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混合运算必考题检测卷(单元测试)-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苏教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单元混合运算必考题检测卷(单元测试)-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苏教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96.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3-16 14:05: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单元混合运算必考题检测卷(单元测试)-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苏教版
一、选择题
1.和45×9得数相同的算式是( )。
A.45×10+45 B.45×3×2 C.45×3×3 D.45×9÷9
2.甲乙两人拿出同样多的钱合买一箱苹果,甲分去12千克,乙分去18千克,结果乙要给甲36元,苹果每千克( )元。
A.6 B.12 C.24 D.无法确定
3.利民水果店运来香蕉12箱,运来芒果的箱数是香蕉的4倍,运来西瓜比芒果多7箱,求运来西瓜多少箱。下面算式正确的是( )。
A. B. C. D.
4.下面的算式中,最后一步需要计算除法的是( )。
A.48×(32÷4) B.160-60÷3 C.360÷6×2 D.240÷(20-14)
5.故事书有24本,童话书的本数是故事书的3倍。两种书一共有( )本?
A.72 B.48 C.96 D.27
6.奶奶打算存一些鸡蛋送给小丽,已经存了20只,接下来每天,奶奶家里的鸡都会再生5只鸡蛋,但全家每天又会吃掉3只。照这样,再经过12天一共存了( )只鸡蛋。
A.60 B.24 C.44 D.36
二、填空题
7.的积是( )位数,的积大约是( )百,最大的两位数与最小的两位数的积是( ),25个17比170多( )。
8.学校买了3捆松树苗,每捆12棵,买的杨树苗比松树苗多4棵。买了( )棵杨树苗。
9.如下图,每个茶杯售价5元。买4盒这样的茶杯一共要( )元。
10.计算83-7×8时要先算( )法,后算( )法。
11.将44-37=7,63÷7=9,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是( )。
12.王老师买了15支铅笔和2盒钢笔。铅笔和钢笔一共有多少支?要解决这个问题还需要知道什么条件。写在括号里( )。
13.一个公园,成人票每张18元,儿童票每张9元。买2张成人票和1张儿童票,一共( )元。
14.在计算20×(12+□)时,明明把12看成了21,得数比正确的得数多( )。
三、判断题
15.四年级同学为庆祝节日做纸花,6个同学做了48朵。照这样计算,34个同学一共可以做270朵。( )
16.计算(2×36)+20时,如果去掉括号,计算结果不变。( )
17.70-30÷5=40÷5=8。( )
18.85减去13的差再除以9,列综合式为85-13÷9。( )
19.9+15×3和15×3+9的计算结果一样。( )
四、计算题
20.脱式计算。
302-96+58 280-8×25 (79+47)÷7
21.看图列式计算。
五、解答题
22.5筐苹果,连筐称一共175千克。如果每个空筐重5千克,苹果一共有多少千克?
23.注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能够有效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某社区网格员调查本小区注射疫苗情况,已经注射两针新冠疫苗的有263人,注射三针新冠疫苗的人数是注射两针人数的3倍。这个小区已经注射两针和三针新冠疫苗的一共有多少人?
(1)画出表示注射三针疫苗人数的线段,并在图中表示出问题。
注射两针:
注射三针:
(2)列综合算式解答:
24.要把65吨柚子和40吨橙子运到食品加工厂,如果用载重5吨的车来运送,一共要运几次才能全部运完?
25.一个超市里,饼干每袋7元,面包每袋5元。
(1)小红带了50元,买了4袋饼干,应找回多少元?(列综合算式解答)
(2)王阿姨带了50元,同时买了饼干和面包,钱正好用完了。王阿姨买了多少袋饼干,多少袋面包?(可以算一算,也可以画一画)
26.北京至重庆的T9次特快列车票价如下表。
硬座 软座 硬卧 软卧
238元 376元 430元 658元
5个人从北京乘火车到重庆参加展销会,买软座车票比硬卧车票少用多少元?
参考答案:
1.C
【分析】乘加混合运算先算乘法,再算加法;3个数连乘,按照从左到右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乘除混合运算按照从左到右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分别计算出每个算式的得数,即可解答。
【详解】45×9=405
A.45×10+45
=450+45
=495
B.45×3×2
=135×2
=270
C.45×3×3
=135×3
=405
D.45×9÷9
=405÷9
=45
故答案为:C
【点睛】清楚运算顺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B
【分析】根据题干,甲乙两人共买了12+18=30(千克)苹果,按同样多的钱数来算甲乙两人应该每人拿30÷2=15(千克)苹果,结果乙比甲多拿了18-15=3(千克),可得这3千克的价格是36元,由此即可求出苹果的单价。
【详解】36÷[18-(12+18)÷2]
=36÷[18-15]
=36÷3
=12(元)
即苹果每千克12元。
故答案为:B
【点睛】抓住同样多的钱数每人应分得的苹果质量,得出乙比甲多的苹果质量,对应多给甲的钱数,即可解决问题。
3.C
【分析】用12乘4,求出运来芒果的箱数;再加上7,求出运来西瓜多少箱;据此列综合算式。
【详解】由分析得:
列式正确的是。
故答案为:C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4.D
【分析】计算整数混合运算时,同级运算时,从左往右依次计算;两级运算时,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有小括号时,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小括号外的。
【详解】A.48×(32÷4),先算小括号里的除法,再算小括号外的乘法;
B.160-60÷3,先算除法,再算减法;
C.360÷6×2,先算除法,再算乘法;
D.240÷(20-14),先算小括号里的减法,再算小括号外的除法。
故答案为:D
【点睛】熟练掌握整数混合运算法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5.C
【分析】用故事书的数量乘3,求出童话书的数量,童话书的数量加上故事书的数量即可解答。
【详解】24×3+24
=72+24
=96(本)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的解题关键是先求出童话书的数量,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6.C
【分析】家里的鸡每天生5只鸡蛋,全家每天又会吃掉3只,这样每天就可以存2只鸡蛋,用2乘12即可求出这12天存的鸡蛋数量,再加上之前存的20只,即可知道一共存了多少只鸡蛋。
【详解】5-3=2(只)
2×12+20
=24+20
=44(只)
所以经过12天一共存了44只鸡蛋。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的解题关键是明确一天能存的鸡蛋数量,然后根据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列式计算。
7. 四 八 990 255
【分析】计算出38乘42的积,即可知道积是几位数;
估算41×19时,先把41看成40,19看成20,用40乘20,求出积大约是几百;
最大的两位数是99,最小的两位数是10,用99乘10,求出它们的积是多少;
用25乘17,求出它的积,再用这个积减去170,求出25个17比170多多少。
【详解】38×42=1596,则的积是四位数;
41×19≈40×20=800,则的积大约是八百;
99×10=990,则最大的两位数与最小的两位数的积是990;
25×17-170
=425-170
=255
则25个17比170多255。
【点睛】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8.40
【分析】由题意可得,根据学校买了3捆松树苗,每捆12棵,计算出松树苗的棵数,即12×3,再用它们的积加上4即可。
【详解】12×3+4
=36+4
=40(棵)
【点睛】根据已知求出松树苗的棵数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9.120
【分析】每盒有6个茶杯,用每个茶杯的售价乘每盒茶杯个数,求出每盒茶杯售价,再乘盒数,求出花费总钱数。
【详解】6×5×4
=30×4
=120(元)
则买4盒这样的茶杯一共要120元。
【点睛】本题考查经济问题,关键是根据总价=单价×数量解答。
10. 乘 减
【分析】计算整数混合运算时,同级运算时,从左往右依次计算;两级运算时,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有小括号时,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小括号外的。
【详解】83-7×8
=83-56
=27
计算83-7×8时要先算乘法,后算减法。
【点睛】熟练掌握整数混合运算法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1.63÷(44-37)=9
【分析】因为先算减法,所得给减法带上括号,再用63除以前面所得差,据此写出综合算式。
【详解】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是:63÷(44-37)=9。
【点睛】列综合算式,关键是弄清运算顺序,然后再列式解答。
12.一盒钢笔有8支
【分析】要求铅笔和钢笔一共有多少支?就要知道铅笔的支数和钢笔的支数。已知买了15支铅笔和2盒钢笔,还需要知道的是钢笔的支数,则需要填写的条件是一盒钢笔有8支;则列式为(15+2×8)支。
【详解】由分析得:
王老师买了15支铅笔和2盒钢笔。铅笔和钢笔一共有多少支?要解决这个问题还需要知道的条件是:(一盒钢笔有8支)。
【点睛】解答此类问题,从问题出发,找出解决问题需要的条件,进行补充即可。
13.45
【分析】用每张成人票的价钱乘2,求出2张成人票的价钱,再加上1张儿童票的价钱,求出花费的总钱数。
【详解】18×2+9
=36+9
=45(元)
则一共45元。
【点睛】本题考查经济问题,关键是根据总价=单价×数量解答。
14.180
【分析】可以给□假定一个数,当□代表的数是2时,先算括号里,再算括号外,算出原算式的结果,当把12看成21时,计算出式子的结果,再求出两个得数的差即可。
【详解】假定□=2时
20×(12+2)
=20×14
=280
20×(21+2)
=20×23
=460
460-280=180
【点睛】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小括号外的。
15.×
【分析】6个同学做了48朵,则每个同学做(48÷6)朵。用每个同学做花数量乘同学人数,求出做花总数量。
【详解】48÷6×34
=8×34
=272(朵)
34个同学一共可以做272朵。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归一问题,先求单一量,再求总量。
16.√
【分析】(2×36)+20,先算乘法,再算加法。去掉括号后,算式变为2×36+20。还是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计算(2×36)+20时,如果去掉括号,计算结果不变。
故答案为:√。
【点睛】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同级运算时,从左到右依次计算;两级运算时,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面的。
17.×
【分析】根据题意算式中既有除法还有减法,根据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应先算除法再算减法,可据此进行解答。
【详解】根据四则运算的顺序,70-30÷5应先算除法再算减法。
【点睛】本提主要考查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数量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8.×
【分析】根据题目表述,先要计算85-13的差,然后用差再除以9。所以综合算式应该为先计算减法,再计算除法,需要给减法带括号。
【详解】85减去13的差再除以9,列综合式为(85-13)÷9,所以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解决类似问题时,应先明确运算顺序,再列出算式。另外还要看需不需要添上小括号。
19.√
【分析】分别算出两个式子的得数,再比较得数,即可解答。
【详解】9+15×3是先算15×3=45,再算9+45=54;
15×3+9是先算15×3=45,再算9+45=54
所以两个算式的计算结果一样。
故答案为:√
【点睛】在四则混合运算里,没括号的话,计算顺序是先计算乘除,后计算加减。
20.264;80;18
【分析】302-96+58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280-8×25 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79+47)÷7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括号外面的除法。
【详解】302-96+58
=206+58
=264
280-8×25
=280-200
=80
(79+47)÷7
=126÷7
=18
21.212枝
【分析】月季花比百合花少28枝,题目要求百合花与月季花的总数量,把月季花看作与百合花同样多,120乘2求出百合花2倍的数量,再从这个数中减28即可求出总数。
【详解】120×2-28
=240-28
=212(枝)
22.150千克
【分析】每个空筐的重量乘5等于5个筐的重量,用5筐苹果连筐的重量减去5个筐的重量即等于苹果的重量。
【详解】175-5×5
=175-25
=150(千克)
答:苹果一共有150千克。
【点睛】求出筐的重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3.(1)画图见详解
(2)1052人
【分析】(1)根据题意,画出注射三针的人数是注射两针的人数的3倍的线段,再表示出问题:这个小区已经注射两针和三针新冠疫苗的一共有多少人。
(2)用263乘3,求出注射三针的人数,再加上263,求出这个小区已经注射两针和三针新冠疫苗的一共有多少人。
【详解】(1)
(2)263×3+263
=789+263
=1052(人)
答:这个小区已经注射两针和三针新冠疫苗的一共有1052人。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利用画线段图的方法理清题中量与量之间的关系。
24.21次
【分析】用65加上40求出总的质量,然后用总质量除以车的载重量就是运的次数。
【详解】(65+40)÷5
=105÷5
=21(次)
答:一共要运21次才能全部运完。
【点睛】本题考查了整数除法应用题,关键是明确数量之间的关系,然后根据除法的意义解答。
25.(1)22元
(2)5袋饼干;3袋面包
【分析】(1)用4乘7,求出4袋饼干需要的价钱;用50减去4袋饼干需要的价钱,求出应找回多少元。
(2)假如买1袋饼干,则需要7元,50-7=43(元),43不能被5整除;
假如买2袋饼干,则需要2×7=14(元),50-14=36(元),36不能被5整除;
假如买3袋饼干,则需要3×7=21(元),50-21=29(元),29不能被5整除;
假如买4袋饼干,则需要4×7=28(元),50-28=22(元),22不能被5整除;
假如买5袋饼干,则需要5×7=35(元),50-35=15(元),15能被5整除;
假如买6袋饼干,则需要6×7=42(元),50-42=8(元),8不能被5整除;
假如买7袋饼干,则需要7×7=49(元),50-49=1(元),1元不够买1袋面包;据此解答。
【详解】(1)50-4×7
=50-28
=22(元)
答:应找回22元。
(2)5×7=35(元)
50-35=15(元)
15÷5=3(袋)
答:王阿姨买了5袋饼干,3袋面包。
【点睛】本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理清题中的数量关系,再确定先算什么,最后再算什么。
26.270元
【分析】硬卧车票430元,软座车票376元,430减376即可求出两种车票的单价差,再用所得差乘5即可解答此题。
【详解】5×(430-376)
=5×54
=270(元)
答:买软座车票比硬卧车票少用270元。
【点睛】先求出单价差,再用“单价差×车票数”即可解答。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