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人教版九下探究式教案:11.2 化学肥料(第1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化学人教版九下探究式教案:11.2 化学肥料(第1课时)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3-15 11:05: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2 化学肥料(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化学元素对作物的重要作用。
2.了解常见化肥的种类及作用。
3.知道农药化肥的利与弊。
4.通过对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关注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1.常见化肥的分类及作用;
2.化肥农药的得与弊。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关心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导入新知
1.展示一棵作物,介绍作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并分析这些营养元素的获取途径。
2.介绍植物需要比较多,但土壤中又容易缺乏的元素,并展示植物缺乏这些元素产生的症状的图片,引出肥料和化肥的概念。
3.展示P79图11-8,了解化肥对提高作物产量的重要作用,体会化肥的重要性,引出课题。
二、自主学习,发现疑问
(1)常见的化肥有哪些?各有什么作用?
(2)化肥农药的使用有哪些利与弊?又该如何合理使用化肥农药?
三、合作探究,质疑解难
探究活动一
1.学生阅读P80-81的相关内容,完成下表:
分类 化学成分 主要作用 缺乏症
氮肥
磷肥
钾肥
复合肥
2.强调复合肥的概念:同时含有氮、磷、钾中的两种或三种营养元素的化肥属于复合肥。
3.展示作用缺乏营养元素症状的图片,加深对不同化肥作用的印象,同时用精炼的语言描述氮肥、磷肥、钾肥的作用及缺乏症:
氮肥:氮肥壮叶,缺氮叶色发黄等
磷肥:磷肥壮果,缺磷产量降低等
钾肥:钾肥壮茎,缺钾易倒伏等
探究活动二
1.学生阅读P81第三、四自然段及P82图11-12。
2.讨论:
(1)化肥有哪些利与弊?
(2)农药主要有哪些类型?
(3)农药有哪些利与弊?
3.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1)化肥的利与弊:
利:对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有重要作用
弊:造成土壤污染、引起土壤酸化、造成土壤退化、水和大气环境的污染等。
(2)农药的利与弊:
利:对农业的高产丰收具有重要作用
弊:带来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和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等。
4.讨论:该如何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呢?
5.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1)合理使用化肥:有针对性、均衡适度地施用化肥,提高施用效率,减少负面作用。
(2)合理使用农药:根据有害生物的发生、发展规律,对症下药,适时用药,并按规定的施用量、深度、次数合理混用和交替使用不同类型的农药。
四、展示归纳,点拨提升
1.引导归纳
2.讨论点拨
(1)复分解反应一般在哪些类型的物质之间发生?
(2)复分解反应的生成物类型有什么共同特点?
五、目标检测,检查效果
1.施肥是农业增产的重要手段。下列化肥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A.NH4HCO3 B.Ca(H2PO4)2 C.K2SO4 D.(NH4)2HPO4
2.在植物生长过程中,施用氮肥能使枝叶繁茂、磷肥能使果实饱满、钾肥能使茎秆健壮。种植食叶的蔬菜(如青菜),应施用的化肥是( )
A.Ca(H2PO4)2 B.NH4NO3 C.K2SO4 D.K3PO4
3.下列有关农药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施用农药是最重要的作物保护手段
B.农药施用后,会通过农作物、农产品等发生转移
C.农药本身有毒,应该禁止施用农药
D.为了减小污染,应根据作物、虫害和农药的特点按规定合理施用农药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