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野先生》学案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线索,找出文中主要事例。
2.理解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和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3.品析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理解反语的运用。
教学重点
1.理思路、找线索,析事例。
2.、理解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和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难点
1.对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的理解及反语的运用。
2.对真正“爱国性”的理解。
3.思考中日关系中当前面临的问题。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1926年8月底,由于北洋军阀反动政府的迫害,鲁迅离开北京,到厦门大学任教。《藤野先生》这篇散文就是鲁迅离别藤野先生20年后,于1926年10月12日在厦门大学写的,回忆了他1904年夏末至1906年初春在日本留学时的生活片段。这篇回忆性散文带有较多的文学性,注意典型事例的描绘,着重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我们学习时要特别注意。
走近作者
鲁迅,原名 ,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 , , 家.他的小说集有 , , 等.散文集有 ,我们学过选自这个集的课文为 、 .
检查预习
1.给加点的字注音。
绯红( ) 宛如( ) 驿站( ) 解 剖( ) 油光可鉴( )
畸形( ) 不逊( ) 匿名( ) 杳无消息( ) 深恶痛疾( )
诘责( ) 凄然( ) 教诲( ) 瞥 见( ) 抑扬顿挫( )
2、解释加点的字。
油光可鉴 ( ) 好意难却( )
杳无消息 ( ) 深恶痛疾( )
毫不介意 ( ) 出言不逊( )
3、联系上下文,分析加点词语的感彩。
①东京也无非是这样
②实在标志极了
③居然睡安稳了
④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
四、导学过程
1、本文写的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的四个典型事例是
① ②
③ ④
这些事例分别表现藤野先生的思想品质是
① ②
③ ④
2、考虑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组织材料的,记叙的线索是什么,变换了几个地点,记叙了哪几件主要事情,表达了作者怎样情感,赞扬了藤野先生哪些高贵品质,怎样来划分文章的段落层次,说说各部分的大意。
第一部分(第?? ?段)在东京,
第二部分(第??? 段)在仙台,
第三部分(第??? 段)离开仙台,
五、达标测试
(一)①东京也无非是这样。②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③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④实在标致极了。
⑤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倘在上午,里面的几间洋房里倒也还可以坐坐的。⑥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1)“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一句中“无非”是 的意思,“这样”是指 。这句话表达作者 的感情。
(2)这两段写作者在东京看到“清国留学生”在① ,② ,③ 。
(3)第②句用的修辞方法是 ,它的作用是 。
(4)第④句用的修辞方法是 ,它的作用是 。
(5)第一段中有四个“也”字,其中有一句中的“也”与另三句用法不同,这个句子是 ,不同的理由是 文中三个“顶”字,其中一个与另两个不同;是 ,理由 。
(6)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不满正反映了他
六、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掌握的词语有 等,修辞手法有 等,描写手法有 。
七、布置作业:
抄写并解释课后词语。
第二课时
一、理解人物
藤野先生:
1、外貌描写(白描)“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讲课是“缓慢而很有顿挫”,衣着“模胡”,“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表现出先生的(????????????????????????? )
2、通过四件具体的事件,突出什么精神性格。
A、主动关心“我”的学习,认真为“我”改讲义。(??????????????? )
B、 (?????????????????????? )
C、 (?????????????????????????? )
D、 (???????????????????????????)
3、同样是日本人,别的日本人是怎样看待中国人的?与藤野先生相比,你觉得他“伟大”在何处?
由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知道藤野先生是一个 的人.
鲁迅先生
1、但最终鲁迅走了一条什么样的人生道路?是什么原因,使鲁迅“弃医从文”的?
2文中还写到哪些在日本的中国人?作者抓住什么特征,借用哪些修辞手法来描写“清国留学生”的丑态?
3小结,由此可见作者是一个 的人,因此 成为了我们这课的暗的线索.
二、达标测试
解剖学是两个教授分任的。最初是骨学。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
1.这段文字对藤野先生进行了哪些方面的描写?
2.这段文字对藤野先生的描写是正面描写?还是侧面描写?
3.从这段描写中,可以看出藤野先生是个怎样的人?
4.文中省略号的意义是( );冒号引号表示的意义是( )。
5.“缓慢”修饰声调的( ),“顿挫”修饰了声调的( )。
三、课堂小结:
文章赞扬了日本学者藤野先生正直、热诚、没有狭隘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抒发了对他真挚、深沉的怀念之情,追述了自己当年为国为民而“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表达了要同反动派斗争到底的决心。全文洋溢着鲁迅强烈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确实让我们深深反思:在人生道路的选择上,我们应该怎么做?
四、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第二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