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中东 课后练习
一、选择题
1.西亚地区的石油主要集中在
A.几内亚湾及沿岸地区 B.墨西哥湾及其沿岸地区
C.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 D.孟加拉湾及其沿岸地区
2.地理主题班会上,几位同学正在描述假想到亚洲各地旅游的情景。其中不可能的是( )
A.小明:在阿拉伯半岛上,我经常乘着雪橇逛街
B.小悦:我在去蒙古乌兰巴托的火车上看见大草原
C.小畅:我看到东南亚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岛达雅克人居住在长屋里,有的长屋长达200米
D.小华:在沙特阿拉伯,旅店有时会安排我们在屋顶上睡觉
3.中东是指( )
A.中国的东部地区 B.亚洲的东部和中部地区
C.中国以东的地区 D.亚洲西南部和非洲东北部地区
4.下列解决中东地区水资源问题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
A.通过战争手段夺取所需的淡水资源 B.以色列用滴灌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
C.农业以畜牧业和种植耐旱作物为主 D.沙特阿拉伯通过海水淡化获取淡水
2021年3月23日,“长赐号”货轮进入苏伊士运河时,在河口南端6海里处,疑似遭受瞬间强风吹袭,造成船身偏离航道,意外触底搁浅,结合地图,完成下面5-7小题。
5.右图所示地区不包括( )
A.亚洲 B.欧洲
C.非洲 D.南极洲
6.关于图中两条航线说法正确的是( )
A.航线①②都经过“世界油阀”—霍尔木兹海峡
B.此次货轮搁浅,对航线①影响最大
C.航线②到达的地区发展中国家集中
D.两条航线均经过世界第一大洋
7.下图与甲所在地区气候类型相符的是( )
A. B.
C. D.
下图是翔宇在国外工作的爸爸给他寄来了一幅反映当地人生活的素描画。根据这幅素描画, 完成下列8-9小题。
8.当地的人们一般身穿宽大长袍,头戴白色头巾。这种服装可以起到的作用是
A.遮风挡雨 B.抵御风雪
C.防寒保暖 D.遮阳挡风沙
9.翔宇爸爸最可能从事的工作是
A.软件外包业 B.石油开采
C.畜牧业 D.工业制造
读“埃及地理位置图”,回答10-12问题
10.埃及有流经世界最长的河流是( )
A.尼罗河 B.黄河 C.刚果河 D.长江
11.亚洲和非洲分界线是( )
A.白令海峡 B.巴拿马运河 C.马六甲海峡 D.苏伊士运河
12.埃及著名的名胜古迹有( )
A.长城 B.金字塔 C.比萨斜塔 D.埃菲尔铁塔
13.下列有关西亚地理景象的叙述,不可信的是( )
A.波斯湾沿岸的油轮川流不息 B.阿拉伯人在清真寺里做祷告
C.当地的民居是极具特色的高脚屋 D.绿洲上生长着茂盛的枣椰树
14.中东地区是长期以来的热点地区,对其成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丰富的石油资源 B.多元的文化
C.“十字路口”的位置 D.水资源匮乏
2009年3月12日,美国总统奥巴马以伊朗“对美国安全与利益依然构成严重威胁”为由,宣布延长对伊朗的制裁。据此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5.图中代号表示伊朗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地区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经常发生旱灾,所以水资源十分匮乏
B.美国布什政府发动伊拉克战争,主要目的是打击恐怖主义势力
C.阿以冲突的焦点集中在⑤地区
D.三条输出石油路线中,路线Ⅰ的终点是美国
17.下列石油运输路线,不正确的是 ( )
A.波斯湾一苏伊士运河一西欧和美国 B.波斯湾一非洲好望角一西欧和美国
C.波斯湾一苏伊士运河一—俄罗斯 D.波斯湾一马六甲海峡一日本
18.阿拉伯半岛位于亚洲的( )
A.东亚 B.南亚 C.西亚 D.中亚
19.下列关于西亚人文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西亚地区的国家大多信奉伊斯兰教 B.麦加有世界上最大的清真寺
C.西亚的国家都是阿拉伯国家 D.耶路撒冷是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的圣城
20.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是
A.美国 B.俄罗斯 C.日本 D.中东
阅读西亚地图,完成下列21-24各题
21.西亚的石油资源最主要分布在( )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22.西亚自古以来被称为“两洋三洲”之地,“三洲”指的是( )
A.亚洲、欧洲、非洲 B.亚洲、欧洲、大洋洲
C.亚洲、非洲、大洋洲 D.亚洲、北美洲、大洋洲
23.西亚的大多数民居房屋墙厚、窗小、色浅,这是因为( )
A.受地形的影响 B.受宗教习惯的影响
C.抵御冬季的寒冷 D.适应炎热干燥多风沙的气候
24.有关中东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地区绝大多数居民讲英语 B.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沿岸地区
C.河湖众多,水资源丰富 D.中东就是西亚,处于三洲五海之地
二、解答题
25.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旅游成为现代生活的时尚。洛阳的李谦同学暑假期间游览了右图中的部分地区。
材料二:宗教圣城麦加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统计表
时间/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17 20 24 27 32 36 37 36 34 29 23 19
降水量/毫米 6 3 12 15 8 0 0 4 0 4 16 8
(1)出发前李谦查阅资料,了解将要到达的图示区域位于亚、欧、非三洲之间,濒临里海、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故被称为“_______之地”,位置极为重要。其中______不是海,而是世界第一大湖泊。
(2)李谦将该地区的自然资源概括为“一多一少”。“多”是指该地区拥有世界储量、产量和输出量最多的______资源,集中分布在______及其沿岸地区。“少”是指该地区______资源匮乏,从气候角度分析此资源匮乏的原因是______。
(3)下列照片中最有可能是李谦在沙特阿拉伯拍摄的是______。
A. B. C. D.
26.读图回答问题。
(1)甲、乙半岛都有_____(填“北”或“南”)回归线穿过,主体属于热带。甲半岛受来自于A洋的_____(填方向)季风影响降水较多,主要种植_____和小麦;而乙则气候干旱,_____资源匮乏。
(2)甲所在国家_____产业发达,被称为“世界办公室”;乙地区石油资源丰富,集中分布在B_____及其沿岸地区。
(3)乙半岛人口分布比较_____(填“稠密”或“稀疏”),居民主要信仰_____教。
(4)甲所在国家北倚世界最高大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请在图上用黑线画出来_____。
参考答案
1.C
【详解】试题分析:西亚地区处于北回归线附近,全年气候干旱,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但该地区有世界上储量最丰富的石油资源,其石油资源主要集中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故选C.
2.A
【详解】阿拉伯半岛当地的气候主要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全年炎热干燥,降水少,同时当地主要位于热带地区,无降雪,故小明不可能在阿拉伯半岛上经常乘着雪橇逛街,故A错误。蒙古地处亚欧大陆的内部,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降水较少,牧草分布较广,故小悦可以在蒙古的乌兰巴托上的火车上看见大草原,故B正确。印度宁夏加里曼丹岛当地的气候为热带雨林气候,故当地的居民为了防潮,采用杆栏式的建筑,即高脚屋或者长屋,故C正确。沙特阿拉伯地区气候干旱,当地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全年降水少,故小华在阿沙特拉伯地区住旅店的时候,可以在屋顶上睡觉,故D正确。故选择A。
3.D
【详解】中东地区的范围包括了非洲东北部地区的埃及以及除去阿富汗的西亚,故选D。
4.A
【详解】通过战争手段夺取所需的淡水资源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所以A错误;采用滴灌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发展以畜牧业和种植耐旱作物为主的农业,海水淡化获取淡水,是解决中东地区水资源问题的措施,所以BCD正确。故选A
5.全球共有七个大洲组成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读图可知,图中包括亚洲、欧洲、非洲,故选D。
6.读图可知,航线①②都是从中东出发运送石油,必经霍尔木兹海峡,故A正确;此次货轮在苏伊士运河被搁浅,航线②经过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对航线②的影响最大,航线①经过的是马六甲海峡,故B错误;航线②到达的地区是欧洲西部,是世界上发达国家最集中分布的地区,故C错误;航线①经过的大洋有印度洋、太平洋,航线②经过的大洋有印度洋、大西洋,故D错误,故选A。
7.甲所在的是阿拉伯半岛,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燥。A是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B是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降水分干、湿两季;C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降水分旱、雨两季;D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燥,故ABC错误,D 正确。
8.根据图可知,该地为中东地区,该地区的气候主要是热带沙漠气候,炎热干燥,当地的人们一般身穿宽大长袍,头戴白色头巾,是为了遮阳挡风沙,所以ABC错误,D正确。故选D
9.中东地区石油资源丰富,翔宇爸爸最可能从事的工作是石油开采,该地区软件外包业和工业制造落后,畜牧业不发达,所以ACD错误,B正确。故选B【点睛】不同的气
10.尼罗河全长6670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在埃及境内长1530千米,它为埃及人民提供了几乎唯一的地表水源,被称为“母亲河”,尼罗河经常泛滥,人们在此修建了阿斯旺大坝。A正确;长江、黄河均位于中国,BD错误;刚果河位于非洲中西部地区,C错误。故选A。
11.苏伊士运河是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是中东地区的石油输往西欧和美国的重要海上通道。D正确;白令海峡是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A错误;巴拿马运河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线,B错误;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被称为海上生命线。C错误。故选D。
12.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悠久,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埃及的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卡纳克神庙等都是世界各地游客必游之地。B正确;长城位于中国,A错误;比萨斜塔位于意大利,C错误;埃菲尔铁塔位于法国,D错误。故选B。
13.C
【详解】西亚地区石油丰富,尤其集中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可以看见油轮川流不息,故A正确。西亚地区大部分居民信仰伊斯兰教,随处可见阿拉伯人清真寺做祷告,故B正确。西亚地区气候干旱,不可能看见分布在湿热地区的高脚屋,故C错误。当地气候干旱,代表性的植物是枣椰树,故D正确。故选C。
14.C
【详解】导致中东地区冲突不断的因素:地处“三洲五海之地”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石油资源;地处热带沙漠气候,淡水资源紧张;民族和宗教矛盾凸出等;“十字路口”指的是东南亚,故答案C符合题意。故选:C。
15.西亚的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②沙特阿拉伯、③伊朗、科威特和①伊拉克是世界重要的产油国.
16.A、中东气候炎热干燥,热带沙漠面积广大.很多地区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有的地方甚至数年滴雨不下.故A不符合题意;
B、美国布什政府发动伊拉克战争,主要目的是控制中东的石油资源.故B不符合题意;
C、信仰犹太教的以色列和周边阿拉伯国家(主要是巴勒斯坦)的土地之争、宗教之争由来已久.目前,阿以冲突的焦点集中在⑤巴勒斯坦地区.故C符合题意;
D、中东三条输出石油路线中,路线Ⅱ、Ⅲ可通往美国.故D不符合题意.
17.C
【详解】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的石油输出路线有三条,分别是:波斯湾一霍尔木兹海峡—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欧和北美;波斯湾一霍尔木兹海峡—印度洋—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西欧和北美;波斯湾一霍尔木兹海峡—印度洋一马六甲海峡一南海一太平洋一日本。ABD正确,C不正确。故选C。
18.C
【详解】根据地理方位,亚洲分为东亚、西亚、南亚、北亚、中亚和东南亚。阿拉伯半岛位于亚洲的西部,属于西亚。故选C。
19.C
【详解】关于西亚人文环境的叙述,西亚地区大多数信仰伊斯兰教;麦加是伊斯兰教的圣城,有世界最大的清真寺;西亚的国家大多数是阿拉伯国家,但不全是,如以色列、伊朗等国不是阿拉伯国家;耶路撒冷是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的圣城,故选C。
20.D
【详解】中东地区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为丰富、石油产量和输出量最多的地区.石油储量约占世界的一半以上,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四分之一.该地区各国所产石油的90%供出口,主要输往西欧、美国和日本.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沙特阿拉伯、伊朗、科威特和伊拉克是世界上重要的产油国。故选D。
21.西亚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为丰富、石油产量和输出量最多的地区,西亚的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沙特阿拉伯、伊朗、科威特和伊拉克是世界重要的产油国;读图可知,图中a处是波斯湾,b处是红海,c处是土耳其,d处是阿富汗,故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
22.西亚地处亚、非、欧三大洲的交界地带,位于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和里海(内陆湖)之间,联系亚洲、欧洲和非洲。依据题意。故选A。
23.西亚大部分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气温高,降水少,太阳辐射强,风沙大,西亚的大多数民居房屋墙厚、窗小、色浅,这是为了防辐射、防风沙,适应炎热干燥多风沙的气候。故选D。
24.中东地区绝大多数居民讲阿拉伯语,故A错误;中东地区的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沿岸地区,故B正确;中东地区降水少,水资源匮乏,故C错误;中东包括西亚的大部分和非洲的埃及,故D错误。故选B。
25.
(1)
图示区域主要是中东地区,该地区位于亚、欧、非三洲之间,濒临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里海,故被称为“五海三洲”之地,位置极为重要,其中里海是世界最大的咸水湖,不是真正的海。
(2)
中东地区的自然资源概括为“一多一少”。“多” 是指该地区拥有世界储量、产量和输出量最多的石油资源,集中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少” 是指该地区水资源匮乏,该地区水资源匮乏的原因是:该地主要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燥、降水稀少。
(3)
读图可得,A图所示的是沙特阿拉伯景观,该地区气候炎热干燥,昼夜温差大,夜晚在屋顶更凉快,也不用担心下雨;B图所示的是热带雨林景观,C图所示的是极昼现象,D图所示的是苏伊士运河附近的油轮。故选A。
26.
(1)
由图可知,甲印度半岛和乙阿拉伯半岛都有北回归线穿过,印度半岛受来自于A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影响降水较多,为热带季风气候,印度的农业以水稻种植为主,主要分布于印度东北部和西部沿海地区,其次为小麦,主要分布于西北部干旱少雨地区,黄麻以恒河下游地区种植面积最广,棉花主要分布于德干高原西部地区;乙阿拉伯半岛主要为热带沙漠气候,终年干旱炎热,水资源匮乏。
(2)
由图可知,图中甲所在国家是印度,印度的劳动力成本便宜、英语水平高、计算器操作能力强,服务外包产业发达,被称为“世界办公室”;乙西亚地区石油资源丰富,集中分布在B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波斯湾的唯一出口是霍尔木兹海峡,被称为“世界油阀”。
(3)
由图可知,乙是阿拉伯半岛,气候干旱炎热,人口分布比较稀疏,居民主要是阿拉伯人,主要信仰伊斯兰教。
(4)
喜马拉雅山位于印度北部与中国交界处,如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