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溶液酸碱性的实质。
2.知道溶液的酸碱性可用酸碱度来衡量,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
3.通过用pH试纸检验测量溶液的酸碱度,感受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用途,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pH试纸测量溶液pH的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测定溶液pH的方法及测定过程中偏大和偏小的分析。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导入新知
1.回顾:
(1)中和反应的特征是什么?
(2)中和反应的实质又是什么?
(3)中和反应在实际中有哪些重要应用?
(4)写出下列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盐酸与氢氧化钙
硫酸与氢氧化钠
氢氧化铝中和胃酸
2.引入:
上次课通过学习讨论知道溶液的酸性与溶液中的氢离子有关,溶液的碱性与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有关,那到底什么是酸碱性?酸碱性的实质是什么?
二、自主学习,发现疑问
学生阅读P61-62有关中和反应的内容,了解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1)溶液酸碱性的实质是什么?
(2)如何衡量酸碱性的强弱程度?
三、合作探究,质疑解难
探究活动一
1.展示P60图10-14,讨论:
是不是溶液中只要存在就显酸性?只要存在就显碱性?
2.介绍水的解离,引出并介绍溶液酸碱性实质:
[H+]>[OH-]为酸性溶液
[H+]=[OH-]为中性溶液
[H+]<[OH-]为碱性溶液
[H+]越大酸性越强,[OH-]越大碱性越强。引出溶液的酸碱性用什么衡量呢?
探究活动二
1.以溶解性和溶解度类比,介绍可以用酸碱度衡量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并介绍酸碱度的概念:
溶液的酸碱性强弱程度叫酸碱度。
2.如何表示溶液酸碱度呢?学生阅读P62内容。
3.讨论:
(1)溶液的酸碱度可以?如何表示?
(2)如何测量溶液的pH?
4.引导归纳:
(1)溶液的酸碱度常用pH来表示:
①pH的范围为0—14,pH<7,溶液呈酸性,pH=7呈中性,pH>7,溶液呈碱性;
②pH越小,酸性越强,碱性越弱;pH越大,碱性越强,酸性越弱。
(2)pH的测量方法:pH用pH试纸测量,在白瓷片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溶液的pH。
5.演示P62实验10-9,学生观察熟悉测量方法,并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6.讨论:
(1)能不能直接将pH试纸伸入溶液中测量溶液的pH?为什么?
(2)测量前能不能将pH试纸用蒸馏水润再来测量溶液的pH?为什么?
(3)pH试纸测得的pH可以为哪些数值?能否为小数?
7.播放用pH测量溶液pH的视频,了解pH还可以用pH计量,而且测得的pH可以为小数。
8.引导小结用pH试纸测量溶液pH的注意事项:
(1)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值时,不能直接将pH试纸伸到待测液中测量,否则会污染待测液。
(2)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值时,在测量前不将pH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否则对酸性溶液pH会偏大,对碱性溶液pH会偏小。
(1)pH可以为整数,也可能为小数,但pH试纸只能测出1-14十四个整数。
9.展示P63图10-19,学生了解身边一些物质的pH,并比较它们酸碱性的强弱程度。
10.分组实验,学生测定提供的液体的pH记录在表中,并说出它们的酸碱性。
11.学生阅读P63有关内容,归纳总结pH的用途并强调正常雨水显酸性,酸雨的pH<5.6:
(1)测人体体液的pH,了解身体健康状况;
(2)测土壤的pH,了解是否适合作物生长;
(3)测雨水的pH,了解空气污染状况。
12.学生分组完成P63的实验探究。
四、展示归纳,点拨提升
1.引导归纳
2.讨论点拨
我们知道酸的溶液显酸性,碱的溶液显碱性,那么酸性溶液一定是酸的溶液、碱性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吗?
演示用pH试纸测定硫酸钠、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氯化铵溶液的pH,回答以上问题。
五、目标检测,检查效果
1.一些物质的近似pH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苹果汁的酸性比纯鲜牛奶的酸性弱 B.肥皂水的碱性比炉具清洁剂的碱性强
C.厕所清洁剂与炉具清洁剂能混用 D.人被某些蚊虫叮咬后可涂抹肥皂水减轻痛痒
2某同学取下列生活中的物质,测得其pH如下表所示:
由此判断:
(1)碱性最强的物质是 。
(2)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的物质是 (填一种物质即可)。
(3)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该同学生活的环境所降的雨水 (填“属于”或“不属于”)酸雨。
3.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4.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A.向盛有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pH=2的稀盐酸至过量
B.加水稀释氢氧化钠溶液
C.向pH=2的盐酸中加水稀释
D.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