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金与南宋的对峙
一、选择题
1.(2022春·福建泉州·七年级统考期末)下表反映出辽宋夏金时期的时代特征是
政权存续 战争持续时间
辽(916-1125年) 宋辽—25年
宋(960-1127年) 宋夏—不到10年
夏(1038-1227年) 辽金—11年
金(1115-1234年) 宋金—16年
A.政权并立,长期和平 B.战乱不断,民族交融
C.重文轻武,相对稳定 D.时战时和,关系紧张
2.(2022春·福建漳州·七年级统考期末)下图是12世纪我国境内的政权形势图。序号①②③所对应的政权分别是( )
A.辽、西夏和北宋 B.辽、金和南宋 C.金、西夏和南宋 D.金、西夏和北宋
3.(2022春·福建泉州·七年级校考期末)下列朝代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隋﹣﹣唐﹣﹣辽宋夏金﹣﹣五代十 B.隋﹣﹣辽宋夏金﹣﹣唐﹣﹣五代十国
C.隋﹣﹣唐﹣﹣五代十国﹣﹣辽宋夏金 D.五代十国﹣﹣隋﹣﹣唐﹣﹣辽宋夏金
4.(2022春·福建南平·七年级统考期末)下图空框处的内容应为( )
A.西周东周的更迭 B.南朝北朝的分立
C.辽与北宋的和战 D.金与南宋的对峙
5.(2022春·福建泉州·七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所示书籍可用于研究
A.中华文明的起源 B.早期国家的变革
C.繁荣开放的时代 D.民族政权的并立
6.(2022春·福建泉州·七年级统考期末)靖康二年(1127)四月,金军攻破东京(今河南开封),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三千余人,押解北上,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这一事件直接导致了
A.北宋灭亡 B.岳飞遇害 C.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D.南宋灭亡
7.(2022春·福建福州·七年级统考期末)文旅融合唤醒城市记忆。下列城市名片可以唤醒南宋都城记忆的是( )
A.秦俑故乡,丝路源头 B.繁华汴水,精彩开封
C.六朝古都,金陵风韵 D.千古宋城,梦回临安
8.(2022春·福建龙岩·七年级统考期末)辽、宋、西夏、金时期的政治特点是
A.地方军阀割据 B.南北政权对峙 C.民族政权并立 D.战乱长期不息
9.(2022春·福建厦门·七年级校考期末)千百年来,岳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爱国者的代名词。如图是浙江杭州岳庙中的岳飞雕像,世人常来拜慰瞻仰岳飞,主要是因为他( )
A.身先士卒,抗辽卫家之心 B.鼎新革故,变法图强之念
C.精忠报国,收复河山之志 D.青史留名,舍身抗元之愿
10.(2022春·福建泉州·七年级统考期末)岳飞《满江红 怒发冲冠》中有“壮志饥餐胡由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一句这里的“胡虏”所指的少数民族是( )
A.女真 B.契丹 C.党项 D.蒙古
11.(2022春·福建龙岩·七年级统考期末)岳飞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将领,他的事迹数百年来一直被民众传颂他所生活时代在( )
A.唐朝 B.北宋 C.南宋 D.元朝
12.(2022春·福建泉州·七年级统考期末)与“在郾城大败金军“坚持抗金的正义斗争,赢得人民的支持”“遭到秦桧陷害”信息相关的人物是( )
A.岳飞 B.文天祥 C.戚继光 D.卫青
13.(2022春·福建南平·七年级统考期末)其所揭旗以“岳”为号,父老百姓争挽车牵牛,载糗粮以馈义军,顶盆焚香迎候者,充满道路。这主要说明岳家军( )
A.深得民心 B.军纪严明 C.英勇善战 D.训练有素
14.(2022春·福建莆田·七年级统考期末)成语典故与历史故事紧密相关。“号令如山”“直捣黄龙”“精忠报国”描绘的历史人物是( )
A.岳飞 B.文天祥 C.忽必烈 D.郑成功
15.(2022春·福建泉州·七年级校联考期末)对以下大事年表解读正确的是
960年 1005年 1038年 1044年 1125年 1127年 1140年 1141年
北宋建立 宋辽订立澶渊之盟 西夏建立 宋夏达成和议 金灭辽 金灭北宋 南宋取得郾城大捷 南宋与金签订和约
A.各民族政权始终处于战争状态
B.北宋政权存在不超过一百年
C.辽与南宋维持相对和平的局面
D.各民族政权并立与力量消长
16.(2022春·福建泉州·七年级统考期末)“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该诗反映的时代背景是( )
A.隋炀帝下江南 B.唐末安史之乱 C.北宋与辽对峙 D.南宋偏安江南
17.(2022春·福建厦门·七年级统考期末)陆游《书愤》中有“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的诗句,这里的“大散关”是哪两个政权分界线中的一端?
①辽
②北宋
③西夏
④金
⑤南宋
A.①② B.②③
C.①⑤ D.④⑤
二、综合题
18.(2022春·福建泉州·七年级统考期末)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密切交往、休戚与共,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共同推动了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唐太宗
(1)材料一表明唐太宗实行了怎样的民族政策?因此他得到了少数民族怎样的尊重?
材料二:“凡四十年不识干戈,岁遗差优,然不足以当用兵之费百一二焉,则知澶渊之盟,未为失策,而所可痛者,当国大臣,议和之后,武备皆废。”
——《续资治通鉴长编》
(2)材料二涉及的盟约是哪两个政权之间订立的?当时在位的是北宋哪位皇帝?依据材料说一说作者是怎样看待这一盟约的。
材料三:
(3)材料三中的①②分别是什么政权?这一时期的民族关系发展特征是什么?
参考答案:
1.A
【详解】根据图片信息可知,辽、宋、夏和金之间的战争持续的时间较短,政权存在的时期相近,因而,可以总结辽宋夏金时期的时代特征是政权并立,长期和平,故A符合题意;材料中未涉及民族交融,故B不符合题意;重文轻武属于北宋的政策,与题干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时战时和,关系紧张在材料中未涉及,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2.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115年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建立金,都城会宁;1038年党项族首领元昊建立西夏,都城兴庆;公元1127年,靖康之变后,赵构称帝,以临安为都城,国号仍为宋,史称南宋。因此序号①②③所对应的政权分别是金、西夏和南宋。C项正确;916年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建立辽,都城上京临潢府;960年,赵匡胤建立北宋,以开封(称为东京)为都城;排除ABD项。故选C项。
3.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王朝更迭顺序口诀为: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西汉和东汉);三分魏蜀吴,二晋(西晋和东晋)前后沿;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所以正确的排列是:隋一唐一一五代十国一辽宋夏金。C项正确;ABD项顺序排列错误,排除ABD项。故选C项。
4.D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115年,金建立,很快,灭亡辽,灭亡北宋,经过和南宋的战争,形成了金与南宋的对峙的局面,D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金的建立和发展,不是西周东周、 南朝北朝、 辽与北宋,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
5.D
【详解】依据图片信息“辽宋西夏金代通史”并结合所学可知,图片所示书籍可用于研究民族政权的并立。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统治者强化中央集权,采取了重文轻武的治国政策。与此同时,周边民族先后建立的辽、西夏、金等政权,与宋朝并立。北宋灭亡后,南宋占据江南,与金朝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所以图片所示书籍可用于研究民族政权的并立,D项符合题意;A项是史前时期,排除;B项是夏商周时期,排除;C项是隋唐时期,排除。故选D。
6.A
【详解】根据材料“靖康二年(1127)四月,金军攻破东京(今河南开封),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127年,金军攻破东京,并掠走了宋徽宗、宋钦宗,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变”。A项正确;岳飞遇害是在南宋,排除B项;绍兴和议之后,宋金对峙局面形成,排除C项;赵构于1127年建立南宋,南宋灭亡是在1279年,排除D项。故选A项。
7.D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北宋灭亡后,赵构登上皇位,赵构就是宋高宗,后来定都临安,史称南宋。千古宋城,梦回临安,反映的就是南宋都城临安的记忆,因此D项符合题意;A项秦俑故乡,丝路源头反映的是秦朝都城咸阳和西汉都城长安,排除;B项繁华汴水,精彩开封反映的是北宋都城开封,排除;C项六朝古都,金陵风韵反映的是南朝都城建康(南京),排除。故选D。
8.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出北宋与辽、西夏并立,南宋与金、西夏并立,这一时期的政治特点是民族政权并立,C项正确;唐末五代十国地方军阀割据,排除A项;南北朝时期南北政权对峙,排除B项;三国时期,战乱长期不息,排除D项。故选C项。
9.C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南宋时期的岳飞领导的军队作战勇敢,纪律严明,深受人民的爱戴,被称为“岳家军”,他精忠报国,收复很多地方,C项正确;岳飞是抗金,王安石变法图强,文天祥舍身抗元,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
10.A
【详解】根据题干“岳飞《满江红 怒发冲冠》中有“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主要反映岳飞抗金的史实。金是女真族建立的,南宋时,金经常南下骚扰,南宋岳飞英勇抗金金军。A项正确;契丹建立辽,1125年被金所灭,排除B项;党项族是西夏,金建立后隔断了西夏和南宋的联系,所以岳飞没有抗击过党项族,排除C项;蒙古不是岳飞抗击的少数民族,排除D项。故选A项。
11.C
【详解】据所学可知,岳飞是南宋时期的著名抗金将领,C项正确;岳飞是南宋人,而不是唐朝时期的人物,排除A项;岳飞是南宋人,而不是北宋时期的人物,排除B项;岳飞是南宋人,而不是元朝时期的人物,排除D项。故选C项。
12.A
【详解】岳飞是著名的抗金英雄,他领导的军队作战勇敢,纪律严明,深受人民的爱戴,被称为“岳家军”。他从金军收复了建康,1140年又在郾城大败金军骑兵主力,收复许多失地。岳飞坚持抗金的正义斗争,赢得了人民的支持。宋高宗和秦桧害怕抗金力量不断壮大,害怕威胁到自己的统治,以“莫须有”罪名杀害了岳飞,A项正确;文天祥是南宋末年的抗元英雄,戚继光是明代将领,卫青是汉代人物,排除BCD项。故选A项。
13.A
【详解】根据材料“其所揭旗以“岳”为号,父老百姓争挽车牵牛,载糗粮以馈义军,顶盆焚香迎候者,充满道路”可得出意思是(岳家军)高举“岳”字大旗,老百姓(一见“岳”字大旗),争相拉车牵牛,载着粮食(糗:炒熟的米麦等谷物)来犒劳军士,整条道路上都是等候的人群,说明了岳家军深得民心,A项正确;BCD项与材料不符,排除BCD项。故选A项。
14.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宋初年,金军南下,著名的抗金英雄岳飞,他精忠报国,他领导的军队作战勇敢,纪律严明,“号令如山”,深受人民的爱戴,被称为“岳家军”,他从金军收复了建康,后又在郾城大败金军骑兵主力,“直捣黄龙”,收复许多失地,可是宋高宗和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因此“号令如山”“直捣黄龙”“精忠报国”描绘的历史人物是岳飞。A项正确;文天祥是南宋抗元英雄,排除B项;忽必烈是元朝开国皇帝,排除C项;郑成功收复台湾,排除D项。故选A项。
15.D
【详解】依据题干的表格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宋朝时期,是多个政权并立的时期,北宋和辽经历了多次战争,最后签订了澶渊之盟,保持了很多年的和平,北宋和西夏,金,南宋和金等国家政权之间也是战争不断,但总体上说,此时期是一个各民族政权并立,力量彼此消长,各民族之间相互影响的时期,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的说法都违背了史实,排除;故选D。
16.D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诗中的“汴州”在当时的名称应是临安,是南宋的都城,“游人”主要特指那些忘了国难,苟且偷安,寻欢作乐的南宋统治阶级,“暖风”一语双关,既指自然界的春风,又指社会上淫靡之风,以讽刺的语言写出南宋当政者纵情声色,偏安江南,不思复国的腐朽,通过“杭州”与“汴州”的对照,揭露了“游人们”的腐朽本质,也表现出作者对当政者不思收复失地的愤激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
17.D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正当抗金战场上捷报频传,金兵节节败退之时,宋高宗与宰相秦桧在1141年和金达成和约:宋向金称臣;划定疆界,东以淮河中流为界,西以大散关为界,以南属宋,以北属金。由此看陆游诗中的大散关是南宋与金的分界线,所以D项符合题意。 由此分析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
18.(1)开明民族政策;被尊称为“天可汗”。
(2)政权:北宋、辽朝。皇帝:宋真宗。看法:订立盟约为辽宋双方带来和平,有利于民生发展,同时意识到澶渊之盟表现出的当政者苟安求和心态对宋朝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
(3)①:金;②:北宋。特征: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
【解析】(1)
根据材料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可知,唐太宗将各族一视同仁,实行开明民族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得到各族拥护,被尊称为“天可汗”。
(2)
根据材料二“然不足以当用兵之费百一二焉,则知澶渊之盟,未为失策”可知,此盟约为澶渊之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澶渊之盟是北宋和辽朝在北宋宋真宗时期订立的盟约。根据材料二“凡四十年不识干戈,岁遗差优,然不足以当用兵之费百一二焉,则知澶渊之盟,未为失策,而所可痛者,当国大臣,议和之后,武备皆废”可知,作者看到订立盟约为辽宋双方带来和平,有利于民生发展,同时意识到澶渊之盟表现出的当政者苟安求和心态对宋朝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
(3)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1125年,金灭辽,1127年金灭北宋,因此①是金,②是北宋。在1111年到1127年这一时期,出现了民族政权分立的局面,体现出民族关系发展特征是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趋势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