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人教版九下探究式教案:10.1 常见的酸和碱(第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化学人教版九下探究式教案:10.1 常见的酸和碱(第2课时)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3-15 10:30: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浓硫酸的特性;
2.了解酸的通性,会书写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3.以酸的通性的归纳总结,体会由个别到一般,再由一般到个别的思想。
教学重点:
1.熟悉酸的通性,书写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2.浓硫酸和稀释。
教学难点:
熟练书写酸的性质中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导入新知
1.回顾:
(1)常见的酸碱指示剂有哪几种?它们在酸性、中性、碱性溶液中分别显示什么颜色?
(2)常见的酸主要有哪几种?
(3)盐酸、盐酸有哪些重要物理性质?
(4)盐酸、硫酸又有哪些重要用途?
2.引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知道了几种常见的酸以及盐酸、硫酸的物理性质我用途,下面我们继续了解酸的有关知识。
二、自主学习,发现疑问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50-52相关内容,归纳得出本节课将学习的内容:
(1)浓硫酸有哪些特性?
(2)酸有哪些化学性质?
三、合作探究,质疑解难
探究活动一
1.播放浓硫酸吸水性实验,进一步熟悉浓硫酸的吸水性。
2.老师演示P53实验10-3和浓硫酸对蔗糖脱水的趣味实验,学生观察记录实验现象,记录在下表中:
3.讨论:
(1)为什么这些物质接触浓硫酸后出现这些现象?
(2)浓硫酸能否沾到衣服或皮肤上?
4.介绍浓硫酸的脱水原理以及强腐蚀性。
5.演示实验10-4,以及将水滴入浓硫酸实验,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6.讨论:
(1)由实验说明浓硫酸溶于是吸热过程还是放热过程?
(2)稀释浓硫酸时,能否将水倒入浓硫酸?
7.引导归纳浓硫酸溶于水放热的性质、浓硫酸稀释方法及注意事项。
浓硫酸稀释:将浓硫酸沿容器壁缓缓注入水时,并不断搅拌,切不可将水倒入浓硫酸。
8.引导总结浓硫酸的特性:
(1)浓硫酸具有较强的吸水性;
(2)浓硫酸具有很强的脱水性;
(3)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
(4)溶于水入出大量热。
探究活动二
1.前面学习了盐酸和硫酸的物理性质和用途,那么它们又有哪些化学性质呢?
2.讨论:前面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见过哪些有酸参加的反应?
3.引导学生回顾总结:
(1)与指示剂作用,使紫色溶液变红,使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
(2)稀盐酸和稀硫酸与Mg、Al、Zn、Fe反应;
(3)稀盐酸与碳酸钙、碳酸钠反应。
4.学生阅读P54探究,熟悉实验过程。
5.分组实验:学生按要求完成探究活动中的(1)(2)(3)。
6.小组代表汇报实验现象,记录在相应的表格中。
7.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8.根据化学方程式完成探究中⑵⑶里的讨论。
9.结合回顾总结的内容,引导学生完成探究中的⑷,得出酸的性质:
(1)酸与指示剂作用,使紫色石蕊变红,使无色酚酞不变色;
(2)酸与较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3)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4)酸与盐反应生成酸和盐:
CaCO3+2HCl=CaCl2+CO2↑+H2O
Na2CO3+2HCl=2NaCl+CO2↑+H2O
四、展示归纳,点拨提升
1.引导归纳
2.讨论点拨
(1)浓硫酸的吸水性和脱水性有什么区别?
(2)刚才学习的酸的4点化学性质,是盐酸、硫酸的性质,还是酸一般都具有的性质?
五、目标检测,检查效果
1.配制稀硫酸的部分操作过程如图所示,其中错误的是( )
2.下列用途中,不是稀硫酸和稀盐酸两者共有的是( )
A.实验室制取氢气 B.实验室用石灰石制二氧化碳
C.金属表面除锈 D.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3.将稀盐酸分别滴入盛有不同物质的试管中,如图所示。
(1)不能发生反应的是 (填序号,下同)。
(2)有气泡产生的是 。
(3)有浅绿色溶液生成的是 。
(4)有蓝色溶液生成的是 。
(5)溶液变成红色的是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