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期末试题选编 2021-2022学年福建省各地下学期七年级历史(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期末试题选编 2021-2022学年福建省各地下学期七年级历史(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7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3-15 20:02: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15明朝的对外关系
一、选择题
1.(2022春·福建龙岩·七年级统考期末)图片承载着鲜活的历史。某班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搜集到以下图片,与这些人物相关的历史史实所反映的主题是
A.祖国统一 B.中外交往 C.民族团结 D.抵抗侵略
2.(2022春·福建厦门·七年级校考期末)15世纪初郑和船队把一些生产工具和技术、 医学等带到了沿途国家,受到当地人欢迎:至今索马里等地仍然把出土的明代瓷器视为与中国友好的象征。由此可见,郑和远航
A.开创了远洋航行的先河 B.加深了对沿途风土人情的了解
C.打破了与世界隔绝状态 D.增进了明朝与沿途国家的友谊
3.(2022春·福建泉州·七年级校考期末)王同学在整理明代的学习资料,其目录中有“红海沿岸”“戚继光”和“三宝”等关键词,据此推断他学习的主题应当是明代的( )
A.经济发展 B.文学繁荣 C.对外关系 D.科技成就
4.(2022春·福建龙岩·七年级统考期末)“(他)把明朝的铁锚拋扎在诸洋沿岸的港湾,奉行‘以德睦邻’政策,肩负‘与天下共享太平之福’的重任”。“他”的事迹是
A.出使西域 B.西游天竺 C.东渡日本 D.七下西洋
5.(2022春·福建福州·七年级统考期末)他率船队7次下“西洋”,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他是( )
A.鉴真 B.郑和 C.郑成功 D.麦哲伦
6.(2022春·福建漳州·七年级统考期末)“七次远洋航海,留下千古佳话……这件开拓事业之所以名垂青史,是因为它依靠的不是坚船和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材料中涉及的航海人物是( )
A.文天祥 B.马可·波罗 C.朱棣 D.郑和
7.(2022春·福建龙岩·七年级统考期末)历史史实是指客观发生的历史事实,历史观点是对历史史实的认识。以下选项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
A.618年,李渊建立唐朝
B.北宋前期,“交子”出现
C.郑和的远航,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D.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
8.(2022春·福建厦门·七年级厦门市湖滨中学校考期末)“明代,郑和七次远洋航海之所以名垂青史,是因为依靠的不是坚船和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材料反映了郑和下西洋
A.克服艰难险阻名垂青史 B.既有战争又有友好往来
C.促进了民间贸易的发展 D.和平交往加强中外联系
9.(2022春·福建泉州·七年级统考期末)郑和船队组织之严、分工之细、人才之广,堪称史无前例:船队规模是中国历史上出使官方历史中绝无仅有的。这体现了郑和下西洋( )
A.促进了明朝商品经济发展 B.基本解决了东南沿海倭患
C.增进了亚非国家友好往来 D.是中国古代航海史的顶峰
10.(2022春·福建泉州·七年级统考期末)历史图片是历史学习的重要资料之一。某同学搜集了如图所示图片。据此推知,他学习的内容反映了( )
A.祖国统一 B.民族团结 C.中外交往 D.抵抗侵略
11.(2022春·福建泉州·七年级统考期末)如表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条件 社会安定,国力雄厚
目的 宣扬国威
时间 1405年——1433年
路线 刘家港——非洲东海岸和红海一带
A.戚继光抗倭 B.郑和下西洋
C.丝绸之路 D.靖康之变
12.(2022春·福建泉州·七年级统考期末)下图是《郑和下西洋六百周年》纪念邮票,主题为郑和像、睦邻友好、科学航海。它是为了纪念郑和( )
A.开疆拓土 B.发展贸易 C.航海创举 D.换取奇珍
13.(2022春·福建泉州·七年级校联考期末)永乐五年,郑和第一次出使回国,同年“琉球、中山、山南、日本、阿鲁等国来朝进贡。”材料体现郑和下西洋
A.增进与其他国家的友好往来 B.船队航行时间长
C.郑和的船队最远到达了欧洲 D.船队采用最先进的航海技术
14.(2022春·福建泉州·七年级统考期末)元末明初,日本的一些武士和奸商,组成海盗集团入侵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被时人称为“倭寇”。明朝中后期,为扫清东南沿海的“倭患”,明朝军民英勇作战,在抗倭斗争中战功卓著,被称为伟大的民族英雄的爱国将领是
A.郑成功 B.戚继光 C.左宗棠 D.邓世昌
15.(2022春·福建·七年级期末)英雄从未走远,精神永远闪耀。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涌现出一大批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戚继光被称为民族英雄,是因为他( )
A.抗辽 B.抗金 C.抗倭 D.抗清
16.(2022春·福建厦门·七年级校考期末)某班同学准备以“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为主题办一期历史板报。以下历史人物的资料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岳飞 B.文天祥 C.戚继光 D.忽必烈
17.(2022春·福建厦门·七年级厦门市湖滨中学校考期末)下列表述属于观点的是( )
A.明王朝派戚继光到东南沿海抗击倭寇 B.戚继光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英雄
C.1561年,戚继光率军在台州九战九捷 D.戚继光操练新阵法,创造了“鸳鸯阵”
18.(2022春·福建漳州·七年级统考期末)“嘉靖四十年(1561年),取得台州大捷:进入福建、广东后,与其他将领合作,基本解除东南沿海的祸患。”材料叙述的是( )
A.宋辽之战 B.郾城大捷 C.戚继光抗倭 D.山海关之战
19.(2022春·福建泉州·七年级统考期末)诗句“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体现了抗倭英雄戚继光( )
A.诚实守信,乐于助人 B.努力创新,崇尚劳动
C.淡泊名利,爱国爱民 D.艰苦朴素,廉洁奉公
20.(2022春·福建南平·七年级统考期末)下图所示的历史事件( )
A.基本解除了东南沿海的倭患
B.完全实现了富国强兵的愿望
C.影响了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D.加强了南北地区的政治交流
21.(2022春·福建莆田·七年级统考期末)戚继光曾写下“一片丹心风浪里”“但愿海波平”等诗句。他以“一片丹心”投入到反侵略战争中,最终完成“海波平”的夙愿。他抗击的侵略者是( )
A.日本 B.荷兰 C.葡萄牙 D.西班牙
二、综合题
(2022春·福建莆田·七年级统考期末)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小西同学将中国古代史上的历史人物制成一幅画卷。现邀你一起来完成这幅画卷的设计与说明,使同学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其中的意图。
材料
张骞 玄奘 郑和
《中国古代人物画卷·_____》附:画卷说明:
张骞:张骞生活在西汉时期,受汉武帝委派出使西域。他两次出使西域,第一次出使西域时,曾两次被匈奴抓住,扣留了10余年,但他仍坚持完成使命,张骞通西域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
玄奘:……唐朝高僧,不畏艰险,历经磨难,经过4年的长途跋涉到达天竺取经。他发现“天竺”这个称呼不准确,将其译成“印度”。他的所见所闻记录在《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郑和:
(1)根据材料,指出玄奘“天竺”译成现在的国名。简述张骞和玄奘能够入选《中国古代人物画卷》的理由。
(2)根据材料中张骞的人物介绍,模仿撰写郑和的人物介绍。(撰写要求:生活时代、主要事迹及意义,字数在50-100字之间)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给图《中国古代人物画卷·_____》添加一个合适的主题,并加以简要说明。
参考答案:
1.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张骞通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鉴真东渡日本,促进了中日文化交流。郑和下西洋,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戚继光抗倭属于中外冲突。因此,与图片人物相关的历史史实所反映的主题是中外交往,故B符合题意;祖国统一与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不符,排除A;民族团结与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不符,排除C;抵抗侵略仅与戚继光抗倭相关,排除D。故选B。
2.D
【详解】依据“15世纪初郑和船队把一些生产工具和技术、 医学等带到了沿途国家,受到当地人欢迎:至今索马里等地仍然把出土的明代瓷器视为与中国友好的象征”可见,郑和远航促进了明朝与沿途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友谊,D项正确;题干没有体现郑和远航开创了远洋航行的先河,排除A项;题干的主旨是郑和远航促进了明朝与沿途国家的友好交往,没有体现加深对沿途风土人情的了解,也没有体现打破了与世隔绝的状态,排除BC项。故选D项。
3.C
【详解】根据材料“红海沿岸”“戚继光”和“三宝”,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郑和七下西洋,从刘家港出发,穿越马六甲海峡,横渡印度洋,先后到达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在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有一些地名、庙宇是以人“三宝”命名的,充分说明了郑和七下西洋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戚继光抗倭打击了日本的侵略势力,捍卫了国家主权。由此可见,材料反映了明代的对外关系。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明代“经济发展、文学繁荣、科技成就”的内容,排除ABD项。故选C项。
4.D
【详解】依据题干“(他)把明朝的铁锚拋扎在诸洋沿岸的港湾,奉行‘以德睦邻’政策,肩负‘与天下共享太平之福’的重任”。可知“他”的事迹是七下西洋。结合课本所学,明朝前期,国力强盛,为了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1405—1433年,明成祖(年号永乐)派郑和七次下西洋,先后拜访30多个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了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郑和下西洋比欧洲航海家远航美洲和印度早半个多世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郑和的远航,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促进了南洋地区社会经济发展。D正确;汉武帝时派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汉朝与西域的商道,A排除;唐朝高僧玄奘西游天竺,促进了中印两国的交往,B排除;鉴真东渡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突出贡献。C排除;故选D。
5.B
【详解】1405-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B符合题意;鉴真东渡日本,A排除;郑成功收复台湾,C排除;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D排除。故选择B。
6.D
【详解】根据“七次远洋航海”可知材料描述的是明朝郑和七次下西洋,所以涉及的航海人物是郑和,D项正确;文天祥、马可·波罗和朱棣都与“七次远洋航海”不符,排除ABC项。故选D项。
7.C
【详解】根据材料“历史史实是指客观发生的历史事实,历史观点是对历史史实的认识”可知,郑和的远航,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这是有关郑和下西洋的看法,属于历史观点,C项正确;618年,李渊建立唐朝这是对当时历史事件的客观描述,属于历史史实,排除A项;北宋前期,“交子”出现,这是对当时历史事件的客观描述,属于历史史实,排除B项;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这是对当时历史事件的客观描述,属于历史史实,排除D项;故选C项。
8.D
【详解】根据材料“依靠的不是坚船和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可得,郑和下西洋才用的是和平交往的方式,加强中外的联系,故选D项;材料未体现克服艰难险阻名垂青史,故排除A项;材料中为体现战争,故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民间贸易,故排除C项。
9.D
【详解】依据“组织之严、分工之细、人才之广,堪称史无前例:船队规模是中国历史上出使官方历史中绝无仅有的”可见从组织严密、分工细致、人才广泛以及船队规模等角度,郑和下西洋都是中国古代航海史上的顶峰,D项正确;题干没有体现郑和下西洋促进了明朝商品经济发展或增进了亚非国家的友好往来,排除AC项;抗倭名将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基本解决了东南沿海的倭患,排除B项。故选D项。
10.C
【详解】根据图片“郑和下西洋”可知,图片反映的是明朝对外交往上的盛事——郑和下西洋。为了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威望和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1405至1433年,明成祖派郑和七次下西洋,经历亚非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故郑和下西洋与中外交往有关,C项正确;排除ABD项。故选C项。
11.B
【详解】根据材料“宣扬国威”“1405年—1433年”“刘家港—非洲东海岸和红海一带”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初年,社会安定,国力雄厚,为宣扬国威,1405年到1433年,明成祖派郑和七次下西洋,到达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一带。所以图表反映的是郑和下西洋,B项正确;戚继光是明朝中后期的抗倭英雄,没有主持远航活动,排除A项;丝绸之路开通于西汉时期,靖康之变发生在两宋之际,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D两项。故选B项。
12.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郑和下西洋恢复了明王朝对南洋诸岛的管辖,命名了景弘岛、永乐群岛等。大明船队访问了南亚的占城、爪哇等国家地区,目前已知最远到达东非、红海,加深了大明王朝在海外的影响。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和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也是15世纪末欧洲的地理大发现的航行以前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系列海上探险,因此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与材料表述不符合史实,因此排除,故选择C。
13.A
【详解】据材料可知,郑和下西洋归国后,“琉球、中山、山南、日本、阿鲁等国来朝进贡。”,这表明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与海外诸国的联系,增进与其他国家的友好往来,A正确;材料未涉及船队航行的时间、到达的地点、采用的航海技术,故B、C、D排除。
14.B
【详解】根据材料“元末明初,日本的一些武士和奸商,组成海盗集团入侵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倭患”、“明朝中后期,为扫清东南沿海的“倭患”,明朝军民英勇作战,在抗倭斗争中战功卓著”及所学知识可得,伟大的民族英雄的爱国将领是戚继光,B项正确;郑成功收复台湾,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左宗棠收复新疆,与倭寇”无关,排除C项;邓世昌参与甲午中日战争,与倭寇”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15.C
【详解】明朝中期以后,海防松弛,倭患严重,明政府派遣戚继光等抗倭。戚继光组建了一支作战勇敢,纪律严明的“戚家军”,1561年在台州地区九战九捷,迅速荡平浙江境内的倭寇。此后又率军开赴福建和广东,到1565年,东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肃清。戚继光是明朝中期抗击倭寇外来侵略的民族英雄,C符合题意;综合上述分析可知ABD项不符,排除。故选择C。
16.C
【详解】根据材料“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可得出符合史实的有戚继光抗倭,C项正确;岳飞是抗金名将,排除A项;文天祥是南宋抗元英雄,排除B项;忽必烈统一全国,建立元朝,排除D项。故选C项。
17.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史实即历史事实,观点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伟大的民族英雄”是对戚继光的评论,属于观点,B项正确;而ACD都是历史事实,排除ACD项。故选B项。
18.C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明朝中期,倭寇与中国海盗、奸商等相互勾结,对中国沿海的武装抢劫日益猖獗。明王朝派年轻将领戚继光到东南沿海抗倭。1561年,倭寇大举侵犯浙江。戚继光率军英勇作战,在台州九战九捷,先后歼灭倭寇10000多人,烧毁倭船无数,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患。此后,戚继光又率军进入福建、广东地区,与其他抗倭将领一起带领广大军民与倭寇激战,先后先灭了两地的倭寇,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C项正确;宋辽之战发生于北宋时期,排除A项;郾城大捷发生于南宋时期,排除B项;山海关之战是清摄政王多尔衮率八旗军与明总兵吴三桂合兵,在山海关内外击败李自成大顺军的重要战役,排除D项。故选C项。
19.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中期以后,海防松弛,倭患严重,明政府派遣戚继光等抗倭。根据材料“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可知,抗倭英雄戚继光有着淡泊名利,爱国爱民的精神品质,C项符正确;排除ABD项。故选C项。
20.A
【详解】根据材料可得出是明朝戚继光抗倭,基本解决了东南沿海的倭患,A项正确;实际上明朝戚继光抗倭,并没有完全实现了明朝富国强兵的愿望,排除B项;戚继光抗倭是反侵略事件,与国内社会经济发展、南北地区的政治交流没有直接联系,排除CD项。故选A项。
21.A
【详解】明朝时期,戚继光率领“戚家军”抗击倭寇(日本), 在台州九战九捷,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患;随后,戚继光又平息福建、广东地区的倭患,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战争,他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英雄。A项正确;排除BCD项。故选A项。
(1)国名:印度。
理由:响应国家的需要;追求梦想的执着;开创前所未有的伟业;具有泽被后世的影响。(答出其中2点即可)
(2)郑和:郑和生活在明朝时期,受明成祖委派出使西洋。1405-1433年,郑和率船队先后7次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郑和下西洋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友好往来,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生活时代,主要事迹,意义)
(3)【示例一】
主题:沟通中外文明的使者。
说明:3位使者都促进中国和外国之间的友好往来,给后人树立了榜样。
【示例二】
主题:勇往直前的开拓者。
说明:3位开拓者都不畏艰难砥砺前行,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详解】(1)根据材料“唐朝高僧,不畏艰险,历经磨难,经过4年的长途跋涉到达天竺取经。他发现‘天竺'这个称呼不准确,将其译成‘印度'”可知,玄奘将“天竺”译成现在的国名是印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张骞和玄奘能够入选《中国古代人物画卷》的理由是二人都响应国家的需要;追求梦想的执着;开创前所未有的伟业;具有泽被后世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中张骞的人物介绍,结合航海家郑和生活时代、主要事迹及意义,表述完整即可。如郑和,明朝伟大的航海家,生活在明朝时期,受明成祖委派出使西洋。1405-1433年,郑和率船队先后7次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郑和下西洋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友好往来,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可以给《中国古代人物画卷》加一个合适的主题沟通中外文明的使者,3位使者都促进中国和外国之间的友好往来,给后人树立了榜样;3位开拓者都不畏艰难砥砺前行,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示例一】主题:沟通中外文明的使者。说明:3位使者都促进中国和外国之间的友好往来,给后人树立了榜样。
【示例二】主题:勇往直前的开拓者。说明:3位开拓者都不畏艰难砥砺前行,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