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
一、单选题
1.1958年,法、德等国组建欧洲经济共同体,强调在超国家机构的管理下实现经济和政治的一体化;1960年,英、葡等国坚持在不涉及管理主权让渡的前提下发展自由贸易区,组成欧洲自由贸易联盟,两大经济集团并列的局面形成。这表明欧洲( )
A.深受两极对峙格局影响 B.一体化进程举步维艰
C.内部存在不同利益诉求 D.实现内部贸易自由化
2.1970年之前,以埃克森、美孚等为首的跨国石油公司控制着国际石油市场税率及原油标价权。1971年,包括伊拉克、委内瑞拉、阿尔及利亚等国家在内的石油输出国组织与跨国石油公司签订协议,开始获得了原油标价权,旧的国际石油机制逐渐瓦解。这表明( )
A.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发展 B.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建立
C.区域经济集团化有所加强 D.亚非拉国家独立运动兴起
3.1976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通过《牙买加协议》,奠定浮动汇率体系的基础。这一 “无体系的体系”中,美元取代了黄金的地位,成为世界最主要的国际货币和储备资产,但是美国政府对美元的价值不承担任何制度性的责任和义务。这必然导致( )
A.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 B.美元的货币权力大大降低
C.固定汇率取代浮动汇率 D.世界经济动荡与国际收支失衡
4.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美英法德等七国的首脑在每年一度的经济峰会上相聚就经济形势进行磋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也将全世界24个先进工业国家召集在一起,关贸总协定继续举行多个“回合”的贸易谈判以削减关税。材料反映出( )
A.各国相互联系和依存程度不断加深 B.国际经济力量对比更趋平衡
C.地区不稳定性与不确定性日益突出 D.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开始起步
5.2019年10月,某国际组织的峰会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闭幕。本届峰会主题为:“坚持万隆精神、积极应对当今世界挑战”。全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代表出席,不少国家代表发言反对单边主义和干涉别国内政的做法,呼吁国际社会共同反对战争,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该组织( )
①是冷战时期两极格局下的产物 ②拥有成员国部分主权让渡
③有助第三世界挑战国际旧秩序 ④加速了世界殖民体系瓦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经济全球化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一些国家出现了所谓“逆全球化”现象。以下属于“逆全球化”的是( )
A.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 B.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C.英国的脱离欧盟公投 D.跨国公司迅猛发展
7.两极格局瓦解以来,世界格局处于单极化趋势与多极化趋势并存的三支力量(要求建立单极世界的力量、中间游移力量、要求建立多极世界的力量)角逐的总体状态,在冷战结束到2007年美元次贷危机爆发这个阶段,单极化趋势总体上较为明显;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多极化趋势更加凸显。这一变化说明( )
A.经济危机客观上助推了多极化趋势 B.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莫测
C.经济全球化致使美国霸权意识消弭 D.经济全球化遭受巨大挫折
8.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新兴大国在抵御金融危机过程中展现出巨大的经济活力与发展潜力。据统计,“金砖四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2009年和2010年都超过美、欧、日。这反映了( )
A.新兴大国在经济全球化中作用突出
B.西方保护主义逆转了经济全球化趋势
C.西方发达国家丧失了经济霸权地位
D.新兴大国崛起冲击了国际经济旧秩序
9.20世纪70年代,法、美、日、英、意、加、德组成G7集团,控制着世界经济和政治走向,1998年俄罗斯加入发展为八国集团。1999年八国集团财长会议倡议成立G20集团,G20除八国集团外还包括欧盟以及具有广泛代表性的发展中国家。这一变迁反映了( )
A.国际经济新秩序建立 B.全球治理体系的完善
C.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 D.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0.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日本产品在激烈竞争中占领美国市场,美国对日本贸易赤字不断扩大。进入70至80年代,美欧争夺西欧农产品市场和其他地区市场,在钢铁贸易上矛盾尤为尖锐。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日本与西欧崛起挑战美国经济霸权
B.欧元的启用加剧了欧美间的贸易战
C.“赤字”问题是矛盾加深的根本原因
D.国际贸易在各国经济中所占比重超过国内贸易
11.冷战结束后,美国政府利用“天下无对手”的优势,推行赤裸裸的实力政策:大幅增加军费,宣布退出《反导条约》,否定《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拒签《国际生物武器公约》,大力发展国家反导防御系统,大搞“反恐划线”。这说明美国( )
A.极力追求永久的单极世界 B.试图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
C.称霸世界的野心由来已久 D.国家实力及国际地位增强
12.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资本主义大国如美、英国等出现了“逆全球化”表现,如英国脱欧,美国贸易保护、边境修墙、控制移民等,但是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这表明( )
A.美英等国控制全球化 B.发展中国家经济失控
C.经济全球化曲折发展 D.逆全球化成国际主流
13.虽然经济全球化现象看来已是不可抗拒和逆转的客观事实,但是人们对其评价态度分歧仍然存在。发展中的经济全球化已然触动许多人的利益,例如产业之间的不适应,文明之间的不适应等等。这恰恰说明了全球化现象的复杂性,我们不能轻易地选择反对或支持。这表明经济全球化( )
A.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B.不符合世界发展趋势
C.遭到人们全面抵制 D.违背经济发展的规律
14.俄乌两国合计占世界小麦出口的25%。2022年2月,俄乌战事爆发,国际粮价在此后出现暴涨。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大豆、玉米和小麦期货价两周内累计分别上涨5.99%、16.39%和29.02%。俄乌战事引起市场对世界小麦供应链的普遍担心。材料表明( )
A.结束战争就能解决粮食安全问题 B.全球性粮食危机的频繁出现
C.粮食问题是俄乌战争的根本原因 D.全人类正在形成利益共同体
15.2022年11月15日二十国集团(G20)国家领导人再次相聚在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在“共同复苏、强劲复苏”的主题下,借助今后几年发展中国家连续轮值G20峰会的有利条件,协同“金砖+”合作机制,加快合作成果转化。将极大地促进G20全球治理机制的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根据材料回答全球治理机制变化的背景( )
①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政治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②二十国集团积极致力于构筑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
③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共同问题,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独立应对这些挑战
④中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促进多极化趋势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6.2022年11月人民网报道:新冠疫情尚未结束,俄乌局势仍扑朔迷离,全球经济不断衰退,中美双边关系不仅事关两国发展,也关乎全球政治格局的稳定。中美两国首脑在G20峰会前举行会晤,达成经济、外交诸多方面协议,为多国在G20框架下推动“共同复苏、强劲复苏”增强了信心。由此可知,中美两国( )
A.摒弃前嫌实现共同发展 B.努力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C.国家根本利益趋于一致 D.放眼世界承担大国责任
二、材料分析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经过两次世界大战后,英美两国结成了一种战略盟友关系——英美特殊关系。英美两国都深受希腊、罗马文化以及基督教教义影响,这为英美特殊关系的确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战后,英国经济凋敝,百废待兴。1945年12月6日签署《英美政府财政协定》,规定:英战时所欠的270亿美元的物资款,除去英国已支付的款额,美国只要求英国偿还6.5亿美元;截止到1951年12月以前,美国将向英国提供37.5亿美元的巨额贷款,年利率为2%。这为英美特殊关系的形成与快速升温提供了现实条件。英国的传统外交一直试图在欧洲维持一种均势的局面。两次世界大战的打击,使得英国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
——摘编自张贺《英国加入欧共体过程中的英美“特殊关系”研究》
材料二 二战以后,美国在对待欧洲一体化方面一直采取了积极的态度。美国给英国施加了很大的压力,美国一直以来都希望英国加入欧洲联合运动并在其中起领导作用,只是英国坚持三环外交,美国才不得不转而支持法德。在美国的援助下,欧洲经济快速复苏。戴高乐上台后,法国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越来越起到领导地位,这直接打破了西欧的均势。欧洲经济共同体建立之后,英国便组建自由贸易联盟与之相抗衡。两个组织间的对抗不但影响到北约的团结,而且也不利于美国经济的发展。从1957年到1973年,历时十余年,英国最终成为欧洲共同体的正式成员。
——摘编自郭付林《英国加入欧共体进程中的美国作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英美特殊关系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对美国支持英国加入欧共同体的政策进行评价。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历史上,欧洲很长时期为国际经济政治中心,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这种中心地位开始无可挽回地衰落下去,很多欧洲政治精英和文化精英对此扼腕叹息,无时不想恢复欧洲昔日的雄风,然而单凭一国之力很难做到这一点,只有联合起来,才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欧洲国家很多精英的一种共识。但欧洲联合历经坎坷,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才算真正迈出重要的一步,开始于文化上有着共同起源的西欧国家。当然,在欧洲联合的过程中,美国也曾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欧洲走向联合后,西欧国家尽管一直在争取实现对美国的“平等伙伴”地位,但二战后的形势使其无法在国际事务中彻底摆脱美国的“阴影”。
——摘编自王晓德《反美主义与欧洲联合中认同的强化》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法、(西)德、意等六国率先通过一体化举措,建立统一的经济空间乃至实体。为此,6国从煤钢共同体着手,开始推行经济一体化,成立了欧洲共同体。其后,经过不断的深化和扩大,于1993年建立欧洲联盟,标志着经济与政治一体化取得重大进展。从成员国数量看,欧共体欧盟历经多次扩大,发展到27国,牢固确立了其在欧洲的核心组织地位。欧盟形成时间之早、一体化程度之高、参加成员国之多、总体经济实力之强,都是世界其他一体化组织难以比拟的。
——摘编自吴弦《欧洲经济一体化:由来、发展与前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走向联合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一体化演变的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的联合与一体化发展产生的影响。
1.C2.A3.D4.A5.C6.C7.A8.D9.C10.A11.A12.C13.A14.D15.B16.D
17.(1)原因:英美两国拥有共同的血缘关系和文化背景;二战后英国经济衰退,美国加强了对英国的经济援助,为英美联盟的确立奠定了必要基础;共同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二战后英国势力衰落,不得不依附于美国维护自身安全,保住世界大国的地位和影响,同时继续维持欧洲的均势局面。(答出三点即可)
(2)评价:法国的一枝独大对美国在欧洲的主导地位构成威胁,美国更愿意支持英国在欧洲的领导;两个组织共存的局面不利于北约的团结;美国希望看到一个团结强大的欧洲联盟来共同对抗苏联。总之,美国的政策是基于自己的国家利益而制定的,对欧洲一体化进程乃至世界格局都产生重要影响。(言之有理即可)
18.(1)背景:欧洲渴望恢复世界中心的地位;战后西欧各国普遍衰落,联合才能实现共赢;欧洲各国有相同的文化传统;摆脱美国的控制,应对苏联的威胁;马歇尔计划和北约组织的促合。(答对任意三点)
(2)特点:从经济一体化深入到经济政治一体化;成员国数量逐渐扩大;一体化程度最高;形成时间较早;经济实力相对于其他国际组织较强。(答对任意三点)
(3)影响:促进了西欧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西欧各国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冲击了两极格局,有利于世界格局的多极化。(答对任意一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