花,二者相互映衬,显得格外美丽。
B.(乐此不疲)他到了国外,整日沉迷于国外的新鲜事物,一点也没有想家的想法。
C.(不可胜数)大榕树上的鸟儿太多了,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数都数不过来。
D.(恍然大悟)我被眼前的数学题难住了,没有思路,老师做了一条辅助线,我瞬间懂了。
6.下列句子在表达特点上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虽然姑爹小船上盖的只是破旧的篷,远比不上绍兴的乌篷船精致,但姑爹的小渔船仍然是那么亲切,那么难忘……
B.对比之下,我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无论如何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
C.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D.蜻蜓要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
二、填空题
7.我会拼写。
(1)在乡村的小路上,mù tóng( )正边赶着牛,边哼着歌。
(2)暴雨过后,池塘里的水漫上了chí bēi( )。
(3)我们要保持kǒu qiāng ( )清洁。
8.写出以下词语在诗中的意思。
耘田:____________
绩麻: ____________
各当家:____________
供:____________
傍:____________
9.我能理解。
(1)《稚子弄冰》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_。描写敲出的声音像玉磬一样穿越树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描写冰忽然掉到地上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稚子弄冰》刻画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儿童形象,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的天性。
10.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再选择一个词语写一句话。
( )书( )画 颇负( )( ) ( )天( )地
风( )雪( ) 泪眼( )( ) 缕缕(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查字典填空。
“幽”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大写字母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__________,再查__________画,这个字的第四笔是__________。“幽”有以下几种解释:①深远;僻静。②隐蔽的;不公开的。③囚禁。④清淡的。在“幽香”一词中“幽”的意思是______。
12.填空
梅花经霜傲雪,被人们赋予坚强的品格,一直为人们所赞颂。梅与______、_______被人们称为“岁寒三友”。
三、语言表达
13.按要求写句子
(1)我用脚把那下了种的土窝一个一个地溜平。(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能玷污的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太阳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黑暗的地方飞出来。(仿写句子)
冬天寒风凛冽,吹得_______,吹得_______,________。
14.如果让你去采访一位爱读书的伯伯,了解他童年读书的经历,你会设计一些什么问题呢?至少写出三个问题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祖父的园子 (节选)
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蜜蜂、均蝶、蜻埏、蚂蚱,样样都有。均蝶有白蝴蝶、黄蝴蝶。这种蝴蝶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传说 据说)这花园,从前是一个果园。祖母喜欢养羊,羊把果树给啃了,果树渐渐地都死了。到我有记忆的时候,园子里还有一棵樱桃树、一棵李子树,因为樱桃和李子都不大结果子,所以觉得它们并不存在。小的时候,只觉得园子里边就有一棵大榆树。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了风,榆树先呼叫,来了雨,榆树先冒烟。太阳一出来,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 闪耀)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
15.用“\”划去选文括号里不正确的词语。
16.选文的作者是______,这篇课文节选自她的《____》。
17.用“ ”画出选文中“ABB”式的词语,并仿写两个 、 。
18.用“____ ”画出描写榆树的句子,作者抓住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情况来描写榆树的不同形态,突出作者对它的____________的情感。
19.读了选文,你认为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勤奋的画家——门采尔
门采尔是德国著名的油画家和版画家。他十三岁开始作画,非常勤奋、刻苦。他的画.比较早地(反应 反映)了德国工人阶级的生活。 泥水匠、马车夫、磨刀人、油漆工、修车工等,在他的笔下都栩栩如生。他用四年工夫画了一幅《轧钢工厂》,轰动了全国。
当时,有一个青年也经常作画,但画得很草率。他的画总是长时间卖不出去。他看到门采尔的画总是被人们抢购一空,就去找门采尔,请他介绍成功的秘诀。门采尔告诉青年画家说:“要有秘诀,那就是多看多画。”青年画家说“我画得不少呀!有时一天就可一画好几张,要卖出去往往得(de dé děi)等 上一年,这是为什么呢 ”门采尔笑着说:“这件事好办,你不妨倒过来试试。”青年画家莫名其妙:“倒过来,这是什么意思,先生 ”门采尔一本正经:“对呀!倒过来,就是要你用一年的工夫去画一张画,你就能-天把它卖出去.了。”青年画家苦笑着说:“一年画一张画,那多慢呀!”门采尔(严厉 严肃 严格)起来:“画画是艰苦的劳动,是没有捷径可走的。”青年画家回去后,着(zhe zháo zhuó) 实认真地画起来,用一年的时间画了一张画,(当然 竟然 果然)不到一天就卖出去了。
20.找出青年画家请教采尔前后两种不同态度的一对反义词。
( )一( )
21.选择括号里正确的拼音或词语。
22.解释字词的意思。
(1)“你就能一天把它 卖出去了”中的“它”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捷径”的“径”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捷径”在文中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理解,“栩栩如生”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门采尔要青年画家“倒过来”,这里指的是把什么和什么倒过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25.作文大秀场
童年是一颗绚烂的肥皂泡,五光十色,令人一想起就满含笑意;童年是一颗香浓的奶糖,越嚼越甜,让人回味无穷。请选择你童年生活中的一件趣事,用真情记录你的童年吧!注意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要求题目自拟,语句通顺,450字左右。
参考答案:
1.A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A.正确。
B.错误。玉磬(qìn)——yù qìng:古代石制乐器名。
C.错误。燕(yàn)园—— yān yuán:位于北京市西郊海淀镇东北部,与圆明园、颐和园毗邻。
D.错误。点缀(chuò)——diǎn zhuì:加以衬托或装饰。
2.C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
根据平时所学生字及平时的积累,对每个词中的字进行分析完成即可。
A.银征——银钲:指银色的钲;比喻圆月。
B.飘虫——瓢虫:动物名。昆虫纲瓢虫科。
C.正确。
D.粘污——玷污:弄脏。比喻败坏声誉等。
3.A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解释,注意结合诗歌内容分析。
A.错误。傍:靠近。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译文:白天去田里从事田间劳动,夜晚在家中搓麻线,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荫下学着种瓜。
《稚子弄冰》: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银钲 一作:银铮)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玻璃 一作:玻瓈)
译文:儿童早晨起来,将冻结在铜盆里的冰块脱下,用彩线穿起来当钲。敲出的声音像玉磬一般穿越树林,忽然冰锣敲碎落地,发出玉石摔碎般的声音。
《村晚》: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译文:池塘四周长满了青草,池塘里的水几乎溢出了塘岸,山像是衔着落日一般倒映在波光荡漾的水面上。放牛的孩子横坐在生背上,慢慢地朝家而去,拿着短笛随便地吹奏着不成调的曲子。
故BCD正确。
4.C
【详解】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的理解。
《月是故乡明》是季羡林老先生的一篇散文,课文以“月”作为抒情线索,通过对故乡和自己童年生活的回忆,追忆了数星星、摇知了、看月亮等这几件童年趣事,同时,还写了广阔世界的月亮与故乡的小月亮进行对比,说明作者最爱故乡的小月亮,永远也忘不了它,抒发了作者对故乡永远的思念和牵挂。结合课文内容完成作答。
通读文章可知,课文以“月”为线索,回忆了在故乡的童年生活,流露出他对故乡的眷恋、思念之情。故选项为C。
5.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词语搭配。
A.相映成趣:意思是相互衬托着,显得很有趣味,很有意思。符合语境,故正确。
B.乐此不疲:意思是喜欢做某件事而不知疲惫。句中要表达的是“整日沉迷于国外的新鲜事物”,不是在做某事,用“乐此不疲”不合适,故错误。
C.不可胜数:意思是不能计算数目,形容非常多。符合语境,故正确。
D.恍然大悟:意思是对某一事物突然明白、突然醒悟。符合语境,故正确。
故答案为B。
6.D
【详解】本题考查对比手法。
解答本题,可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语判断,从A项的“远比不上”,B项的“对比之下”,C项的“也比不上”可知这三句都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对比来强调自己对某事物的感情,D项没有使用对比的写作手法,故答案选D。
7. 牧童 池陂 口腔
【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词语的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要读一读拼音,一定要读准字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书写时要注意“童、陂、腔”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8. 在田间锄草 把麻搓成线 各人都担任一定的工作 从事 靠近
【详解】本题考查字词的解释。
出自出自宋代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全诗为: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译文:白天去田里从事田间劳动,夜晚在家中搓麻线,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荫下学着种瓜。
昼出耘田夜绩麻:白天去田里从事田间劳动,夜晚在家中搓麻线。耘田:泛指治田除草,从事田间劳动。
绩麻:把麻搓成线。
村庄儿女各当家: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各当家:每人担任一定的工作。
童孙未解供耕织: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供:从事,参加。
也傍桑阴学种瓜:也在那桑树荫下学着种瓜。傍:靠近。
9. 宋 杨万里 敲成玉磬穿林响 忽作玻璃碎地声 天真活泼 孩子无忧无虑,烂漫天真
【详解】(1)本题考查作家作品及诗句的理解。
《稚子弄冰》是宋代诗人杨万里所作。全诗四句,从小孩幼稚嗜玩的心理特征切入,为读者描绘了一幅稚气满纸而又诗意盎然的“脱冰作戏”的场景。
全诗为: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意思是:儿童早晨起来,将冻结在铜盆里的冰块脱下,用彩线穿起来当钲。敲出的声音像玉磬一般穿越树林,忽然冰锣敲碎落地,发出玉石摔碎般的声音。结合诗意可知描写敲出的声音像玉磬一样穿越树林的诗句是“敲成玉磬穿林响”,描写冰忽然掉到地上的诗句是“忽作玻璃碎地声”。
(2)本题考查诗句的理解与分析。
《稚子弄冰》从小孩幼稚嗜玩的心理特征切入,为读者描绘了一幅稚气满纸而又诗意盎然的“脱冰作戏”的场景。刻画了儿童的调皮与可爱,诗人发自内心地尊重儿童的天真,才能把孩子玩冰的情趣描绘得如此真切酣畅,表达了孩子无忧无虑,烂漫天真的天性。
10. 能 善 盛 名 顶 立 欺 压 蒙 眬 幽 芳 颇负盛名的故宫,每年都吸引很多游客到此观光游览。
【详解】本题考查补全词语和造句。
能书善画:善于抄写;擅长书法。又善于画画,形容多才多艺。
颇负盛名:相当的有名声,形容名人或名物名气很大。
顶天立地:头顶苍天,脚踏大地。形容形象伟大,气概豪迈。
风欺雪压:形容风雪非常大,自然条件艰苦;也形容遭受的困难多,处境坎坷。
泪眼蒙胧:意思是形容人的眼睛半开半闭,看东西模糊的样子,这种情态多在将要睡着,刚刚睡醒、醉酒或流泪之后出现。
缕缕幽芳:一丝丝清幽的香味。
泪眼蒙眬:造句:那天,我俩喝得泪眼蒙眬,但是,像战斗归来的老兵,那醉态就是我们的荣誉奖章。
11. Y yōu 山 6 点 ④
【详解】本题考查了字的笔画和查字典。
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这个字的音节的第一个字母的大写,再查音节,音节必须带有声调。选择字义,要结合词语的意思来思考。
“幽”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大写字母Y,再查音节yōu;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山,共9画,除去部首还有6画。笔顺是:竖,撇折,撇折,点,撇折,撇折,点,竖折/竖弯,竖。
幽香:淡雅的香味。“幽”的意思是清淡的。
12. 松 竹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积累。
三友:指松、竹、梅。松、竹在寒冬季节枝叶不凋,梅花则迎寒开放,所以称“岁寒三友”。它们被认为有骨气,值得仿效为友。
13. 我用脚把土窝溜平。 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不能玷污的。 雪花随风四处飘荡 人们腿脚直发抖 老鹰大雁不敢出来觅食
【详解】(1)本题考查缩句。
缩句就是去掉句子的修饰限制成分,保留句子的主干使它更简即可。这里去掉修饰词“那下了种的”“一个一个地”,句子缩为:我用脚把土窝溜平。
(2)本题考查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能”改为否定词“不能”,然后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吗”去掉,问号改为句号。注意不得改变句子意思。句子改为: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不能玷污的。
(3)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观察题目给出的例句,要写出冬天寒风下事物和人的反应。
如:冬天寒风凛冽,吹得鸟儿躲进巢里不敢出来,吹得青蛙在洞里冬眠,孩子们穿上了厚厚的羽绒服。
14.示例:①您童年时都读过哪些书?②其中给您印象最深的是哪本书?为什么?③您认为书籍对您成长有哪些影响?
理由:因为这个伯伯喜欢读书,所以我就针对这个话题设计问题,希望对我今后读书有所启发和帮助。
【详解】本题考查口语交际。
抓住题干中的“爱读书”“童年读书的经历”去作答。如“您童年的书是自己买的还是父母买的”;“您喜欢读哪种类型的书籍”;“您有哪些书籍可以推荐给大家”等。联系生活实际设计三个合理的问题即可,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
15.传说 闪耀 16. 萧红 呼兰河传 17.胖乎乎 圆滚滚 明晃晃 白茫茫 黄澄澄 18.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了风,榆树先呼叫,来了雨,榆树先冒烟。太阳一出来,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
风中 雨中 阳光下 喜爱 19.这是一个充满生机、充满乐趣的园子。
【解析】15.本题考查近义词。
传说:属于传统的、轶事性的或属于某一特殊专题的知识;有关于某人、某事或某地的一整套传闻;据别人说;谈论、散布、传播。
据说:根据旁人所说或据某种传说。
闪烁:指光亮晃动不定、忽明忽暗;(说话)稍微露出一点想法,但不肯说明确;物体忽隐忽现,变动不定;显露,现出。
闪耀:指耀眼、闪烁的意思。
这花园从前是果园,这是根据旁人所说的,用“据说”。
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这里指光亮晃动不定,用闪烁。
16.本题考查对文段内容以及相关文学常识的分析。《祖父的园子》选自《呼兰河传》,是著名女作家萧红的作品,这篇文章写的情真意率,令人印象深刻。文章以“爱”为核心,以“趣和乐”为重点,描绘出祖父的园子是“我”童年幸福、快乐的家园。语言优美生动,富有想象力,同时也是一篇非常适合朗读的文章。
17.本题考查叠词。
阅读“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和“花园里边明晃晃的”可选文中“ABB”式词语为“胖乎乎 圆滚滚 明晃晃”。“ABB”式词语有:亮闪闪、金灿灿、静悄悄、黑沉沉、亮晶晶、香喷喷、水汪汪、气冲冲、胖乎乎、笑哈哈、黑压压、沉甸甸、孤零零、白茫茫、急匆匆、黑乎乎、黄澄澄。
18.本题考找关键句和提取关键信息。
阅读句子“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了风,榆树先呼叫,来了雨,榆树先冒烟。太阳一出来,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可知,这句就是描写榆树的句子。从这句话中的“来了风”“来了雨”“太阳一出来”可以看出,作者对榆树的描写抓住了风中、雨中、阳光下三种情况,表现了榆树的不同情态,突出了作者对它的喜爱的情感。
19.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从“这花园里蜜蜂、均蝶、蜻埏……就像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可知祖父的园子有靖蜓、蝴蝶、蚂炸、蜜蜂,这是一个充满生机、充满乐趣的园子。
20. 草率 认真 21.反映 děi 严肃 zhuó 果然 22. 用一年时间画的画 方法 比喻能迅速达到目的方法或手段 形象逼真,如同活的一样。本文指门采尔画的人物如同活的一样。 23.把卖画的时间和画画的时间倒过来。 24.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想取得成功,都必须勤奋刻苦。
【解析】20.本题考查反义词。
反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反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反义词。从“当时,有一个青年也经常作画,但画得很草率。”和“青年画家回去后,着 实认真地画起来,用一年的时间画了一张画,果然不到一天就卖出去了。”中可知表示青年画家画画前后不同态度的一对反义词: 草率和认真。
21.本题考查多音字和近义词。
得: dé,1.得到(跟“失”相对)。2.演算产生结果。3.适合。4.得意。5.完成。6.用于结束谈话的时候,表示同意或禁止。
děi,1.助动词。2.“得”的否定是“无须”或“不用”,不说“不得”。3.助动词。表示揣测的必然。4.舒服。
de,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完成。
着:zhe,1.表示动作的持续。2.表示状态的持续。3.用在动词或表示程度的形容词后面,加强命令或嘱咐的语气。4.加在某些动词后面,使变成介词。
zhuó,1.穿(衣)。2.接触;挨上。3.使接触别的事物;使附着在别的物体上。4.着落。
zháo,1.接触;挨上。2.感受;受到。3.燃烧,也指灯发光(跟“灭”相对)。4.用在动词后,表示已经达到目的或有了结果。5.入睡。
反映:①反照。比喻把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②转达。
反应:有机体受体内或体外的刺激而引起的相应的活动。
严厉:严肃而厉害,一般指做错事情后给予的厉害的、高层度的惩罚,不姑息。
严肃:令人敬畏、认真的,可以是形容人的状态,也可以形容气氛。
严格:对遵守制度或掌握标准等认真、毫不放松。
当然:表示对某一行为的确认或肯定;表示就是这样、应当这样。
竟然:表示出乎意料。
果然:表示事实与所预料的相符。
根据语境,他的画,比较早地把德国工人阶级的生活表现出来。所以选“反映”。
根据语境,门采尔当时说话的语气认真的,所以选“严肃”。
根据语境,青年画家回去后,着实认真地画起来,用一年的时间画了一张画,不到一天就卖出去了。与门采尔预料的一样,所以选“果然”。
22.本题考查解释词语。
(1)从“对呀!倒过来,就是要你用一年的工夫去画一张画,你就能一天把它卖出去了”可知“它”就是“用一年的工夫去画一张画”。
(2)捷径:近路,比喻能较快地达到目的的巧妙手段。径:原来指路,从“画画是艰苦的劳动,是没有捷径可走的。”可知“径”是方法。捷径的意思就是比喻能迅速达到目的方法或手段,意思画画不可能很快画的很好。
(3)栩栩如生:通常比喻画作、雕塑中的艺术形象等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出自《庄子·齐物论》。从“泥水匠、马车夫、磨刀人、油漆工、修车工等,在他的笔下都栩栩如生。”可知栩栩如生指的是门采尔画的人物非常生动。
23.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从“门采尔一本正经:‘对呀!倒过来,就是要你用一年的工夫去画一张画,你就能一天把它卖出去了。’”可知门采尔让青年画家“倒过来”,是指把卖画的时间和画画的时间倒过来。
24.本题考查了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文章写了门采尔是一个非常勤奋、刻苦的画家,年轻人向他请教成功的秘诀,门采尔告诉他“画画是艰苦的工作,没有捷径可走”。结果年轻画家真的用一天卖出了自己用心画的画。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要想取得成功,都必须勤奋刻苦。
25.例文:
难忘的童年
在自己的童年里,每个人都有自己难忘的一件事。而我的最难忘的一件事就是那次的烤鱼!
在去年寒假,我从外面剪头发回来,看到堂弟多多和他哥哥在那烧火。我下了车就跑过去问:你们在干什么呀?多多立马回答我说,我们准备烤鱼呢!我一听,开心得不得了,说:“我可以加入你们吗?”哥哥说可以啊!于是我们把火烧得旺旺的起来!然后跑去多多家缸里抓鱼!我们抓来抓去,鱼太聪明,边都没碰到!还是哥哥聪明,拿来一个小网子,一下就网了条10多厘米的小鱼!
开始杀鱼了,这么残忍的事当然交给我来做!我首先把小鱼打晕,然后用刀把鱼肚子切一个洞,把里面的肠子什么的拿出来!用水冲干净!哥哥又帮我把鱼串起来!
开始烤鱼咯!我们把鱼放在火上烤,一会儿左边,一会儿右边,过了大概20分钟左右,我提议检查鱼熟了没?于是我们把鱼用筷子把外面焦黑的皮剥开!哇!顿时里面的肉金黄金黄的,把我们三都看得流口水哒!我们请来了多多的爸爸来品尝。多多的爸爸对我们竖起大拇指,对我们三个人说:你们烤的外面虽然难看了点,而且也不能吃,但里面的肉好嫩,不错!听到这句话,我们三也抢着一人尝了一口,我感觉这比任何的都要好吃!因为是我自己亲自烤的鱼,而且还是第一次!
这就是我的第一次烤鱼经验!也是我童年难忘的一次体验哦!是不是好难忘呢?
【详解】本题考查话题作文。
审题:
题目要求记录你童年生活中的一件趣事!题目自拟,450字左右。
选材分析:
回忆起童年的时光,发生过许许多多的事,选择你印象深刻或最想和大家分享的去写。要通过典型的事例来表现童年的快乐与有趣。
内容指导:
开头:点题,点明你要写的是一件什么样的事。
中间: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注意详略得当。
结尾:首尾呼应,抒发感情。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