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常见的碱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俗名、物理性质、用途。
2.了解碱的通性,会书写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3.通过对碱的通性的归纳总结,进一步体会由个别到一般,再由一般到个别的思想。
教学重点:
1.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俗名、物理性质、用途;
2.熟悉碱的通性,书写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教学难点:
碱与非金属氧化物与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导入新知
1.回顾:
(1)浓硫酸有哪些特性?
(2)如何正确稀释浓硫酸?
(3)我们已经学过了酸的哪些化学性质?
(4)请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①铝和盐酸反应
②氧化铁与硫酸反应
③碳酸钙与盐酸反应
2.引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常见的酸和酸的通性,常见的碱又有哪些?碱又有什么性质?
二、自主学习,发现疑问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55-56相关内容,归纳得出本节课将学习的内容:
(1)常见的碱有哪些?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分别有哪些俗名?它们的物理性质分别和用途分别是怎样的?
(2)碱有哪些化学性质?
三、合作探究,质疑解难
探究活动一
1.学生阅读P56第三段,了解常见的碱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氢氧化钾和氨水。
2.演示P55实验10-5,学生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3.引导学生分析氢氧化钠的吸水性及其用途,介绍潮解的概念。
4.分析氢氧化钠易溶于水,且溶于水时放热。
5.展示用氢氧化钠浸泡过的鸡爪,让学生体会氢氧化钠的强腐蚀性。
6.图片展示氢氧化钠的用途。
7.引导归纳,将氢氧化钠的相关内容填入表中:
物理性质 俗名 腐蚀性 用 途
氢氧化钠(NaOH)
8.演示P55实验10-5,学生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9.展示小孩被石灰水腐蚀的腿和脚图片,让学生感受氢氧化钙的腐蚀性。
10.展示氧化钙与水反应的图片,回顾反应现象,并书写化学方程式,了解氢氧化钙的制法。
11.图片展示氢氧化钙的用途。
12.引导归纳,将氢氧化钙的相关内容填入表中:
物理性质 俗名 腐蚀性 用 途
氢氧化钙[Ca(OH)2]
探究活动二
1.讨论:前面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见过哪些有酸参加的反应?
2.引导学生回顾总结:
(1)与指示剂作用,使紫色溶液变蓝色,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
(2)氢氧化钙能与二氧化碳反应;
(3)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
3.学生分组完成P56探究。
4.演示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与紫色石蕊溶液、无色酚酞溶液作用和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实验。
5.小组代表汇报探究结果。
6.引导学生书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7.根据化学方程式完成探究中⑵里面的讨论。
8.结合回顾总结的内容,引导学生完成探究中的(3),得出碱的性质:
(1)碱能与指示剂作用,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2)碱能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3)碱能与盐反应生成碱和盐:
2NaOH+CuSO4=Na2SO4+Cu(OH)2↓
四、展示归纳,点拨提升
1.引导归纳
2.讨论点拨
(1)氢氧化钠要密封保存,为什么?氢氧化钙也需要密封保存吗?它们敞口放置质量是增大、减小还是不变?(2)刚才学习的碱的3点化学性质,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性质,还是碱一般都具有的性质?
五、目标检测,检查效果
1.下列有关物质的名称、俗名、化学式中,三者皆指同一物质的是( )
A.氧化钙、消石灰、CaO B.氯化氢、盐酸、HCl
C.碳酸钙、熟石灰、CaCO3 D.氢氧化钠、烧碱、NaOH
2.下列关于氢氧化钠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可用于干燥二氧化碳气体 B.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
C.能去除油污,可作炉具清洁剂 D.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作用
3.下列有关熟石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室中用熟石灰作干燥剂
B.熟石灰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熟石灰的水溶液在空气中久置后溶液质量会增加
D.熟石灰的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4.氢氧化铯是一种可溶性碱,其化学式为CsOH,是制取各种铯盐的原料,也常用于玻璃陶瓷工业。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CsOH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B.无色酚酞试液遇CsOH溶液不变色
C.CsOH溶液中含有OH- D.CsOH与CO2反应生成Cs2CO3和H2O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