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一、选择题
1.(2022春·福建龙岩·七年级统考期末)“从大都有许多道路通往各省……在元朝的疆域之内,驿站超过10000多所,驿马超过30万匹,各种物资齐备,不管来自何地的使臣、商人都能得到供应。”材料反映了元朝( )
A.交通便捷 B.政治清明 C.战争频繁 D.农业发展
2.(2022春·福建泉州·七年级统考期末)在宋朝要印刷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既经济又省时的办法是
A.雕版印刷 B.活字印刷
C.转轮排字印刷 D.激光排版印刷
3.(2022春·福建泉州·七年级校考期末)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曾说:“每当人们在中国文献中查找任何一个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要焦点就在宋代。”下列能佐证此观点的是( )
A.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 B.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C.火药开始运用于军事 D.司南的发明和使用
4.(2022春·福建莆田·七年级统考期末)宋元时期三大科技的广泛西传与外来科技的大规模传入,总体有赖于( )
A.陆上道路贯通 B.海上航线开通 C.丝绸之路畅通 D.驿站四通八达
5.(2022春·福建漳州·七年级统考期末)宋元时期科技文化发达,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活字印刷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其发明者是( )
A.司马光 B.毕昇 C.李时珍 D.徐光启
6.(2022春·福建泉州·七年级统考期末)“自有了活字印刷后, 欧洲人才得到便宜的书籍。图书不再是只有富人才能拥有的奢侈品了,欧洲由僧信学断受教育的状况结束了。”材料强进了活字印刷术( )
A.促进僧侣知识的积累 B.推动欧洲社会的转型
C.促进欧洲教育的发展 D.加速科学技术的进步
7.(2022春·福建福州·七年级统考期末)某学生拟办一份历史手抄报,准备了下面的素材。据此推断这份手抄报的主题是( )
A.唐朝民族关系的不断发展 B.宋元时期科学技术的进步
C.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D.清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
8.(2022春·福建·七年级期末)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达。下列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
A.活字印刷术由北宋时期的匠人毕昇发明
B.指南针在北宋末年开始应用于航海事业
C.元代用金属作筒,发明了杀伤力强大的火铳
D.四大发明及其传播对世界文明的发展有巨大贡献
9.(2022春·福建泉州·七年级统考期末)下图是小集同学的学习笔记,其中①处应填
A.毕昇 B.李时珍 C.宋应星 D.徐光启
10.(2022春·福建泉州·七年级统考期末)《梦梁录》记载“风雨晦冥时,唯凭针盘而行。仍火长(船长)擎之。”记载“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材料共同体现了( )
A.指南针运用于航海 B.海外贸易迅速发展
C.船长影响航海安全 D.海上丝绸之路畅通
11.(2022春·福建泉州·七年级统考期末)《经世大典》记载:海运时,惟凭针路定向行船,仰观天象以卜明晦。这体现了宋元时期( )
A.对外贸易繁荣昌盛 B.地理知识有长足进步
C.造船技术适应远航 D.指南针已运用于航海
12.(2022春·福建泉州·七年级校联考期末)北宋《武经总要》记载:“凡炮,军中利器也,攻守师行皆用之。”2019年考古人员首次在白帝城遗址中发现了火药武器,证实了北宋末曾用火药作为武器。据此可知
A.文献史料记载完全符合史实 B.考古资料能展示历史的全貌
C.历史记载必须得到考古资料的印证 D.多种史料互证可以得到更客观结论
二、综合题
13.(2022春·福建龙岩·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
地也,你不分好少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窦娥冤》
材料二:宋朝结束了五代十国以来长期分-裂割据和混战的局面。那时经济发展,城市繁荣,航海和对外贸易空前活跃。元朝实现了全国性的统一,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使宋元文化突飞猛进,涌现出一批著名的科学家和文学家、艺术家,反映了那个时期我国科学技术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 ——《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
材料三:庆历年间,平民毕昇又创造了活板。它的方法:用胶泥刻字,字薄的像铜钱的边缘,每一个字制成一个自摸,用火烧使它坚硬……这一块刚印完,那一块已经排好了版,两块交替使用,很短时间就可以印完(一本书)。
——据沈括《活板》翻译
(1)根据材料一,分别写出我国唐、宋、元时期文学的主要表现形式。
(2)根据材料二,归纳宋元时期科技发展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括活字印刷术的主要优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技术成就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
14.(2022春·福建泉州·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大发明大事年表
名称 发明与传播
印刷术 11世纪,毕昇用胶泥刻字,制成了活板印书。15世纪,欧洲人从埃及人那里知道了活字印刷术,从而促使西欧人开始试验活字印刷。印刷术的发明,使得文化极为落后的欧洲逐渐改变了只有僧侣才能读书写字和接受较高教育的状况,使文化回到平民的手里。
造纸术 105年,东汉蔡伦确立了植物纤维纸制作的新工艺。15世纪,造纸术以德国为中心,向东西传递。欧洲各国在17世纪时大都已采用中国式的手工技术和技术设备进行造纸。
指南针 战国时人们利用天然磁铁制成指南工具,称为司南,宋代把有磁性的钢针安置在刻有度数的盘中,制成了罗盘,北宋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乘坐中国海船的阿拉伯商人将指南针传到阿拉伯国家,后来又传到欧洲。
火药 第一次把火药配方记录下来是唐朝的药物学家孙思邈。1225年,火药由埃及人传入伊斯兰国家。西班牙和意大利最先从伊斯兰国家传入先进的火器。接着二三十年火器从意大利传遍整个欧洲。
——改编自郭剑波《中西文化交流史》
(1)根据材料,简述使欧洲文化回到平民手里的发明。
(2)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15.(2022春·福建泉州·七年级统考期末)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是隋朝哪位皇帝在位开凿的工程?图中A、B、D分别指的是哪里?
材料二:北宋初期,人们用人工磁化法使钢片变成磁铁,制成指南针。后来,人们学会了把指南针固定在有刻度的方位盘里,制作出了罗盘针,并用之于航海……南宋时,商船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例不断提高。阿拉伯、波斯商人经常搭乘我国的海船往来贸易,从而学会了使用指南针,并将它传入欧洲。指南针成为欧洲航海家在发现美洲大陆,完成环球航行等航海过程中的“眼睛”。
——管成学《南宋科技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朝指南针的出现有着怎样的价值?
材料三: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发展的高峰时期。……宋朝结束了五代十国以来长期分裂割据和混战的局面,那时经济发展,城市繁荣,航海和对外贸易空前活跃;元朝实现了全国性的统一,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两大因素的结合,使宋元文化突飞猛进,涌现出一批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和艺术家,反映了那个时期我国科学技术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
——《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元时期科技发展的原因。
参考答案:
1.A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疆域辽阔,从大都有许多道路通往各省,沿途设立大量驿站,这既反映了元朝国力强盛,也反映了元朝交通便捷,A项正确;由此可知,题干材料反映了元朝交通便捷,不能反映元朝的政治、农业和军事方面的情况,排除BCD项。故选A项。
2.B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宋代,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既经济又省时,B项正确;雕版印刷是唐代技术,元代王祯成功创制转轮排字印刷, 激光排版印刷是现代技术,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
3.B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北宋时期,平民毕异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印证了材料中的信息,B项正确;西汉前期,人们从“积飘絮成絮片”中得到启示,发明了纸,排除A项;我国在唐代就发明了火药,宋代加以改进,制成大量的火药和火器,广泛应用于军事,排除C项;战国时期发明司南,北宋指南针一经发明很快就应用到航海上,排除D项。故选B项。
4.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元时期三大科技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它们的广泛西传与外来科技的大规模传入,总体有赖于丝绸之路畅通。陆路和海路交通的畅通,使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交流进一步发展起来。中国的创造发明,如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纸币和驿站制度等输往西方,天文、历法、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传入亚洲各国,对欧亚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C项正确;“陆上道路贯通、海上航线开通、驿站四通八达”概括不全,排除ABD项。故选C项。
5.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平民毕昇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术(泥活字),字印刷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B项正确;《资治通鉴》是北宋时期司马光编纂的一部编年体史书,排除A项;明朝李时珍的药物学著作《本草纲目》,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排除C项;明朝末年徐光启编著的《农政全书》是一部实用性很强的农业百科全书,排除D项。故选B项。
6.C
【详解】依据题干信息“自有了活字印刷后, 欧洲人才得到便宜的书籍。图书不再是只有富人才能拥有的奢侈品了,欧洲由僧信学断受教育的状况结束了”可知,活字印刷术减少了图书成本,促进了欧洲文化的传播和教育的发展,C项正确;印刷术传到欧洲后,改变了原来只有僧侣才能读书和受高等教育的状况,排除A项;题干信息未涉及欧洲社会转型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排除B、D项。故选C项。
7.B
【详解】根据“北宋时匠人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北宋末年中国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元朝时范明了火铳”都是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故这份手抄报的主题是宋元时期科学进步的进步,B项正确;题干手抄报素材没有涉及唐朝民族关系的不断发展、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清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信息,排除ACD项。故选B项。
8.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分析选项四大发明及其传播对世界文明的发展有巨大贡献,属于历史评价,D项正确;ABC属于史实陈述,不符合题意,排除ABC项。故选D项。
9.A
【详解】图中①处对应的是北宋活字印刷术,结合所学知识,北宋时期平民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提高了印刷的效率,有利于文化的传播,A正确;李时珍是明朝医学家,著有《本草纲目》,B排除;宋应星是明朝科学家,著有农业、手工业综合性科技著作《天工开物》,C排除;徐光启是明朝科学家,著有农学著作《农政全书》,D排除。故选A。
10.A
【详解】《梦梁录》记载当风雨晦冥时依靠指南针行船。阴雨天依靠指南针行船。可见,指南针运用于航海。A项正确;材料不是说明海外贸易迅速发展,排除B项;“仍火长(船长)擎之”说明船长在船上重要性,并不是船长影响航海安全,排除C项;材料不是说明海上丝绸之路畅道,排除D项。故选A项。
11.D
【详解】由材料“海运时,惟凭针路定向行船,仰观天象以卜明晦”可知,这反映了宋元时期指南针已运用于航海,ABC三项在材料中没有涉及。D项正确;对外贸易繁荣昌盛,题干未体现,排除A项;地理知识有长足进步,不是题干强调的重点,排除B项;造船技术适应远航,与题干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12.D
【详解】根据“北宋《武经总要》记载:‘凡炮,军中利器也,攻守师行皆用之’”“2019年考古人员首次在白帝城遗址中发现了火药武器,证实了北宋末曾用火药作为武器”可知,材料体现多种史料互证可以得到更客观结论,D符合题意;文献史料记载完全符合史实表述与史实不符,A排除;考古资料能展示历史的全貌表述与史实不符,B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历史记载必须得到考古资料的印证,C排除。故选择D。
13.(1)诗歌;词;元典。
(2)经济繁荣;航海和对外贸易空前活跃;元的统一,社会安定;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等。
(3)优点:提高了印刷效率,节省了原材料消耗。(或者成本低、印刷快或经济又省时,灵活又便捷等)影响:降低了成本,加快了图书的普及和文化的传播,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4)坚持文化自信;学习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注重文化创新,保持民族文化的先进性;交流、借鉴世界优秀文化。
【解析】(1)
①根据材料一“李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当时的文人士子,以唱和吟诵诗歌作为社会交往和抒发情怀的重要方式。唐诗题材丰富,风格多样,仅《全唐诗》辑录的诗歌就有近5万首。唐朝诗坛气象万千,名家辈出,最为著名的有李白、杜甫、白居易等。②根据材料一“苏轼”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句子有长有短,也称长短句,便于歌唱。词在唐朝时已经出现,经五代到两宋,得到很大发展,成为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宋代的词人层出不穷,杰出的有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③根据材料一“《窦娥冤》”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戏剧空前发达,出现了元曲。元曲由杂剧和散曲组成。元朝剧作家人才辈出,其中最优秀的是关汉卿。他一生创作了大量剧本,流传至今的有十多种,代表作有悲剧《窦娥冤》。
(2)
根据材料二“那时经济发展,城市繁荣,航海和对外贸易空前活跃”可以得出,经济繁荣,航海和对外贸易空前活跃;根据材料二“元朝实现了全国性的统一,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可以得出,元的统一,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等。
(3)
第一问,根据材料三“字薄的像铜钱的边缘”“这一块刚印完,那一块已经排好了版,两块交替使用,很短时间就可以印完(一本书)”可以得出,活字印刷术的主要优点是提高了印刷效率,节省了原材料消耗。(或者成本低、印刷快或经济又省时,灵活又便捷等)第二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活字印刷术的发明,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印书效率,加快了图书的普及和文化的传播,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4)
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我们祖先留下的宝贵智慧结晶;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发扬传统美德,使我们的社会安定和谐,国家兴旺发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因此,青少年应做到自觉学习中华传统文化;遵守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积极宣传中华民族的悠久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等等。
14.(1)印刷术在欧洲的传播,改变了欧洲的社会文化环境,对当时欧洲资产阶级的兴起和思想文化的传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印刷术把学术、教育从基督教修道院中解放出来,不仅改变了只有僧侣才能受较高级教育的状况,而且改变了只有僧侣才能读书写字的状况,普通的民众也有条件可以接触书本并接受教育。所以说印刷术的传播使欧洲文化回到平民手里。
(2)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欧洲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产生了深远影响,对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起到了促进作用。造纸术促进欧洲文化的发展,促进了知识的传播,为欧洲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火药的传入,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对资产阶级革命胜利起了推动作用;指南针在新航路开辟中起了重要作用;印刷术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改变了欧洲只有教士和贵族才能读书和接受高等教育的状况,促进了人类思想的解放。
【解析】(1)
依据材料中关于印刷术的发明与传播信息可知印刷术在欧洲的传播,改变了欧洲的社会文化环境,对当时欧洲资产阶级的兴起和思想文化的传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印刷术把学术、教育从基督教修道院中解放出来,不仅改变了只有僧侣才能受较高级教育的状况,而且改变了只有僧侣才能读书写字的状况,普通的民众也有条件可以接触书本并接受教育。所以说印刷术的传播使欧洲文化回到平民手里。
(2)
本题属于开放题型,首先依据材料表格信息提取观点,比如可以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欧洲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产生了深远影响,对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起到了促进作用。”提炼观点,论述据材料和所学从造纸术促进欧洲文化的发展,促进了知识的传播,为欧洲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火药的传入,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对资产阶级革命胜利起了推动作用;指南针在新航路开辟中起了重要作用;印刷术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改变了欧洲只有教士和贵族才能读书和接受高等教育的状况,促进了人类思想的解放等分析回答。
15.(1)皇帝:隋炀帝。A:永济渠;B:通济渠;D:江南河。
(2)宋朝指南针的出现有利于宋代海外贸易发展;有利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推动中外交流;促进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3)宋朝结束了五代十国以来长期分裂割据和混战的局面,元朝实现了全国性的统一;宋元时期经济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宋元时期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解析】(1)
根据材料一“洛口仓、洛阳、涿郡、余杭”可知,此运河为大运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炀帝时开凿大运河,连接涿郡与洛阳的河段为永济渠,连接黄河与淮水的是通济渠,连接淮水与长江的是邗沟,连接长江与余杭的是江南河。因此图中A为永济渠,B为通济渠,C为邗沟,D为江南河。
(2)
根据材料二“人们学会了把指南针固定在有刻度的方位盘里,制作出了罗盘针,并用之于航海……南宋时,商船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例不断提高。阿拉伯、波斯商人经常搭乘我国的海船往来贸易,从而学会了使用指南针,并将它传入欧洲。指南针成为欧洲航海家在发现美洲大陆,完成环球航行等航海过程中的'眼睛'”可知,宋朝指南针的出现有利于宋代海外贸易发展,有利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推动中外交流,促进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3)
根据材料三“宋朝结束了五代十国以来长期分裂割据和混战的局面,那时经济发展,城市繁荣,航海和对外贸易空前活跃;元朝实现了全国性的统一,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两大因素的结合,使宋元文化突飞猛进”可知,宋元时期科技发展的原因有宋朝结束了五代十国以来长期分裂割据和混战的局面,元朝实现了全国性的统一;宋元时期经济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宋元时期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