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黄河颂 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黄河颂 学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15 09:28: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5 黄河颂
基础积累
重点字词
山巅____ 山的最顶峰。
pī____开 用刀斧等砍或由纵面破开。
气魄pò ①魄力;无所畏惧的精神或作风,有气概。②气势。
狂____lán 巨大的波浪,比喻动荡不定的局势或猛烈的潮流。
浊zhuó流 ①浑浊的水流。比喻________的人。②一种含有大量泥、砂的高密度底流。
wǎn____转 辗转(来回翻转)
屏____障 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起保护作用的东西。
哺____育 喂养,这里比喻培养。
bǎng____样 值得学习、效法的好人好事。
浩浩____ dàng dàng 原指水势汹涌、壮阔的样子。现形容气势雄壮,规模宏大。
答案:diān 劈 澜 品格卑污 宛 píng bǔ 榜 荡荡
文学常识
1.光未然(1913年11月1日-2002年1月28日),原名张光年,是湖北省光化县(现老河口市)人,中共党员,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创作了组诗《黄河大合唱》《五月的鲜花》《屈原》等诗作。
2.《黄河大合唱》是现代诗人光未然于1939年创作的一首现代诗。此诗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抒情诗,此诗亦是诗人对黄河唱出的颂歌。
试题精选
一、积累运用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劈开(pī) 澎湃(bài) 山巅(diān)
B.浊流(zhú) 扮演(bàn) 构筑(zhù)
C.哺育(pǔ) 发源(yuán) 屏障(zhàng)
D.气魄(pò) 宛转(wǎn) 流泻(xiè)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B.生命在每一个早晨抖落尘埃,婉如一只小蝌蚪游向大海。
C.这庄严肃穆的无名墓冢能剧烈地震憾每一个人内心深藏的感情。
D.看到宣传栏中的遗失启示,张勇才知道王宇的手机丢了。
3.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掀起万丈狂澜(巨大的波浪)
B.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即精神的城防)
C.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雄壮、雄伟)
D.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比喻支流)
4.依次填空,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 , ,也许才配得上一个民族的母亲河的称号。
①那种永不回头的姿态②那种席卷天地的气势③那种摧枯拉朽的威力
A.②①③ B.②③① C.③①② D.③②①
5.阅读下面的歌词,回答问题。
保 卫 黄 河
(朗诵)……但是,中华民族的儿女啊!谁愿意像猪羊一般,任人宰割 我们要抱定必胜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歌词)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河西山冈万丈高,河东河北,高粱熟了,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端起了土枪洋枪,挥动着大刀长矛,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1)“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从主要内容和作者的情感角度对歌词进行赏析。(不少于10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综合性学习
6.(2021·重庆中考A卷节选)综合性学习。(4分)
“自强不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之一。学校将开展以“君子自强不息”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内涵我诠释】请分别概括下面诗句所揭示的自强不息的内涵。(句式不限)(4分)
①志向坚定,奋斗不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②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竹石》)
③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三、阅读理解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怒从黄河来
蒋建伟
①清瘦、苍凉,即使是一棵,也在努力高举着一团白亮亮的雪花,一路裹挟着黄河的怒气——它们如同燃烧的白火焰,撕咬着,拼生赴死,奔向大海……终于,下起了一场大雪。在寒冷中,它们一棵紧挨一棵,一朵雪花开在另一团雪花里,一种倔强生发出另一种倔强,一群群、一群群在黄河口站着,一言不发地站着,站成了一股股排山倒海的雪浪——看哪,那寒风中呼啦啦怒放的芦花,那大批向东、大雪一样咆哮的芦苇荡!
②芦苇荡的美,不只春夏时节,更在于晚秋的芦花。当所有的寒冷挥师南下,气温一天比一天凉,百花缓慢地谢了,谢到最后,只剩下了这一种花。A风起一刹那,全世界仿佛变成了一个雪的天堂,那么美,那么纯,那么亲!
③风,往风的旋涡中心刮,越刮越毒。我们的头发和衣服被刮乱了,我们像一个个棋子似的,在船的甲板上弹跳不止。游船属于中型船,有马达,客舱可乘坐50人,顶上的一棚,为特殊加厚钢板,听说上头是一处小型观景台。我们兴奋地爬上去,看黄河入海。
④滩涂之上,野生的芦苇荡随处冒出来,每一棵,都高举着雪花一样白的花,不分东西南北地盛开着、怒放着,大风刮过,就像下大雪一样,好家伙,一下子就是15万公顷。尤其在波涛汹涌的大海边,数不尽的芦花见证了黄河入海时那动人的一瞬:B黄河水裹挟着大量黄色的泥沙奔腾向东,迎面冲向一排排隆隆作响的蓝色海浪,蓝色几欲要抱住黄色,黄色不停地向蓝色发泄着怒火,一个劲儿拼命挣扎,直到渐渐失去了力量……在这个地方,大海把宽容留下,黄河把野性留下。芦花的母性,这个时候也显现出来:它们,婷而不媚,挺而不屈,寒而不冷。
⑤船颠簸摇晃得厉害,站都站不稳,大风再那么一刮,谁都会担心自己一不小心被风刮跑了。我牢牢抓住白色的铁栏杆,迎着大风呼吸,和旁边的朋友高声说着话,但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些什么,只能借助眼神、手势以及肢体许多的夸张动作,努力想告诉对方什么,想听到对方的一些什么,哪怕是——哪怕是一场徒劳。我们此行,是去看黄河入海的壮观景象,感受一下大海的大和黄河的黄,可是,风多么大呀,黑蒙蒙、灰蒙蒙的水色之中,黑色和灰色倒成了主导,哪里有黄,哪里有蓝呢
⑥不,我分明看到了另一副壮烈的面孔,那是至死都在愤怒中煎熬、不甘、不屈的黄河!连大海都敢冲撞的黄河!那河道,那怒吼,那九曲十八弯,那退潮后的河底的龙脊,是铁了心的牛,是犟了性的驴,使出了浑身上下的劲儿,一股股,一阵阵,一声声,一天天,一年年,后浪追赶着前浪,一股脑儿朝前冲……冲!这充满血性、义气的一个字,是黄河的秉性,中国人的秉性!
⑦船开始“哒哒哒”着调头、回返,想必船老板看这鬼天气也悻悻然,只得无功而返。不过,很多游客却盼望着好天气能突然出现,船老板回心转意。虽一个个满脸的遗憾,却不肯下到船舱里去。想一想世上的事情,哪有那么多的奇迹发生呢 等了半晌,终究没个什么结果,渐渐地,人群开始稀了,不似刚才那般肩擦肩、脸碰脸了,有人开始下去了,接下来是第二三四五个,直到我猛一抬头,发现只剩下我们一行的五个人了。
⑧其中的一个朋友,穿西装、打领带、皮鞋贼亮,他拎了一部专业相机凑过来,也不说话,径自盯着我的脸,5秒钟,想从中寻找出一种遗憾的感觉来,因为他们都来自当地,只我一个外地人,外地人看不到入海的黄河,难道不遗憾得要死 不过很抱歉,他连哪怕一丝也没有找出,后来自己偷偷藏起了尴尬的眼神,仓皇之间丢下我。
⑨其实,他不知道我此行的最大收获——我看到了一条喝醉了酒的黄河,咽下血牙的黄河,发了怒的黄河,冲向大海的黄河!他更不知道,正是因了黄河的这种野性,这种大气磅礴的怒气,繁衍出了一片片野性的芦苇荡,凝结成一个民族的血性……
⑩这一刻,我多想指着黄河口那么多浩瀚的芦花,把它们骨子里的东西一点一点讲给他听。从大河到大海,从一个烈女子般的芦花到一个伟大的民族。这一路上,到处都在飘飞着芦花大雪,为什么芦花会如此不惧生死 为什么野生的力量会如此排山倒海、不可阻挡 答案只有一个:“怒从黄河来!”
(选自《人民日报》)
7.通读全文,并联系标题和结尾段,说说作者写了哪两个方面的“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第⑤—⑨段,简要概括作者此行观景的“遗憾”和“收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按要求赏析文中AB两个句子。
(1)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A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运用动词的角度赏析B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第③段画线句用了什么手法描写风 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联系课文《黄河颂》,谈谈芦花骨子里蕴含着我们民族怎样的伟大精神。
附录: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D
【解析】A项中“湃”应读pài;B项中“浊”应读zhuó;C项中“哺”应读bǔ。D无误
故答案为:D
2.A
【解析】此题是考查同音字、形近字的辨析,改正错别字。认真分析词语中哪个字用错了,应该怎样改正。
A.正确 B.婉→宛。C.憾→撼。D.示→事。
故答案为:A
3.C
【解析】考查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正确理解词义。C气魄:气势。A、B、D正确。
故答案为:C。
4.B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之句子排序的能力。 解答此题,应从“黄河之水”自身的情态加以分析:“天上来”显示的是一种气势,而“不复回”则是其最后的姿态。由此可知,B项排序恰当。
故答案为:B
5.(1)运用了排比、反复的修辞手法,表现了华北人民奋起反抗日本侵略者的高昂情绪。 【解析】从“在”字看,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从两个“黄河在咆哮”看,采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
(2)《保卫黄河》全篇写中华儿女为了保卫黄河而战斗的画面,表达了作者慷慨激昂,斗志昂扬,豪情满怀,有一种骄傲自豪的情怀。 
【解析】从题干看,要求从内容和情感角度进行赏析,因此要仔细阅读选文,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作者的情感解答。
示例:②历经磨难,坚韧顽强(或“坚韧刚毅,执着坚守”) ③任重道远,求索不止(或“不畏艰难,积极进取”)  
【解析】此题考查对诗句主题的概括。“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意思是“经历了无数的磨难和打击仍身骨坚劲,任凭你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寒的西北风”,由此可以总结出“历经磨难,坚韧顽强”或“坚韧刚毅,执着坚守”。“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意思是“尽管道路又窄又长无边无际,但我仍然要努力寻找心中的目标”,由此可以总结出“任重道远,求索不止”或“不畏艰难,积极进取”。
芦花之怒、黄河之怒。 
【解析】芦花怒放象征着一个伟大民族的不惧生死,黄河入海则象征着民族力量的源头。作者从芦花之怒和黄河之怒两个方面揭示了主题。
8.遗憾:没能看到黄河入海的壮观景象。
收获:看到芦花怒放、黄河怒吼的壮烈场面。
【解析】第⑤段直接描写此行观景的遗憾,第⑦⑧段从侧面写此行观景的遗憾;第⑥⑨段写作者此行观景的收获,看到了“黄河之怒”。
9.(1)示例: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芦花怒放之美,抒发了作者对芦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解析】比喻用在描写中,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并化无形为有形,使抽象的事物更形象具体,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在这里,作者主要通过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芦花怒放之美和对芦花的赞美之情。
示例:通过“裹挟”“奔腾”“冲向”“发泄”“挣扎”等动词,生动具体地表现了黄河水的野性力量,抒发了作者对黄河水的赞美之情。 
【解析】解答此类赏析题,首先把握句中所用的写作手法,然后结合情感分析。作者在文中恰切地用一系列动词,生动形象地描写出黄河的力量,同时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正面描写(直接描写)和侧面描写(间接描写)相结合的手法,突出风之大,为下文写没能看到黄河入海的壮观景象作铺垫。 
【解析】此题考查正面描写(直接描写)和侧面描写(间接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往风的旋涡中心刮,越刮越毒”,直接写出了天气的恶劣,而作为去黄河入海口观景的“我们”的头发、衣服以及“我们”在甲板上的状态,则从侧面写出了风大,暗示这种天气里不可能看到黄河入海的壮观景象。
11.芦花骨子里蕴含着我们民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
【解析】芦花象征着中华民族,黄河则是民族精神的源头。芦花所体现的那种不屈不挠、顽强抗争的民族精神,就源自一泻万丈、浩浩荡荡的黄河。开放性题目,言之成理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