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音乐课件-6 听一听 嘎达梅林 沪教版(共1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下册音乐课件-6 听一听 嘎达梅林 沪教版(共1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其它版本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3-03-15 10:51: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2张PPT)
《嘎达梅林》
内蒙古大草原
听音乐,说说马头琴的音色有什么特点?它表现了蒙古族人民怎样的性格?
马头琴是一种两弦的弦乐器,有梯形的琴身和雕刻成马头形状的琴柄,为蒙古族人民喜爱的乐器。
马头琴五重奏《嘎达梅林》,是中国第一张马头琴室内乐重奏专辑中的第一首作品。五重奏是:第一马头琴、第二马头琴、次中音马头琴、低音马头琴、倍低音马头琴。
马头琴的传说
马头琴在蒙古的地位:马头琴是适合演奏蒙古古代长调的最好的乐器,它能够准确的表达出蒙古人的生活,如:辽阔的草原、呼啸的狂风、悲伤的心情、奔腾的马蹄声、欢乐的牧歌等。
马头琴演奏的《嘎达梅林》,旋律既抒情优美,又热情奔放。主题音乐的多次再现,将嘎达梅林对草原的热爱,对自由的追求,以及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进行了清晰的描绘。
1893年,嘎达梅林出生在内蒙古哲里木盟(今通辽市)达尔罕旗(今科尔沁左翼中旗)腰茫哈苏木(今舍伯吐镇)塔木扎兰屯(今塔本扎兰嘎查),16岁到达尔罕旗卫队当兵服役,历任旗卫队章京、昆都、扎兰、梅林(皆为官职名),掌管全旗130名的骑兵卫队,后因反对达尔罕王爷和军阀开垦草原而被捕入狱。被妻子牡丹搭救越狱后,嘎达梅林于1929年冬至1931年春率众起义,举行武装反垦暴动,转战于科尔沁草原,最后战死在黄花敖包脚下的乌力吉木红河(新开河),终年38岁。由嘎达梅林掀起的这场反军阀反封建的武装斗争震撼了科尔沁草原,唤醒了草原人民与封建蒙古王公和东北军阀进行斗争的勇气。许多年过去了,嘎达梅林的英雄事迹凝结成一部悲壮的史诗,在美丽的大草原上传唱。2002年,由著名导演冯小宁执导的电影《嘎达梅林》率先将这个故事展现在全国观众面前,随后,《嘎达梅林》交响曲、音乐会等多种形式演绎的传奇故事将嘎达梅林精神传诵。
嘎达梅林的抗垦斗争是内蒙古近代史上一次具有重大影响的壮举,表达了草原人民反压迫、图生存的坚强意志。嘎达梅林的起义虽然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失败了,但草原人民把他奉为保护草原的英雄。在他牺牲的第二年,《嘎达梅林》的歌曲就创作出来了,并且传唱至今:“南方飞来的小鸿雁呀,不落黄河不起飞。要说起义的嘎达梅林,是为了蒙古人民的土地……”
嘎达梅林的起义虽然失败,但是张学良的牧垦草原的计划被延迟。嘎达梅林的起义是为了保护蒙古牧民的利益,而放垦对今天最大的危害是对环境的破坏。由于短视和无知,人们对草原的放垦并未因嘎达梅林的起义而停止。光是科尔沁草原就“出荒”十一次。今天大部分草原都已沙化,成为“科尔沁沙地”,是西辽河沙丘平原的一部分,属正在发展的沙漠化土地,以风蚀沙地半固定状态为主。科尔沁沙地正以每年1.9%速度在发展,总面积8000万亩,是中国最大的沙地。嘎达梅林牺牲的乌力吉木仁河,如今已然变成一条沙沟。河早已断流,四周也是一片片沙化的农田和一座座沙包、沙坨子。
齐 奏
谢 谢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