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人教版九下探究式教案:9.3 溶液的浓度(第1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化学人教版九下探究式教案:9.3 溶液的浓度(第1课时)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85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3-15 10:28: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3 溶液的浓度(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溶液浓度常见的两种表示方法。
2.掌握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定义及公式,并能熟练变形应用。
3.理解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物理意义。
4.通过实验与探究把溶液的组成从质的组成转化到量的组成,并学会计算溶液的浓度。
5.通过生产生活实际例子体会从感观感受溶液的浓度的弊端,认识到准确表示溶液浓度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
1.掌握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理解溶质质量分数的物理意义;
2.熟练地对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进行变形来根据已知条件求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剂质量和溶液的质量。
教学难点:
熟练地对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进行变形来根据已知条件求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剂质量和溶液的质量。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导入新知
1.复习回顾
(1)溶液是由哪几部分组成?
(2)溶液的质量与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有什么关系?
2.引导讨论:
溶质、溶剂的种类相同,溶液的组成就一定完全相同吗?举例说明。
以同样的一杯水,分别加入不同量的糖引导学生分析,引出溶液的浓度。
二、自主学习,发现疑问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42实验9-7,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现象,回答其中的问题。
1.通过溶液颜色或味道能粗略知道溶液的浓稀,有什么弊端?
2.如何准确地表示溶液的浓度呢?
三、合作探究,质疑解难
探究活动一
1.根据实验9-7中的数据完成下表:
2.提出问题:什么是溶质的质量分数?如何进行计算?
(1)学生阅读P43有关内容,并归纳完成以下内容:
一、溶质的质量分数
①概念: ;
②公式: ;
(2)教师引导学生联系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以及混合物中某成分的质量分数,归纳概括质量分数就是部分质量除以整体质量。
(3)学生完成教材P43练一练,将结果填入上表中。
3.引导学生讨论
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与溶液浓度之间是什么关系?
得出溶质的质量分数能够衡量溶液浓度的大小,是一种常见的溶液浓度表示方法。
4.引导学生完成以下推导
(1)溶质的质量=
(2)溶液的质量=
(3)溶剂的质量=
5.完善归纳
一、溶质的质量分数
(1)概念: ;
(2)公式: ;

教师说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就是紧紧围绕这两个公式进行。
探究活动二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42实验9-7,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现象,完成实验中的表格。
2.讨论
以上配制的人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0%和20%,是什么含义?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归纳,得出每一百份质量的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
探究活动三
1.学生阅读P44资料卡片—体积分数,了解溶液的浓度还可以用体积分数表示。
2.老师拓展白酒和啤酒度数的含义。
四、展示归纳,点拨提升
1.引导归纳
2.引导学生讨论 P44讨论中的问题,老师点拨,得出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有两种计算方法:
(1)已知溶质、溶液的质量:
(2)已知某温度下溶解度:
五、目标检测,检查效果
下表是几种氯化钠溶液,完成下列表格: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